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節奏!」老師常說的節奏應該怎樣把握

2020-11-19 騰訊網

一說起「節奏」的問題,想必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會感到頭痛,尤其是剛學琴不久的孩子。有些孩子節奏感不好,並不是孩子本身感覺不好,而是在學琴的過程中,節奏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足夠的重視。甚至好多琴行的鋼琴老師,在這個問題上都得過且過,把關不嚴,「差不多」就好。殊不知這個「差不多」,隱患是多麼的嚴重和長遠。

音樂的節奏是指由音值的長短與強弱拍位所構成的運動形式。節奏是音樂的靈魂、脈搏、生命和骨架。但是在鋼琴學習中,對節奏的把握卻是一個難點。所以從彈第一個音符開始,就要開始重視節奏的問題。

節奏錯誤都表現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

1、彈琴時,樂曲中的一些音符,往往沒有彈滿其時值,便匆匆接下去了,這樣就會出現搶拍子的現象。這是初學者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例如拜厄練習曲61條。

由於初學者節奏都是通過模仿得來,對拍點的概念模糊。所以他們的節奏就是自己感覺「像」,但並不清楚拍點在什麼地方,彈起來也不自信,節奏相當含糊。所以就會出現時值不夠的情況,從而導致節奏不均衡、不平穩,就好像一句話沒有說完,不喘氣地又接著說下句了,上氣不接下氣,聽起來感覺非常不舒服,而且旋律彈的是極其萎縮,缺乏美感。

2、有一種彈的不準確的情況,是和力度變化有點關係的。例如杜弗諾依的練習曲第9首。

許多學生在音階上行作漸強力度時,節奏也跟著趕了起來。在樂曲中有許許多多「漸強」的力度記號情況,但它並不是表示速度也漸快。它的基本速度應和弱的段落保持一致。而不能在節奏上出現變化,但是也同樣會有「漸強並且漸快」的情況。

大多數情況下,作曲家會明確地標出這段是否應當漸快,在這種情況下彈奏要特別注意。應正確的分清力度與速度的關係,這也是學生在節奏控制上容易出現的問題。

3、節奏的準確性受樂曲段落熟練程度的影響。

有些學生彈到熟練的段落就下意識地飛快,而不熟的段落就慢了下來。這種情況也影響了樂曲的節奏,使節奏缺乏統一性。

4、對休止符缺乏重視。

休止符是用來標記音的時值停斷的符號。而有的學生卻在有休止符的段落視而不見,碰到休止符不停頓,或停頓不夠就匆匆接著往下彈,這樣就導致節拍錯誤。

因為休止符都是有時值的,不僅要停頓,而且還要數拍子,這是從最基本和基礎的節拍角度來說的。休止符是音樂和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休止符的忽略會導致節奏的錯誤和音樂的變形。

5、有些記號也必須加以注意。

例如自由延長記號。在樂曲中,最容易確定的是漸慢之後的延長記號時值,只要把自由延長記號的那個音彈漸慢即可。也就是說,用不著增加時值的倍數,這樣,自由延長音就成為在它之前的漸慢或更慢的結束。

怎樣解決節奏問題?

1、平常練習注重培養節奏感

節奏感是學習鋼琴彈奏最重要的因素。平常孩子可以多聽一些節奏感較強的作品,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定的節奏意識。另外,也可以從等速感著手,加強節拍感的訓練。

節奏一方面是一種律動,要保證每一拍的時間的相等;另一方面就是對重拍的感覺訓練。可以讓孩子合著節拍器練習,甚至可以運用身體練習。例如,合著節奏起步,走或跑等等。在此前提下彈奏樂曲時,選用與樂曲相符的節奏來練習,讓孩子聽到音樂就有節奏的反應,通過節奏又能感受到音樂內在的情感,如此,節奏感就會隨著音樂而在孩子的心裡產生共鳴。

2、加強學琴初期的節奏訓練

學琴初期的學生,還沒有建立起很強的節奏概念,音符的時值概念也不牢固,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學生,對樂理知識的學習有一定困難。這時,應與老師溝通讓老師多做示範,讓孩子多用耳朵感受音樂,用老師示範演奏的音樂來幫助孩子理解和表達作品的意境、熟悉作品的節奏,並讓孩子做一定程度的模仿,同時加入一些簡單的節奏知識的講解。相信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再逐漸加深節奏知識,循序漸進,便可使孩子從單純模仿過渡到獨立分析節奏。

3、重視樂理知識的學習

節奏的掌握離不開樂理知識的掌握。教師在講解樂理知識時,儘量要慢而仔細,讓學生充分理解音符的形狀、時值、長短、組合的規律,通過清楚明確的樂理知識講解,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節奏的規律。

4、注意節奏型的歸類

音符雖然只有幾種形態,但它們組合在一起後千變萬化,正是這些千變萬化的音符,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節奏效果。

學生每彈一首樂曲,節奏的變化都不相同。那麼孩子如何來把握它們?為了更好的掌握節奏組合的規律,最好是能將不同的節奏型進行歸類,讓孩子便於熟悉和理解。例如,將1拍2音的節奏型、1拍3音的節奏型、1拍4音的節奏型、兩拍1音的節奏型以及兩拍2音的節奏型等等進行歸類練習,這種節奏型的歸類練習,可以讓孩子能清楚的了解節奏組合的規律,便於掌握。尤其對於學到一定程度的孩子,應該讓他們掌握節奏知識的難度更大,以便於他們彈奏難度較大的曲目時,能夠獨立的完成節奏分析,更加便於彈奏。

5、單手節奏訓練

在節奏的訓練中,單手節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將單手節奏練習清楚了,雙手彈奏才能準確到位。

在平常的練琴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有耐心、細緻的練習單手節奏,這樣不僅有利於樂曲整體節奏的把握,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此外,大部分學生比較重視右手節奏練習,通常會忽視左手的節奏,這樣容易造成左手彈奏不清楚,節奏亂的情況,所以在平常練琴時要有意識的去做左手節奏的練習。

6、雙手節奏的訓練

在練習好單手節奏的基礎上,還有一個重要環節——雙手節奏練習。很多老師和學生都不太重視雙手節奏的配合練習,沒有專門進行訓練。往往會出現學生單手節奏很清楚,但一旦雙手配合,就不知道怎樣分配時值,造成彈奏的困難。

鋼琴的彈奏需要靠雙手的協調來完成,只有準確的配合才能彈出優美動聽的音樂。因此,對學生進行雙手節奏的訓練,對他們的獨立彈奏是有很大好處的。

7、節奏模仿、節奏聽記

在節奏訓練中,通過一定學習後孩子便會有一定的節奏基礎,對節奏知識掌握較好後,就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簡單的節奏模仿和節奏聽記。如果能從認識節奏到書寫節奏,對節奏的掌握將會更加準確和牢固,特別是彈奏程度較高的學生,運用這種練耳教學中的節奏聽記的模式,會使節奏教學的效果得到明顯的提高。

8、獨立節奏分析習慣的培養

在孩子學琴的初期階段,他們的節奏觀念是不牢固的,需要通過老師的示範去學習。但隨著學習程度加深,孩子的理解力會不斷提高,孩子們就應該學會自己獨立分析節奏的習慣,從依賴教師示範的模式逐步轉化為自己獨立的分析節奏、奏出準確時值的節奏。

如果不重視這方面的培養,隨著曲目難度的加大,節奏越來越複雜,就不可能再通過模仿解決問題了。當然,這個獨立彈奏、獨立節奏分析的習慣是需要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忙下才能逐漸養成的。

9、使用節拍器

借用節拍器固定的節奏點來訓練和固定內心的節拍感,慢慢地養成強化數拍子的好習慣,這樣很快就可以穩定內心的節拍感。

10、不要盲目的追求快

彈奏時,聲音含糊不清和力量不均勻,那麼快就完全沒有意義。所以對節奏的要求始終要控制在自己能較為輕鬆駕馭的技術能力範圍之內。

對初學者來說,一開始不要太相信自己內心對節奏的感覺。一般初學階段在對節奏沒有完全把握前,感覺是錯的多,對的少。所以彈奏的時候可合理、適當地運用節拍器,檢查自己的節奏是否真的準確。

⊙版權聲明:內容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點這裡,讓小白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學鋼琴如何把握節奏?3個要點,讓你成為節奏達人
    每一首鋼琴曲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節奏,甚至有人稱節奏為音樂藝術的「生命線」。但是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意識到節奏的重要性,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所以學習進度比較緩慢,無法感受到音樂的節奏的魅力。那麼,我們經常說的節奏到底是什麼呢?如果節奏感比較差,那麼到底如何改進呢?
  • 教你如何把握紀錄片電影的剪輯節奏
    節奏是自然界萬物呼吸的脈率,人的呼吸也是隨情緒和動作快慢有區別,該緊則緊,該弛則弛,需要長出一口氣時,半口氣的時間是違反生理規律的。影視就是通過鏡頭把生活片斷拆開來,再組合在一起。所以說影視片的節奏處理是和人的心率活動頻率有直接關係。
  • 養生:掌握生命節奏 把握動靜之間!
    看看現代人崇尚的體育運動,就會發現其精神實質與古人練太極、氣功等有本質區別,因為古人強調在練功過程中如何掌握自己生命的節奏,達到身心和諧、通體舒暢、性情柔和。 而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則使人們只知道拿冠軍,為此他們常不惜讓自己的身體嚴重透支。再以下棋為例。
  • 跳摩登舞要學會把握呼吸節奏
    學會把握呼吸節奏是舞者必須掌握的技能:學會呼吸有助於提高國標舞技能:在跳舞的過程中把握好呼吸節奏,並要延綿地、流暢地貫穿整個舞蹈過程
  • 節拍的節奏練習
    無論是西方音樂還是東方音樂,都將節奏視為音樂最重要的因素,從最初原始的音樂直到最現代複雜而豐富的音樂都離不開節奏。可以這樣說,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嚴格而訓練有素的節拍及節奏感,是古今中外許多音樂教育家培養訓練學生樂感的重要環節之一。那麼,究竟什麼是良好的節奏感呢?就其本質而言,音樂的節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種方式。
  • 視唱中的節奏訓練
    無論西方音樂還是東方音樂,都將節奏視為音樂最重要的基礎和形式要素,從早期的、最幼稚的、甚至沒有明確音高的原始音樂起,直到最複雜而豐富的和聲、復調的多聲部音樂,都離不開節奏。可以這樣說,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節奏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即速度、節拍和節奏,正是這三種節奏基本要素的相互聯繫,組成許多節奏模式而使創作、表演和欣賞等環節產生音樂意義。
  • 【初學者必看】什麼是音樂節奏?節奏的表現意義是什麼?
    具體來說,作為音樂的基礎,節奏包括節拍和速度兩個概念。前者是指音樂規律性的強弱交替的運動,即拍點的組合,後者則是指這種律動的的速率。節拍是按拍號要求,相隔一定時間反覆出現重音的模式。或者說,它是固定的強弱音循環重複的序列。每一種節拍都由時值固定的單位構成,這種節拍單位叫做拍子。拍子的時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
  • 常見節拍的節奏練習
    常見節拍的節奏練習 內容摘要:訓練有素的節拍及節奏感是訓練學生樂感的重要環節,對節奏各因素敏銳的感受和準確表達即可認為是良好的節拍節奏感。作為節奏訓練步驟,怎樣進行節拍感的訓練、節奏型的認讀聽寫訓練、節奏節拍的音樂性訓練等都是很關鍵的問題。
  • 秦虹:房地產存量基數大 應把握開發節奏
    新華網貴陽1月11日電(記者齊健、熊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10日在貴陽表示,到去年底,全國城鎮竣工住房面積達到10.3億平方米,未來10年每年保持2%至3%的增長就可以滿足住房需求的增長,因此政府和開發商把握好開發節奏、選擇好開發地點最重要。
  • 巨豐投顧:年末迎來「後新高」時代 如何把握輪動節奏?
    摘要 【巨豐投顧:年末迎來「後新高」時代 如何把握輪動節奏?】四季度最重要的靴子落地,疊加市場較強的基本面支撐以及此前調整風險的釋放,市場風險偏好將集中回升。
  • 初學二胡,應注意節奏問題
    對於二胡初學者而言,音準問題固然是最應該解決的第一大問題,但是一首歌曲也好,練習曲也罷,都是由很多的節奏和節奏型組合到一起的,如何把節奏看明白
  • 你唱歌也找不到節奏?
    第一個也就是我們的主題——找到節奏。 最有助於找到節奏的東西就是鼓點,當伴奏是有明確的鼓點的時候,我們跟起來也特別容易。還有就是我們唱歌的時候會有重音。找到一句話裡面的重音,也很有利於把握我們自身唱歌的節奏。第二個就是咬字。這裡就先說一下音頻裡面說到的「他」。在普通話裡面我們會發「ta」,這裡jason老師給了一個小建議,我們可以發「ca」。
  • 節奏練習比你想的還重要!練習聽力的必要課題
    節奏是音符運動的時間單位形式。近代學者們發現節奏實際上不僅僅只是指音樂進行速度。凡人體自然生理現象或大自然的周期運動,如小到心跳、呼吸、跑步...。大到宇宙日夜之運轉及萬物相互之循環和互動的關係,都有其節奏存在。這種規則的客觀關係,就是節奏。
  • 樂理·節奏(3)什麼叫節奏型?樂曲中常見的節奏型歸納與舉例
    什麼叫做節奏型呢?實際上,由於人們關注的音樂領域不同,因此對節奏型的定義和解釋也就不完全相同——有的是從旋律進行的角度研究節奏型;有的說的是伴奏的節奏型(如鋼琴、吉他等樂件伴奏);有的說的是打擊樂的節奏型(如爵士鼓)。本節我們要說的是樂曲中(旋律進行中)常見的節奏型。定義:在樂曲中,那些具有典型特徵的、並且反覆出現的節奏叫做節奏型。
  • 節奏教學|幼兒園節奏樂教學
    因此,《快樂音符兒童音樂潛能開發課程》中各個班級都設計了節奏樂課程,如中班《土耳其進行曲》作為課程,同時融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期提高幼兒音樂節奏感。然而中班幼兒的年紀比較小、控制能力差,給集體打擊樂的教學帶來了難度。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新《綱要》的指導下實行新型的、科學的節奏樂教學活動,將單調、枯燥的節奏樂變活,變精彩,而不是將節奏填鴨式的灌輸呢?
  • 《十日遊戲》節奏的勝利
    我一直在說《十日遊戲》被低估,因為這劇的敘事節奏非常好,我與它產生的節奏共振令我通體舒暢,作為影視作品,它很好地體現了編劇和導演優秀的創作素養。與節奏好對應的是冗長和重複。我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女主一回頭看到男主,男主一把將她攬入懷裡,說了句「不要給警察添麻煩了」,然後和她牽著手走出警局。看過這一段的人沒有不被觸動的,其實導演拍得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無言的擁抱,但千言萬語盡在其中。可假如導演這麼拍:女主去警局的路上,鏡頭給到男主跟著她,一路跟到警局門口,然後女主轉身看到他,他和女主擁抱,你還會那麼感動嗎?
  • 音樂節奏的訓練方法
    不同的節奏型要根據其特點,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訓練。在練習節奏型時,還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帶休止符的節奏型練習會造成內心的緊張感,在訓練中要克服內心的緊張,以平常的心態來面對它,不要一遇到這種節奏就打亂原有的速度。要注意穩定內心速度感,加強對節奏的內心感受意識。練習它時,可以在內心默念出休止的時值,這樣對於練習者來說,可以更準確的掌握休止的時值。
  • 鋼琴節奏怎麼把握?4個小技巧,讓你產生質的飛躍!
    學習鋼琴需要掌握的要點有很多,其中節奏也是一個關鍵點,說起節奏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把它比作是輪船航行的動力系統,也有人說它是音樂的唯一生命線。其實想要判斷一個人的演奏是否具有內在張力,最重要的就是看他對音樂節奏的掌握能力,而想要熟練掌握這繁瑣節奏的前提就是先掌握固定節奏。
  • 高中生高二跟不上學習節奏,想休學,該怎麼辦?
    不管怎麼說,高二學生因為學習跟不上節奏,就想著休學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都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但是,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不僅沒有改變他的命運,反而使有的孩子意志更加消沉了。只是因為學習跟不上節奏就想休學,這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想法。
  • 用心理學教你破解肢體語言,把握愛情的節奏
    介紹莎士比亞說:「戀愛是盲目的,戀人們瞧不見他們自己所幹的傻事。」愛情就像他們之間的戰爭和遊戲。兩個人互相欣賞,又互相追逐,通過對方的一舉一動,默默計算心底的分數,從而影響兩人愛情的方向。接下來,我將引導大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在性交往的過程中,什麼是合適的交際空間和恰當的肢體語言,這樣你就可以避免被稱為「直男」或「直女」的尷尬,教你如何掌握正確的交際節奏和掌握這場男女愛情追逐遊戲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