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奏的訓練方法

2021-02-25 長笛課堂

節奏是音樂的基礎,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樂中的價值是無可取代的。音樂中時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節奏的變化中。人們常常把它比作音樂的呼吸和脈搏,它讓音樂更有生命力,是音樂發展的力量源泉。而多數人往往只重視對旋律的訓練而忽略了節奏的訓練,忽視了節奏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性,缺乏對節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響了音樂的表現。因此節奏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節奏的訓練加以闡述。

  一、節奏型的練習

  音樂旋律以音響的高低、長短、強弱、快慢組織起來進行交替與變化。千變萬化的節奏運動形態在不同長短音符的組織與變化中得以體現,旋律的藝術表現力往往以特有的節奏型來增強,合理、規律的節奏型組合能促成美妙動聽的音樂。

  音樂中的節奏雖然形態多種多樣,構成千變萬化,但其基本形態歸類並不複雜。只要認真思考,用合理的訓練方法配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基本節奏開始學習,循序漸進,細心體會,要掌握好其他複雜的節奏並不是難事。

  在一首曲子中,節奏的組合常常會有一些典型的意義,這些具有典型意義的節奏組合,就是節奏型。音樂中常見的節奏型有:均分型、附點型、切分型、連音型、帶休止型等。不同的節奏型則有不同的音響效果,如切分型能使節拍的強弱規律改變,使音樂變得有較強的起伏感。帶休止型具有輕快、活潑的作用等等。

  在節奏型的練習中需要加入有效的記憶方法,才能使節奏型的練習達到理想的效果,而感性記憶和理性記憶結合運用是增強節奏型記憶最有效的方法。感性記憶就是不假思索地將所給的節奏快速念出,這主要是憑藉自己對節奏的律動感知。感性記憶主要適合於節奏模仿訓練,但對太長的節奏型組合,感性記憶則顯得力不從心。理性記憶就是將所給節奏進行快速分析,尋找規律加以記憶,這主要是憑藉自己對節奏型的熟知程度及反映速度,對節奏型不熟悉或反映過慢則會跟不上節奏樂句的進行,導致遺漏節奏,使記憶發生錯誤,理性記憶不利於多種節奏型的組合記憶。因此,對於節奏型的記憶,最好的記憶方法就是將兩種記憶方式結合運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掌握了一定的節奏基礎和記憶方法後,先從簡單的節奏型組合開始練習,逐漸增加節奏型的難度和節奏型組合的長度,由單一型向綜合型過渡,由基本節奏向較難的節奏過渡,並在訓練中做到認、聽、讀、寫,強化大腦對節奏的記憶。這一切的訓練都要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練習,始終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才能更快速的辨認節奏型並模仿,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不同的節奏型要根據其特點,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訓練。在練習節奏型時,還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帶休止符的節奏型練習會造成內心的緊張感,在訓練中要克服內心的緊張,以平常的心態來面對它,不要一遇到這種節奏就打亂原有的速度。要注意穩定內心速度感,加強對節奏的內心感受意識。練習它時,可以在內心默念出休止的時值,這樣對於練習者來說,可以更準確的掌握休止的時值。

  切分音的出現會改變節拍的強弱規律,在練習切分音時要注意,在切分音所在的節拍中,第一個音符並不是重音,重音轉移到了第二個音符上,所以第二個音符的出現相對該節拍中的其他音符來說是強的。

  附點節奏型常常在音樂中出現,如:

等。對附點的時值,我們往往會忽略,常常在附點時值未延續夠的情況下就停止了,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沒延續夠時值就停止的不良習慣。也會影響後附點節奏型在音樂中的特點,影響音樂的表現力,所以一定要把附點的時值延續夠。

  在連音的練習中,連音的節奏會在固有的節拍內顯出它的特別。練習時注意節拍的時值,在固定的時值內均勻的分配音長,同時它與其他節奏的連接上應多加注意。

二、節奏感的練習

  節奏運動具有強烈的情感效應和獨特的表現功能,往往同人的心理活動相對應。良好的節奏感就是對節奏各因素的敏銳感知和準確表達。節奏感是音樂感知和音樂理解形成的基礎和條件。

  節奏感的訓練可以從培養節拍感開始。如:用節拍器來進行數拍練習。先一拍一個音,一拍兩個音,一拍三個音,一拍四個音地跟著節拍器用嘴數拍練習,然後自己數著均衡的口令走路或跑步練習。這樣容易讓均衡的節拍感覺牢固在心中,能夠有一個內心的均衡速度和節拍意識,這是開展節奏感訓練的基礎,它可以為學習節奏打好前期鋪墊。

  節奏感的訓練也可以加入朗誦。我們生活在語言的環境中,語言本身含有豐富、生動的節奏,從語言節奏出發來掌握音樂節奏是比較容易的,應從有節奏的朗讀開始。如:有節奏的朗讀一些簡單的詩詞、歌詞,或即興的講一些有節奏的話,並在朗讀的同時用手拍出節奏。

這樣既進行了節奏練習,也培養了的詞語創作能力,同時也體驗了節奏感。在節奏感訓練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基本的指揮手勢,對節奏感的訓練會有很大的幫助。如用嘴讀出節奏的同時用手打出節拍,並做到每一拍的速度一致,先由慢速度的練習開始,慢慢的加速度練習,並做到強拍子的動作較明顯於弱拍子的動作。這樣做,一方面可使學生正確的念出每段節奏所要求的標準速度,同時又有助於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當然,機械的表現節奏的長短是行不通的,他們只是節奏感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節奏感的練習和掌握不能單一訓練基本節奏或節奏型組合,要深入到音樂作品中,去感受音樂的情感起伏。

三、體態律動在節奏訓練中的運用

  體態律動是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達爾克羅茲經過對音樂、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領域的研究,創造了這種新的音樂教育方法。體態律動通過身體的運動(動作)對音樂加以「反應」,從而促進人的各種感官和機能的發展,並不斷發掘出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體態運動的特點是排除單純的音樂技術訓練,通過人的自然地表達方式來學習音樂。(1)

  節奏教學應該從培養學生的內在欲望出發,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而在節奏訓練過程中帶入體態律動的各種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使人們積極探究新事物,是人類產生認識欲望的動力之一,許多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都離不開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開始學習時,應該先培養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在欲望。比如在節奏訓練方面,要誘發學生「動」的欲望,引導他們「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節奏訓練。運用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帶入體態律動的各種活動,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引導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體態律動活動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的方法來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節奏的興趣,使學生用心地去感受節奏,是激發學習欲望的好辦法,尤其適用於兒童的節奏教學。

  (一)隨著音樂做動作

  讓學生在教室裡散開,老師彈奏由二分音符構成的音樂,學生隨著音樂邊走邊做青蛙遊泳的動作。做完青蛙遊泳的動作後,隨著由八分音符構成的音樂,邊跑邊模仿小狗的「狗刨」式遊泳動作。根據情況,還可以把音樂變換成由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等基本節奏構成,動作也可以有所變化。這種對動作的模仿,既可以使學生分辨一些基本節奏,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動作反應能力。

  (二)模仿聲音並做動作

  對於兒童來說,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感知。所以,模仿聲音的題材應該來自於兒童的生活。把周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帶到節奏教學活動中去,如動物、自然現象、交通工具、體育活動等等。

串成一排,模仿火車的樣子,邊走邊讀節奏。

  這種模仿聲音並做動作的方法,既進行了節奏型的練習,又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

  (三)把節奏帶入遊戲

  模仿「挑水」的遊戲來練習一組不同的節奏,拿著小桶跑步到水邊的節奏,用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樂句;水杯盛水到水桶裡的節奏,用一個四分音符和一個四分休止符交叉進行組成的節奏樂句;挑起水桶邁步的節奏,用四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樂句;走了一段路有點累了,腳步放慢的節奏,用二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樂句;終於到家了,放下水桶高興歡呼的節奏,用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樂句。如此練習,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練習了節奏型,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

  體態律動不單是用耳朵聽音樂,同時是用身體來表現音樂,它能調動學生全部的感官,增強學生的節奏感,協調學生的身體動作,把它帶入節奏訓練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綜上所述,在節奏感訓練中要深入到音樂作品中,去感受音樂的情感起伏。帶入體態律動的訓練則要用一些靈活多樣的、有趣的活動,激發學者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訓練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在訓練中既要提高訓練者對節奏的感知、理解能力,又要增強他們的創作和表現能力。並要多關注音樂作品中新穎的、富有個性化的節奏型,同時還要注意節奏與旋律、內容、情感表達相統一。節奏是音樂的基礎,也是音樂的生命,在音樂中的價值無可取代,音樂中時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節奏的變化中。所以,我們必須刻苦的練習並掌握它,才能更好的表現音樂。

相關焦點

  • 音樂中的節奏訓練是如何養成的
    而多數人很注重對旋律的訓練而忽略了節奏的訓練,忽視了節奏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性,缺乏對節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響了音樂的表現。節奏是音樂的基礎,也是旋律的骨架,音樂中時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節奏的變化中。 一、節奏型的練習 音樂中常見的節奏型有:均分型、附點型、切分型、連音型、帶休止型等。
  • 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的問題與開展對策
    小學階段,對於學生藝能方面的訓練必不可少,但是,就當前的教學培養模式還存在許多缺陷。以小學音樂教學為例,大多數教師在基礎教學過程中直接教學生們唱歌,但是學生本身沒有接受過訓練,缺乏一定的樂感和感悟能力,所以這時候教師要從基礎的節奏訓練開始進行教授。本文就將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作為探討重點。
  • 視唱中的節奏訓練
    縱觀古今中外的音樂教育,許多音樂教育家在對學生進行早期視唱練耳訓練時,也往往是節奏著手。節奏訓練從內容上看,應包括速度的訓練、節拍的訓練和節奏的訓練,這是節奏訓練的基礎;從類型上看,有單聲部節奏訓練和多聲部節奏訓練,這是要求學生既能從橫向去理解節奏的意義,又能從縱向去分析節奏間的關係;從程度上看,即有由感性階段的訓練到理性階段的節奏訓練過程,又有初級模仿節奏感到高級內心音樂節奏感的訓練。
  • 如何訓練反拍節奏?
    大家好我是狗哥,根據訓練營同學們的學習反饋,在節奏學習中,很多同學很難養成反拍的節奏感,這個很正常,因為大部分人聽的音樂都是正拍,反拍就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訓練反拍,提高對反拍的知覺,從而提高節奏感首先,需要把節拍器當成反拍,如果是八分音符,就是後半拍,然後腳下去是正拍,抬起來是反拍。參考如圖
  • 淺談鋼琴音樂記憶能力的訓練方法,如何更加高效地進行背譜!
    當鋼琴演奏者的眼睛從樂譜上解脫出來後,他將會更加集中精力於音樂的藝術內容和技術動作;更重要的是在心理感覺上,仿佛我們的心靈在與音樂親密接觸,又仿佛音樂直接出自我們內心,這將我們的情感與音樂的情緒更好地融合,無疑,這會使演奏更富於表現力。可以說,音樂記憶,是追求理想演奏的要素之一。因而,對音樂記憶能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記憶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音響記憶。
  • 自學吉他彈唱必學之一,節奏型的訓練方法與進階,這些技巧真實用
    只彈不唱,名曰吉他指彈,但初學吉他時,彈唱是每個人內心的一種渴望,如何把節奏型練好,針對不同的歌曲用不同的節奏型打出來,配合彈唱,那是一件很瀟灑的事,今天就初學吉他彈唱節奏型的訓練方法分享給愛吉他的朋友們,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 視唱練耳|三拍子、切分音的節奏訓練、視唱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通過聲音來表情達意的。因此,不論是專業音樂學院,還是業餘音樂愛好者,視唱練耳都是必修課程。
  • 小學音樂教學中聲勢訓練的作用及應用
    聲勢訓練身為一種新型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手段,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將音樂律動與節奏向學生直觀的展示,進而強化學生對音樂課程本文主要內容分析了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希望能為我國小學音樂課程的發展有所參考。
  • 劈腿的訓練方法和訓練目的
    2.劈腿訓練方法訓練目的:熟練掌握劈腿技術與攻防技法。訓練方法:(1)實戰姿勢站立,左右劈腿訓練。訓練要求:初學者不宜用最大力量和速度進行練習,教練員應提示運動員運用自身力量和速度的30%~50%進行練習,反覆強調上舉與劈落動作,注意展髖,支撐腳要充分轉體。(2)行進間左右劈腿練習(進攻和反擊結合)。
  • 【初學者必看】什麼是音樂節奏?節奏的表現意義是什麼?
    具體來說,作為音樂的基礎,節奏包括節拍和速度兩個概念。前者是指音樂規律性的強弱交替的運動,即拍點的組合,後者則是指這種律動的的速率。節拍是按拍號要求,相隔一定時間反覆出現重音的模式。或者說,它是固定的強弱音循環重複的序列。每一種節拍都由時值固定的單位構成,這種節拍單位叫做拍子。拍子的時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
  • 吉他實用訓練方法,初學吉他節奏感與節拍的訓練小技巧,值得看看
    聽完海哥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後,小美一口氣把自己的疑惑全說了出來,那麼作為初學吉他和自學吉他如何才能彈出有節奏感的獨奏曲了,今天就海哥講的一些實用訓練方法分享給愛吉他的朋友,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 節拍的節奏練習
    無論是西方音樂還是東方音樂,都將節奏視為音樂最重要的因素,從最初原始的音樂直到最現代複雜而豐富的音樂都離不開節奏。可以這樣說,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嚴格而訓練有素的節拍及節奏感,是古今中外許多音樂教育家培養訓練學生樂感的重要環節之一。那麼,究竟什麼是良好的節奏感呢?就其本質而言,音樂的節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種方式。
  • 最全發聲訓練方法手把手教學!
    、節奏訓練和歌唱技能訓練。其中,音準訓練的重點是教會學生辨別音階,教師通常會藉助簡單樂句片段彈奏和訓練,或樂句分解訓練來進行音準訓練。節奏訓練的合唱發聲訓練的重點,教師可以藉助音符節奏、切分音節奏、三連音節奏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節奏靈敏性。
  • 常見節拍的節奏練習
    對節奏各因素的敏銳感受和準確表達即可認為是良好的節奏感。它是形成音樂感知和音樂理解的條件和基礎。節奏感的訓練就是要培養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內心節奏感,以達到加快識譜速度,形成節奏意識,獲得基本的音樂體驗及音樂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節拍感的訓練 人們對音樂節奏的節拍感,實際上就是一種內心體驗的律動感。
  • 吉他掃弦打節奏打不好,這些訓練技巧一定要知道
    時值訓練掃弦打節奏在吉他彈唱和指彈中必不可少。如何才能把掃弦和節奏打好呢,第一項就是時值的訓練,一定要明白,你所掃下去和回掃,包括切音,都是代表一個時值的音符,只有先理解這一點後,再來練習掃弦,才能真正把掃弦掃好。
  • 【音樂製作】打出完美的節奏
    Rob Papen’s Punch則是另一款優秀的震音合成鼓樂模擬器。Arturia’s Spark的鼓樂模擬器尤其擅長表現老式風格的鼓音。如果它僅僅是樣板WAV格式,你可以用FXpansion’sGeist或者你自己的DAW中的剪切工具來分析它,進行剪切並重新組合成為新的變奏曲。Live, Cubase, FL Studio, Sonar和Reason都可以達成這個目標。鼓樂編輯 無論你技藝如何,偏愛什麼音樂風格,總會有適合你和你的音樂的鼓樂編輯方法……
  • 音樂節奏教學
    在這裡,首先明確是節奏與節拍是不同的。節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視而不見,一到休止符,就把拍子搶過去了,匆匆接著往下彈,這樣節拍就錯了。休止符都是佔拍子的,還都要數拍子,這是從最基本的和基礎的節拍角度來說的。休止符是音樂和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休止符的忽略必將歪曲音樂和節奏。  3、還有一種常見的彈的不準確的情況,其實它和節奏有間接關係。
  • DJ入門級對速、混音、接歌 訓練方法
    轉盤掌握靈活後,加上調速杆固定速度,至於是加是減,相信這時候你已經能夠明了了,至於要加減多少,不是用語言能表達清楚的,抽象的介紹,就是速度差的多,加減的就多,速度差的少,加減的就少,而速度相差的多少,則應注意到轉盤追減速的幅度。切記不要依靠DJ器材上的Pitch值顯示對速。再有就是,入門者不要為了「酷」而只一隻耳朵帶耳機,要兩隻耳朵全部帶上,不要受外面音樂的幹擾,專心感覺耳機裡兩首舞曲節奏的重疊。
  • 《管樂團基本功訓練教程》,管樂團基礎訓練的最佳幫手!
    音樂藝術有它特殊的藝術規律,任何譁眾取寵、走馬觀花式的訓練方式都不會取得任何有價值的藝術成果。    這些年,我不斷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管樂團訓練方法,也經常與美國的管樂專業人士做一些交流。美國的管樂團隊主要在學校,一般學校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訓練;合奏訓練是必須的,它們的合奏訓練幾乎佔了三分之二的訓練時間;而合奏訓練中的基礎訓練必須佔一半的時間,這樣的訓練方法與中國有很大區別。
  • 初學吉他彈唱,如何訓練掃弦,這些方法很實用
    吉他彈唱掃弦訓練一:正確掃弦方法訓練正確的掃弦方法,對彈唱尤為重要,基本上很多書上都講到,通常是用拇指外側的肉掃456弦,食指的下外側掃321弦,這是對於低音與高音的掃弦方法,還有一種直接用食指從6弦或5弦一直掃到1弦,這種適用於流行歌曲的多,要經常練習,練習掃弦時,最忌諱的是食指用力過大,入弦太深,就是拔片一樣,不能吃弦太深,否則掃出來的聲音很難聽,還會弄斷弦,另外,人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