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深冬,明故宮的夢

2021-02-13 酒食客90g

南京的冬,讓人想說點什麼

傍晚的寒風中,乘車路過那些古蹟

那石牆如黑夜一般

讓人害怕,卻又有些神往.

中山東路車流如潮,穿越過皇城的禁區。午朝門廣場舞此起彼伏,攪動著歷史的音符。

有時也曾想,關於明朝的電視劇拍了那麼多

玄乎其玄的

其實朱允炆的後裔,現在正在柏林或者倫敦、芝加哥、孟買、首爾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卻偶然會覺得,

自己的與中國南京有著某種聯繫。

劉伯溫

1366年,西歐正在文藝復興,奧斯曼帝國打到了匈牙利。

遙遠的東方,朱元璋溺死了韓林兒,俘虜了張士誠,準備修建皇宮登上帝位。

劉伯溫掐指一算,把皇宮的位置定在了紫金山南麓的燕雀湖。這個地方,是所謂的「龍頭」所在。佔住了這裡,就佔住了皇氣。

不知道劉文成有沒有算到皇宮終將被毀,而孝陵門票70。

現在我們眼裡的每一個奇蹟,在當時都是血淚的悲歌。

移三山填燕雀,也就是說,南京城西的三山剷平了,才把燕雀湖填上。在沒有藍翔和挖掘機的中世紀,幾十萬民工靠的是血肉之軀,死傷無數。

把湖填了還不算完,還要打入密密麻麻的木樁,再用大條石壓上去。

即便如此,仍有地基沉降,宮中內澇的問題,一下暴雨,太監宮女便奔走相告:看海啦。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皇宮建成。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戶千門,金碧輝煌,氣勢恢宏……

萬曆年間親眼見過這座皇宮的利瑪竇描述:我還沒有見過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皇宮像南京的皇宮這樣雄偉!

要知道,利瑪竇人生最後十年,一直都住在北京皇宮邊兒上。由此可見,南京皇宮比朱棣在北京的複製品還要更勝一籌。

利瑪竇在南京皇宮開過眼界,還在大報恩寺辯過論,光從旅遊的角度而言,比他的前輩馬可·波羅要幸運很多。

明故宮復原圖

洪武、建文、永樂三代在南京君臨天下長達54年。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遷都,南京皇宮才名存實亡,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

如果朱棣不遷都,南京皇宮會保存下來嗎?歷史無法假設,但我們可以夢回明故宮,想像一下當年的風採。

明代南京是四個圈。最裡面是宮城,第二圈是皇城,第三圈是都城(今天的南京城牆圍城的一圈),第四圈是外郭。如今的河西以及江北新區,那時有點慘。

皇城就是我們所說的明故宮,包括了裡面的宮城——紫禁城。

建文四年(1402年)夏天,朱棣進入南京城。聽到消息的小太監,需要從皇城的南門承天門(相當於北京天安門)一路跑到奉天殿甚至是乾清宮報告朱允炆。

小太監從御道街後標營路口的中國移動出發,一路向北,跑過南航西門,跑過御苑賓館,跑過午朝門公園,橫穿中山東路繼續向北……全程約一公裡。

如果不巧朱允炆躲到皇宮後門的話,那麼小太監一直要跑到北安門橋,到達珠江路。

危急存亡之際,小太監多想有輛電動車。

至於朱允炆是火遁還是喪生火海,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午朝門公園

從東西走向來說,西面大家很熟悉,西門就是現在的西安門,城門保存至今。

東安門的位置在中山門小區附近。

宮城一共開10門。其中級別最高的是午門,俗稱午朝門。一般來說,午門正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一生只能經過一次,就是結婚時坐著轎子經過;還有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等「天子門生」有幸經過此門,入內向皇上謝恩。

如今,早晚高峰中山東路車流如潮,穿越過皇城的禁區。傍晚,午朝門公園廣場舞此起彼伏,攪動著歷史的音符。

數百年後,我們的奧體中心、德基廣場,又會變成什麼樣?

午門往北是奉天門,過了中山東路,就來到了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同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奉天殿是皇宮的正殿,俗稱金鑾殿。

再往北過了乾清門,就來到佳麗三千的地方。

乾清宮住著皇帝,坤寧宮住著皇后,還有一個省躬殿,在北京故宮名曰交泰殿,取」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這三宮兩側,還有輔殿以及其他嬪妃的住所。

後花園裡,朱元璋會自己種一些花草、蔬菜和穀物。當了皇帝也不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

明故宮遺址

如今的明故宮只剩遺址,遺址的意思,就是只剩廢墟。

古蹟能否保留,很多程度上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城市的地位,二是戰亂。

朱棣遷都後,一手在北京大搞建設,一手在南京拆卸皇宮。到了明朝中期,南京皇宮地位越來越低,以致消防意識不夠,發生火災,三大殿先後被燒毀。

再者,來到明末清初,清軍佔領南京後把將軍、都統二署設在明故宮,皇城宮闕頓時成了「廢都」「廢宮」。

最後到了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與駐防在明故宮的清軍激烈交戰,明故宮遭遇第三次浩劫。

如今,明故宮只剩下殘石破瓦。

不管你愛與不愛,都是歷史的塵埃。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我叫90g,我們很有用!

相關焦點

  • 南京的明故宮,是北京故宮的前身,如今略顯荒涼!
    故宮是中國的標誌性建築,許多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和外國都是為了欣賞它,這顯示了故宮的名氣。除了故宮,估計大家都很熟悉橫店影視城的故宮,按照我國故宮的比例1:1轉載。但其實中國還有一個故宮,也叫紫禁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
  • 南京最近很鬧心:寶馬案未平息 明故宮又來襲
    9月8日,澎湃新聞報導《南京明皇宮遺址遇百億商業開發,考古結果9年秘而不宣被質疑》,一經刊發即引來了各方關注:距今已有600年歷史的南京明故宮,系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建、其子朱棣擴建,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明故宮部分遺址至今仍可見,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南京市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
  • 南京明故宮為何沒有保存下來?
    現在的確是沒有,因為南京故宮已經被毀了,想要瞻仰這座華美的宮殿,得去看北京故宮,然後展開想像。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高仿的北京故宮都能保存,正版的南京故宮為何不能呢?這麼說吧,南京故宮不是一次性被毀的,分為幾個階段。
  • 南京明故宮為何沒有保存下來?500多年間5次劫難,第四次毀於一旦
    據史料記載,南京明故宮的佔地面積一共有100萬平方米,而北京故宮佔地面積只有72萬平方米。 我們可以這樣說,南京明故宮才堪稱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而今天的北京故宮,只是南京明故宮的「山寨版」。
  • 南京故宮比北京故宮,還大30萬平方米,可如今卻沒什麼遊客!
    南京故宮比北京故宮還大30萬平方米,可如今卻沒什麼遊客!現在北京是我們的首都嗎?還是歷史上很多王朝的首都?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歷史遺蹟,很多遊客來這裡玩,為了欣賞這段歷史,故宮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其實我們從小對故宮的感情都不一樣,現在對電視劇和電視劇有著同樣的感情,一到旅遊季節,故宮就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但是,其他地方也有故宮,今天編輯給大家講的這個故宮比北京的那座宮殿大,你知道在哪裡嗎?南京故宮比北京故宮大30萬平方米,現在有多少人知道?
  • 藏匿於南京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竟是效仿的它,如今卻只剩下城門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探索歷史,而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很多國人都為此感到驕傲,在陝西的西安,隨便找一塊地也許都能挖出文物,有句話就說地下文物看陝西,陝西是中國文物最多的一個省,江蘇南京的歷史也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經歷過多個朝代的更換,在南京隨處看到有點歷史性的建築,它看似普通,也許就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了。
  • 康熙為何要拆除部分南京故宮建築材料來興建這座廟宇?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其都城是在南方的南京城,明成祖朱棣統治後期才開始大肆營建北京城,但當時南京仍然是首都,北京只是行在,遲到嘉靖年間才確認了遷都的事實。不過在南京一直保留著包括六部在內的全套朝廷官署設置,明初的皇宮也一直封存,由南京鎮守太監負責看管維護。
  • 南京城內藏一宮殿,北京故宮竟是仿它建造?為何如今只剩一座門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如西安和南京,大多是幾個朝代的首都。在西安隨便挖塊地,下面可能都藏著歷史文物,而在南京,那些看似普通的建築,可能有幾千年的歷史。南京到處都是歷史遺蹟,如中山陵、秦淮河、故宮、南京明宮。然而,如今的明宮是一個遺產公園,遊客們經常來這裡想像曾經輝煌的宮殿。
  • 明故宮端門午門與端午節無關 「午門斬首」系謠傳
    明故宮的午門南京明故宮是明朝早期的皇宮,又稱南京紫禁城,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它也曾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與故宮一樣,明故宮也有端門和午門,合在一起恰好是「端午」二字。那麼,它們與端午節有什麼關聯呢?昨天,南京明史專家馬渭源向揚子晚報記者講述了端門和午門的一些歷史。馬渭源告訴記者,根據史料,早在唐朝時期甚至之前,就有端門午門的稱呼了。它們是宮廷制度的一部分。依照《禮記》舊制,皇宮設五門三殿,南京的明故宮從外向內依次為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現在僅有午門尚存,端門早已消失。歷史上的端門應該是在午門的南側幾百米處,同樣位於中軸線上,就在今天的御道街上。
  • 中國四大故宮之一,面積是故宮的1.5倍,但現狀卻令人唏噓不已
    我不知道你對南京有什麼印象,其實南京是一座有著許多文化和古建築的城市,除了我們通常看到的那座富士墓和秦淮河之外,個人對我最期待的可能就是南京的明故宮了,南京明故宮,即南京故宮,我國四大股東之一,也是目前4個故宮中保存得最完整,最不完整的故宮,但回首一看,明故宮當初還是十分輝煌的,它是在
  • 中國還有另外一座故宮?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免費卻遊客稀少!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潮流中殘留著無數的文化珍寶,其中有一部分還完全保存著,說起故宮,大家都會想到北京吧,但是,歷史上還有一個「故宮」,而且北京故宮的面積達到101.25萬平方公裡,北京故宮的佔地面積只有72萬平方米,也就是說比北京故宮的大將有近30萬平方米,但遺憾的是待遇不同,北京故宮的遊客手足無措
  • 除了「故宮」,還有「南京故宮」,中國的古代建築有多氣派?
    就在中國就有著一些建築是除了「故宮」,還有「南京故宮」,中國的古代建築有多氣派?北京的故宮我們都是知道的,很是氣派它也是幾個朝代的見證者,裡面更是有著非常多的古風建築,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而在南京有著一個被北京故宮還要大的故宮,它被北京故宮還要大30萬平方千米,也是非常輝煌的景點。
  • 除了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以外,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故宮
    一提到故宮,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北京故宮地處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規模相當宏大。哪怕在國際社會中,北京故宮都有著非常大的名氣。除了北京故宮之外,中國還有臺北故宮和瀋陽故宮。不過,其實還有一個故宮,大家可能並不知道。
  • 情詩寫盡相思意,恍惚唯有夢相隨;愛在深冬,終會為你流下傷心淚
    情詩寫盡相思意,恍惚唯有夢相隨。滾滾紅塵,浮生如夢。一牽一念,魂裡夢裡,都是一個你。低眸,淚落指尖;遠望,愛你的心百轉千回。漸寬衣帶面容衰,幕簾孤影自徘徊。愛在深冬,你終是我眉間心上揮之不去的牽念。愛在深冬,我終會為你流下傷心淚。
  • 走走南京明城牆
    朱自清先生曾說過:「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秦淮河緩緩地流淌,明城牆高高地矗立,他們都在講述著南京的歷史。我們就來說說南京明城牆。南京明城牆包括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牆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依山脈水系的走向來建城。南以外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東有鐘山為依、北有後湖為屏、西納石城入內,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
  • 我國實際上有四座故宮,除了北京故宮,其他三座你知道在哪裡嗎?
    說起故宮,相信每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雄偉壯觀的北京故宮,它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神秘的傳說吸引著世人。但你知道麼?我們國家實際上有四個故宮,除了北京故宮,還有三個在哪兒?咱們一起去看看吧。中國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的宮廷宮殿,歷史上曾居住過24位皇帝,被稱為「紫禁城」。
  • 穿著漢服去旅行-故宮篇
    今天來講講穿著漢服去故宮的攻略,以及如何挑選一件合適的明制漢服。北京故宮最初是明代皇宮北京故宮是一個值得去很多次的地方。比起故宮,我更喜歡稱呼她為「紫禁城」。元末明初鄧雅詩中有「吟看碧嶂清江雨,夢繞紅樓紫禁城」。但是鄧雅詩中的「紫禁城」指的是洪武十五年的南京紫禁城,是北京紫禁城的藍本,可惜毀於戰火。我們現在常說的「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北京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於永樂四年開始籌建,北京原來叫應天府。這裡原是朱棣的封地,他奪得皇位後,在南京稱帝。經過十一年的修建,北京故宮建成,朱棣也終於圓了他回北京的夢。故宮大多修建寬大壯麗,這樣才能顯示出天子的尊貴和氣派,唐初駱賓王有詩云:「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這正是要通過故宮的氣派來顯示皇家的無上尊貴。
  • 青藏高原上的明故宮——瞿曇寺
    當炙熱的陽光照射在那明暗相映的河道上,用光線勾勒出它蒼老莊重的容顏,它像一位遲暮的老人,在歷經百年寒來暑往、風雪交替後,看透世間浮華,悟到人間真諦。它就這樣看著眼前奔流不息的瞿曇河,站成了最具代表的藏傳佛教建築。如果時間有記憶,如果歲月會說話,它,會向我們講述多少關於自己的故事?
  • 【詩詞鑑賞】八首有關深冬的詩詞,溫一盞冬韻驅寒!
    已是深冬時節,春天還會遠嗎?八首有關深冬的詩詞,溫一盞冬韻驅寒! 清平樂-深冬寒月 五-馮延巳 深冬積暖乍寒 宋-曾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