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 12月16日,走進尉犁縣新陽熱力公司坤原熱力站,印象中塵土飛揚、鍋爐轟鳴的供熱場景不復存在,只見站長劉彥甫正在電腦前嫻熟地設定當天的蓄熱參數和供熱時段,紅灰相間的工作服上一塵不染。
「以前每到冬天,朋友們都開玩笑叫我『灰猴子』,因為一天班下來,只有眼睛和嘴巴是本來的顏色,身上、臉上全是煤灰,衣服每天都得洗。」劉彥甫說。
2018年,尉犁縣推行電能替代燃煤供暖模式,成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個建成區全部採用清潔能源供暖的城市。藍天白雲常伴嚴冬,「煤改電」讓民心更暖。
「電能替代燃煤後,我們只需點滑鼠調節系統參數,就可以實時遠程監控鍋爐運行狀態,手機終端也能實時操作,完全改變了以往那種『揮舞鐵鏟拋煤塊』的模式。」劉彥甫自豪地說。
劉彥甫介紹,以前供熱站有20多名工人,一到供暖時節,上煤工、司爐工、維修工等一刻也不能停。他這個站長更是每天都圍著鍋爐打轉,運行情況都得憑經驗作出判斷,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供熱質量,甚至發生事故。
「現在好了,車間全部是智能化運作,故障發生時,作業系統第一時間會打開保護裝置,避免事故發生。」劉彥甫說,智能化系統還通過氣象軟體提供的氣溫參數自主調整供熱溫度,原來需要20多名供熱工人完成的工作量,現在只需3人就能完成。
今年,新陽熱力公司推出「供暖管家」,實行「點對點、一桿到底」的管家服務模式,劉彥甫是第一批通過考核的「供暖管家」。
「在保障鍋爐正常運轉的同時,我每天都要接聽幾十個用戶電話,第一時間解決用戶訴求,還經常穿梭在小區裡檢查供熱管網,定時定點進行安全巡檢。」劉彥甫說。(尉犁縣融媒體中心常學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