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柔軟的時光

2020-11-19 齊魯壹點

柔軟的時光

文/張嵐

時光的飛鳥掠過水麵,喚醒一個個美麗芬芳的夢。在這美麗初夏的早上,一行行沾著露水的詩句,帶著清晨的氣息,排成了隊,如悄然歸來的燕子。新煮的烏龍茶泛著淡淡的綠,有一種人間煙火的味道;昨晚插在花瓶裡的百合已沛然綻放,清洌的芳香縈繞周圍。古樸的箏聲散發著濃烈的清幽,有青蓮的氣息,有古典的韻致,我的心突然生出了無限歡喜,恰如想起生活過往裡一段段柔軟的時光,那些青苔一樣的幽幽記憶,百轉千回。

(一)

夏天說來就來了。

周末的早上,女兒還在小睡,我早早起床在電腦前寫作。不一會兒,女兒走來兩隻手從背後攏上來,拽著我的兩腮一邊輕輕用力一邊唱道:「你是我的妹妹,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愛愛,你是我的好媽媽……」見我不理,便雙手上移捂住我的眼睛說:「課間休息十分鐘,現在紅包大派送。」說著從身後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個紅包——「媽媽,六一兒童節快樂!」我哈哈笑了起來:「不是剛過完母親節嗎?咋又過節了——兒童節今年就免了吧,都有閨女女婿了,讓女婿知道了多不好!」我心虛地與女兒商量著。「當然要過了,有了閨女女婿更要過。一會兒還要給您上街買花褂褂——哇,媽媽,您頭上這麼多白髮啊!」女兒大驚小怪了起來。「頭一次見白頭髮?可惜了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了,還雙眼皮。看來眼睛是用來喘氣了。」我笑著調侃。「別寫了,咱啥也不幹了,上陽臺給您拔白頭髮去——這麼美的一個媽,白頭髮如同離離原上草多煞風景。」「白髮是歲月之美,亂動不得……」無論我怎麼抗議,在女兒的綁架下,我只好坐在陽臺上,坐在了五月最後一天的晨光裡。

雖然是早上七點多鐘,太陽早已升起來了,仍然感覺到陽光的力量和溫度。樓下的沂蒙路來來往往的車輛紅燈停綠燈行,井然有序,路兩側開滿了紅紅白白的蜀葵,這高高大大串串開放的花兒就在這初夏的早上豪邁地怒放著。

「一根,兩根……」女兒一邊拔著白頭髮一邊報著數。手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髮,裡面滿是愛意,低頭時長發拂到我的臉上有一股清清的香氣,是青春的香,是女兒特有的體香。「歲月催人老啊。別給拔禿了——幾乎全白,可別趕盡殺絕啊。」我一邊笑著一邊警告著。「媽媽,您真是辛苦,都是歲月把您累的。」女兒的語氣中多了份傷感。

「別煽情了,看看那一叢叢的蜀葵吧,多美。」為了轉移女兒的情緒,我指著不遠處路兩側一叢叢美麗的蜀葵對女兒說。順著我的手指看去,一叢叢深紅淺紅的花在綠樹叢中別有一番美麗。「今天不上班,老媽給你講蜀葵的故事吧?」「好啊好啊,好久不聽媽媽講故事了。」女兒雀躍著。

「蜀葵也叫棋盤花、一丈紅、鬥篷花、秫秸花,這種草本花卉,植株可達3米,故有一丈紅之名。」看著女兒明淨的眼睛,我一下找到了做老師的感覺:「莖幹直立挺拔,花朵兩側互生,深紅、粉紅、淺白、淡黃,花色很多且花朵大,像側放的鬥篷,宜於成列或成叢種植在建築物旁、假山旁或點綴花壇、草坪;矮生品種可作盆花栽培,陳列於門前,不宜久置室內。也可剪取作切花,供瓶插或作花籃、花束等用。蜀葵的花語是『夢』。如果想送花給自己的愛人或女朋友讚美她溫和的個性、賢妻良母,那麼,可以考慮一下送代表著溫和花語的紅蜀葵。」「哇,好新鮮,第一次聽說。媽媽您可真有學問。」雖然知道女兒的讚嘆中有不少水分,但仍讓我更添了份興致:「來,老媽給你上一堂課——咱來點傳說可好?」女兒溫柔地按著我的背說,好啊好啊。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知道這首著名的詩吧?」我故意賣起了關子。「不但知道,還會唱呢。」女兒連忙說。「知道不?這佳人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這詩是她的兄長李延年為她寫的。可以看出李夫人是多麼的脫俗脫凡、美麗不可方物。可惜天妒紅顏,李夫人因病早逝。漢武帝痛不欲生,夜夜相思催人老,碧海青天夜夜心。每到七月,蜀山麗水分外嬌嬈,蜀葵嬌嫩的花苞美麗綻放,那種美如李夫人般無可比擬,而李夫人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蜀葵般令人惆悵。為了懷念這位美麗的女人,當地就以李夫人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所以,健康就是幸福。無論是美麗佳人還是平凡如我們,都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還沒等我說完,女兒又給我上起了課。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我輕輕地吟誦著陳標的《蜀葵》。「秋花最是黃葵好,天然嫩態迎春早。染得道家衣,淡妝梳洗時。晚來清露滴,金杯側。插向綠雲鬢,便隨王母先。」女兒也朗聲來了一段晏殊的《菩薩蠻》。「這個你也會?」我驚訝地問。「也不看是誰的閨女?若連這個也不會豈不被老媽比下去——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俺媽的閨女會背詩啊。」女兒狡猾的樣子一下笑翻了我。

「媽媽,人家蜀葵花期可長了,又耐旱又能長,花稈兒直直指向天空,花朵兒緊緊貼在花稈上,密密匝匝開出一大片,奔放、自由。每到夏季就旁若無人的一溜煙瘋長,花朵兒節節向上,噼噼啪啪的就把一大片花開了出去,讓人不注意都不行。《花鏡》稱其『花生奇態,開如繡錦奪目』。媽媽咱可得向蜀葵學習,把身體養得壯壯的,塔莎奶奶90歲高齡還身穿復古長裙,像公主一樣美麗;Phyllis Sues80歲時開始跳探戈,85歲才開始練瑜伽,被世界稱作92歲的姑娘……您太有這個潛質了,皺紋是靈魂的梯子,白髮是歲月給您的勳章!」女兒竟然詩興大發起來。

陽光打在女兒的臉上,因為激動女兒的臉上有著玫瑰色的紅暈,細細的汗珠掛在她光潔的額上,讓我一下子對這個充滿了詩意的夏日的早上無限愛憐起來,更加愛憐的還有眼前這個可愛的姑娘。

(二)

那時我住在醫院家屬區一座磚混結構的五樓。雖然是五層樓,但在小區裡卻是最高的一棟。家屬區樓房林立,後靠濱河,沒有電梯,每天便樓上樓下地走著。房間很小,約五十平方米的樣子,卻有一個長長的陽臺。

我是個喜玉愛玉的人,雖然那時工資很低卻也收藏了幾塊玉佩、幾枚手鐲,每天愛不釋手。聽懂玉的朋友說,玉是要養的,常年不戴的玉會成為冷玉,每年都需要放在水盆裡接受一些日月光華和天地靈氣。於是,每年夏天我都會找一個潔淨的青花盆,放上清水,再把玉悉數放在裡面,三兩個日夜後取出,再細細地擦上植物油,之後日夜不離地用手打磨,把體溫通過細膩的表層傳遞到玉的內裡,等玉泛起晶瑩的光後用白色的絹布一一包好收藏。

一天晚飯時先生有應酬在外,與小女吃過飯後,我在臥室裡寫稿,女兒獨自在客廳玩耍。女兒膽小,也很黏人,便不時跑過來要求「媽媽這樣媽媽那樣」,因為趕稿我只是心不在焉地應付著。不知過了多久,猛然發現那小人兒半天沒有了動靜,汗一下子便出了一身,一邊喊著女兒的乳名,一邊往客廳跑。客廳裡開著電視,卻沒有女兒的影子,著急處一抬眼,與客廳相連的陽臺上有譁啦譁啦的水聲。急急地過去一看,那小人坐在陽臺上,兩隻小手在青花的水盆裡一刻不停地忙活著,滿臉滿身都是水。

「寶貝,你在做什麼?」我跑過去擁住了那個水淋淋的人——因為樓高又沒安防盜窗。這時,才顧得看一眼盆裡的玉,也是安好地靜在盆裡,月光下靜靜地看著我。

「媽媽,媽媽,我在收集月光。您看,多美啊。」女兒的聲音點燃了光,仿佛夜晚整個天地的心,都因女兒的這句話而微微戰慄了起來。月亮雪白雪白,白花花的月光照在清水盆裡,光又折射在女兒的身上,有一種詩意的美好。

女兒卻渾然不覺,只管一邊說著,一邊用小手一次次小心地捧起水裡的月光。「收集月光?」我一下子為女兒這詩意的想法和語言醉了。

「是啊是啊,媽媽,我要把月光收集起來,等停電的時候再拿出來,是不是很好啊?」女兒天真地問——不是詩人的女兒卻詩意蕩漾。一抬頭好大好圓好亮的月亮差點撞到了臉上,像是電影裡用特效做上去的,掛在高遠的幕布上,陽臺水泥面上是滿滿的嶄新嶄新的清光,不是雨溼,是月亮灑落在石板上的那種。月光流瀉的夜晚裡,女兒的小手一次次捧著盛滿月光的水離開青花盆後,手裡的月光全是碎碎的,隨著水的滴落更是一點點地碎了。那一刻,被女兒溫柔的小手反覆撫摸過的月光,被女兒純真的目光反覆凝視過的月光,也變得異常地溫暖。那一刻,我第一次發現,月光在這個晚上出奇地亮,出奇地美,月光裡似乎有無數雙溫柔的手,正將女兒心疼地摟起。我看到全世界只剩下了兩樣東西,頭頂上的一盤月亮和陽臺上水盆中的女兒。似乎有看不到的金粉銀粉,正從那一輪明晃晃的月光裡絮絮灑落。

其實,生活中,女兒有過許多這樣詩意的想法。

三五歲的時候,她每到生活在鄉村的姥姥家,總是為門前的石頭忙活著,有時還會生出萬千想法來:有一塊馬鞍形的石頭是女兒最愛的「千裡汗血寶馬」,很多時候女兒騎在上面與同齡的孩子徵戰,在夢幻中奔跑,配合著萬千情節,上演著這樣那樣的故事。即使沒有其他小朋友,女兒獨自騎在上面也是一副陶醉的樣子,這時,女兒便會喊了我:「媽媽,我到草原了,瞧,我是草原公主,馬兒跑得有多歡啊。」「媽媽,我在花叢裡,瞧,我的馬兒身上都是香味。」「媽媽,上來咱們一起飛奔吧……」還有一塊彎彎的像月亮的石頭,女兒起名叫「月牙石」,每有下雨總會存上半石頭的雨水,到了夏天乘涼的時候,總會有人坐在上面。於是,每天天不黑女兒便在周圍玩,看到有人來便說「這塊石頭不能坐,這塊石頭不能坐」,然後拿出從家裡帶來的馬扎給別人坐。特別是月亮出來的晚上,女兒更是堅持,即使有人站在石頭前面女兒也會叫那人移開。女兒堅持著自己的觀點:只要讓石頭持續地照著月光,慢慢地就會把缺失的那一塊補上,這樣,月牙石就會變成一塊圓月石了。

(三)

每年女兒生日,我和先生都會放下手裡的一切,為女兒慶生。

其實也不過是幾個簡單的項目而已:早上帶女兒去盛能遊樂園看看——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盛能遊樂園於女兒一直是百看不厭的地方。之後是為女兒選一件衣服,照幾張全家福,再買一個小小的蛋糕,之後在小店裡吃一頓晚飯。但即使是如此簡單,在我們家,都算一件大事,先生在世時,每年如此。

先生去世前給女兒過的最後一個生日,當時也沒感覺到有任何不同。

遊玩的過程,女兒如同快樂的麻雀,一刻也不停地說著樂著,那些小小的願望,嘰嘰喳喳地灑落了一地。瘦小的女兒坐在高大的先生肩上,一路灑下無數的快樂,有時還會驚起周圍的鳥兒。走不了多一會兒,女兒便掙扎著從先生的背上下來,像一匹出廄的小馬,仰著臉,這裡跑跑那裡看看,頭頂上梳著三五條細細密密的小辮,小辮上的花頭繩隨著蹦跳一搖一搖的,先生則在後面緊張地跟著。女兒看到後面緊張而滿頭大汗的先生,在前面跑得更歡了,於是幾個箭步後女兒又被先生捉回背上,大大的手掌抓牢了小手,任怎麼亂動一時半會兒是不會放下來的。歡樂的陽光、奔跑的身影、銅鈴般的笑聲,那一刻我真切地理解了「沉浸在幸福中」這句話。

在選擇衣服時,我們一家人這裡看看那裡看看,經過一家兒童服裝店時,女兒定身咒般定在了一節櫃檯前。抬眼看去,是一條粉色的公主裙,簡潔的腰身,衣領、袖子和下擺處綴滿了白色的蕾絲,裡邊的小花如同星星般點綴其間,實在是很美。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150元的衣裙的確是奢侈的。因為那時我與先生所在的單位僅發基本工資,每個月精打細算都捉襟見肘,女兒整個生日的預算也不過六七十元錢。而先生卻豪邁地說:「買了。公主當然要穿公主的衣服了。何況,只有咱閨女穿上才好看。」由於帶的錢不夠,先生讓我們等在原地,他騎車回家取了錢後又返回買下,女兒穿著這件公主裙留下了不少照片。先生去世後,8歲的女兒把這件裙子洗好,整整齊齊地放在盒子裡。

時光一晃就是那麼多年。

25歲的女兒即將嫁為人妻。近些日子來,女兒在整理著舊時的物品:上學時的作業、小學畢業時的一個沙漏、第一次演講時作為獎品的筆記本……之後,女兒打開了這個小小的盒子。盒子黃了舊了,打開的盒子裡的小裙子也泛著舊日的光澤——先生去世的17年裡,先後搬過3次家,整理淘汰過很多衣物,但這個盒子和盒子裡的裙子就在這裡,安靜而寂寞,甚至成為一種標誌。無論是搬家還是到新的工作單位,女兒都小心翼翼地帶在身邊。現在,女兒又將帶著它去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家裡:陪伴過女兒少年、青年的公主裙,多少次在無人的時候,女兒一定會拿在手裡,甚至會貼在臉上,感受那份久遠的氣息和味道——穿過長長的時光,又穿過這傾城的美日,見證過女兒的寂寞淚水,也感受過女兒成長的喜悅歡欣。

女兒輕輕地拿在手裡說:「這是爸爸留給我最後的禮物,這麼多年我都不捨得晾曬,因為上面有爸爸手掌的溫度。雖然爸爸走了,但爸爸的愛和溫暖一直都在。」女兒的話讓我的心裡一片明亮。

無聲而漫長的歲月裡,再豐碩再肥厚的記憶,都會一點點變得寒瘦,然而愛卻不會——女兒收藏的怎麼會僅僅是一條舊日的裙子,分明收藏起了一段舊日的時光,一段溫柔的記憶,一份珍藏著的父愛啊。

(四)

記得第一次去清華培訓是在女兒10歲左右的時候。

女兒不在身邊的日子心裡好像完全被掏空了一般。

女兒的樣子,總是在我眼前閃啊閃;女兒的味道,總是在我心裡升騰著、縈繞著;女兒幫我收拾的物品,拿起哪一件都會一下感受到從那雙小手上傳遞過來的愛和溫暖。遠離女兒的日子裡,我的生活我的心裡都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洞,從走的那一瞬間開始,這個空洞就越來越大,大到令我窒息。尤其是後來的那兩天,這種感覺更是一日勝似一年。每天便有打不完的電話——上課的間隙、去食堂的路上、臨睡前的一小片時光。聽著女兒軟軟甜甜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總會有一絲絲恍惚。電話裡說什麼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聽聽女兒的聲音,感受女兒的氣息,只有在那甜甜聲音響起的時候才會感到女兒觸手可及。掛了電話後再一遍遍地回憶女兒的聲音、語句,分析女兒的情緒和打電話時的景況。即使是上課的時間,只要有女兒的電話進來,便會第一時間接聽,雖然知道這個時段不在與女兒規定的通話時間之內,總怕萬一是有什麼事的呢?終於熬到了返程的日子,早早地便告訴了女兒回程的時間、班機。

在飛機落地的瞬間打開手機時,女兒的聲音便在嘈雜的機場裡響了起來:「媽媽,別著急,我們在安檢線附近。」急急地走出來,竟等不及拿行李,早見女兒和舅舅家的哥哥站在安檢線附近。女兒穿著校服瘦高的個子很是顯眼,想來是從學校裡直接趕來的吧,兩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出口,看到我立即將兩隻手舉過頭頂揮舞著,急切的心情躍然於色。匆匆地跑過去,來不及接女兒獻上的百合花束,只緊緊地抱著女兒。匆忙的擁抱中,我聞到了女兒身上梔子花的芬芳。

「媽媽、媽媽、媽媽……」高出一頭的女兒在懷裡一連喊出了十幾聲媽媽,那嘆息般的語氣助詞溫柔萬分,讓我一下子感覺到就在這一刻,世界甜蜜地停頓了下來;女兒輕輕的鼻息,更是融化了我的心,融化成了眼裡的熱淚,一滴滴地落了下來。

就這樣擁著女兒上車,直到回到小小的家裡。

打開門,正對著的是一面兩米左右的鏡子。只見鏡子的四周綴滿了各色氣球,中間用五色筆寫著:「熱烈歡迎清華學子學成歸來——媽媽,我愛您,更為您驕傲!」身為黑板報設計高手的女兒,在鏡子的下端進行了詩意的設計:藍天白雲、鮮花秀水、一對張開雙臂迎面飛跑的母女……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逢,而每一個相聚的當下都是人生中最美的花好月圓。

(五)

「閱讀是一種有重量的精神運動。」我為女兒的這句話折服了很久。

很久以前,與女兒做的最多的遊戲就是背唐詩。

因為對唐詩宋詞的熱愛,教女兒說話除了正常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稱謂外,唐詩宋詞便是啟蒙教材之一。

教女兒的第一首詩是《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我念一句,女兒跟著念一句,清脆的聲音如珠玉滿盤,高高地落到盤子裡,滾動著的聲響餘聲嫋嫋。我的心裡,一日日灌進這樣清爽嫻靜與空靈的聲音,每天都叮叮咚咚地在心頭唱響。而女兒也只管張了嘴學,像堆積木似的把一首首詩完整地堆砌在小腦袋裡。

李白的《靜夜思》也是女兒最早會背的唐詩之一。女兒幼時,喜歡朗朗上口、韻律感節奏感強的五言或七言詩。往往我開口「床前明月光」,女兒立馬會接上「疑是地上霜」,我一句「舉頭望明月」還沒說完,女兒便「低頭思故鄉」起來,聲音裡全是清脆響亮、溫婉端麗,有著說不出的明媚清澈,說不出的妖嬈曼妙,說不出的女孩的乾淨無塵。有時,我也會假裝背不出來,女兒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老師:白日依山……當我「依山」半天「依」不出來的時候,女兒便會在一邊急切地提示「盡、盡、盡」。有時滔滔不絕地背過後,再小大人似的叮囑一句:「記住了沒有?這個多好記啊,就跟一幅畫似的,有太陽,有譁譁淌的河水,上到高樓上才能看得更遠。明白了沒有?」那份認真的樣子總是讓人忍不住笑。

細雨過後的傍晚,搖曳著淡淡的香氣,雨後的家屬院寧靜安閒,只有花雀在大樹的枝丫間歡天喜地地跳上跳下,引得樹葉沙沙。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整個小院沒有都市的喧囂、汙染,也沒有嘈雜、陰霾,只留一份愜意柔軟的時光。晚飯後是女兒最開心的時候,我與先生一人一隻手牽著女兒,走在寧靜的小路上,邊走邊聽女兒脆生生地背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緊緊地跑上幾步,回過頭來朗聲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路過認識或不認識的,都停下來聽幾句、誇幾聲,我的心裡是美美的快樂。

有時我們一家三口也會到附近沂河邊上,邊走邊用一個字或一個詞考著女兒。這時的女兒一本正經,仰起臉認真地聽著:「江……」「江南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紅……」「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不等說完,便期待著再次提問。有時我故意停頓著不再提問,只管與先生聊著閒話,女兒便拉了我和先生的手,央了提問:「再提一個嘛!再提一個嘛!」那急切的樣子總是讓我歡喜著、愛憐著。節假日裡,先生會用自行車一前一後地帶了我們母女逛街。女兒在前邊背一句,我在後面接一句,要不就是母女兩人一起背誦,先生騎著車哈哈地聽著,頭髮在風中飛舞,即使我與女兒讓其評判誰背得更好更響亮,先生也只是做著和事佬「都好都好」,實在被逼無奈時,便進一步評說:「寶貝背得更熟些,媽媽背得語氣更到位些。」這樣的評價還沒說完,我與女兒便又站在了一個陣地對先生發起了攻擊,先生便只能委屈道:「瞧我,多『難人』……」笑也便撒滿了大街小巷。

歲月已逝,而我與女兒卻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書裡的那些精神光線或者美學素養照亮我們的內心,滋養和愉悅著我們的人生。在夏雨的日子裡,在冬雪飄飛的時候,在春天清麗的早上,或者秋葉翻飛的時季,我會打開梭羅的《瓦爾登湖》或者喬治·吉辛的《四季隨筆》,生活也便在閱讀中慢了下來,甚至慢到能看見花蕾爆開的剎那,能聽見蚯蚓翻身的「嚓嚓」聲……枕邊常常放著的是豐子愷的畫冊,當我在讀他的阿寶、軟軟、瞻瞻或者阿韋時,我的眼前便會閃過那些與女兒讀詩的情景,更會閃現著一家三口在夕陽裡行走或者同騎一車時的歡樂。

那些暖,雖然不過一寸長,卻長久地溫暖著我的心,直到今天,或者一直到將來——時光柔軟,歲月靜好。深呼吸,淺悲喜,從此人間皆春意。

【作者簡介】張嵐,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作協全委會委員、臨沂作協常務副主席,臨沂文學院副院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市級多家報刊專欄作家、《散文選刊》籤約作家;作品見於《北京文學》《散文百家》《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山東文學》《時代文學》《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中國婦女報》等,入選《中國精短美文精選》《散文海外版精品集》《川魯現代散文精選》《好散文1978-2018》《山東作品年展》等,著有《水做的城市》《流年裡的花開》《歲月凝香》《歲月靜好》等散文集。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散文 | 張玖玲:時光深處有菊香
    今年九月秋霜至,我的菊花終於鼓足勇氣,吐露情懷,以身相許。惟有這樣,才能讓生命在時光深處散發出幽香,才能收穫秋日的金黃。近期作品散文 | 張玖玲:孩子,體諒我讓你在課堂上淚流滿面書信 | 張玖玲 :滿月酒,一生暖 ——寫給兒子
  • 新湖明珠城丨道不盡江南風情,柔軟了整片好時光
    近在咫尺,清雅的河池碧水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描述了一片月光下寂靜而美麗的景象,「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放眼望去,荷塘美景淨收眼底。緊鄰太湖的新湖明珠城如同太湖湖畔的一顆明珠,國際水景設計師從「太湖之美」中得到設計的靈感,將水滴廣場的旱噴泉呈現為一幅美輪美奐的「荷塘月色」。
  • 散文丨母親
    先後在省、國家級報刊雜誌發表散文、小說、攝影作品。攝影作品在中國攝影家協會、新華社等全國比賽中獲獎,並獲武警部隊文藝獎。散文丨我家年夜飯視頻丨劉小科給大家拜年啦!攝影丨臘月裡廣元市書法家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廣元市攝影家協會召開主席團辦公會議傳達貫徹市文聯工作會議精神攝影丨我的2020年攝影丨年味
  • 散文:風中的花香
    清淺的心事裡,被風送來的花香,溫柔了時光。心底的柔軟,在花香裡盛開,一朵一朵的自由綻放。是該溫和的與生活言好,不糾纏於莫名的憂傷。你聞,花香它一直在呢。其實對季節沒有特別鍾情的,四季的風情裡各有韻味。只能說,每一個現在就是最美的時光。就如這花香一樣,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它在風中不停的釋放,讓每一個路過的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季節的芳香。
  • 散文詩丨楊羅先:文佳麗湖
    時光流逝,詞語的黃金在稿紙上鋪開。走近山水壩塘,文佳衝水庫以文佳麗湖的姿勢,在寧鄉全域旅遊的版圖上,瀟灑地佔據著一席之地。(二)其實,真正讓我走近文佳麗湖的時候,正值枯水季節,一汪湖水瘦弱地流過我的心野,秋水共長天一色。
  • 【河南·洛陽】劉乃智丨槲葉(散文)
    散文小說也有涉及,長篇《竹逸軒誌異》寫到二十五萬字左右,喜歡文友交流。    【總第1174期】「智泉流韻」杯全國「戰疫」徵文各獎項揭曉(上)【總第1174期】「智泉流韻」杯全國「戰疫」徵文各獎項揭曉(下)【總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戰疫」詩書作品之一
  • 《肖復興散文》:在靜止的時光裡深刻感受細微的生活
    一個深情的人是善良的,柔軟的,渾身散發著光,可以照耀別人。讀這本《肖復興散文》,你可以清楚地感受一顆充滿愛的心,面對曲折的人生,是怎樣把它譜寫成一朵燦爛得花的。所以人要學會珍惜相守的時光,分離後要學會寄託思念。畢竟,分別才是人生的常態,把思念放心底,學會說再見。二:來來往往,這一生遇到的人都會是過客,這些過客卻給生命留下了永恆的精彩。01:老院子雖然早就不在了,但兒時是朋友的倆人,老了也依然是朋友。
  • 散文丨陳友:洗花
    洗著洗著,不覺一顆心綠葉般地柔軟清亮了起來。真是不洗不知道,一洗嚇一跳,那些斑斑點點的汙漬已深入血液,改變了葉片的內在脈絡,與杜鵑的生命合二為一,根本洗不掉了。看來,就算是一株植物,不能坦然、淡泊地面對際遇、得失,受傷害也是再所難免。雖然杜鵑葉片上的斑痕無法洗去,但依然難掩風情。
  • 【英語美句】你毫不在意,但那卻是我人生中最美的時光
    你毫不在意,但那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往期文章精選----回復關鍵字【趣味英語】丨查看往期趣味英語的精彩合集,在玩樂中感受英語的妙趣。回復關鍵字【有聲英語】丨查看往期英語配樂朗讀精彩合集,邊學邊聽邊跟讀。回復關鍵字【英語美文】丨查看往期文字優美、發人深省的英語散文精彩合集。回復關鍵字【英語故事】丨查看往期或暖心、或深刻、或恐怖的英語故事。
  • 《小歡喜》《極限17》後,這位北電藝考狀元變柔軟了丨演員新勢力
    在這兩部劇中,郭子凡的表現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郭子凡也表示,這兩部戲改變了他:「我以前是一個很理性的人,我覺得拍戲也可以是理性的,但是我現在會感性很多,生活裡也比之前更敏感和柔軟了。」郭子凡當年曾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如今他依舊是一名在校生,對於大學生活,他概況為四個字:「 妙不可言!」
  • 散文:告白母親
    散文:告白母親 2020-05-09 22: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人生散文:我有一個柔軟的舊枕頭
    我最溫暖的的地方是一個枕頭,陳舊卻柔軟,味道不是芬芳,卻是一種令人心安的氣息。枕頭被我的頭塑造了一個形狀,那是一個柔軟而內斂的小窩。我將頭放在這個柔軟內斂的窩裡,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回到了某種愉悅的、和緩的生活節奏中。枕頭隨著我翻身,會發出柔軟、微小几不可聞的聲音,猶如浮在夢的海面上寂靜的泡沫破裂的聲音。
  • 創意視頻丨時光裡的口罩
    新聞中心 > 央廣網獨家報導 創意視頻丨時光裡的口罩
  • 散文詩丨蘇啟平:風景深處的光芒(組章)
    在這裡,在這時,不要睡下,那一夢就會錯過數千年幸福時光。香山之巔的紅葉紅葉如飄飛的蝴蝶爭先恐後,在香山之巔會聚。一片葉子似一點星火,點燃火炬般的樹,燒遍整個山。從這個山脊到那個山脊,滿山的驚訝與讚嘆點綴在錯綜交織的古道。假如火繼續往前,是否可以抵達圓明園。探看八國聯軍如何燒光國人的盲目自大。
  • 周末時光丨樹(附語音)
    周末時光丨樹(附語音) 2021-01-09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簡友佳微】散文從門口進來
    以下作品——原創:黑龍江小龍女來源:黑龍江小龍女(ID:gh_41d6ed6c33fd) 散文從門口進來    但是入世稍深,漸漸煎熬成為一顆「煮硬了的蛋」,散文從門口進來,詩從窗口出去了。「嘴唇在不能親吻的時候才能唱歌。」一個人如果達到相當年齡,還不失赤子之心,經風吹雨打,方寸間還能詩意盎然,他是得天獨厚,他是詩人。——引自梁實秋的散文《詩人》近來讀梁實秋的散文,看到上面的一段話,不禁百感交集。
  • 上遊•夜雨丨重慶散文家邢秀玲吳佳駿作品入選全國性散文選本...
    重慶散文家邢秀玲吳佳駿作品入選全國性散文選本去冬今春,重慶散文家邢秀玲、吳佳駿的作品先後入選數種全國性散文選本:邢秀玲的《巫山紅葉》(刊於《人民日報》2018年1月1日)和吳佳駿的《一個虛幻的夏天》(刊於《青年文學》2018年第4期),選入《中國散文年度精選》;吳佳駿的
  • 聽歌|父親的散文詩,那把人拉進故事的歌詞
    很喜歡《父親的散文詩》這首歌,無論是許飛的演唱還是李健的演繹,都能讓人沉浸在歌曲的情境中,感受到流逝的時光背後那流淌著的父愛
  • 散文丨賈小玲:芭茅花開
    南充市散文學會會員,嘉陵區作協副主席。作品載於《精神文明報》《中國教師報》《潮州日報》《當代千人詩歌》《南充日報》《南充晚報》等報刊雜誌。【「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啟事】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
  • 郭風百年丨肖海英:在童話世界中永生♬
    2010年1月3日,在天亮前那個叫凌晨的時光中,他化作草尖上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慢慢滑下草尖降臨大地,靜靜地融入泥土,但是他璀璨的光芒依然一直照徹著敬佩他的每一個人。他用他的童話和散文,喚醒一些大人走丟的純真。他的實踐,解決了兒童文學的難處:你必須是兒童,又必須是大人;在用兒童的眼光觀察的同時,又必須用大人的心靈思忖。他是一個「大孩子」、「大朋友」,有一顆不會衰老的童心。他總是像兒童那樣用稚氣的、充滿新奇之感的眼光看世界。在他的童話、散文裡,一切都是優美明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