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共享滑板車背後的「隱形冠軍」 九號公司佔據統治級地位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挖貝網

一項數據顯示,歐洲青年手機上最活躍的APP不是Tiktok(抖音),而是E-Scooter——電動滑板車!

共享電動滑板車作為新的短途代步工具,這兩年風靡了整個歐美,成為資本的寵兒。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投融資方面,歐洲的共享滑板車公司的表現要優於美國同行,行業高管和投資者表示,歐洲比美國更適合共享滑板車生存。在歐洲,電動踏板車業務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除了歐洲本土最大的四家共享滑板車運營公司Voi、Tier、Wind和Dott以外,Uber、Lyft、Google、Spin、Blablacar等巨頭也紛紛入局,美國的兩個重量級競爭對手Lime和Bird也正在努力前進。在這些明星企業背後,還藏有一個「隱形冠軍」企業:九號公司。雖然共享滑板車運營商攪起了一池春水,但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和行業話語權的卻是隱藏在背後的製造供應商九號公司。

共享滑板車:起源於美國西海岸舊金山

微交通(micromobility)通常指的是由單人駕駛,以低於25km/h的速度運行的小型輕型車輛。微交通設備包括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等。微交通最初的定義規定了車輛總重要小於500千克,而在當今的大多數市場中,微交通大多指的是共享滑板車和自行車(包括人力和電動的),旨在幫助解決公交、地鐵駁接的「最後一公裡」。

微交通的革命始於2002年,彼時賽格威(Segway)剛剛進入微交通領域。賽格威發明的平衡車是一種電力驅動的個人運輸載具,它一出現就贏得了極大的關注,但賽格威預期中的城市微交通革命卻沒有到來,甚至被認為是昂貴的大號玩具,有限的電池續航加上高昂的價格,使得賽格威經營業績不佳,最終被初出茅廬的九號公司所收購。收購完成之後,基於「簡化人和物的移動」的共同願景,九號公司的智能化理念、高性價比和賽格威的產品技術水乳交融,兩家公司迅速融為一體。

自此以後的十年間,九號公司推出的電動滑板車解決了賽格威存在的問題。電池已變得功能強大且價格便宜,每次充電可行駛20到30英裡甚至更遠,通信技術的進步也讓滑板車可以有GPS和4G數據連接,可以連接手機App,使用戶能夠通過App連接車輛,提供交互式安全教程、對車輛進行操控與設置、鎖定丟失車輛、在線更新固件以及實時上傳故障信息等功能,提升了用戶體驗。

電動滑板車很容易學會,不需要很多技巧,佔用空間小,可自由穿梭於城市的各個大小角落,且電動滑板車的成本比汽車的成本更低,比起自行車更輕便快速,也更能適應城市複雜的地形,這使得它成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中很受歡迎的交通選擇。不僅如此,因需要全程站立,即使是身穿商務套裝或裙子的女士們也能很容易地使用滑板車。

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是世界高技術產業中心,也是北美最環保的城市,2018年3月舊金山開始出現共享滑板車,使用共享滑板車的平均起步價為1美元,且都是無樁的,意味著使用者可以隨停隨放。

技術的成熟與租用價格的低廉,使得共享滑板車一出現就引發了交通革命。始於美國西海岸的共享滑板車,迅速向全球各個城市滲透。

Lime,Bird和Spin是美國共享滑板車市場上的三大競爭者,其中,Bird和Lime是2018年矽谷的話題中心,當時他們以驚人的估值從投資者那裡獲得了大筆投資。

2018年6月29日,Bird宣布完成3億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Accel、B Capital、CRV、Sound Ventures、Greycroft等跟投,原有的投資者Craft Ventures、Index Ventures、Valor、Goldcrest、Tusk Ventures和Upfront Ventures也參與了新輪融資。2019年7月23日,Bird的D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估值達到25億美元,但其未公布融資總額。

Lime的融資速度和金額也不遑多讓:2018年6月,完成2.5億美元C輪融資,由谷歌風投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領投,估值超過10億美元;2019年2月的D輪融資金額更是高達3.36億美元,而Lime的估值也是水漲船高,高達24億美元,成為引人注目的獨角獸。

但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的運營商在今年年初開始就步履蹣跚。Bird和Lime被迫中止幾個市場的業務,並裁員數百人以削減成本。據Axios報導稱,繼今年1月Lime宣布解僱14%的員工並退出12個市場後,Lime計劃進一步裁撤80至100名員工,可能對美歐地區的員工造成較大的打擊。今年5月,Lime與Uber達成了1.7億美元的融資協議,其估值暴跌79%,至5.1億美元。今年3月,Bird宣布裁員約30%,同時,據報導,Bird的一位投資者正尋求出售這家市值25億美元的踏板車共享巨頭的股票,而這筆虧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歐洲,是更適合共享滑板車、電動滑板車生存的土壤

在投融資方面,今年歐洲的共享滑板車市場要優於美國。

歐洲四大共享滑板車巨頭

除Lime和Bird外,德國運營商Tier上個月宣布完成由軟銀願景基金牽頭的2.5億美元C輪融資,該公司的估值接近10億美元。如今,它已超過美國的Lime,成為僅次於Bird的全球估值第二高的共享滑板車公司。

12月初,歐洲最大電動滑板車共享公司Voi表示,它已經通過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籌集了1.6億美元,由The Raine Group領投,該公司沒有透露其估值,但據估計價值在數億美元。

Tier和Voi都表示,自6月份以來就一直盈利,對於共享出行這樣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來說,實現盈利乃至可持續增長是相當罕見的。

Lime,Bird和Uber儘管總部在美國,但繼續在歐洲佔有一席之地。根據36氪公開報導,Lime在巴黎、蘇黎世等地也投放、測試了不少共享電動滑板車,Bird也密切關注歐洲市場。其中,Lime已設法實現盈利,Lime表示,他們受到了Tier接近10億美元估值的鼓舞。

不少行業高管和投資者表示,歐洲比美國更適合共享滑板車生存。

在歐洲地區,由於通勤人口眾多、汽車保有量低於美國(美國的汽車普及率是每千人有800輛),電動滑板車共享業務在歐洲迅速增長。

Pitchbook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投資者已向美國微交通公司注資3.71億美元,而歐洲的微交通公司獲得了6.87億美元的注資。

與美國和亞洲相比,歐洲是2020年迄今唯一一個該領域風險投資增長的地區,比2019年增長約64%。

Pitchbook分析師Asad Hussain對媒體表示:「我們看到歐洲的電動滑板車初創公司比美國的初創公司做得更好。」

他說,美國的電動滑板車公司的商業模式比歐洲的競爭對手更重運營。他補充說,歐洲人與監管機構的關係以及政府在自行車道和其他基礎設施方面的花費使該地區成為「比美國更好的微交通市場」。

在電動滑板車出現之前,歐洲的微交通產品其實主要是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歐洲各個城市的重大基礎設施的改善,促進了電動自行車和傳統自行車的更多使用。在歐洲很多城市,電動滑板車可以使用自行車道和較寬的人行道,德國等國家/地區已為自行車、小型摩託車等建立了專用車道,這將使電動滑板車的上路環境得到改善。歐洲城市對化石燃料的禁令也助長了歐洲的微交通出行,由於對綠色交通的需求增加,許多城市都在推廣電動滑板車,例如波爾多和羅馬。

疫情對於歐洲共享滑板車的成長也起到了催化作用,疫情期間,歐洲用戶騎行共享滑板車的時長和距離反而都增加了,且在住宅區開始和結束的乘騎次數更多,滑板車幫助他們降低了傳染的風險,減少了等待時間並縮短了出行時間,運營商得以利用這一機會來增加收入。在疫情期間,約93%的新車手已轉變為常規車手,即每周騎行超過了4次。這清楚的表明,電動滑板車已被許多人視為較為安全的一種單人交通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為緩解疫情帶來的公共運輸壓力,緩解人口通勤問題,英國這個原本禁止電動滑板車上路的國家,也開始採取開放的政策了:2020年7月4日,英國開始了電動滑板車試驗,租用的電動滑板車將合法地在某些英國道路上行駛,為期12個月,之後政府將決定是否在英國範圍內使使用電動滑板車計劃合法化。此舉標誌著英國的電動滑板車市場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很明顯,電動滑板車的實用價值已被歐洲市場證明,這種車輛將長期與其他主流交通工具並存,期待它們為未來的歐洲微交通做出更多貢獻。

歐美共享滑板車熱潮背後的「隱形冠軍」:九號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城市街道上隨處可見的電動滑板車大多為九號公司生產,大部分共享電動滑板車運營商如Voi(歐洲最大電動滑板車共享公司)、Lyft (美國網約車巨頭,美國最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運營商之一)、Uber Scooter(Uber)、Spin(Skinny)(美國最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運營商之一)和Grin(南美地區最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運營商之一)等都與九號公司合作,生產和定製專屬車型。

共享電動滑板車的興起,直接帶動了九號公司電動滑板車銷量的快速增長,令其在這個領域有著「統治級」的市場份額:根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FK報告數據,2019年1月-2020年2月,公司電動滑板車產品(包含小米品牌及公司自有品牌)在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主要國家均為市場份額第一,且在這些國家的市佔率均在60%以上。

九號公司深度受益海外共享短交通領域發展紅利,2018-2019年受益於海外共享滑板車行業高景氣度,公司僅共享滑板車業務就分別貢獻了營收9.71億元、9.02億元。

德國著名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1986年曾提出「隱形冠軍」的概念。所謂「隱形」是指這些企業表面上不知名、不為大多數普通公眾所知曉;而「冠軍」則是說這個企業特別優秀,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在它的目標客戶中大名鼎鼎,幾乎完全主宰著所在的市場領域,佔有較有的市場份額,長時間在某一細分的行業中專心耕耘,並掌握該領域的核心技術。

九號公司,無疑是歐洲滑板車市場的「隱形冠軍」。

之所以能在滑板車的供應鏈中形成巨大的壟斷優勢,是因為九號公司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成熟技術儲備且能夠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交付的公司,九號公司對市場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在共享滑板車這個新興產業剛剛起步時就踏準了節奏,具備優秀的技術創新能力、注重工匠精神、善於佔據細分市場、擅長制定長期性戰略目標、擁有眾多行業專家與獨特的商業模式,而其它小公司很難支撐起共享滑板車市場爆炸式增長的需求。

要想成為「冠軍」企業,還需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個不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不可能長久生存。電動滑板車的技術解決方案並不比共享單車簡單,甚至比共享單車的要求更高。因為電動滑板車有鋰電池作為動力,要充分考慮到其電路設計,車身防水,電池壽命,聯網能力等等。而一家成熟電動滑板車企業應具備包括車身結構定製,2G/3G/4G通信模塊,Sim卡插槽,MQTT協議對接,GPS,電池電機鎖,固件,軟體等研發能力。九號公司在短交通領域已耕耘多年,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較強,在智能短程移動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智慧財產權儲備,截至2019年底,九號公司在智能短程移動領域擁有或申請中的國內外專利達1000餘項。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國內一直都沒有形成風口,但長遠來看,共享滑板車在中國不是完全沒有「預期」。「儘管目前我國仍限制滑板車上路,但歐洲和北美的相關政府已批准滑板車上路,並且共享滑板車已經成為不少人日常代步工具,共享滑板車也成為資本的寵兒。」九號公司董事長兼CEO高祿峰表示:「共享滑板車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前景是有預期的。」

相關焦點

  • 科創板誕生「VIE+CDR第一股」,隱藏在九號公司裡的基因是什麼?
    為了鞏固短交通產品領先地位,九號公司於2019年12月發布九號智能電動車產品:電動踏板摩託車九號電動E系列和電動自行車九號電動C系列。此外,公司推出了Segway電動越野摩託車,具備更強動力及各類地形的通過性,可用於戶外越野休閒出行使用。
  • ...第一股九號公司上市 全球平衡車和滑板車龍頭再添配送機器人新...
    2020年10月29日,九號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九號公司,證券代碼:689009))登陸科創板上市,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達38.50元,漲幅達103.3%,市值達271.1億元。九號公司是一家存在協議控制架構(VIE)並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的企業。
  • 真智能 行無止境,九號公司潮酷黑科技遠徵海外
    10 月 15 日,首批出口美國的Segway eMoped C80 電動車在九號公司的常州工廠正式下線,九號公司高級副總裁黃琛、九號公司的電摩製造基地總經理岑紅春和九號電動營銷中心總經理何飛龍等各產品及營銷工作人員參與了下線儀式。
  • 九號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10月底,九號公司正式登陸科創板。在八年內從成立到上市,自有其過人之處。但對於九號公司內部來說,上市只是「公司願景逐步實現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裡程碑」。九號公司已在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行業佔據了行業龍頭地位,登陸科創板之後,要思考的是如何保持業績增長滿足投資者預期,如何拓展全新邊界、在資本助力下把公司引向一個更好的未來。
  • VIE+CDR第一股九號公司今日登陸科創板,智慧移動能力公司踏上新起點
    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2012年創立,2014年12月10日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兩輪電動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九號公司創業成長史:全球多個細分領域冠軍從8人團隊創業在北京一百平米地下室苦熬兩年搞研發到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九號公司僅用了8年時間,這般速度實屬罕見。
  • 九號公司科創板上市用機器人鳴鑼,首日開盤大漲74%
    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2012年創立,2014年12月10日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兩輪電動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九號公司創業成長史:全球多個細分領域冠軍從8人團隊創業在北京一百平米地下室苦熬兩年搞研發到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九號公司僅用了8年時間,這般速度實屬罕見。
  • 九號兒童滑板車E8評測
    作為全球創新短交通和機器人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九號機器人,自2012年成立以來,始終以「簡化人和物的移動,讓生活更加便捷」為使命,致力於用智能改變人類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發展至今,該公司產品已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全球擁有1000+行業基礎核心專利和專利申請,明星產品包括九號平衡車、米家電動滑板車、九號卡丁車、九號電動車E/C等。
  • 雙十一業績逆勢增長,九號公司是如何「乘風破浪」的?
    在上市後的第一個「雙十一」大促節點,九號公司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11月1日00:00-11月11日24:00,九號公司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3億元,同比去年雙十一增長超過77%,同時奪得京東體感車類目銷售額TOP 1、天貓電動自平衡車/滑板車類目銷售額TOP 1、蘇寧體感車類目銷售額TOP 1。雖然Q4財報還未公布,但單單雙十一期間的業績增長就已超出預期,公司有望開啟新一輪高增長。
  • 屬於孩子的特斯拉「九號兒童電動滑板車E8」新品上市-搶先體驗
    【為何又選擇九號】關注我的小夥伴對九號這個品牌一定不陌生,前不久發布的《九號電動車C系列產品評測》也引發一波熱議,九號機器人公司不斷將機器人領域研發技術應用於大眾消費級短交通工具,先後創造出多款科技圈熱門產品,尤其是九號平衡車在各大城市的能見度更是突出,九號繼Nano兒童平衡車發布不久之後又推出全新產品E8兒童電動滑板車,且其定價只要999元,這個定價甚至低於很多國產雜牌傳統滑板車
  • 趣味騎行 安全第一 多多的超級飛俠九號電動滑板車
    挑好了幾個備選問兒子,小傢伙直接指向了九號兒童電動滑板車E8,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這款是超級飛俠聯名版,樂迪,加速!也是,兒子小名多多,正好也是超級飛俠中的那架黃色小飛機的名字,你們兩個好朋友就一起玩吧。就九號電動滑板車這個包裝外型,你說哪個小朋友能不喜歡?世界上最快的飛機樂迪都在騎著它,小朋友們不心癢才怪。
  • 靠電動平衡車及滑板車上市 九號機器人市值超300億
    【億邦動力訊】10月29日,智慧移動能力公司九號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九號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上市,成為中國境內上市企業中「VIE+CDR」第一股。上市首日,九號公司的開盤價為33元/份,較發行價18.94元/份,上漲74.23%。
  • 年度公司|Q3累計營收43.18億人民幣,未來「九號公司」在兩輪電動車...
    首先,我們來拆解下九號現在的收入及收入來源。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九號公司的主要銷售收入來源為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兩類產品。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81億元、42.48億元、45.86億元,兩類產品合計銷量分別為82.41萬臺、231.12萬臺、233.55萬臺。
  • 領克04竟然是臺Ninebot九號聯名款電動滑板車,1秒摺疊驚呆了!
    不過,領克汽車未按套路出牌,這款產品並非汽車,而是一臺非常有設計感的電動滑板車,是領克汽車與Ninebot九號聯名款,輕巧便攜,可完美接駁汽車、公共運輸,切實有效地解決用戶日常通勤中「最後一公裡」出行難題。
  • 樂迪加速,九號兒童電動滑板車E8超級飛俠
    前些天,很驚喜的收到了一款兒童電動滑板車,更驚喜的是,這款電動滑板車雖然標註的是6-12歲可玩,但我這個150斤的孩子踏上去居然也能驅動……這就有那麼點意思了。ninebot九號兒童電動滑板車,型號是E8超級飛俠版。
  • 九號機器人首款兒童電動滑板車E8正式發售,爸媽遛娃神器
    小米系出品,超漂亮外觀可能大家對九號機器人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是你一定在街上看到過有人騎著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九號平衡車一晃而過,其實米家電動滑板車、九號平衡車都是由九號機器人研發、生產、製造的,據說九號的電動滑板車在全球已經累計銷售超過
  • 九號機器人發布兒童平衡車Nano和滑板車Air T15
    5月13日,九號機器人以線上直播的形式發布了兩款新品——九號平衡車Nano和九號電動滑板車Air T15。
  • 九號機器人三年虧損近29億
    除了共享單車,平衡車或滑板車也是不少人的選擇。近日科創板過會的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九號機器人)就是一家提供這類出行產品的公司,且有望成為國內資本市場CDR第一股。它或許能夠為後續紅籌企業在A股上市提供借鑑,但除此之外,這家公司本身還有很多值得關注之處:成立8年營收規模便已達到45億元,並在智能電動平衡車和滑板車領域成為全球第一,但卻還未實現盈利,最近三年累計虧損近29億元。
  • 九號公司登陸科創板 高祿峰:看好服務機器人業務發展
    10月29日,九號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九號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上市。截至當日收盤,九號公司報收38.5元,漲103.27%,總市值為271億元。據了解,九號公司在上交所第一次使用機器人做了一個敲鑼儀式。
  • 紀錄片《冠軍之路》:探尋製造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記錄製造企業的冠軍之路  中國是全球製造大國。據《冠軍之路》製片人劉振豪介紹,《冠軍之路》紀錄片由「中國製造強國論壇組委會」「中國製造年度頒獎盛典」等多家權威平臺聯合發起,重點表彰和展示製造業領域中隱形冠軍企業的卓越成就與成長曆程,鞏固其細分領域領導地位,展示其行業冠軍實力,塑造民族品牌形象,彰顯整體國力。
  • 小米站臺、科創板CDR第一股,九號機器人投資前景值得期待
    九號機器人通過與小米集團、米家品牌合作,於2016年12月推出智能電動滑板產品「米家電動滑板車」,該產品與小米系的合作模式為成本價採購-利潤分成模式為主、供貨價直接採購模式為輔。在利潤分成模式下,九號機器人按照成本價格將小米定製產品銷售給小米通訊,產品在小米通訊的各種渠道最終實現對外銷售,小米通訊再將其產生的利潤按照雙方約定比例分成。這個模式對於九號機器人來說既好也不好。好的方面很明顯,小米系的戰略入股大幅增加了公司的營收規模及相應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