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現代人的「通病」,現在每十個人裡就有九個胃病人士。而引起胃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因感染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病數量是最多,幽門螺桿菌也成為了人人恐懼的病菌。
一、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
正常情況下,細菌很難長時間在強酸性環境中生存下去,但是幽門螺桿菌卻可以,還能不斷繁殖,對腸胃產生直接性地傷害。許多胃炎、潰瘍,甚至更嚴重的胃腸道疾病都是由它引起的。
二、假如飯後有3種感覺,胃已爛如「皮革」,說明你要檢查幽門螺桿菌了
1、口臭
由於幽門螺桿菌會附著在口腔上,與牙菌斑結合,產生帶有算臭味的化合物,這就導致了我們覺得口臭老是去不掉。而且一般來說,這種口臭氣味太強烈了,通過普遍的刷牙方式根本無法消除。
2、飢餓
以感染幽門螺桿菌為例,會讓人一直在飢餓和飽腹兩感之中來回。很快就會感覺到飢餓,即使是在剛吃完飯後不久,如果沒有其他內分泌疾病,你應該考慮胃裡有幽門螺桿菌存在。
3、腹痛
感染時間越長,幽門螺桿菌的數量就會越多,胃部疾病也會在病菌繁殖過程中惡化,繼續引起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感。
三、以下3種人,最好每半年進行一次幽門螺桿菌檢查:
1.30歲以上,從未做過腸胃病早期篩查者
2.經常胃痛、腹脹者
3.有嚴重的胃病家族史者
四、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途徑多達3種,注意避免
第一種是口-口傳播
一般餐具和水杯與感染者接觸,並通過接觸殘留在上面的唾液,會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下一個人。
第二種是胃-口傳播
在胃酸反流的情況下,幽門螺桿菌進入口腔,與牙菌斑中和,相當於找到了一個新的儲存點,繼續繁殖,加劇感染。
第三種是糞-口傳播
幽門螺桿菌會隨糞便排出,然後進入水源,在此過程中會引起個體感染。
五、飯前要做的4件事,可以擺脫幽門螺桿菌,胃會感謝你
1、食物滅菌
說到消除幽門螺桿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四聯療法,他們認為用藥物就足夠了。實際上,光靠藥物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很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除了藥補之外,也可以嘗試食補的方法,一樣能達到很好的滅菌效果。
火麻仁油在植物油中是一種罕見的「滅菌油」,含有抑菌元素亞油酸和亞麻酸,為滅菌打下良好的基礎。堅持食用,可以達到滅菌效果。同時滋潤腸胃,提高抗菌能力,還能抵抗病菌的侵入。
帶有植物的清香味,可以兌在蜂蜜水或者酸奶裡吃,假如有胃不舒服的情況,飯前飲用可以適當緩解。
2、飯前便後要洗手
洗手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但我們很多人選擇忽視它。俗話說「病從口而來」,所以上完廁所後、吃飯前這些時間段,要及時清洗乾淨雙手,避免感染細菌,並引起交叉感染。
3、用公筷夾菜
無論我們是否被感染,最好提前準備好一雙公用的筷子來夾菜,以免同桌的人被感染。
4、定期檢查
養成定期檢查身體的習慣,45歲以上的人,最好半年檢查一次。密切關注自己的腸胃狀況,才能及時排除有無感染的情況,以免胃受傷而不自知。
參考文獻
1、張雪, 虎金朋, 白飛虎, et al. 銀川市幽門螺桿菌感染現狀分析[J]. 中華消化雜誌, 2020, 040(001):47-50.
2、黃文萍.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生活習慣關係觀察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007):285.
3、許亮文, 鄒立人, 任國平. 生活習慣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關係的研究[J].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 1997(1):55-57.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