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興散文》:在靜止的時光裡深刻感受細微的生活

2020-11-19 簡兮的情感視界

最近,在讀著名作家肖復興老師的散文集,讀完仍然覺得餘味悠長,暖意滿滿。肖復興老師對生活細微的刻畫,和深刻的感受讓人動容。

從親情,友情,兒時的朋友,乃至一茶一飯,肖復興老師都能從回憶中感受出溫暖,溫暖中又溢出濃厚的情。一個深情的人是善良的,柔軟的,渾身散發著光,可以照耀別人。

讀這本《肖復興散文》,你可以清楚地感受一顆充滿愛的心,面對曲折的人生,是怎樣把它譜寫成一朵燦爛得花的。而我們普通芸芸眾生,在閱讀時,對人生所經歷的一切,也會有新的感悟,我讀完全書,對生活也有了許多感觸,今天就來和大家一一分享:

一: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愛,有的濃烈有的輕柔,需要你用心去體味。

01:父親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影響我一生!

肖復興的父親有三件寶貝,一塊瑞士舊懷表,還有就是郎世寧和陸潤庠的字畫。父親用自己收藏的名貴字畫教育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們藝不壓身,要好好學習,多學本領。

生而為人,就是要有一身過硬的本領,像郎世寧會畫畫,從義大利跑到中國,照樣靠畫畫闖出了一片天地。

父親希望孩子能學有所成,就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連飯也吃不上,也要堅持讓孩子上學。最後不惜賣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畫和懷表,無論多困難,都要省錢給孩子買書。父親總是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在父親的堅持下肖復興老師最終學有所成。

最好的愛是接納和引導,而最好的教育是愛。我們面對孩子,包容他,引導他,更要接納他的一切,接納他的平凡和普通。

然後引導他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然後勤懇且努力地衝向目標,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2:母親像陽光,永遠溫暖且充滿智慧。

肖復興老師小時候,正處於物質匱乏的時代。那時候沒有空調,晚上蓋著寒冷的棉被,睡一夜身上還是冷的。而他的母親,為了讓孩子晚上睡在溫暖的被窩裡,就在白天把被子曬暖,然後抱回屋裡在床上鋪成被窩狀,這樣晚上孩子就可以睡在溫暖充滿陽光的被窩裡了。

在條件有限,又想給孩子創造舒適環境的時候,母親們總是有充滿智慧的主意和想法。我認為不是身為母親就變得很聰明,而是她全身心地為孩子著想,為了孩子的一切,他們用心而執著地奉獻。

03:有人和你血脈相融,半生守護,半生分離。

肖復興老師和他的弟弟都是姐姐帶大的,後來母親去世,姐姐又因為種種原因遠嫁內蒙古。那時候,思念姐姐是肖復興老師每天的功課。

後來,姐姐總是想方設法給家裡寄錢和糧票,也一度提出要把肖復興老師接到內蒙古上學,但是被父親拒絕了。後來姐姐又不斷地給肖復興老師提供幫助。可惜人生匆匆幾十載,最親的人卻聚少離多。姐姐是除了母親對他最關懷的人,不能跟姐姐時常相聚,是肖復興老師一生的遺憾。

人世無常,有時相依相伴的親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面臨分離。最痛苦的是離別,最難熬的是思念。所以人要學會珍惜相守的時光,分離後要學會寄託思念。畢竟,分別才是人生的常態,把思念放心底,學會說再見。

二:來來往往,這一生遇到的人都會是過客,這些過客卻給生命留下了永恆的精彩。

01:老院子雖然早就不在了,但兒時是朋友的倆人,老了也依然是朋友。

玉生是肖復興老師兒時的朋友。小時候,玉生家裡很是富裕,在肖復興老師難過的時候,玉生送給肖復興老師一本色彩斑斕的糖紙,那本糖紙照亮了肖復興老師的童年,也被他一直收藏。

後來,肖復興老師聽朋友說起玉生,為了愛情半生顛簸的玉生;臨到老了窮苦不堪,連父親去世都沒辦法安葬。聽說玉生的情況後,肖復興老師想著趕緊去看看他。因為,在肖復興老師心裡,他們永遠是朋友。

珍貴的情感值得一生銘記。把別人的好深深記心裡的人,本身就很溫暖,因為他的心裡裝滿了陽光。重情重義也會被生活回報,所有的情義最終都會和你相遇。

02:始終有個地方讓你難忘,因為那裡有人讓你難忘。

肖復興老師年輕的時候,在北大荒當知青,當時種地,幹的都是累活。但肖復興老師卻懷念北大荒,懷念那裡的人。

在肖復興老師回北大荒看望老朋友的時候,有個「酒鬼」朋友一上午沒敢喝一滴酒,專門為了他去釣魚。就是為了讓肖復興老師能夠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魚湯,這樣的情分,真摯又難得。

有些地方,也許我們只是暫時停留駐足。但是停留的時候,卻被人真心相待。那些好,就像寒冬的太陽,讓人每每想起就倍感溫暖。

03:一路上會遇到很多人,總有人給你深思和啟發。

小關是肖復興老師住院時遇到的一個護工。身為護工,小關認真負責,心地善良又不貪便宜,讓肖復興老師對她很是欣賞。

但是小關卻命運坎坷,幼年時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姐姐,導致小關出賣勞動力才能掙點微薄的工資。丈夫家暴她,女兒面臨高考時早戀。但是小關卻樂觀堅強的生活著。雖然無奈,卻沒有被困境打敗。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細微的處事方法,都能讓我們學習,給我們啟發。有時候,別人身上也有自己的影子,對照他人觀察自身,能夠讓我們自省,反思,成長。

三:物品寄託的是情感,承載著我們每個人的思念和回憶。

①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盡力就不會留下遺憾,回頭看,只剩下思念。

肖復興老師年輕的時候,荔枝還是稀罕物品,貴不說,過了時節,有錢也買不到。有一次,肖復興老師買了「昂貴」的荔枝回家給母親吃,母親心疼花了錢,看著荔枝又十分欣喜。

後來,肖復興老師總是買荔枝給母親解饞,在母親去世前,他還及時買了荔枝,慶幸沒有留下遺憾,讓母親臨走前能吃到心愛的荔枝。後來,肖復興老師才知道,買來的荔枝都被母親偷偷給饞嘴的小孫子吃了,他以為的沒有遺憾都是自己假想出來的。

我們總會送給親人這樣或者那樣的物品,來表示關愛,以為自己的禮物送的周到,關心就算到位了,就會問心無愧。後來再回頭才知道,自己想的只是在安慰自己,我們並沒有給到親人真正想要的。

②煮白薯是記憶深處永遠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肖復興老師回憶小時候的煮白薯,煮白薯也叫烀白薯。就是把白薯洗乾淨,然後在街口支起一口大鍋,把白薯放進鍋裡煮,只到鍋裡的水燒乾,白薯充分吸收了水分,裡面的白薯瓤變得甜軟嫩。

那時候沒有糧食,家家戶戶都靠煮白薯填飽肚子,肖復興老師家也不例外。每到買白薯的時候,大家拿著糧票和袋子去糧店排好長的隊伍。那時候的白薯特別香,不僅能夠裹腹,也滿足了肖復興老師幼年時對香甜可口食物的幻想。

在現在物慾橫流的年代,很多孩子體會不到什麼叫做真正的美味,他們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也有鋪張浪費的情況。這是個很好的年代,也是個最壞的年代,因為吃的太飽,而體會不到食物的香甜與珍貴,是這個時代孩子們的悲哀。

③當物質不再稀有,很多珍貴的東西卻變得稀有了。

肖復興老師回憶,他幼年的時候,大家連飯都吃不飽,糖更是稀有物品。大家把糖精拌在水裡喝,包在餃子餡裡,或者去吃青色的玉米杆,就是為了品嘗那一點稀缺的甜。毫無疑問,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心中,甜是值得嚮往和敬畏的。

現在,糖分卻成了人們避之不及的東西,因為三高大家都不敢吃帶糖的東西,不加糖的飲料和牛奶受到了歡迎,肖復興老師回憶從前,感覺有很多珍貴的東西在悄悄流逝。

人是迷茫的,深受環境的影響。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才是對自己最好,所以總是在不斷試錯,然後又不斷改正。物品稀缺的時候,大家嚮往糖和甜,努力的讓自己嘗到可貴的甜。後來時代進步了,糖製品到處都是,大家因為不節制,導致身體生病,卻不能吃糖了。循序漸進,淺嘗輒止,警醒我們控制欲望,才能品嘗甘甜。

總結一下:

「著墨無聲,墨沉煙起。」是肖復興老師所說的散文最高的境界。除了故事中情真意切的表達,肖復興老師的文字也是細膩柔情,讓人看了如痴如醉,深深沉浸在裡面。

《肖復興散文》是肖復興老師的精品散文集,裡面不僅有柔美細膩的文字,更有肖復興老師對人生的感悟和啟迪,更多的是對生活的態度和智慧,有空的話讀一讀,對自身成長和生活困境,總能有所啟發和幫助。

相關焦點

  • 《肖復興散文》:不負青春不負己,愈平凡愈偉大
    ——肖復興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無怨無悔的人生,什麼樣的人生才是幸福滿足的人生,我想每一個人的定義都不同。當代著名散文名家肖復興先生就曾對無愧無悔的人生有過自己的解答,他是如何說的,也是如是做的,也許這就是作家的篤定和信仰,相信什麼就去做什麼,深信什麼就去實踐什麼。
  • 午間閱讀 | 肖復興:書寫天壇裡的芸芸眾生
    73歲的肖復興在這個歲末出版了《天壇六十記》(長江文藝出版社,2021年1月)。2020年是明成祖遷都建立北京城600周年,天壇和故宮都600歲了。在這份獻給天壇600周年的另類紀念中,肖復興描述了昔日皇家祭壇逐步成為「人民的公園」的歷程,書寫了天壇裡芸芸眾生的人生百態。
  • 第二屆好生活好散文原創作品 【89】邱澤友 : 感受音樂的魅力
    我時常懷念上稅校時那段美好的時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與音樂有關。記得那時上早自習課,同學們陸陸續續來到教室,講臺靠窗的一角有一臺電視機,正在播放著當時大行其道的流行歌曲。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流行樂壇,還是相當清新的,名家薈萃各顯身手,吸引著無數年輕人的眼球。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可以扳著指頭數出一大串歌手的名字,而且誰的腦子裡不會多少留下一些偶像的影子?
  • 散文丨柔軟的時光
    古樸的箏聲散發著濃烈的清幽,有青蓮的氣息,有古典的韻致,我的心突然生出了無限歡喜,恰如想起生活過往裡一段段柔軟的時光,那些青苔一樣的幽幽記憶,百轉千回。(一)夏天說來就來了。周末的早上,女兒還在小睡,我早早起床在電腦前寫作。
  • 補時 停下時光,靜止衰老
    當然更具有其引申義就是將時間定格在最美好的人生階段,一切都將美好延續而不要流逝……這是一種生活哲學吧,不過我想也包括是希望你在這家咖啡館可以度過一種不想時間流淌,就靜止在此時此刻的美好體驗吧。三四口乾杯後,掛杯明顯,杯底餘香持久不散,整體的感受還是可圈可點的。與此同時,還點了一杯愛爾蘭咖啡,愛爾蘭咖啡其實在咖啡館不算常點部分,不同店做出的效果和口感也參差不齊。
  • 賈平凹的一篇散文,構思獨特,寓意深刻,值得一讀再讀
    每個人都有過一段難忘的童年時光,雖然有人無比幸福,有人卻相對悲戚,但即使是在萬分痛苦中,也能發現幾段令人感到非常溫馨的往事。生活中充滿了酸甜苦辣,但人們卻容易記住更多的悲痛經歷,而一些甜蜜的童年往事往往絕口不提。既然人生苦短,反而更應該抒寫令人感到心情愉悅的故事。
  • 【生活筆記】甘肅 郭秀秀‖時光搖晃在那節綠色的車廂裡
    自此,時光中的大半光陰,都搖晃在那一節節的火車上。記憶中總是有一節火車,在慢悠悠的搖晃著,跟著車頭前行的節拍拍打在車廂的接頭處,轉彎或是爬行時,火車就晃動的愈發厲害。一下一下,直晃進人的心裡,跟著歲月發酵出它獨特的節奏。  我喜歡這樣的遠途,好像要去哪裡,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了的。人們把行李放滿行李架,放不下或是人多的時候連座位底下都會塞滿行李。
  • 「仁美文化」散文:《「宅」時光裡親情暖》
    今天,【仁美文化】欄目為大家帶來散文《「宅」時光裡親情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初春顯得不太好過,人們紛紛「宅」在家中,以往喧囂熱鬧的城市冷清得像一座空城。城市裡的一切實際上靜而不寧,大家同仇敵愾地與病毒作鬥爭,正如作家畢淑敏說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慌、不哭、不煩躁、不崩潰,以反省的姿態思慮過往,以鎮定的勇敢走向未來。」「宅」也是抗疫的一種方式,但「宅」不等於無聊,要「宅」出生活的質量。欣是我的一位武漢文友,對文學共同的喜愛,讓我們結識並彼此欣賞,平日裡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 感受深情散文詩,餘秋雨《我在等你》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餘秋雨的一首散文詩——《我在等你》,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最美散文詩。餘秋雨,於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縣,中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作家、散文家。餘秋雨於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5年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
  • 唯彩ZV55C6讓時光靜止在每一站的幸福
    而人卻是貪婪的,總希望一直沉浸在幸福的海洋裡,時光能夠禁止在幸福的那一刻。    渴望留住每一站的幸福,為何不試著將「幸福」寫在一臺DV裡,寫在唯彩ZV55C6裡。唯彩ZV55C6是國產DV品牌唯彩旗下的一款旗艦級數碼攝像機產品。
  • 瑜伽音樂丨嬰兒式治癒歌單,感受時光,感受生命
    瑜伽音樂可以把它當成純粹的音樂欣賞,也可以把它當成入睡前的催眠曲,更可以用它舒緩緊張工作所帶來的沉重壓力,從而使緊張的生活變得更輕鬆、愉悅、健康和明朗。今晚,讓我們沉浸在音樂之中,共同感受瑜伽的別樣之美。
  • 朱家角百年老宅,搖身一變成超美民宿,擁有讓時光靜止的驚豔!
    乘著小船,穿過放生橋,沿著蜿蜒小河,搖搖擺擺淌進朱家角古鎮腹地,鎮中水道縱橫,古橋橫跨,一路上感受著古鎮的水色湖光,古樸而淡雅的朱家角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質樸低調中透露著靜止時光的驚豔。以船代步,行船入宿,這是井亭民宿的特色迎客方式。入住其中,能聞到葉香,更聽到咿呀咿呀船櫓聲,能圓一個江南水鄉夢。
  • 我手寫我心——賞析張靈芝散文的審美感受
    於是,又念起了她的散文來,並索要數篇細讀慢品,更覺文美情深,「我手寫我心」,纏綿悱惻而又不失清新明快,進而產生了探尋其散文審美感受的勃勃興致。審美感受,即美感,是指審美主體(審美者)對於審美客體(審美對象)所產生的一種具體的情感體驗與反應。那麼,散文的審美感受,就是作品中所展示出的,或者說是讀者所感受到的美的情感體驗和反應。
  • 散文 | 張玖玲:時光深處有菊香
    別屋裡連盆都扔垃圾箱裡去了。這土一季花都養不活,還期望她明年能開花?別做夢了。」看到我修剪殘枝,同事調侃說。是啊,這盆裡的土太薄瘦了,是那種不毛之地的灰黃色。可我不想放棄,倘若她能發芽,來年開了春,我一定去城南的樹林地裡去挖取腐土,再去大街上香油房潘老闆處討要香油渣,親自漚肥養活她。我暗下決心。我把她搬進到我的家裡,沒幾天,她果然發芽了。
  • 時間不會靜止,生命不會永恆
    新項目開始以後,緊湊的工作節奏讓我很少再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真實。
  • 生活本細微,你我皆凡人
    文丨劉巖 · 主播丨啄二少米蘭.昆德拉有一部經典小說《生活在別處》,書中描寫了主人公雅羅米爾在體面的現實生活裡,一心想超越自身現況,去追求更加崇高的東西。然而他的脆弱、虛榮和專橫,並沒有帶來希望的崇高,反而讓他表現出更多的殘忍。最終他青年早逝,生命之舟被現實生活的驚濤駭浪所顛覆。
  • 正寧劉政先生獲冰心散文獎
    著名作家冰心女士生前曾是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冰心散文獎是遵照其生前遺願而設立的,旨在彰顯我國散文創作的成就,不斷評選出題材廣泛、思想敏銳、著力表現現實生活,創作形式風格多樣的優秀散文。冰心散文獎是與「茅盾文獎」(長篇小說類)、「魯迅文學獎」(中、短篇小說)並列的我國文學界散文類最高獎項。也是中國目前中國散文單項評獎的最高獎。先後有賈平凹、肖復興、閻綱、趙麗宏、鐵凝、遲子建、張勝友等獲得此殊榮。
  • 贈票活動|《為你寫詩》為你靜止,「如果時光也能回心轉意,你敢不敢再傻一次?」
    《為你寫詩》以時空穿梭為紐帶串聯起整個故事脈絡,主打的穿越元素與以往作品中的穿越迥然不同,吳克群也說,這是一個不一樣的穿越故事,看完電影會令人想到現在,過去和未來,會感知到在漫漫長河裡,為你靜止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