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西元前。這是一首看似久遠卻近在眼前,甚至唱進未來的歌曲,有多少人是因為這首歌入了杰倫的坑,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一走就是一個青春,而又有多少人將這首歌當做自己對西方歷史及地理的開蒙歌曲傳唱至今,愛在西元前的出現,讓我們第一次領略了歌曲與知識結合的無比魅力,也讓我們知道了原來情歌可以寫出如此有內涵的內容。如果說以父之名是周杰倫快歌中當之無愧的國王。東風破在國風篇,最終勝天半子,那麼愛在西元前就是R&B曲風中的最強節奏。而這首歌也依靠著他顛覆式的曲風。來自神奇的節奏,穩定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而如今18年過去了,祭司、神殿、徵戰、弓箭、深深的鐫刻在了每位傑迷的心目中,並在腦海中縈繞纏綿,未曾絕斷。而小娛受至今都認為這首歌是周杰倫與方文山及整個製作團隊第一次達到頂峰所呈現出的作品。
先來看看這首歌的基本信息。2000年,周杰倫在逛完博物館後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驚世駭俗的愛在西元前。這首歌收錄在2001年發行了個人第二張專輯,也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神裝的範特西中,是由周杰倫作曲,方文山填詞,林邁可編曲,鄺盛擔當MV導演,而故事的原型正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他妻子米蒂斯的故事。
小娛認為這是歌雙絕,第一絕絕在這首歌的曲上,眾所周知,周杰倫曾經剛出道,被稱為過R&B小天王,不論在學術方面如何區分徵途R&B。總之在每位聽眾心中,陶喆,周杰倫為我們帶來了西方最流行的音樂曲風。那麼這首愛在西元前正是周杰倫這個曲風集大成之作。R&B中文直譯就是節奏布魯斯,那麼節奏將是這個曲風的核心要素。這首愛在西元前正是在節奏方面拔得頭籌。大家都知道華語音樂之所以沒有成為世界主流文化背景是主要原因,而其中最核心的一個原因就是語言,尤其是漢語。既然杰倫選擇了西化純粹的R&B曲風作為創作風格,那麼他就必須要解決語言文字的問題。而恰巧周杰倫獨特的演唱方式將文字音準弱化,正好迎合了這種曲風。這也使得周式R&B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本首歌周杰倫在作曲上展現了超人的天賦,無論是主歌部分,其次說唱的A段,和弦前進,還是B端異於常人的大小調互轉,再到驚為天人的C段,那句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這句,這一句將歌曲再次推向高潮。而這一句竟然是周杰倫在錄音棚中靈光乍現的創作。實在感慨鴨舌帽版的杰倫,創作能力至臻化境,同時不得不提一下我們的節奏大師林邁可,無論是前奏DEMO的設計,還是古典的安排,都讓這首歌有了非凡的靈性。
而這第二絕就絕在這首歌的歌詞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首愛在西元前為當時的國內聽眾普及兩河流域的文化,做了不小的貢獻。三千七百年前,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律彙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如果小娛沒記錯這個知識點,應該在中學時期的歷史課本上出現過。同樣底格裡斯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蘇美女神。這些曾經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兩河流域文明。在這首愛在西元前的歌曲中,優雅呈現,也帶著我們一起領略了,屬於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國度的璀璨文明。講到這裡,小娛不只對方文山強大的歌詞,創作能力,知識儲備程度,天馬行空的創作風格,文字的運作能力所訝異,也為曾經用粗鄙語言質疑,他的某君所汗顏。這樣的歌詞內容配合堪稱神奇之音的最強節奏所呈現的作品。我只能說,即使華語樂壇之幸,同時也是華語樂壇之殤。2001年或許沒有周杰倫的出現,我們依然沉寂在你情我愛的大眾情歌中無從選擇,或者追求潮流的年輕人已經選擇了鄰國文化。但是這個天才的出現讓我們早在18年前就能聽到這種神乎其技的作品,這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八五後到九五前,這十年出生的人,大多經歷了華人文藝最巔峰的時期,但巔峰過後的一地雞毛更讓人感到痛苦。
為什麼最近黃義達的那女孩對我說,劉德華的17歲等等,這些老歌的翻唱又火了起來。正是因為前階段的音樂作品無法滿足聽眾的需求,歌手們只能從那寶貴的稀少的華語樂壇巔峰時期的曲庫中拿來翻唱。但這種坐吃山空的情況還能維持多久,又會有什麼樣的人再次出現拯救如今的華語樂壇,這一點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