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中的節奏訓練是如何養成的

2020-12-21 騰訊網

人們常常把節奏比作音樂的呼吸和脈搏,它讓音樂更有生命力,是音樂發展的力量源泉。而多數人很注重對旋律的訓練而忽略了節奏的訓練,忽視了節奏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性,缺乏對節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響了音樂的表現。節奏是音樂的基礎,也是旋律的骨架,音樂中時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節奏的變化中。

一、節奏型的練習

音樂中常見的節奏型有:均分型、附點型、切分型、連音型、帶休止型等。不同的節奏型則有不同的音響效果,如切分型能使節拍的強弱規律改變,使音樂變得有較強的起伏感。帶休止型具有輕快、活潑的作用等等。

在節奏型的練習中需要加入有效的記憶方法,才能使節奏型的練習達到理想的效果,通常有感性記憶和理性記憶結合運用是增強節奏型記憶最有效的方法。感性記憶就是不假思索地將所給的節奏快速念出,這主要是憑藉自己對節奏的律動感知類似我們日常所說的即興伴奏。感性記憶主要適合於節奏模仿訓練,但對太長的節奏型組合,感性記憶則顯得力不從心。理性記憶就是將所給節奏進行快速分析,尋找規律加以記憶,這主要是憑藉自己對節奏型的熟知程度及反映速度,對節奏型不熟悉或反映過慢則會跟不上節奏樂句的進行,導致遺漏節奏,使記憶發生錯誤,理性記憶不利於多種節奏型的組合記憶。

在掌握了一定的節奏基礎和記憶方法後,先從簡單的節奏型組合開始練習,逐漸增加節奏型的難度和節奏型組合的長度,由單一型向綜合型過渡,由基本節奏向較難的節奏過渡,並在訓練中做到認、聽、讀、寫,強化大腦對節奏的記憶。這一切的訓練都要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練習,始終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才能更快速的辨認節奏型並模仿,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不同的節奏型要根據其特點,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訓練。在練習節奏型時,還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帶休止符的節奏型練習會造成內心的緊張感,在訓練中要克服內心的緊張,要注意穩定內心速度感,加強對節奏的內心感受意識。練習它時,可以在內心默念出休止的時值,這樣對於練習者來說,可以更準確的掌握休止的時值。

切分音的出現會改變節拍的強弱規律,在練習切分音時要注意,在切分音所在的節拍中,第一個音符並不是重音,重音轉移到了第二個音符上,所以第二個音符的出現相對該節拍中的其他音符來說是強的。

對附點的時值,我們往往會忽略,常常在附點時值未延續夠的情況下就停止了,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沒延續夠時值就停止的不良習慣。也會影響後附點節奏型在音樂中的特點,影響音樂的表現力,所以一定要把附點的時值延續夠。

在連音的練習中,連音的節奏會在固有的節拍內顯出它的特別。練習時注意節拍的時值,在固定的時值內均勻的分配音長,同時它與其他節奏的連接上應多加注意。

二、節奏感的練習

節奏運動具有強烈的情感效應和獨特的表現功能,往往同人的心理活動相對應。良好的節奏感就是對節奏各因素的敏銳感知和準確表達。節奏感是音樂感知和音樂理解形成的基礎和條件。節奏感的訓練可以從培養節拍感開始。如:用節拍器來進行數拍練習。先一拍一個音,一拍兩個音,一拍三個音,一拍四個音地跟著節拍器用嘴數拍練習,然後自己數著均衡的口令走路或跑步練習。這樣容易讓均衡的節拍感覺牢固在心中,能夠有一個內心的均衡速度和節拍意識,這是開展節奏感訓練的基礎,它可以為學習節奏打好前期鋪墊。

節奏感的訓練也可以加入朗誦。我們生活在語言的環境中,語言本身含有豐富、生動的節奏,從語言節奏出發來掌握音樂節奏是比較容易的,應從有節奏的朗讀開始。長而久之這樣既進行了節奏練習,也培養了的詞語創作能力,同時也體驗了節奏感。在節奏感訓練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基本的指揮手勢,對節奏感的訓練會有很大的幫助。如用嘴讀出節奏的同時用手打出節拍,並做到每一拍的速度一致,先由慢速度的練習開始,慢慢的加速度練習,並做到強拍子的動作較明顯於弱拍子的動作。這樣做,一方面可使學生正確的念出每段節奏所要求的標準速度,同時又有助於音樂表現力的培養。節奏感的練習和掌握不能單一訓練基本節奏或節奏型組合,要深入到音樂作品中,去感受音樂的情感起伏。

三、體態律動在節奏訓練中的運用

體態律動通過身體的運動(動作)對音樂加以「反應」,從而促進人的各種感官和機能的發展,並不斷發掘出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體態運動的特點是排除單純的音樂技術訓練,通過人的自然地表達方式來學習音樂。達爾克羅茲經過對音樂、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領域的研究,創造了這種新的音樂教育方法。(1)節奏教學應該從培養學生的內在欲望出發,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而在節奏訓練過程中帶入體態律動的各種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使人們積極探究新事物,是人類產生認識欲望的動力之一,許多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都離不開強烈的好奇心。比如在節奏訓練方面,要誘發學生「動」的欲望,引導他們「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節奏訓練。運用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帶入體態律動的各種活動,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引導學生進行節奏訓練。體態律動活動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的方法來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節奏的興趣,使學生用心地去感受節奏,是激發學習欲望的好辦法。體態律動不單是用耳朵聽音樂,同時是用身體來表現音樂,它能調動學生全部的感官,增強學生的節奏感,協調學生的身體動作,把它帶入節奏訓練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綜上所述,在訓練中既要提高訓練者對節奏的感知、理解能力,又要增強他們的創作和表現能力。並要多關注音樂作品中新穎的、富有個性化的節奏型,同時還要注意節奏與旋律、內容、情感表達相統一。節奏是音樂的基礎,也是音樂的生命,在音樂中的價值無可取代,音樂中時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節奏的變化中。所以,我們必須刻苦的練習並掌握它,才能更好的表現音樂。

相關焦點

  • 如何訓練反拍節奏?
    大家好我是狗哥,根據訓練營同學們的學習反饋,在節奏學習中,很多同學很難養成反拍的節奏感,這個很正常,因為大部分人聽的音樂都是正拍,反拍就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訓練反拍,提高對反拍的知覺,從而提高節奏感首先,需要把節拍器當成反拍,如果是八分音符,就是後半拍,然後腳下去是正拍,抬起來是反拍。參考如圖
  • 音樂節奏的訓練方法
    節奏是音樂的基礎,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樂中的價值是無可取代的。音樂中時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節奏的變化中。人們常常把它比作音樂的呼吸和脈搏,它讓音樂更有生命力,是音樂發展的力量源泉。而多數人往往只重視對旋律的訓練而忽略了節奏的訓練,忽視了節奏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性,缺乏對節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響了音樂的表現。
  • 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的問題與開展對策
    以小學音樂教學為例,大多數教師在基礎教學過程中直接教學生們唱歌,但是學生本身沒有接受過訓練,缺乏一定的樂感和感悟能力,所以這時候教師要從基礎的節奏訓練開始進行教授。本文就將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作為探討重點。
  • 視唱中的節奏訓練
    節奏訓練從內容上看,應包括速度的訓練、節拍的訓練和節奏的訓練,這是節奏訓練的基礎;從類型上看,有單聲部節奏訓練和多聲部節奏訓練,這是要求學生既能從橫向去理解節奏的意義,又能從縱向去分析節奏間的關係;從程度上看,即有由感性階段的訓練到理性階段的節奏訓練過程,又有初級模仿節奏感到高級內心音樂節奏感的訓練。
  • 在鋼琴指法教學中,如何做好弱指訓練?
    01  鋼琴彈奏中的弱指訓練在日常的練習中,可以設定節拍與節奏,大拇指觸鍵保留,而小指重複做彈奏八度音的觸鍵強化鍛鍊。同時,每天堅持四個八度內的十六分音符的音階節奏化鍛鍊,對提高十指彈奏的均勻、流暢且有節拍韻律控制能力都將起逐步提高的實際功效。
  • 學鋼琴如何把握節奏?3個要點,讓你成為節奏達人
    每一首鋼琴曲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節奏,甚至有人稱節奏為音樂藝術的「生命線」。但是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意識到節奏的重要性,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所以學習進度比較緩慢,無法感受到音樂的節奏的魅力。那麼,我們經常說的節奏到底是什麼呢?如果節奏感比較差,那麼到底如何改進呢?
  • 小學音樂教學中聲勢訓練的作用及應用
    聲勢訓練身為一種新型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手段,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將音樂律動與節奏向學生直觀的展示,進而強化學生對音樂課程本文主要內容分析了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希望能為我國小學音樂課程的發展有所參考。
  • 視唱練耳|三拍子、切分音的節奏訓練、視唱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通過聲音來表情達意的。因此,不論是專業音樂學院,還是業餘音樂愛好者,視唱練耳都是必修課程。
  • 淺談鋼琴音樂記憶能力的訓練方法,如何更加高效地進行背譜!
    在鋼琴學習過程中,記憶困難、中斷或障礙的情況時有發生,現就如何提高鋼琴音樂記憶能力。根據音樂記憶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的心理規律及特點,結合自己的演奏,教學實踐,總結出從背譜和視唱練耳兩方面去進行;與同行共同研究、探討,逐步提高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轉瞬即逝。
  • 那些音樂中基本的節奏型
    在音樂中,節奏就好比骨架,旋律就好比是皮囊,而感情就好比是靈魂!!!(自戀的小編都快被自己這句即興的話給感動了,哈哈)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那些基本的節奏型吧!不懂什麼是一拍的小夥伴可以這樣理解,秒針走一秒是一拍。
  • 彈琴總是抓不準節奏嗎?教你如何訓練節奏感!
    教你如何訓練節奏感! 練習你掌握節奏的技巧,是一件可以讓你彈吉他進步的最重要的小事之一,這也是任何音樂家都需要發展重要的部分。 想像一下以下的畫面: 你有了一份正在學的riff或是歌曲的譜,但是你彈起來卻怎麼聽都不太對。
  • 愛上音樂,從節奏與韻律開始
    音樂老師不斷變化指令,難度由一到三持續加大,一開始只需快速行走,在音樂播放時間內填滿教室角落,直到最後的踩對節拍,並切換相應姿勢。學生們開懷大笑,手舞足蹈,一舉一動盡顯天真,完全沉浸在音樂的節奏與韻律中。原來,音樂的教育不僅僅局限於演唱技巧的訓練。
  • 節奏在音樂中的重要性(二)
    節奏可以獨立被欣賞。節奏也可以成為旋律音樂的骨架.一、對於拍子的錯誤,我們要從實際練習和彈奏中常常會影響拍子準確的情況:1、樂曲中的一些的音。往往沒演奏夠其時值,便匆匆接下去了,這樣就會出現缺拍子的現象。
  • 金牌合唱團該如何打造?最全發聲訓練方法手把手教學!
    、節奏訓練和歌唱技能訓練。其中,音準訓練的重點是教會學生辨別音階,教師通常會藉助簡單樂句片段彈奏和訓練,或樂句分解訓練來進行音準訓練。節奏訓練的合唱發聲訓練的重點,教師可以藉助音符節奏、切分音節奏、三連音節奏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節奏靈敏性。
  • 「注意節奏!」老師常說的節奏應該怎樣把握
    音樂的節奏是指由音值的長短與強弱拍位所構成的運動形式。節奏是音樂的靈魂、脈搏、生命和骨架。但是在鋼琴學習中,對節奏的把握卻是一個難點。所以從彈第一個音符開始,就要開始重視節奏的問題。 節奏錯誤都表現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
  • 總被老師說節奏不穩、忽快忽慢?如何培養孩子節奏感是關鍵!
    如何強化節奏訓練,首先自己要能清楚自己在節奏上存在什麼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我們可以對照下面幾方面的內容,找出自己的存在問題。一, 在理論上認識什麼是節拍,節拍的類型,節拍的強弱規律,節拍的速度。
  • 謝世傑:奧爾夫音樂中的聲勢和節奏
    6月15日晚,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官方抖音直播間「北音名師100講」系列課程中,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音樂教育學院教師謝世傑帶來了《奧爾夫音樂中的聲勢和節奏》課程。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體系之一。
  • 如何聽懂拉丁舞音樂和節奏?
    如何聽懂拉丁舞音樂?首先要知道的是拉丁舞是國標舞中的兩大類之一,它共包含了五個舞種,分別是倫巴、恰恰、桑巴、牛仔、鬥牛。明白了幾個舞蹈項目,要想聽懂拉丁舞音樂就非常簡單了。1,倫巴,它的音樂為4/4節拍,速度每分鐘27小節左右。音樂纏綿,舞態柔美,俗稱愛情舞蹈。
  • 100首健身音樂推薦,讓脂肪在音符和節奏中燃燒!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到懸崖底音樂基本素養包括樂理、視唱練耳、節奏訓練等內容,是一套系統的理論知識,是我們學習音樂的基礎。從小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能有效地開發智力,挖掘人的音樂潛力,並能對學琴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樂理簡單來說,音樂基本理論知識為了演奏的需要,鋼琴課往往是用到什麼講什麼,因為不講學生就不會彈。
  • 音樂節奏教學
    在這裡,首先明確是節奏與節拍是不同的。節從人們把節奏的比喻上就可以看出,他們並沒有把節奏和擺鐘的擺動,鐘錶的滴答聲和節拍器的敲打聲上比,其實這些都是節拍,並不是節奏。在音樂的領域裡,節奏和節拍最為吻合的情況發生在進行曲中,因為士兵們的步伐最接近節拍的機械而準確的敲擊,在音樂作品表演中,節奏應當更接近於節後,而不是接近於無節奏,應當更像健康人的脈搏。  關於一些基本常用的節拍,如四四,四三,八六,八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