女性題材電視劇是近年來的熱門題材,成功獲得討論度的有《三十而已》《我的前半生》,不太成功的有《親愛的自己》《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不管這些女性題材電視劇成沒成功,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劇都沒有拍出真正的女性覺醒。
《三十而已》裡,毛曉彤飾演的鐘曉芹跟冷漠的丈夫陳嶼離婚後居然復婚,半路出家寫小說居然靠版權賣了上百萬突然致富,簡直就是瑪麗蘇爆棚;《我的前半生》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前腳剛被出軌的丈夫背叛,後腳就遇上了幫她成長、幫她解決一切問題的賀涵(靳東飾),所謂的成長不是依賴閨蜜就是依賴閨蜜的男友。更別說拍得更不成功的其他女性題材了,只不過是披著女性題材外衣的狗血感情劇或瑪麗蘇愛情劇。
說到女性題材電視劇,TVB拍過很多,其中不乏內核是女性覺醒的,比如23年前開拍的《陀槍師姐》,由關詠荷、歐陽震華、滕麗名、魏駿傑主演。
關詠荷和滕麗名飾演的都是女警,在男同事眼中,她們一個是師奶(已婚婦女),一個是男人婆,毫無亮點。
正是這兩個不被看好的女生,在警隊裡默默努力,最終讓大家看到了男性做到的,女性也可以做到。
女性覺醒通常是會經歷一些波折的,關詠荷飾演的娥姐也不例外。
娥姐一開始有疼愛自己又顧家的老公和可愛的兒子,誰知道結婚第7年老公卻因為小三懷孕要跟她離婚。離婚後的娥姐沒有高富帥的眷顧,也沒想著好好打扮自己重新找下一個,而是一邊帶兒子,一邊拼事業。
娥姐在警局做了10年文職工作,後來得罪了上司被調去巡邏,再後來又被調去掃黃組。這些突然的變化讓她覺得很不適應,再加上婚姻不順,一開始她想過逃避,把辭職信都打好了交給上司。
就在這時候,娥姐在一次行動中用生疏的槍法打開了被鎖住的門,意外救了整組同事,因此重拾信心。後來她決定好好練槍,希望通過考試成功申請當「陀槍師姐」,最終她做到了。
成為「陀槍師姐」後,娥姐又被調到PTU(警察機動部隊),要接受為期三個月的訓練才能執行任務。一開始她的體能完全不行,還被教官斥責,後來經過刻苦的練習最終順利畢業。
娥姐先是被老公拋棄,但為了養兒子不得不努力工作,後來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於是比以前更努力。這些劇情都能體現娥姐在一步步覺醒,不靠男人也不靠編劇的金手指,純靠個人努力往更好的生活邁進。
這樣一個遭受挫折但又努力向上的漂亮師奶,離婚後吸引別的男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男主角歐陽震華對娥姐一開始會覺得她固執又潑辣,但後來被她在緊急情況中開槍救了同事而刮目相看。這樣的安排雖然有點瑪麗蘇,但也不是不可能。
2020年的今天,內地依然有《娘道》這種作品,而1997開拍的《陀槍師姐》,很多臺詞都在彰顯女權,對比實在是鮮明。
在劇裡,男性對女性的輕視都是很常見的。
滕麗名飾演的三元是一名年輕的女警,可因為她動作比較粗魯,還頂著一頭比男生還短的短髮,男同事經常調侃她「小心嫁不出去」。執行任務的時候,她想從一棟樓跳到另一棟樓去追嫌疑人,卻被上司程峰(魏駿傑)攔住,轉而讓另一位男同事去追,理由是「他是男人你是女人」。
男警察下班後聚會,抽菸喝酒聊女生,臺詞非常真實。
「選女友第一眼會看什麼?千萬別說是看頭,因為女人有腦子,男人有煩惱」。
「女人只要做飯洗衣服生孩子就好啦。」
「女人最重要是身材好,白痴一點也不要緊。」
「這個世界永遠沒有男女平等。」
短短一個聚會的場景,就把男性對女性的輕蔑展現得淋漓盡致,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句話:他們明明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
有一個場景是村裡一群男人圍著一個女生,譴責她爸爸的房子不該由她繼承,而是應該給侄子,村長還大放厥詞:「我們村的規矩就是這樣的,女人是被欺負的,除了耕田生孩子就是讓男人打」。兩位女警聽到後,氣憤又無奈。
這些對白夠真實吧?相信仍是很多男性的真實想法。
除了男性,一些女性也會自我矮化,比如三元的媽媽看到女兒成為一名成功的警察後雖然會開心自豪,但內心依然覺得女生嫁人生娃才是最終目標。
娥姐的爸媽知道女婿出軌後,並沒有生氣勸離婚,反而勸她「男人出去玩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回家」。
這樣的理念如今依然很多人堅持著,不信大家可以看陳大導演和佟大美人的例子。
編劇寫這些臺詞,並不是贊同這樣的觀點,而是想通過兩位女主角的經歷狠狠打那些人的臉。
就連《陀槍師姐》的主題曲《女人本色》,歌詞也在詮釋著女性覺醒,放今天仍然適用。
不必裝蠢
做女人不應甘心去做花樽(花瓶)
把握青春 齊踢走保守理論
定以實力
做到A級水準不zhi會靠姿色
嬌嬌滴滴 男士會睇低(看不起)這角色
請拋開 小姐的嬌態
決意抗拒 把姿色拍賣
告訴你 女人永不說敗
回過頭來看現在所謂的女性題材電視劇,真的差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