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歷經十餘年太極拳終於申遺成功,河南又多了一張世界級名片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16日晚的河南焦作陳家溝,溫度止於零下。即使是在如此寒冷的夜晚,依然有眾多人在戶外翹首以待,等待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對中國提交的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請的決定。

作為太極拳發源地的陳家溝,一掃冬日夜晚的冷寂,處處燈火通明,炫目的燈光火熱了等待的氣氛。

太極拳祖祠古樸的建築在炫彩的光線下更顯厚重恢宏,這裡既是陳氏族人尋根問祖、祭拜先祖的場所,也是太極拳習練者祭拜歷代太極宗師之地。這一晚,它是人們的目光所在,是無可爭議的主角之一。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豫北普通鄉村充滿了魅力。它的歷史源遠流長,太極文化更是讓人著迷。陳家溝位於焦作市溫縣城東5公裡處的清風嶺中段,原名常陽村。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更名陳家溝。

東溝湖邊太極拳表演引人入勝,一招一式看似柔軟卻又隱含著諸多力量。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由陳王廷創編以來,世代傳承,現在已經發展出多個流派,包含有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

300多年的時間,讓太極拳這一承載著中國文化的武藝走向了全世界,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更是達到了4億。2018年,文旅部將太極拳作為中國唯一項目列入2019年申報工作中,委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組織的太極拳申遺相關材料進行完善修改,按時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表演者手持太極劍,舉手投足之間魅力無限,慢如春蠶抽絲,快則瀟灑飄逸。

燈光倒影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湖水的心情似乎和人們的心情一樣,帶著欣喜的期待和些許的焦躁不安,緩緩流動著,起伏難平。

說起太極拳,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項專屬於中老年人強身健體的運動。其實這看似簡單的招式裡蘊含著太極玄妙,暗合著五行八卦,因此俘虜了眾多人的心。

習練太極拳的,不僅有普通人,還有知名人士。飾演金剛狼的美國影星休·傑克曼,在電影準備期間花了1年時間每天練太極。馬雲還將太極定為阿里巴巴內訓項目,並主演了電影《功守道》。

在陳家溝,幾乎人人都會太極拳。當地人自不必說,更有遠道而來前來學習的孩童,他們整天耳濡目染,完全沉浸在太極的世界中。

作為黃河文化符號之一,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亮眼獨特的存在。而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此時的陳家溝沒有黑夜。(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線上宣布,由中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份子。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太極拳申遺成功帶來的福祉無疑是巨大的。這意味著河南政府和人民願為全人類承擔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同時也激勵和啟迪著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申遺成功後,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合理開展旅遊,傳播中國文化,也是世界遺產的功能之一。文化旅遊的提升拉動作用從中國其他世界遺產地「申遺」前後旅遊人數的對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這是自太極拳創立以來,最值得慶賀的一件大喜事。」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2008年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已走過12個年頭,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因太極源起,17世紀中葉,太極拳在溫縣陳家溝村由陳王廷創編以來,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是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目前發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個流派,現有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是獨具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魅力的「國家名片」。
  • 港媒:歷經10年努力 太極拳「申遺」成功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港媒:歷經10年努力 太極拳「申遺」成功參考消息網薩馬蘭奇體育頻道12月23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12月18日報導,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年前中國首次提出這一申請
  • 太極拳申遺圓夢,焦作文旅擔當新使命衝刺新高峰!
    集健康、武術、文化三種屬性於一體的太極拳,實至名歸,正式躋身世界級文化名片。 從雲臺山到太極拳,從自然景觀到文化遺產,焦作先後培育了兩個世界級文旅品牌,創造了歷史,也迎來了雙擎驅動的文旅發展新時代。捷報厚積薄發,焦作再添世界級文旅品牌 「激動、興奮,都盼了幾十年,現在終於圓夢了!」
  • 太極申遺圓夢 奏響焦作文旅「衝鋒號」 從雲臺山到太極拳「雙擎...
    集健康、武術、文化三種屬性於一體的太極拳,實至名歸,正式躋身世界級文化名片。圓夢申遺,讓太極拳這個發源於溫縣陳家溝村、聲名遠揚的厚重文旅品牌之地位進一步強化,也讓焦作文旅業在2004年雲臺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後,再次厚積薄發,更具世界影響。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媒體聚「焦」
    原標題:太極拳申遺成功 媒體聚「焦」   太極拳申遺成功,成為我國42個世界非遺項目之一。消息傳來,全國媒體紛紛聚焦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給予了濃墨重彩的報導。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楊露禪 楊露禪(1799年—1872年),直隸省廣平府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1840年前後,楊露禪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學拳藝成後返回家鄉永年區設壇教拳,拳械運用高妙,所向無不披靡,鄉裡高手盡皆懾服。後來因故又被薦往北京,歷任大戶醬園張家,京師旗營武術教師等。舊社會武行規矩雖大,但爭鬥也極多,露禪公因每在擂臺上與別家武者比武較量,出手即見紅,一響必成功,遂被譽為打遍京城"楊無敵",名聲大噪。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無人機升空陳家溝讓太極「武破蒼穹」
    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 為迎接並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12月19日太極拳交流座談會在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匯聚在太極故裡溫縣陳家溝共襄盛會。
  • 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傳來喜訊: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成功申遺後,太極拳成為了焦點,如何以此為契機宣傳推廣太極拳?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朱建偉說,太極拳申遺工作持續時間長,過程艱辛,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個時間點:2016年,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工作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1月,省政府致函原文化部,申請將太極拳列入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工作取得重要進展;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確定太極拳為我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個縣政協使出了「洪荒之力」
    剛剛過去的2020年,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太極拳究竟有何魅力?成功申遺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媒體報導,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 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即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
  • 太極拳申遺成功,90後大師文採會上亮真功!
    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被正式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次日一早,當觀眾走進在民生藝術碼頭開幕的2020魅力長三角·上海(浦東)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產品採購大會,就被展場入口處的海報吸引,上寫著:「恭賀太極拳申遺成功!」落款是:「浦東新區太極拳協會」。
  • 等了8年仍被擱置,人大代表心急如焚:「懇請媒體一定要呼籲,太極拳申遺不能再等了」
    「懇請在場的新聞媒體朋友一定要呼籲,太極拳申遺不能再等了,太極拳是河南的,也是中國的。你們如果需要資料,我這兒非常詳細。」李光宇做了個拜託的手勢。他說,文化部應該加大支持力度,組織各級專家對太極拳申遺專題片和文本進行討論修改,不斷完善基礎工作,為申遺成功打下堅實基礎。而在此前,孫立坤也在發言時重點提到,國家應支持以加快推進太極拳的申遺的建議。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2006年5月,太極拳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08年9月,我接到通知,被抽調到焦作市參加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工作。當時時間很緊,河南省文化廳也派出專家幫助我們分析研判、填寫申報文本、準備收集申遺資料。我們又到北京去接受文化部專家的指導。
  • 太極拳申遺成功,作為發源地的河南陳家溝,一夜之間便全世界聞名
    因此,練太極,百利而無一害,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承認,並獲得成功的原因。此時,我便來到了「溫縣陳家溝」這個太極拳的發源地,探尋最純的太極文化。此次太極拳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全世界太極愛好者的一大盛事,陳家溝還舉行了盛大的申遺晚會和各種慶典活動,現場不僅有大師親自表演太極拳,還有千人太極拳、無人太極拳、無人太極拳表演等節目,將太極符號與時尚科技相結合,當真別具一格,幸好這一次我來到了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我想這絕對是人生中值得紀念的一次旅程。
  • 太極拳申遺路上的「洪荒之力」
    「太極拳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讓太極拳服務更多人。」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瞬間沸騰了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