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南京明城牆

2020-12-20 洛才塵

朱自清先生曾說過:「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秦淮河緩緩地流淌,明城牆高高地矗立,他們都在講述著南京的歷史。我們就來說說南京明城牆。

南京明城牆包括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牆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依山脈水系的走向來建城。南以外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東有鐘山為依、北有後湖為屏、西納石城入內,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

看似「不規則」形狀的南京明城牆,其實卻有著非常嚴密的布局規則,其根據的就是中國古代都城營造傳統的「堪輿術」。明南京城的宮城,依照「紫微垣」布局;皇城依照「太微垣」布局;京城依照「南鬥星」與「北鬥星」星宿聚合加之「天市垣」布局。

城牆以其佔地區域廣、堅固、雄偉而著稱於世。在中國古代的城牆中,由朱元璋親自監理的南京明城牆,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堅固的城牆。它歷經600多年風雨而不倒,固若金湯。「高堅甲於海內」是後人對它的感慨,就連十六世紀中葉先後3次抵達南京的義大利人、傳教士利瑪竇也稱:「這座城市超過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

南京明城牆共有13道城門。我們以中山門為起點,一起來一段環城之旅。中山門,又稱朝陽門,是南京城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地方。一路向南,來到標營門。據說當年中山先生的靈柩就是從此門進入南京的。這段城牆保存得比較好。標營門再走就沒有城牆了通濟門、光華門已不復存在。從標營門下城牆,可行至東水關遺址公園。秦淮河水在此處一分為二,一股外流,化作護城河水,一股入城,成為十裡秦淮。再上城牆,途徑武定門、雨花門,來到中華門。

中華門是目前明城牆中保護的最完善的一處,共設有三座甕城,規模最大,有「天下第一甕城」之稱。上城後一路向西,可見「長幹門」,長幹門北行,又到集慶門。集慶門是國內首座四孔方形城門。一路行至遺址公園處城牆就中斷了,經過清涼門大街,到達清涼門。這裡有著名的石頭城遺址公園。城牆壁經過江水常年地衝刷,在城牆壁上就形成了一幅奇特的「鬼臉」圖樣。走出遺址公園,可行至華嚴崗門、儀鳳門。

儀鳳門在獅子山與繡球山之間,取有鳳來儀之意。閱江樓景區就在這邊。南京明城牆的精華路段是從神策門至玄武門。在這裡,你可以盡情領略南京的湖光山色。玄武湖、雞鳴寺、九華山盡收眼底。

上城牆走過一圈吧,看看南京城四方景色,品品南京城的悠久歷史。

相關焦點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說到中國的古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陝西的西安,江蘇的南京,河南的洛陽、開封,浙江的杭州,以及我們的首都——大北京……其中最吸引遊客的,莫過於西安、南京和北京三座代表性歷史古都。首次去這三座城市旅遊的遊客,總會有許多人想登上古城城牆一遊。
  • 南京的明城牆,為什麼不「網紅」呢?
    南京的明代城牆長度為33.676公裡,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蒙受過戰火的硝煙、甚至遭到拆毀,南京卻也保留下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牆體。即便這樣,南京現存的城牆長度仍大於西安。南京似乎並不把城牆作為景點宣傳。南京別號石頭城,那石頭壘起了城垣、構築了家園。可到南京旅遊,有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雞鳴寺、中山陵,鮮有提及明城牆的。
  • 在六朝古都——南京明城牆上觀望
    於我而言省會城市南京一直是心心念念的旅行地,感覺作為六朝古都凝聚的歷史必是厚重淵遠流長,不神往都難。旅行規劃時就在想,南京歷史古蹟眾多,大小景點遍布全市各地,雄偉肅穆的中山陵已經瞻仰過了,古老的梵剎聖地雞鳴寺也去過了,這次應該去感受一下南京明代古城牆的城垣滄桑,追溯古代軍事建築之奧秘。那天把愛人送到考點就直奔南京中華門方向,據說南京明城牆最早有四重城牆,分別是宮城、京城、皇城及外郭城,今天人們看到的是保留完好的京城城牆,應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下來最長的古代城垣了。
  • 南京明城牆,世界最大城牆,屹立了600年,磚石上刻有特殊銘文
    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09,閱讀約3分鐘漫步明城牆現在的南京明城牆包括明代修建的宮城、皇城、都城、外郭城四道城牆。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長度最長的古城牆,現完整保留25.1公裡供遊客遊玩。南京明城牆始建於1366年,竣工於1393年,歷時21年。所用鑽石十分堅硬,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10釐米,重20公斤。
  • 走讀|南京明城牆分成哪幾段?
    南京的城牆並不相連,如果你想走遍南京城牆,我今天來告訴你怎麼走。我們從神策門出發,按順時針方向走。從神策門到玄武門、解放門、太平門。這裡可以看到美麗的玄武湖風光,這段費用是30元。到了太平門,城牆就斷了。接著到富貴山。從富貴山登城牆,這裡有很小的一段。可以看到琵琶湖公園,可以眺望鐘山風景。這裡費用是10元。後面就斷了。要走到中山門,從中山門登城牆,到標營門、光華東門,可以看到月牙湖的風光。這段費用也是10元。後面就斷了。
  • 倚靠明城牆,環繞秦淮河,體驗「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夜生活
    印象中,走在南京街頭的女孩子都應該是穿著精緻的旗袍、手裡擎著油紙傘,朱唇輕啟便是沁人心脾的吳儂軟語。而且,我總是隱隱覺得世界上最多才多藝的就是南京的小姐姐,好像一轉身就能從身後掏出一把琵琶奏上一曲,這樣想來,南京簡直是人間有天堂。因為離的不是很遠,也因為真的很喜歡南京,所以每當我回到國內比較閒散的時候,總是喜歡去南京走走。
  • 南京城牆的「秘密」,都在央視播的這部紀錄片裡了
    城牆,是南京的文化名片。由南京廣播電視臺打造的人文紀錄片《城·牆》5月1日在CCTV—10(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正式收官。紀錄片共分3集:《城市》《磚銘》《家國》。為什麼南京城牆有「牆中牆」?為什麼明城牆的輪廓那麼奇特?為什麼城牆磚上要有銘文……《城·牆》以明代南京城牆為載體和切入點,揭開了許多關於城牆的往事和謎團。
  • 明城牆小桃園南段外層坍塌
    &nbsp&nbsp&nbsp&nbsp昨天凌晨,下關小桃園公園南頭處的一段明城牆外立面發生坍塌,掉落的磚塊幾乎將城牆腳下幾件健身器材掩埋。目前,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已經採取措施搶險、加固,後續將制定維修方案,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實施。
  • 初冬,我徒步在南京小桃園段城牆,感受歷史的韻味
    圖文:走吧網吧鐵 夏群在我家門口有一段明城牆徒步路線。這是從定淮門到挹江門,雖然路途不是很遠,也就是4公裡的距離,但這裡是南京目前可徒步穿越的明城牆中,唯一一段不收費的景點,而且在城牆上徒步,你可以享受到移步換景的妙趣。
  • 南京城牆的三大歷史謎團
    你知道南京城牆為什麼會有「牆中牆」的奇景嗎?你知道上億塊城牆磚是用什麼黏合起來的嗎?……攝製組冒雪拍攝明城牆。南京廣播電視臺供圖城牆,是南京的文化名片,由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和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的人文紀錄片《城·牆》近期在CCTV—10(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 欄目播出,以《城市》《磚銘》《家國》3集篇幅,揭開了許多關於城牆的往事和謎團。
  • 南京發現500年明城牆遺址 暴露野外無人問津(圖)
    記者 楊 希 攝  浦口東門驚現明城牆地基遺址  城牆遺址暴露在土坡上 老東門遺址就在東門大街  近日,有網友在西祠網發帖稱,在(江蘇南京)浦口區東門曹營關外江北福聯4S店後方一座山坡上,發現一段古城牆遺址。
  • 南京城牆為什麼不是四四方方?紀錄片《城·牆》在央視播出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 張然)南京城牆,為什麼能屹立650多年不倒;南京城牆的輪廓,為什麼不是四四方方的;城磚上的凹凸銘文,暗藏了什麼樣的「密碼」……關於南京城牆,你是不是有很多小問號?4月28日至30日,三集人文紀錄片《城·牆》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宇塵說車│與年輕同行 凱酷領跑南京秦淮 城牆馬拉松
    12月6日,2020南京秦淮 城牆馬拉松活力開跑。作為賽事指定用車,東風悅達起亞凱酷(K5)與2000名跑者一起,以南京明城牆為主賽道,競逐了全長17.5km的賽程。
  • 上世紀30年代南京老照片,挹江門南側小桃園城牆與俯瞰棲霞寺
    挹江門,是南京明城牆民國增闢城門。1921年將城牆鑿開,時為單孔城門。得名海陵門。1928年,海陵門易名為挹江門,1929年,為準備奉安大典,改為三孔多跨連拱的複式券門,是南京城第一個三孔券門。1930年,挹江門上建造城樓。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時,挹江門城樓被炸毀。
  • 電影《明城攻略之鎮河妖》今日上線 | 明城牆、夫子廟、桃葉渡等秦淮元素集中展現
    作為2020年江蘇省廣播電視局精品扶持項目,電影《明城攻略之鎮河妖》由江蘇省廣播電視局、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共同指導,歡宜影視文化傳媒(江蘇)有限公司、中共南京市秦淮區委宣傳部出品,南京夫子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嘉淇影業有限公司、赤漁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湖南鼎世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南京酷彩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寧波歡宜時光影業有限公司獨家製作,浙江知道影業有限公司獨家營銷
  • 南京城牆獲獎海報滿是「老城南」元素
    記者近日從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獲悉,南京城牆參賽海報《城牆根下——老城南的民俗與生活》,從300餘組、超過800幅精美海報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中國博物館海報設計年度推介活動100強稱號。南京城牆獲獎海報:《城牆根下——老城南的民俗與生活》。
  • 南京的深冬,明故宮的夢
    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戶千門,金碧輝煌,氣勢恢宏……萬曆年間親眼見過這座皇宮的利瑪竇描述:我還沒有見過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皇宮像南京的皇宮這樣雄偉!要知道,利瑪竇人生最後十年,一直都住在北京皇宮邊兒上。由此可見,南京皇宮比朱棣在北京的複製品還要更勝一籌。利瑪竇在南京皇宮開過眼界,還在大報恩寺辯過論,光從旅遊的角度而言,比他的前輩馬可·波羅要幸運很多。
  • 25公裡南京城牆17萬塊銘文城磚信息有了永久「數字檔案庫」
    「獅子紋」肖形印磚、「金山寺」銘文磚、「合同」合文磚……這些最新發現的罕見而有趣的銘文,你在南京城牆上見過沒?記者近日從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獲悉,耗時3年的南京城牆本體磚文信息採集項目圓滿結束,順利實現了對城磚銘文的搶救性保護,讓25公裡城牆本體的17萬塊城磚信息擁有了永久「檔案庫」。
  • 工作人員發現明皇宮城牆地基,出土一校尉腰牌
    北京故宮是我國標誌性的建築群,當年朱棣舉國遷都北京,之前,南京皇宮一直作為明朝的皇宮。明皇宮佔地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米,遠超過故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殿」。隨著朱棣遷都後,明皇宮便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如今,這座皇宮的許多建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損。
  • 985相親、南京城牆記憶、尋找臺城、傳統文化的傳與承|人文周刊薦讀
    【悅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  南京城牆是明王朝的都城城牆,也是中國大地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城牆,它見證了南京  巍峨的南京城牆 視覺中國 供圖  南京明城牆,更是「民城牆」,幾乎每一個正在南京生活或者在南京生活過的人,都與她有著密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