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先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藝術瑰寶,比如我們沿用至今的對對子,逢年過節,家遇喜事,都少不了貼對聯來增加氣氛。而在古代,大家業餘生活並不豐富的年代,對對子就是一種很好的娛樂方式,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特別是文人墨客,約上三五知己,或月下小酌,或泛舟江上,加以對聯助興,好不愜意。
對對聯看似簡單,其實要求還是蠻多的 ,比如按種類來分,可以有拆字聯,行業聯,輓聯,技巧聯等等,不僅要字數相同,還有平仄要求,還要意思相近或者相反。史上善於對對聯的人也是不乏其數。像明朝的朱元璋,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就是喜歡對對聯,風流才子唐伯虎就更不用說了,還有清朝的大學士紀曉嵐,喜歡舞文弄墨的乾隆皇帝等等。
相傳,乾隆和紀曉嵐在江邊行走散步,忽然間看到一位身穿蓑衣的老翁在江邊釣魚,並且用的是蠶蟲做魚餌,於是乾隆就想考考紀曉嵐,他出了上聯:蠶是天下蟲,是土堤方成。紀曉嵐當然知道乾隆是在考他,於是他為了巴結討好,想了一番,剛好看到河邊有一隻鳥,便張口說道:鴻是江邊鳥,少水沙即現。乾隆聽聞,讚不絕口。
在古代對聯還有一個特別作用,那就是有些女子想要挑選如意郎君,就會通過對對聯的方式來解決。據說古時候有位才女,不僅聰慧,而且長相出眾,是很多男人心中的擇偶標準,但是他卻一個也看不上眼,眼看到了出嫁的年紀,於是她就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找自己的白馬王子。於是她出了上聯:洞如火山噴泉,騰雲駕霧。
磁鏈一處,前來應對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因為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誰都想娶回家,但是因為對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很多人都是看著美女而興嘆,被一道對聯所阻隔,正在大家感到焦急和惋惜的時候,有位書生剛好從此路過,了解事情真相後,便開始對了起來:槍似草原野馬,易縱難收。
才女聽聞之後,先是點頭,後來感到臉紅,於是便害羞地跑回了屋內,書生看到這種情況,原本以為沒戲了,誰知道這個時候才女重新換了一身衣服,從此決定要跟著書生,此後兩人喜結良緣,不就後的考試中,書生也是進幫提名,兩人過起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