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類痛苦的根源來自於無窮的欲望。財富、地位、美色等無不讓我們為之瘋狂。欲望就像深淵,會把人推進一個死循環,走不出來。
孟子有言:養心莫善於寡慾。一個人如果可以做到清心寡欲,自覺抵制各種誘惑,人生就會少了很多煩惱,會活得更加輕鬆快樂。
人性之中總是有貪婪的一面,人總是不懂知足,欲望無窮,所以不容易活得快樂。如果總是想要的太多,最後可能什麼都得不到。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卻很難做到。
不時的,內心的欲望之火就會燃燒起來,難以撲滅。克制欲望,到底難在哪裡?
欲望就像野草,生生不息,永無止境,令人瘋狂
人有七情六慾,跟吃飯喝水一樣正常。欲望如野火一般,燒不盡,吹又生。某一方面的欲望得到滿足了,就會滋生出另一方面的欲望,人心總是很難得到滿足。沒錢的時候,覺得要是有一百萬就好了,可是有了一百萬以後,就想著有一千萬。沒有房子的時候,想著要是有一套小房子就好了;有了小房子以後,又會想要海邊別墅。財富方面得到滿足了,又會想著要美色,人總是索求無度,永遠都學不會知足。
世界的誘惑那麼多,總是有很多吸引自己的東西,讓自己著魔。人總是很難管住自己的心,有很多想要追求的東西難以企及。對某些東西產生欲望的時候,求之不得是一種痛苦。思想稍微不留神,欲望就會跑進來,一步步吞噬自己。如何處理自己和欲望的關係,值得思考。
克制欲望,需要有強大的定力
世人都很平凡,如果沒有強大的定力,則很難管住自己的慾念。欲望與生俱來,就像孩子總是想要吸吮一樣正常。如果不懂控制,讓慾念肆意橫行,最終欲望就會無止無盡地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學佛之人每日都在修身養性,想要讓自己變得無欲無求。
可是,我們都是凡人,管不住自己的貪慾。世人總是在欲望的世界裡越走越遠,喜歡和別人攀比,和自己較勁,想要追求很多的東西,才會滿足。殊不知,人生並不是得到的越多,就會越幸福。幸福是沒有一個衡量標準的。有些人住在大房子裡,依然不幸福;有些人住在小茅屋,卻很滿足。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人只要德行高尚,可以得到心安,就是一種幸福。
如果不懂得適可而止,不及時驅除內心的貪念,就會因為欲望太強,最終把自己壓垮。每個人身上都有磁場,這輩子可以成就多大的事業,可以得到多少東西,都是恆定的。如果超出那個邊界,執迷不悟,最終可能很痛苦。
欲望要和自己的實力相匹配
有欲望的人更有可能獲得成功,人生有追求並不是一件壞事。可是,欲望要和個人的實際能力相匹配。有多大的能耐,就想著多大的事。自己是一隻癩蛤蟆,就不要想著吃天鵝肉;自己是一個學渣,就不要總想著上北大清華。欲望是需要有的,但是,欲望要和現實相匹配。
離開了現實,欲望就是幻想,終難實現。有句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將軍的,如果沒有那個天分,總是望著那個地位,就會讓自己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有時候,當一個好士兵,也未嘗不是一種快樂。
一個人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在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好好做自己,才是一種美好。
不要總是勉強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不要想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樣會讓自己過得很痛苦。任何時候,把目標放在一個自己踮踮腳尖就可以企及的地方是最好的。欲望太強,遙不可及,最後就會讓自己很受傷,很失落。
每個人的能力有限,而慾壑難填。要懂得克制欲望,才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克制自己的欲望很難,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給自己灌輸正確的理念。少一些欲望,多一些淡然。笑看人生,生活處處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