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掌握生命節奏 把握動靜之間!

2020-12-28 騰訊網

養生之道,對今人來說意義非凡。如果現代人懂得一點養生之道,或許不至於長期透支自己的生命;今天的教育體制中應多教一些古人的修養思想,讓人們變換角度去理解生命的意義!今天我們就聊聊古人的養生之道「動息皆有所養」!

宋明以來儒家修身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強調將「養」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去,也就是說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涉及到養生之道;飲食起居的方方面面,都應精心講究。從所聽之樂、所習之禮到所用之具,從飲食起居到盤盂几杖,「動息皆有所養」(《近思錄》)。這一思想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影響極為深遠。我們知道,古人將下棋、舞劍、練拳、喝茶、飲酒、養花甚至房事等等,都當作充滿情調的生活藝術,和韻味無窮的養生過程。

看看現代人崇尚的體育運動,就會發現其精神實質與古人練太極、氣功等有本質區別,因為古人強調在練功過程中如何掌握自己生命的節奏,達到身心和諧、通體舒暢、性情柔和。

而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則使人們只知道拿冠軍,為此他們常不惜讓自己的身體嚴重透支。再以下棋為例。同樣是下棋,現代人總是過份看重勝負,急於分出高下,沒有足夠的耐心去思考,也不能品味下棋時用心思考的樂趣。而古人把下棋當作培養自己涵養的過程。所以他們傾向於認為一盤棋下多久都無所謂,關鍵是下棋時人的毅力、耐性、修養都能得到鍛鍊。

古人養生的理念在於,掌握生命的節奏,把握動靜之間,達到提升身、心、靈的效果,絕非只是鍛鍊身體那麼簡單。中國的太極拳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家哲學思想,練拳之人需始終處於太極陰陽的轉換變動之中。同時太極拳中還存在著動靜、虛實、快慢、剛柔、開合、屈伸等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它強調在練功過程中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命節奏,靜心用意,身隨意遷,剛柔相濟,以達到「以意用氣,以氣運身」的身心和諧境地。

而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則使人們只知道身體的運動,肌肉的鍛鍊,為此他們常不惜讓自己的身體嚴重透支,往往使得身體外強內虛。

動息皆有所養,也就是動靜結合。世間萬物都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才是生命的本來狀態。龜尚靜能長壽,蟾蜍安靜也能長壽;鹿好動而長壽,猿好動也長壽。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它們都順應了自己的本性。

動靜對人來說,不可勉強,需要按照自身的本性而來,動中思靜,靜中思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無論動靜,總歸於自然,心情開朗,就可以養身。

相關焦點

  • 「注意節奏!」老師常說的節奏應該怎樣把握
    音樂的節奏是指由音值的長短與強弱拍位所構成的運動形式。節奏是音樂的靈魂、脈搏、生命和骨架。但是在鋼琴學習中,對節奏的把握卻是一個難點。所以從彈第一個音符開始,就要開始重視節奏的問題。 節奏錯誤都表現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
  • 跳摩登舞要學會把握呼吸節奏
    學會把握呼吸節奏是舞者必須掌握的技能:學會呼吸有助於提高國標舞技能:在跳舞的過程中把握好呼吸節奏,並要延綿地、流暢地貫穿整個舞蹈過程
  • 學鋼琴如何把握節奏?3個要點,讓你成為節奏達人
    每一首鋼琴曲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節奏,甚至有人稱節奏為音樂藝術的「生命線」。但是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意識到節奏的重要性,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所以學習進度比較緩慢,無法感受到音樂的節奏的魅力。那麼,我們經常說的節奏到底是什麼呢?如果節奏感比較差,那麼到底如何改進呢?
  • 活出真動靜,生命才盡興
    這兩天人民日報整版刊登的「中國正青年,活出動靜」幾個大字,讓更多跟我一樣處於而立之年,甚至是不惑之年的人陷入了思考。正是這些歷史人物內心的悸動,改變了其本身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長歌的節奏和旋律。他們有膽識有氣魄,有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的信息」的勇氣,也證明他們有一顆年輕的心,有一顆對未來對夢想有著堅持的內心。 02在當代社會,有不少不被年輕限制的「年輕人」在為自己的夢想、未來所謀劃和追求著。
  • 小熊養生壺 輕鬆開啟夏日養生節奏
    畢竟擁有一個小熊養生壺,就能輕鬆開啟夏日養生節奏,又美味又營養的滋補湯水,難道不香嗎?小熊養生壺YSH-A15W6小熊養生壺YSH-A15W6精緻小巧的外觀,讓人第一眼看見就頓生好感,而在見識過它的煲煮實力後,你將被它深深俘獲。
  • 動靜之間如此悠遊自在
    在動靜之間你是如此的悠遊自在,失敗就失敗──為什麼失敗,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現在做一件事情都需要看準,世間的頭腦都告訴你,看準了、成功了,然後再思考一遍,沒問題了,好!趕快出手去做,結果還是失敗…這「成敗」不是你想清楚了,就一定能成的。那麼多企業家怎麼會出問題啊?難道他們不是事先都想得很清楚嗎?為什麼一個一個都碰到問題,跑的跑、關的關,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 在冬季如何養生,掌握這四個科普小知識,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養生不僅能讓身體變得更強壯,還能讓人感覺更開放開朗,不至於因為小事斤斤計較。雖然冬天天氣寒冷,但仍然是養生的好季節。讓我們學習一些冬天養生的常識。冬季養生可以掌握哪些小常識?冬天天氣冷,但也是養生的好時候。希望你能把握住這個保健的黃金時期,掌握以上保健常識,都能夠笑口常開,健康常在。覺得文章不錯,反手來個贊吧,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章整理自益騰諮詢團隊,嚴禁轉載)
  • 食療養生要掌握四氣五味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氣、五味等),是中醫食療養生的基礎。
  • ☞ 內丹養生延年益壽的奧秘
    簡析內丹養生所以延年益壽的奧秘,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生命的品質首先表現為一種智慧。內丹養生的智慧,就是法天地之象與陰陽之道,常使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清靜),亦使日常行為不斷「合於道」而做出「不傷其生」的正確選擇。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常清靜。常者,平常也。清者,萬緣頓息也。靜者,一念不生也。老君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 養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為了健康,我們必需養生。養生是「治未病」,是未病先防。養生,有方法。一、四時養生有人說,養生沒有什麼用,不養生也一樣能健康——人生於天地之間,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要健康,就一定要養生,養生的首要原則就是順應天地規律。
  • 《黃帝內經》養生: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分別有什麼養生方法
    對於養生和保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當然我們也有個人的養生技巧與方法。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其實許多被大家廣泛傳播的信息真實性也有待考究。而養生並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我們必須遵循科學的養生原則與正確的具體方法,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對身體有好處。
  • 掌握食療養生要了解四氣五味
    □秦竹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氣、五味等),是中醫食療養生的基礎。按照中醫藥理論,應根據不同的病、證對食物進行選擇,因此掌握好食物的性味極為重要,這樣才能熟練地駕馭食療養生,做到有的放矢。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以下簡稱「素養」)中的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下面就聊聊運動養生。★運動養生:通過練習中醫傳統保健項目的方式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常見的養生保健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素養」第29條)。
  • 音樂養生之父·吳慎大師邀您感受「生命之樂」
    音樂養生之父·吳慎大師邀您感受「生命之樂」● 活動時間:5月20日   19:00——22:00● 活動地點:以嶺健康城一樓陽光大廳● 報名電話:15200026475 馮女士現代社會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競爭日益激烈,環境汙染加劇,「疾病」和「亞健康」很容易侵害人體健康。
  • 掌握生命航程的駕駛證書
    謝博士在廈門174醫院講的那堂課,後來我調查了一下,居然除了一些專科醫生,剩下的都沒有聽懂,而且大部分都聽得睡著了,偏偏這堂課當中,兩句話,讓我忽然之間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那種感覺如同愛麗絲的經歷一般,恍然如夢。同一堂課,有人一晃而過,有人用力鼓掌,有人哈哈大笑,有人睡著了,還有人面帶譏諷,獨獨我一人,拿了那一隻神來之筆,從此之後,畫出了不同的世界。
  • 視唱中的節奏訓練
    節拍訓練的目地是讓學生正確的掌握節拍重音,培養學生良好的節拍感和律動感;並能準確地把握好各種拍子所表達的基本音樂形象及各種拍子所體現的不同的律動特徵。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二拍子和三拍子是節拍的基礎,二拍子由於強弱拍的均衡出現,體現了節奏的剛健性和平穩性;三拍子則因為強弱拍的不均衡出現,而是人感到活躍,更具動感和流暢性。因此,節拍訓練首先應從二拍子和三拍子開始。
  • 養生講究「清」「靜」 飲食把握三原則
    這個時節氣候炎熱多雨,應該如何養生呢?大暑養生講究「清」「靜」大暑節氣養生重在一個「清」字,即在注重飲食「清潔」、機體「清熱」的前提下,進行「清補」。「清補」首先要祛溼。可以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傷及腸胃道功能。
  • 「靜心柔拍」 是一種什麼樣的養生調理方法?——調己,調人,原來「調理身心」如此簡單!
    它宗法於宇宙天地自然之道,立足於生命自然的內在本質和規律,根植於傳統生命科學和中醫養生、太極養生,且融合了醫道武儒釋等各家養生精華要旨,歷經十年多親身實證及培訓觀察探索研究,而整編的一套「靜心養生」實踐應用方法體系。
  • 李友鵬原創養生保健丨語言養生警示錄
    語言養生的警示意義在於語言的多少、聲音的高低、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等方面把握一個恰當的分寸,把這些都做好了,才能對養生保健有益,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說起這語言,為什麼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呢?因為這說話能養生,也能傷生;能養人,也能傷人。而傷人又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說話多少對本人身體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話說出後所產生的效應,即是對別人的影響。
  • 《天地無極》:體驗流動在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
    修身養性內家拳:2015最具影響力中國武文化微媒體之一,專注武術、養生、禪修、修身養性等內容的分享,歡迎關注!聯繫方式:微信搜索 修身養性內家拳或留言給管理員。這是養生音樂。是作曲家們在親自體驗了太極導引的動靜與氣機轉換之後,分別以最能表現流動的樂器:笛、簫、塤、胡琴、琵琶,結合電子音樂混成,用一種充滿宇宙縹緲曠遠的獨特氣韻,來表現太極的形、意、氣。你會明顯感覺到和以往音樂不同,你能感受到宇宙間,一場人與天地之間的氣息流動,在柔和而有力地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