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十餘載,返鄉後他把陝北美食帶到了日照!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日照日報社 日照日報 來自專輯青春追夢人

青春追夢人(第45期)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

「我愛好美食,愛好吃美食,更愛好做美食!」7月22日,在「廚老怪」民俗菜館裡,老闆李強這樣和記者說道。

店,

是在2019年中旬開業;

而李強的創業故事,

卻要從他上學時說起。

大學時期,李強便利用空閒之餘,幫家裡的茶園售賣幹茶。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他便開始在省內跑業務,開拓日照綠茶的空白市場。

2005年,李強帶著家鄉的綠茶跑到大連,邊旅遊邊拓展業務。

正巧當時家裡的叔叔在大連,李強去的次數多了,叔侄兩個就計劃合夥做點買賣。

「有一次坐公交,無意間看到有一個位置不錯,正好是一個中型的農貿市場,我和叔叔兩個人一盤算,就決定包下來。」李強告訴記者。

店面500多平方米,裡面有菜有肉、有日用百貨,還包含攤位出租,加上附近居民集中,一開張生意就很紅火。

李強笑了笑說:「當時為了幫我湊這個店的錢,真是舉全家之力。後來家裡也都陸陸續續搬到了大連,現在那個店還開著,是我妹妹、妹夫在經營。」

正是家裡人和朋友的全力支持,讓李強不敢放鬆,想著抓緊掙錢,把人情都還上。

每天,他五點半就開門營業,一直幹到凌晨兩點。眼瞅著開始賺錢了,2009年,店裡的一場大火,讓李強又背負了一屁股債。

「當時店裡線路短路,裡面的貨品燒了至少三分之一,價值將近30萬。」李強嘆了口氣說,「籌備開店時,也就30來萬,這一燒,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雖說給店裡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好在李強肯吃苦、堅持,又問朋友借了一筆錢後,他咬著牙讓局面扭虧為盈。

「應了那句老話,我們開店的,越燒越旺!」李強笑著說。

2010年,在外打拼久了的李強,想著回家鄉創業,正巧當時國家出臺了「放開二胎」的政策,李強便代理了幾個大的孕嬰產品,在日照的幾家大商場開了專賣店。

「雖說有了政策,但到日照開始實施的時候,還要晚兩年。」李強回憶說,當時因為不熟悉業務,手裡積壓了大量貨品,加上孕嬰產品是有保質期的,所以生意並不好幹,沒幾年便轉讓了。

談到如何跨行開了「廚老怪」民俗菜館時,李強一臉認真的說:「做其他行業,就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而美食,一直是我從小的愛好。」

「其實在大連搞農貿市場的時候,我自己就留了一個檔口,做點快餐生意。」李強說,當時自己賣的涼皮,一天能賣出去500多份呢。

而回到日照,決定做「廚老怪」民俗菜館這家店,完全是緣分。

「前幾年,有一次和朋友去鄭州玩,當晚到了住宿的地方就已經九點多了,正巧旁邊開著一家『廚老怪』,不知是餓急了還是味道真不錯,3個人6盤菜吃的一點不剩。」李強笑著說。

為了驗證菜品是不是真的好吃,第二天,李強和朋友驅車前往「廚老怪」在鄭州的另一家分店,點了幾個特色菜品,品嘗過後,便問經理要了電話,找到了「廚老怪」的創始人。

而讓李強堅定開店的決心,是在從鄭州回日照的路上。

在和「廚老怪」的創始人面談時,他們上了十幾道經典菜品,每一道都讓李強念念不忘,他也下決心把這些地道陝北美食帶回日照。

回來後,除了保留「廚老怪」的特色菜品,李強也添加了符合日照當地人的海鮮菜品,以及家鄉小炒,滿足不同顧客的口感需求。

聊到最後,李強告訴記者,創業十餘載,有賺有賠,成功的少、失敗的多,但好在他都堅持了下來。

未來,李強希望在經營好這家門店的同時,也多出去考察學習,將更多的美食帶回日照,與大家分享。

福利來襲

微信留言點讚

前30名

進店任意消費

免費送豆花魚一份

往期推薦

全媒體記者 王郡媛 路傑

原標題:《創業十餘載,返鄉後他把陝北美食帶到了日照!》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李怡龍:返鄉創業吹號人
    李怡龍介紹,他的基地除了常年提供沉香、黃花梨、楠木等經濟苗木,還引進培育了樹葡萄、釋迦果、神秘果等南方果苗新品種,今年前4個月的總交易額已略超去年同期。永春「90後」小夥李怡龍,大學畢業後返鄉種植沉香。他牽頭成立永春永發沉香農業專業合作社,並幫助困難鄉親創業就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他還參與籌建「青年紅色築夢雙創基地」,為返鄉創業青年搭建平臺、提供便利。
  • 《日照妮兒》!日照本土院線電影!即將全國上線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呂娜 日照報導由日照導演劉東陽執導、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團在編演員楊小米領銜主演的日照本土院線電影《日照妮兒》,將於12月27日在全國3000家影院上線。《日照妮兒》是關於日照陽光女孩的故事,也是關於日照這座城市的故事。
  • 《日照妮兒》!日照本土院線電影!即將全國上線!
    、  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團  在編演員楊小米領銜主演的  日照本土院線電影《日照妮兒》,  將於12月27日  在全國3000家影院上線。  《日照妮兒》是關於日照陽光女孩的故事,也是關於日照這座城市的故事。
  • 日照本土電影《日照妮兒》獲公映許可證
    主流日照訊 日照本土電影《日照妮兒》可以上映啦。10月9日,國家電影網公布2020年國產故事片第三批電影公映許可證發放公示,東港區文化企業日照市東陽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原創院線電影作品《日照妮兒》位列其中。本土電影《日照妮兒》於2019年7月12日,在龍門崮景區舉行開機。影片以正能量女孩「妮兒」為主,以音樂天才穆明為輔的新時代青年的人生選擇,來展現自力更生和優秀品質的正劇。
  • 四川80.6萬農民工返鄉興起「創業經濟」
    如今,他已是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  近年來,四川省各地湧現出越來越多像黃金一樣的返鄉創業者。他們帶著知識、資金、資源回鄉創業,在巴蜀大地興起返鄉創業熱潮。  「全省多層次多樣化的返鄉創業格局初步形成,農民工返鄉『創業經濟』已成為四川省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 返鄉創業青年王宸,當起現代化養殖「豬倌」
    2020-12-28 15:22:16 來源: 成武融媒 舉報   近年來,我縣積極鼓勵青年返鄉創業
  • 小店經濟點亮農民工返鄉創業新生活
    趕著小店經濟風口,他正在將店裡產品品類擴大,從過去的家用鍋具轉為鍋碗瓢盆等多品類供貨,同時將網店的產品起批量調整,由起批100件調整到10件,適合小店進貨需求。 黃厚順是重慶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重慶全市創辦返鄉創業經濟實體已累計達到38萬戶,吸納就業人員172萬人。「疫情之下,小店大幅新增讓城市更具煙火氣,也成為一批人圓夢的『創造營』。」
  • 退伍軍人李昌雄和愛人鄭黎明返鄉創業的故事
    因為愛情生長在黑龍江省松嫩平原上的鄭黎明來到了雲貴高原上的貴州省貴定縣巖下,與自己的愛人、退伍軍人李昌雄攜手創業。鄭黎明和退伍軍人李昌雄的愛情故事是邂逅在廣東佛山高明,那一年是2001年,倆人的相識相知有如古詩描寫的那樣「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 四川表彰200名返鄉下鄉創業明星
    央廣網廣元12月17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17日,四川省推進返鄉下鄉創業工作暨表彰大會在廣元市召開,會議通報表彰了200名「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以及100個「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企業」。據悉,四川省是農民工大省,近年來,全省湧現出了一大批熱愛家鄉、銳意創新、拼搏奉獻、造福鄉梓的返鄉下鄉創業個人和企業。
  • 又一部日照本土電影!獲公映許可證!
    日照本土電影《日照妮兒》可以上映啦!9日國家電影網公布2020年國產故事片第三批電影公映許可證發放公示小編驚喜的發現咱們東港區文化企業日照市東陽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原創院線電影作品《日照妮兒本土電影《日照妮兒
  • 日照特色美食,日照當地人常去的實惠飯店
    講到日照這個沿海城市,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金色的沙灘還是清澈的海水?再說到日照美食佳餚,這沿海城市當然少不了海鮮的美味啦。現在的人們大都是資深的吃貨啦,出來旅行不單單是欣賞美景,當然還要看當地有什麼美食啦,日照美食就很不錯哦,給大家介紹一下。
  • 電影《日照妮兒》今日全國上線
    直播日照12月27日訊 我市獨立出品的第一部城市院線電影《日照妮兒》12月27日全國上線。該影片為文藝音樂片,以日照女孩妮兒尋找丟失的弟弟、大學生活以及與校友共同返鄉創業為內容,展現「山東煎餅」特色飲食文化,宣傳弘揚善良勤勞、銳意進取的青年形象,展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農村新面貌、產業發展新局面和生活新氣象。
  • 貴州畢節:博士後陳潤華的返鄉創業路(6)
    新華社照片,赫章(貴州),2020年3月22日貴州畢節:博士後陳潤華的返鄉創業路3月22日,在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雙坪鄉貴州九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陳潤華(前)在篩選中藥材半夏種子。連日來,在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雙坪鄉,回鄉創業的陳潤華組織300多名村民在中藥材基地裡選種、播種,忙得不亦樂乎。今年49歲的陳潤華出生於赫章縣野馬川鎮新營村,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打拼。2017年底,因父親的一場意外變故,在上海一所高校做研究員的他辭職返鄉。
  • 你好,中國創翼|返鄉創業,這個小夥很堅定
    你好,中國創翼看見創業創新人不一樣的故事4返鄉創業,這個小夥很堅定喬象淵 /1995年10月生西藏巴扎瓦農牧責任有限公司創始人大學生藏香豬定製化養殖開創者西藏藏物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
  • 仁懷市蒼龍街道:90後小夥返鄉創業生產牛羊角梳,月收入40萬元
    在仁懷市蒼龍街道水塘村,90後的李傑正在精挑細選每一把角制梳,他面前的這批貨將打包裝箱發往沿海城市。李傑是仁懷市蒼龍街道返鄉創業的青年代表之一。從跳出「農門」到返鄉創業,除了故土鄉愁,更重要的是得益於蒼龍街道黨工委和各村支兩委的高度重視、出臺的優惠政策及各方資源的支持幫助。李傑早年在省外的梳子加工廠務工,勤奮好學,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後,便想返鄉創業。水塘村黨支部主動聯繫上李傑,把家鄉具備創業條件的大變化告訴他,積極引導他返鄉創業,並為他提供支持和幫助。
  • 平頂山市80後小夥兒王金圈 返鄉創業建苗圃蹚出生態致富路
    「老闆王金圈敢闖、敢幹,大伙兒幫他幹活兒,俺一個月掙兩千多塊,不耽誤自己的家務活和莊稼地,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村民陶榮滿臉笑容地說。  1980年出生的王金圈,是土生土長的銀王村人,他返鄉建苗圃已經16年了,把600餘畝土地變成了「錦繡田園」。王金圈小時候家境貧寒,輟學後一直在外地一家苗圃打工,成為苗木種植的行家裡手。
  • 澄邁「石榴哥」的翻身仗:14年後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奔向好日子
    14年後,返鄉創業的陳利群,不僅成功將當地番石榴賣出了好價錢,而且帶動特色鄉村遊興起,年接待遊客近5萬人次,幫助周邊村民銷售農產品數百噸。這場漂亮的翻身仗,就發生于澄邁縣福山鎮洋道村,主人翁陳利群今年38歲,因銷售番石榴而出名,因此也被大家叫作「石榴哥」。
  • 海南白沙「80後」小夥返鄉創業 帶領黎族鄉親圓「咖啡夢」
    張茜翼 攝中新網海南白沙12月23日電 題:海南白沙「80後」小夥返鄉創業 帶領黎族鄉親圓「咖啡夢」記者 張茜翼12月,正是海南咖啡豆採摘的季節。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隕石嶺咖啡種植合作社社長成宗培最近忙不停。
  • 山東諸城桃園:青年返鄉創業 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來,諸城市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積極搭建創業平臺,讓返鄉青年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助力,積極招引青年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位於諸城市桃園區東紅社區鄭家溝村的返鄉青年創業產業茶園,面積將近1000畝,由7名返鄉青年創辦,帶著知識、技術和資金回到家鄉,發展茶葉種植,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鄭家溝村地處偏僻,山嶺薄地居多。
  • 日照美食,你值得品嘗
    日照美食,你值得品嘗位於山東的日照是黃海之濱的一座港口城市,有「東方太陽城」的美稱。日照不僅經濟發展不錯,而且風景秀麗,日照美食更是讓人難以忘卻。今天就讓小編帶您去「看看」日照的部分美食吧。清蒸海蟹螃蟹中的小清新清蒸海蟹,清蒸海蟹肉多,脂膏肥滿,味鮮美,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