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2020-12-20 福大人愛旅遊

說到中國的古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陝西的西安,江蘇的南京,河南的洛陽、開封,浙江的杭州,以及我們的首都——大北京……其中最吸引遊客的,莫過於西安、南京和北京三座代表性歷史古都。首次去這三座城市旅遊的遊客,總會有許多人想登上古城城牆一遊。而現實的情況是,西安和南京兩地還保有古城城牆可以登上一覽,而北京的明城牆幾乎所剩無幾!

眾所周知,西安是中國建都歷史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城,並且沒有之一!自從西周時期開始,直到唐末,這座城市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首都」,前後歷經十三朝,約1950年。每次我去西安旅遊時,都甘心情願花上54塊錢(每人)登上西安明城牆(1370年始建,1378年竣工)一遊:或在上面看一場燈會,或蹬著單車在城牆上騎一圈(周長13.7公裡),或者只是單純待在城牆上感受一下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位於江蘇省會南京的古城牆,同樣很厲害。南京明城牆以現存25.1公裡的長度(僅計算「京城城牆」段),一舉成為「全世界最長,中國境內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明代城垣。登上南京明城牆,遊客不僅可以觸摸到數百年前真實的歷史遺蹟,還能站在古城牆上眺望玄武湖、紫金山、雞鳴寺、大報恩寺等一大批著名旅遊景點、景觀。

回過頭來再看北京的明代城牆,根本沒法與上面兩座古都相比,甚至讓人「不忍直視」。根據史料記載,北京城的明代城牆最初有24到25公裡長,合圍整個京城如「凸」字形。現如今,你去北京站坐火車,出站後在東便門附近溜達,還能看到一段近1500米長的明城牆遺蹟(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免費參觀)。或者你去西便門金融街、中央音樂學院一帶,也能看到一段500米長的北京明城牆遺蹟——西便門公園(免費遊覽)。

如今偌大的一個北京城,明代時期留下的古城牆,僅剩這兩處了。它們雖然都已經過系統專業的修復,但當我看到這種斷裂的牆體,裸露的牆心,如同廢墟一樣的城基時,還是免不了一陣陣地心酸。

利用周末時間,我第一次去看了北京城僅存的兩段明代城牆之一的西便門城牆遺址(西便門立交橋下)。這裡如今既是北京明城牆遺址保護區,也是一處普通市民公園,遊客、市民進入參觀無須購買門票。公園大門口,明城殘垣斷壁下有座花崗巖石碑,清晰標註了這段明城牆的身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明北京城城牆遺存西便門段。旁邊還立有一塊高大的城牆維修碑銘。

遺址公園成了附近生活的北京市民日常休閒健身的場所,周末的時候來此健身運動的市民和帶著孩子玩耍的人最多。

雖然牆體上長滿了「爬山虎」,但卻掩蓋不住古蹟斑駁的老城磚。這段明代城牆的遺存原本在人為拆除後只剩下100多米長,但後來在1988年的時候,經過在原城基上進行專業修復,才延長到了如今的500米左右的長度。

查詢史料可知,北京城原有四道城牆,從內到外分別是現在的紫禁城宮牆(故宮),皇城城牆,內城城牆,以及北京外城城牆。建築時期從大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到明正統四年(1439年),前後蓋了20年,西便門這段明代城牆距今也有581年歷史。

這段位於原來北京外城西南角的城牆名叫「西便門」,顧名思義,並非京城的正門,而是「偏門」、「城角之門」。儘管如此,站在下面仰頭觀看,它還是顯得非常高大,目測約有12到14米高。

往常,遊客和市民可以免費登上西便門城樓頂上,觀看周邊的風景,據說頂端平臺上還有一座「明北京城城牆遺蹟」的紀念碑,但目前屬於非常時期,登城口已經封閉。

西便門的箭樓建築,看上氣勢要比德勝門的箭樓差了很多,但貴在真實。箭樓下的一段城牆貌似已經無法進一步修復,從牆縫裡長出了許多植物。透過鐵柵欄的縫隙,能看到古城牆的牆體並非全磚結構,牆體的中間為灰土,外層包裹著磚石。據說,北京城牆在修建時,工匠在泥料中摻了不少糯米、黃米之類的粘度高的穀物物質,所以城體才一場堅固,不知是真是假?

歷經五六百年的時間,北京古城牆並沒有被戰火或風雨所擊倒,但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卻輸給了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場「北京城牆要不要保留?」的論戰中,北京古城牆成了「犧牲品」。當時大量城磚被拆除挪作它用,僅留下了東便門和西便門兩段1600多米長的牆體。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經過北京市政府和文物局持續的撥款維修,西便門明城牆才逐漸恢復到如今的狀態,給如今的遊客和市民留下一處感受北京皇城文化氣息的開放式景點。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隔600年,當我們作為普通遊客和市民,走在一段段明代城牆殘垣斷壁之下時,的確從內心深處有幾分不忍直視,如果不是人為原因,想必北京更像一座完整而厚重的古城,一座可以代表中國皇城文化的古都!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走走南京明城牆
    朱自清先生曾說過:「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秦淮河緩緩地流淌,明城牆高高地矗立,他們都在講述著南京的歷史。我們就來說說南京明城牆。南京明城牆包括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牆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依山脈水系的走向來建城。南以外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東有鐘山為依、北有後湖為屏、西納石城入內,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
  • 南京的明城牆,為什麼不「網紅」呢?
    我國的城牆起源於夏商、發展於春秋戰國、普及於秦漢、巔峰於明清。現在國內有城牆的城市不算太多了,最典型的當屬南京和西安。不過,南京城比西安城要多一份靈氣,少一份規矩,勢隨山水。南京的明代城牆長度為33.676公裡,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蒙受過戰火的硝煙、甚至遭到拆毀,南京卻也保留下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牆體。即便這樣,南京現存的城牆長度仍大於西安。南京似乎並不把城牆作為景點宣傳。南京別號石頭城,那石頭壘起了城垣、構築了家園。可到南京旅遊,有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雞鳴寺、中山陵,鮮有提及明城牆的。
  • 南京明城牆,世界最大城牆,屹立了600年,磚石上刻有特殊銘文
    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09,閱讀約3分鐘漫步明城牆現在的南京明城牆包括明代修建的宮城、皇城、都城、外郭城四道城牆。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長度最長的古城牆,現完整保留25.1公裡供遊客遊玩。南京明城牆始建於1366年,竣工於1393年,歷時21年。所用鑽石十分堅硬,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10釐米,重20公斤。
  • 陝西西安的明代古蹟—城牆、鐘樓、鼓樓
    西安地處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北臨渭河南面終南山,古稱長安,建城已有3000多年,是中國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之一。明朝初年在此設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明朝將長安城向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西安古城之規模。現存明代古蹟主要有城牆、鐘樓、鼓樓等。
  • 位於關中平原中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現在還保存有多少古城牆?
    在我國歷史上許多朝代都把都城定在西安,包括西周、秦、西漢、新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以及遷都西安的東漢和西晉等朝代,所以西安被稱為「十三朝古都」。西安古城牆在冷兵器時代,人類的城市在防禦敵人進攻方面,一方面會依託天然的屏障,比如高山、峽谷、河流等自然障礙,另一方面也會修建堅固的城牆來抵禦敵人的攻擊,而這些高大的城牆也會保留下來,成為歷史的印記,比如我國的古都北京、西安和南京等城市都保留有部分古城牆。
  • 西安城牆-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城牆周長13.74公裡,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
  • 我在西安等你丨一起來聽「西安城牆」
    西安廣播電視臺開設音頻專欄《我在西安等你》今天讓我們跟隨好聲音
  • 古城牆,西安城裡輝煌雄偉的風景線!
    這個讓我震撼的古建築就是西安城牆。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從地圖上看,它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古代城垣。我們來看看西安城牆的前世。西安城牆最早在隋朝開始修建,叫隋朝大興城。迄今有1400多年歷史。
  • 在六朝古都——南京明城牆上觀望
    旅行規劃時就在想,南京歷史古蹟眾多,大小景點遍布全市各地,雄偉肅穆的中山陵已經瞻仰過了,古老的梵剎聖地雞鳴寺也去過了,這次應該去感受一下南京明代古城牆的城垣滄桑,追溯古代軍事建築之奧秘。那天把愛人送到考點就直奔南京中華門方向,據說南京明城牆最早有四重城牆,分別是宮城、京城、皇城及外郭城,今天人們看到的是保留完好的京城城牆,應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下來最長的古代城垣了。
  • 江西有座宋代古城牆 比西安城牆好玩多了 晚上城下夜市頗具特色
    江西山水秀麗,三清山、武功山、廬山等都是知名的旅遊勝地;北部的婺源擁有美麗的田園風光,每年3月油菜花盛開,遊客紛至沓來。而贛南在旅遊市場的存在感似乎有點低。其實位於江西最南端的贛州,是一座很低調的古城,名氣不太大,但去了絕對不虛此行。
  • 逛古城西安怎麼能不登西安城牆
    這兩年去西安,一定會去西安城牆走走,感受它作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的歷史感。現存的西安城牆為明代建築,全長13.74千米,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將次子朱樉冊封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規模宏大堅固,再加上後來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 西安城牆世界上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城牆,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西安城牆周長13.74公裡,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城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西安城牆的歷史變遷隋唐:隋朝建立大興城,唐代改名為長安城,唐末長安節度使韓建改築長安城;宋元 :宋元兩朝中城市的名稱和建制數次變更,但城牆規模無變化;明代: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依託隋、唐皇城的基礎
  • 【這裡是陝西】西安市: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周長13.74公裡,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城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古代建築設施,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也是國家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0月,「西安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被正式授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2月,國家水利部正式授予西安護城河「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近年來,經過不斷提升,西安城牆作為西安歷史文化的象徵,已經成為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的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張特色名片。
  • 來西安的第一眼和最後一眼都是西安的城牆。城牆的遊玩指南在這裡
    西安明城牆可以說來西安必須要打卡的地方了吧。西安明城牆是西安的王牌地標,西安南門永寧門接待過海內外名人不計其數。西安作為周秦漢隋唐在內的十三朝古都,歷史上存在過的城牆和城門不計其數,但留下的最完整的只有西安明城牆了。
  • 陝西西安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西安城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城垣
    到陝西西安去旅遊,推薦量最高的就是西安城牆,西安城牆是西安市經典標誌性建築,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保存完好,是去西安市旅遊必去打卡地,西安城牆位於陝西西安市中心,又稱西安明城牆,是大明朝在隋唐舊城牆的基礎上修建的,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當時是西安的府城
  • 「長安49日」 中國最美「京師」西安的歷史年輪:西安城牆
    西安明城牆地圖  西安明城牆是以隋大興、唐長安皇城位置上的遺存為基礎,向北東南面延伸擴建的。城牆頂部寬15米甚至超過了城牆本身的高度,使得城牆穩固如山。正南門「永寧門」的正門前有一座吊橋,穿過它就看見了其後如同蜂窩煤一般的箭樓正面,然後直步上至城牆的頂部,這就開啟了我耗時6個小時的環城徒步之旅。這是我第二次站上中國古都的古城牆了,而上一次則是10年前的南京明城牆,雖然時間已然不近,但依舊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 牆的記憶 | 北京最後城牆
    這次要去的地方是北京的城牆,也是我這幾年來一直想去拍的地方,同樣會給大家講點故事,看點老照片。以前我們也講過北京的故事,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有很多很多故事,一輩子都講不完。今天我們講講北京城最後的城牆,以及它到底是怎麼逃過一劫的。
  • 南京城牆的「秘密」,都在央視播的這部紀錄片裡了
    城牆,是南京的文化名片。由南京廣播電視臺打造的人文紀錄片《城·牆》5月1日在CCTV—10(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正式收官。紀錄片共分3集:《城市》《磚銘》《家國》。為什麼南京城牆有「牆中牆」?為什麼明城牆的輪廓那麼奇特?為什麼城牆磚上要有銘文……《城·牆》以明代南京城牆為載體和切入點,揭開了許多關於城牆的往事和謎團。
  • 西安長歌行研學|登上城牆觸摸歷史 激揚青春傳承文明義
    旅行線路意義行走在城牆上,俯瞰周邊美景,觸摸城牆的歷史印記:駐足城牆,遙想金戈鐵馬的歲月,品味古城西安的文化底蘊,感受先人的勤勞與智慧。通過徒步活動,展現學生的青春與活力,宣傳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同時引導學生文明旅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好良好形象。
  • 300張西安城牆門票免費送!!這次是給全西安人的超級大大大福利!
    @喵嗚小姐jiao:生於斯,長於斯,千百年來,他屹立在那裡,看著人世滄桑,他早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會像遊客一樣去登高望遠,因為我們知道,城牆根才是我們西安人真正的生活百態!五彩斑斕的中式元素,一覽西安夜景,後來早晨又上去過一次,和朋友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甦醒.西安城牆不僅是西安市獨特的風景地標,更是化不開的鄉愁。無城牆,不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