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娛樂資本論 作者/馬克李
「這座斷橋見證過的生死比醫院搶救室還要多。」從丹東火車站出發,步行僅需10分鐘,即可抵達城市地標建築——「斷橋」。
70年前,百萬英雄兒女從這裡出發,將以美國為首的17國聯軍趕回「38線」;70年後,這裡已經成為市民日常娛樂休閒場所,廣場舞、釣魚、遊泳……全然不見戰爭為城市留下的創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伊始,這座僅有244萬人口的遼東小城,不斷吸引影視團隊的關注,發布會落地、拍攝、製作團隊入駐,整個城市「星氣」十足。
今年8月,電影《八佰》舉辦全球雲首映禮,5城16影廳同步連線,丹東為其中一站,管虎、張譯等主創團隊驚喜亮相。
據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寬甸發布」9月15日消息稱,「日前,由管虎導演,鄧超、吳京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劇組進駐我縣青椅山鎮。《金剛川》劇組於今年7月進駐我縣,經過近兩個月左右的拍攝,即將完成在我縣的拍攝任務。」
《八佰》《金剛川》《血戰長津湖》,管虎、郭帆、路陽、劉偉強……這些重大項目、豪華團隊在相繼進駐丹東的同時,也為行業帶來了一些思考,「「抗美援朝」題材為何變得如此火熱?發布會、取景地為何扎堆丹東?
這背後的緣由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眾所周知,我國關於「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在早年間曾產出過諸多經典劇作,例如:《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等等。但近年來,相關題材影視劇卻鮮有耳聞。
適逢中朝建交70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以及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的特殊時間節點,今年7月17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在召開全國廣電系統電視電話會議中,部署調度抗戰題材、抗美援朝題材、抗疫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
與此同時,丹東作為承載這段歷史的城市也擁有良好的影視基礎,而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城市背景對於那些希望高度還原歷史真相的劇組來說更是不二之選。
不久後,一系列影視劇輪番上映,丹東將在一夜之間被聚光燈鎖定。
眾所周知,精良的影視劇對城市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好萊塢《羅馬假日》《埃及豔后》帶動了羅馬、埃及旅遊業到我國早期《廬山戀》掀起一輪廬山旅遊浪潮,再到如今《隱秘的角落》讓湛江成為炙手可熱的目的地,而橫店、象山兩大影視城的蓬勃發展更是直接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顯然,丹東也有這樣的機遇。
影視地理:金剛川、長津湖,抗美援朝背後的地標故事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主動出國作戰協助朝鮮抵抗以美國為首的17聯合國軍,戰爭歷經3年,最終達成了《朝鮮停戰協定》。
目前,備受矚目的《金剛川》其影片講述的是金城戰役中的一個分支戰役。所謂「金剛川」指的是一條河,其戰役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展開。
金城戰役打響後,各種物資都需要緊急運送到前線。為此,志願軍在金剛川上歷經7日搭建好了一座橋梁。而為了阻攔物資的運輸工作,聯軍則出動大批飛機轟炸,將這條「生命通道」 炸成一片廢墟。
緊急關頭,志願軍冒著槍林彈雨用「身體」撐起了橋梁,所有的物資、人員全部通過,圓滿完成了任務。
據悉,本片目前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人在三地取景同步拍攝,最終將採用三個故事章節組成這部電影,呈現方式與《我和我的祖國》相近。
另一方面,由劉偉強指導的《血戰長津湖》,其備案劇情顯示為:1950年冬天,冰天雪地的長津湖區域,一場美國與中國煉獄般的血戰即將拉開序幕……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重要戰役。同時也是最慘烈的一次戰役志願軍第9兵團此役除了戰鬥傷亡,還有凍傷和凍死。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美軍王牌部隊陸戰第1師、步兵第7師,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血戰長津湖》同樣選址丹東,但由於劇情需要大量雪天場景,拍攝或將推遲至11月。
目前,朝鮮對待全球仍持以封閉的態度,更不要提前往長津湖這些地點實景拍攝,那麼對於抗美援朝題材來說,斷橋、寬甸這些與朝鮮僅一江之隔的取景地則可以讓創作者高度還原歷史。
或許,這也是當下諸多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選擇在丹東拍攝的關鍵原因所在。
隨著當下一眾「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有序推進拍攝、殺青。如無意外,從今年到明年,「抗美援朝」將成為大屏幕中的主旋律,取景地丹東市的城市知名度將進一步提升。
而對於這座見證歷史的城市的來說,「抗美援朝」這四個字也或將再一次成為城市發展的轉折點,無論旅遊業還是影視產業都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抗美援朝會成為丹東的影視符號嗎?
從丹東火車站出發,步行僅需10分鐘,即可抵達城市地標建築「斷橋」所在的濱江道。與其他東北城市一樣,丹東市年輕人嚴重外流,因此,每日都會有許多老年人在此休憩、閒聊。
但東北人的熱情是天生的,無論男女老少,只要你願意與他們交流,這些城市見證者很願意去分享那些在抗美援朝中的所見所聞。
你可能會得到無數個關於「脫北者」的故事,無數個關於抗美援朝的觀點以及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故事。
那些依舊熱血,在江裡打了幾個來回的大爺會略帶憤慨的和你說「下手晚了,當時那塊地誰佔了就是誰的(新義洲)。」
而丹東上一次獲得如此之多的媒體關注還是在2018年4月,彼時朝鮮盛傳改革開放,全國炒房團相繼湧入,「朝鮮改革開放,東北前途無量,丹東地位獨特,猶如當年深圳」這樣的文章標題仍然歷歷在目。
當前,大批「抗美援朝」影視劇組入駐丹東,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丹東市的影視基礎完全有能力來做好這件事。
位於丹東鳳城市的大梨樹影視城於2006年9月建成,佔地4萬平方米。其建築呈20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時期的建築特色,吸引了眾多影視劇組在此取景拍戲。
諸如:《女人一輩子》、《小姨多鶴》、《天大地大》、《凌河影人》、《喬省長和他的女兒們》、《眼中釘》、《勳章》、《洪學智黑河剿匪》、《胡奇才圍殲千裡駒》等。
而除民國劇、抗戰劇外,丹東市同樣也是青春勵志劇《因為愛》的取景地,該劇又張孝正執導,言承旭領銜主演並於2016年熱映,劇中不僅出現鴨綠江斷橋、元寶山公園、珍珠公園等丹東旅遊景點,還將融入大量丹東市民生活場景及城市文化特色等地域元素。
市旅發委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中曾表示:每部電視劇熱播之後,相應的拍攝地往往都會迎來大批追劇的遊客。
「例如電視劇《少帥》播出後,大帥府遊客增加了一倍左右。《非誠勿擾》上映後,海南的不少拍攝地點都藉機提高了知名度,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就此來看,《因為愛》的播出,會是全面宣傳丹東的一個大好平臺,也會在提高丹東旅遊城市知名度方面發揮不小的作用。」
除此之外,丹東市也在順應時代的發展,建設文化影視電商直播基地。
2020年7月9日下午,遼寧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處長張悅、丹東市商務局副局長王曉雲、丹東市電子商務處處長武興文等領導前往5GVR文化影視電商直播基地參觀。
公開資料顯示,丹東5GVR文化影視電商直播基地目前處於建設階段,通過丹東5GVR文化影視電商直播基地為神經中樞,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銷售渠道,與各大MCN等網紅機構合作流量渠道,與各大主媒體、自媒體等合作推廣渠道,挖掘優質品牌IP,並引進知名品牌與丹東本地地工企業進行融合。
但也需要明確的是,在《金剛川》之前,丹東影視產業從未受到過受到如此之大的關注,甚至可以說在丹東本地沒有影視產業這個概念,雖然不少影視劇取景,但遺憾的是,最終沒有形成產業化、功能化。
對於城市發展來說,一座影視城的成功運營將直接帶動當地各項經濟發展,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橫店、象山兩大影視城就是擺在眼前的最佳案例。
目前在社交媒體中,已有大量丹東市民表達著對影視城、影視產業的渴望,多數市民希望政府能夠引入影視城項目以解決當地就業問題。但同樣,也有觀點指出,如果不能持續招募劇組,影視城最終就是一個爛尾工程。
對此,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主任陳建瑜表示:「今年抗美援朝大熱,對於丹東市來說是一個發展影視產業的良機,但能不能抓住這個機遇,還要看當地政府給出的相關政策及態度。」
旅遊總收入增長15%,抗美援朝背景成為重要因素
談及抗美援朝,不得不提的就是「斷橋」,這座建於1909年連接中朝兩國的鐵路大橋,在韓戰期間被美國炸斷。目前,半截殘橋至仍完整地傲立鴨綠江上。
今天的丹東雖然沒有喜茶、沒有瑞幸甚至租房廣告還要倚靠橋洞下的布告欄,但城市幸福感很高。現如今,經歷腥風血雨的「斷橋」早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每個造訪丹東遊客必定打卡的景點。
來自《2019丹東市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丹東市「山海江田、靈秀丹東」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旅遊總收入增長15%。
丹東是中國海岸線的北端起點,氣候好,城市物價便宜,城市乾淨、整潔,足夠小,旅遊覆蓋面大,與此同時,沿江公路可有效提振省內遊客自駕遊,就旅遊業態而言,生態旅遊仍是主旋律。
2019年全域旅遊創建步伐加快,蒲石河風景區升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賽馬溶洞等一批億元以上旅遊大項目開工建設;開通了東北首趟「高鐵+旅遊」專列;大梨樹村、獐島村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房車旅遊大會、桃花節、楓葉節等節慶活動成功舉辦……
旅遊資源向生態旅遊傾斜,但「抗美援朝」對於丹東這座城市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視。
馬蜂窩創作者友好街沙隆巴斯是土生土長的丹東人。
他表示:「丹東這個城市沒有什麼知名度,旅遊資源更沒有知名度,除了幾年朋友圈裡的草莓,最出名的就是抗美援朝,大部分遊客都是奔著抗美援朝來的,到了之後才發現有其他旅遊資源,單從景點的角度看,丹東還不如鳳城(丹東下屬縣級市)。」
此外,「90後」、「00後」旅行者漸漸崛起,也對丹東的旅遊業產生了一定帶動,只不過這種帶動是間接形成的。
這代年輕人隨時準備探索全球每一個目的地,他們已經厭倦了日韓新馬泰這些熱門旅遊國的一成不變,進而對封閉的朝鮮產生好奇心。
在獵奇需求的帶動下,中國遊客前往朝鮮旅遊的熱情也持續高漲。
儘管朝鮮目前尚未開放自由行,必須要跟團才能入境,並且各家旅行社的線路大同小異,但這些都不妨礙中國年輕人對朝鮮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馬蜂窩旅遊網大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朝鮮旅遊熱度同比上漲18%,越來越多的遊客在馬蜂窩平臺上查詢朝鮮旅遊的信息,分享在朝鮮旅遊的見聞。
基於此,丹東市也開發了一些朝鮮隔岸遊線路,打造觀光經濟,沿江服務開發區扶持朝鮮、韓國特色餐飲、紀念品商店等等。
時至今日,丹東整個旅遊產業的體量處於穩步上升的狀態,但也陷入了難以突破的瓶頸。
目前丹東市旅遊客源以省內遊客為主,對於旅遊業來說,只有跨省流動,才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丹東市的旅遊推介、宣傳相對薄弱,目前多依賴於中央電視臺和遼寧省投放城市宣傳廣告,遼寧省為丹東市全國推廣。
顯然,丹東需要一個引爆點,一個契機來提升城市知名度進而帶動產業發展、產業融合。
那麼,即將登臺的影視劇會是這個契機嗎?
丹東市文旅部門前負責人在接受娛樂資本論的採訪中也表示:「目前丹東主要是生態旅遊城市旅遊為主,客源和影視無關,主要是口碑傳播。
顯然,丹東市也有機會搭上影視劇這「快車」提升城市知名度,但這其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影視劇著實可以帶動取景地知名度,但從整體數量來看,能夠因此而火的只是少數,這與劇作的質量有著直接聯繫。除此之外,如果僅是短暫熱潮的也難以形成長尾傳播,只有持續產出才能形成持續的影響力。
對此,陳建瑜認為:「影視劇可以帶動目的地旅遊業發展這已經被無數案例驗證了,但也不是所有的影視劇都可以帶動目的地旅遊發展,一個是要看影視劇的質量,還有一個就是要看這個影視劇的持續產出能力。」
與此同時,在「抗美援朝」這個東風之上,政府及當地企業能否藉此將影視產業實現規模化,影視又能否與旅遊融合,打造成為下一個橫店、下一個象山?這值得我們關注。
留言討論
你去過丹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