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農曆七月初一,為何六月只有29天?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了嗎?

2020-12-23 鄉村波比

今天已經步入農曆七月初一了,我國日曆的計算方法中有陽曆和陰曆(農曆),而昨天(8月18號)才會農曆六月廿九,為何現在就到了農曆七月初一?難道農曆沒有三十嗎?還有處暑節氣馬上就要到了,處暑寓意「出暑」,那麼處暑過後什麼時候天氣才轉涼?

農曆和陽曆的區別

農曆我們也叫陰曆,它是以月球的陰晴圓缺的周期作為基本周期。而農曆年也有分為閏年和平年,在閏年農曆是13個月,共384或者385天;而平年12個月,一共354或355天。

同時農曆中也有大小月,小月29天,大月30天。

以2020年農曆面參考:小月為正月、四月、六月、七月、九月、十一月,這幾個月份都是29天;而大月為二月、三月、閏四月、五月、八月、十月、臘月,這幾個月都是30天。所以今年六月是小月,只有29天。

而公曆就是陽曆,世界通用的日曆。按照以前課本教過的大小月算法,緊握拳頭,數手指前端關節大小,其中1、3、5、7、8、10、12為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但是2月是平年的話就是28天,閏年的話就是28天,2020年是閏年所以2月有29天,因此今年陽曆是有366天。

這就是通用的陽曆和農曆的區別,為了減少這種時間差,我國農曆才有了閏年、閏月。

處暑過後多久天氣才轉涼?

今年處暑是在8月22日也就是農曆七月初四,還有三天我們即將迎來處暑節氣。處暑就是酷熱即將出走的意思,但是到了處暑以後天氣依然會比較炎熱,由於今年三伏天結束是在8月24日。

現在還是處於三伏天中的末伏階段。人們常說「處暑過後還有一暑」,就是指處暑過後氣溫並沒有因此迅速下降。農村老人常說「處暑天還暑,像似乎秋老虎」,秋老虎是氣溫回熱到35℃以上的天氣。一般來說要到了白露時節天氣才轉涼。

而白露距離處暑節氣還有半個月的時間,白露就是早晨由於氣溫下降,農村當中很多樹葉上都起了露水。因此想要天氣變涼,再等等半個月了吧!

相關焦點

  • 明天入七月,為何今年的農曆六月只有29天?七月後天氣會涼快嗎?
    今天是公曆的8月18日,農曆的6月29,明天就要進入到農曆年的下半年。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喜歡用公曆來記錄日期,所以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會問到,明天不應該是6月30嗎,因為六月只有29天,所以明天就要進入到農曆7月,那麼為何農曆六月只有29天呢?進入7月後,天氣會變得涼爽嗎?
  • 今日進農曆七月,今年農曆六月怎麼只有29天呢
    大家有發現沒有,昨天是8月18號,農曆的六月二十九,今天是8月19號,卻是農曆七月初一,今天進農曆七月了,怎麼農曆六月沒有三十呢?還真奇怪了。農曆算法就有很大不一樣。農曆也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平年是12個月,閏年是13個月。農曆平年一年只有354天,而閏年的一年時間有384天。農曆也分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 今日七夕,雨水來臨,七夕下雨好嗎?這是天氣轉涼的信號嗎?
    導讀:今日七夕,雨水降臨,七夕下雨好嗎?這是天氣轉涼的信號嗎?昨天晚上,在家看新聞,報導明天就是我們農曆節的七夕,我奶奶說當初年輕的時候,我爺爺還在七夕節送過她一塊小香皂,雖然還是掰開的一半,但是看我奶奶的表情,看來很喜歡,要知道那個時候一塊香皂可不便宜。
  • 星期六 農曆七月初四 今日處暑,吉利的屬相有哪些?
    今日進入處暑節氣,天氣漸漸轉涼,節氣轉換之時要注意調整身心。2020年8月22日,農曆七月初四,星期六,幹支組合為庚子年甲申月丁酉日,日幹丁火如月光燈燭,有文明之象,生在金秋申月,內氣不足,要光明坦蕩,保持安穩,不宜貿然出擊。
  • 今日處暑,欣賞八首與處暑有關的古代詩詞,感受最後一抹夏日氣息
    今日處暑。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4個節氣,此時三伏剛過,還有些炎熱。處暑,「處」有止的意思,即為「出暑」、「止暑」,也就是暑熱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季到了尾聲,暑氣逐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
  • 2020立秋是哪天農曆是幾月幾號 立秋是不是天氣就涼快了
    當大家受夠了夏天炎熱的天氣之後,就會特別期待秋天涼爽的天氣,立秋節氣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很多人都認為立秋節氣之後天氣就會變得涼快,正式進入秋天。那麼立秋天氣會涼快點嗎?立秋天氣就不熱了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 節氣|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節氣 | 今日處暑!:雷陣雨夜間:中雨並伴有雷電微風轉北風3-4級,29到20℃8月24日 星期一白天到夜間:多雲轉晴北風4-5級轉微風,30到23℃8月25日 星期二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微風,31
  • 已進農曆七月,陽曆8月有哪些農時「大事件」,掌握好,老農說ok
    沒錯,今天已經是陽曆8月20號,農曆的七月初二,已經進入農曆七月,農曆七月在舊曆上有孟秋的說法,也就是農曆秋季的第一個月。說到這個「孟秋」,我們不得不給大家擴展一下資料。進入農曆七月,雖說是進入孟秋了,但是陽曆年還是處在8月,而陽曆8月是正是三伏天當道的時候,天氣依然很炎熱。陽曆8月有哪些影響農時的「大事件」呢?這些影響農時農事的事件都是農民非常關心的,也是指導農民去開展農忙農活的晴雨表。
  • 2017農曆雞年為什麼是閏年有384天怎麼算?農曆閏哪個月?
    【明年閏年共有384天 恭喜農曆6月生的朋友一年老兩歲】神猴辭歲,金鳳迎春。」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近日,一則農曆雞年有384天的新聞引起網友的關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專家揭秘↓  有天文專家表示,農曆雞年是個閏年,共有384天。網友表示不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 鬼門開結婚好嗎
    每年的農曆七月都是鬼節,而初一這一天是鬼節的開始,這一天鬼門會大開,所以陰氣會特別的重,在這一天當中有許多的禁忌從我們的老祖宗口中傳下來,最好是不要隨便去觸碰,那麼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鬼門開結婚好嗎?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  鬼門開由來  地官掌管地獄之門,從七月初一這一天地官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但是秋老虎的反覆你注意了嗎?
    導語: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但是秋老虎的反覆你注意了嗎?二十四節氣歌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它代表了聰明的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也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重要的功能。「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傳統的中國人民正是按照這樣的經驗,秋收冬藏順應自然。
  • 今年農曆六月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淄博天氣難賞月 了解下農曆曆法也...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8月2日訊 我們都聽過「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個說法,那你知道十五的月亮也會十四圓嗎?今年的農曆六月,十五的月亮就是十四圓,8月3日晚上11點最圓。這是怎麼回事呢?根據公開報導,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表示,每逢農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根據農曆曆法,「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凌晨或上午、下午,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也有長有短。
  • 華夏文化:我國農曆中月日的別稱
    這十二個中氣,哪個中氣屬於哪個月,是有規定的,雨水是正月的中氣;春分是二月的中氣;穀雨是三月的中氣;小滿是四月的中氣;夏至是五月的中氣;大暑是六月的中氣;處暑是七月的中氣;秋分是八月的中氣;霜降是九月的中氣;小雪是十月的中氣;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氣;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氣。  至於十二個節氣在哪幾個月裡,那就不一定了。
  • 2020年農曆七月結婚,如何選擇良辰吉日?
    2020年庚子年,農曆七月為甲申月,申子合局,年月份配合得當,從擇吉學的角度來看,農曆七月為大利於結婚的月份。那麼具體的結婚日子又該如何選擇呢?下面曾繹華老師就此話題進行一番解讀,供大家參考!
  • 處暑的讀音處的正確讀音:處暑代表什麼?什麼意思?
    昨日風起,葉落知秋,今日雨打,更添秋涼。處暑已至,三伏將出,暑熱將止,秋景初微。...處暑已至,三伏將出,暑熱將止,秋景初微。  處暑代表什麼?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 七月流火|七月是現在的幾月,火是什麼,你用錯詞了嗎?
    至於「三之日」「四之日」為何是「一月」「和」二月「,下邊給大家詳解。②周朝時期的七月是現在的幾月? 我國古代使用多種曆法來計時,有夏曆、商曆和周曆之分。漢代太初曆實行以後,曆法才基本固定了下來。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陰曆或農曆就是夏曆。《七月》本身就是一首反映周朝早期農業生產的漢族民歌,所以,「七月流火」中的「七月」就是我們現在農曆的「七月」。再回到上文第一個問題,按照周曆,歲首是十一月,因而「一之日」就是十一月,「四之日」就是來年的二月份了。這也符合周朝周曆、商曆、和夏曆同時使用的習慣,農事上沿用夏曆的習慣。
  • 農曆六月初一【新月許願】
    今天是農曆的六月初一,老師要提醒你在今日可以茹素丶許願為自己帶來好運!下面艾菲爾老師就告訴你12星座的許願關鍵詞,參考太陽丶上升。
  • 俗語「六月立秋,顆粒無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有道理嗎?
    今天是大暑節氣,24節氣中的第12個,大暑過後,就到了立秋節氣。以前總以為立秋就是到秋天了,天氣慢慢涼快了,等到長大才知道,原來並不是這樣,即便立秋了,天氣還是會熱一段時間,甚至會出現「秋老虎」。立秋,一般都在每年的陽曆8月7或8號左右。
  • 七月流火指酷暑難耐? 讓人望文生義的成語還有哪些
    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宋宇晟)近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句出自《詩經》的詩文又因一些文章的錯用而受到關注。在不少文章中,「七月流火」被用來形容七月天氣酷熱難耐。但事實上,這四個字的本意並非如此。資料圖:7月11日,成都氣溫突破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