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部How and Why科普片,詼諧小巧,卻能讓孩子了解萬物運轉的秘密

2021-02-15 小花生網

橘子:周末家庭影院時間,橘子來給孩子們推薦幾部特別好玩的科普片,來自BBC,Disney,Discovery,都是咱壓箱底的「寶貝」哦。

這6部科普片,畫風輕鬆詼諧,主題五花八門,卻和生活緊密相關。每集10-30分鐘,每天一集,毫無壓力。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到小花生網查看這些科普片的下載連結 ... 

1、萬物運轉的秘密

The Way Things Work



這部動畫片來自一本著名科普童書 - 《萬物運轉的秘密》(The Way Things Work),這是凱迪克金獎得主大衛·麥考利創作的經典科普繪本。這本充滿創意的物理世界入門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半個世紀,讓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有了絕妙的聯繫。

可愛幽默的猛獁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迷人的物理世界,以動畫的方式描繪了數百種機械運轉的原理,展現了物理源於生活的發展歷程,從簡單的起重機到高科技的網絡,盡數囊括其中。


故事簡單易懂,語言風趣幽默,孩子們看了,能對複雜的物理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

2、什麼是什麼

How and Why


迪士尼少兒英語系列 How and Why( 《什麼是什麼》)是一檔非常優秀的青少年科普節目,集科學性、權威性、精彩性於一體,被盛譽為歐美版《十萬個為什麼》。

這個系列共有26集、每集時段30分鐘,主題豐富,信息量大:從浩瀚無垠的行星太空到噴湧而出的火山熔巖,從極盛而衰的古羅馬帝國到充滿傳奇色彩的中世紀城堡,從電影的誕生過程到機器人的製造、功用,從聰明善良的海豚到令人望而生畏的蜘蛛…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科技、生物等不同領域的知識…


How and Why 的解說詞是針對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心理做了專門的研究之後再精心撰寫而成的。每一句解說詞都以「科學」、「普及」為宗旨,圍繞主題,深入淺出地將深奧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既不失科學的嚴肅性,又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影片編排緊湊,畫面音效逼真精美,讓孩子們可以身臨其境般感受科學的神奇魅力。三個卡通精靈在影片中穿插出現,以對話的形式適時地對主題做適當的鋪墊和延伸,對話幽默風趣,天真活潑。所以這部 How and Why 被稱為「寓教於樂」、融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科普影片,真的是實至名歸…


01 planets 行星和太空之旅
02 shark 鯊魚
03 avigation 航空
04 ancient Rome 古羅馬
05 volcano 火山
06 travel by train 鐵路旅行
07 moon universe 月球和宇宙
08 automobile 汽車
09 whales and dolphins 鯨魚和海豚
10 weather 天氣
11 knight and castle 騎士和城堡
12 earth 地球
13 human and human brain 人體和大腦
14 dinosaur 恐龍
15 spider 蜘蛛
16 computer and robot 電腦和機器人
17 reptile and amphibian 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
18 Indians and the Wild West 印第安人和大西部
19 pirates 海盜
20 film and TV 電影電視
21 trees 樹木
22 ships 船舶
25 cats 貓
26 mummies 木乃伊

3、生活科技大解密 

How Do They Do It?




機場是怎麼處理每天數十萬件的行李的?汽車的安全氣囊為什麼可以快速充氣?被孩子問到答不上來,這已經成為爸爸媽媽的日常之一了吧。

這部來自Discovery頻道的科普片《生活科技大解密》和之前我們推薦過的《造物小百科》(也叫《製造的原理》)是姊妹篇。


影片主要介紹事物的運作原理,並把焦點集中在各種日常物品, 包括世界上最快的電梯,以及最昂貴的巧克力等等…講述科技如何支持我們的生活,包括飲食、駕駛與搭乘飛機,全是日常活動中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孩子們還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冷門趣味知識,比如:噴射機循環再造可以變成行動電話;一滴從噴墨印表機噴射出來的小墨點,溫度竟比太陽熱力更高;等離子電視原來需要結合等同於形成閃電和北極光的力量…科技的奧秘令人驚嘆…


第一季
1    飛機回收,電漿電視,煙火,鐵軌,印表機墨盒    
2    鹽礦,慢跑鞋,造船,動能表,風力發電場    
3    輪胎,挖土機,報紙,貨櫃裝卸,隱形眼鏡    
4    海底電纜,塔式吊車,鉛筆,供水系統,牙膏    
5    玻璃,高爾夫球,拉鏈,可樂,更換機輪    
6    混凝土,手機,白熾燈泡,鋼,交通控制    
第二季
1    鑽石,臺北101,汽車壓碎機    
2    空中加油,滑雪場,汽車生產    

3    破冰船,塑膠鈔票,保齡球道    
4    採礦卡車,板式家具,航空交通管制    
5    伐木機,機場行李運輸,燈光秀    
6    開採黃金,高爾夫球桿,電扶梯    
7    隧道,茶葉,山地自行車    
8    聯合收割機,救生艇,巧克力    
9    空中巴士A380,消防車,番茄醬    
10    氣墊船,機車頭盔,橡皮筋    
11    安全氣囊,整冰機,床墊    
12    防彈裝甲車,電梯,起司   

4、比爾教科學

Bill Nye:the Science Guy


《比爾教科學》是一檔由迪士尼聯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打造的科教節目。科學家比爾·奈,以生動而詼諧的形式,簡單而有趣的實驗,深入淺出地解釋各種科學原理。


影片運用了大量的娛樂性圖表、特效,以及各種喜劇效果和音樂,孩子們看起來一點都不會感到枯燥。每一集中,比爾會不斷地為孩子解釋一個科學概念,直到他們完全了解並感到有趣為止。



《比爾教科學》也獲得了全美家長最佳選擇獎的肯定,更得到艾美獎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最佳兒童節目編劇、最佳音效合成、最佳音效製作、最佳攝影五個獎項…

5、瞬間認識世界

 Little Human Planet



BCC在拍攝經典紀錄片《人類星球》的同時,也製作了一部兒童版的姊妹篇《瞬間認識世界》(Little Human Planet),又譯作《小小人類星球》。讓孩子們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放眼世界,了解全球各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各色的家園和不一樣的願望。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小孩,打扮成森林鳥參加盛會;在非洲的馬裡,Kayentan的爸爸媽媽正在用泥漿修繕他們的房屋,而只有4歲的Kayentan則負責去河床上收集泥巴;在太平洋西部的美麗雅蒲島上,Putin則需要每天幫助姐姐和姑姑一起採摘山藥;在神秘的蒙古,遊牧民族家的小孩Shoree正在跟家人一起搭建蒙古包…


紀錄片共16集,每集6分鐘,通過對不同地區孩子的探訪,了解他們民族的語言、食物、建築和節慶文化…

6、快快好起來 

Get Well Soon


《快快好起來》是BBC兒童頻道CBeebies製作的一套兒童醫療題材節目,採用真人、木偶、加動畫的形式,基於孩子們看病的經驗,讓他們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識,明白疾病是怎麼影響到他們的身體的。同時,教育並激勵孩子們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和家長一起積極面對身體的健康狀況。



片中的醫生是由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兒科專家Ranj Singh博士出演,他將和助手Morag Calder一起探索並解釋30種常見的兒童疾病和傷痛,從哮喘到水痘,從食物過敏到打嗝等…


影片共有30集,每集14分鐘左右,適合3-9歲的小朋友觀看。


其實,科學啟蒙其實並不是一件很高端的事情,我們在家裡就可以和孩子做到。趁周末,陪孩子們來一場科學探索之旅吧~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到小花生網查看這些科普片的下載連結 ... 

相關閱讀: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進的教育資源

周一:英文原版書開團

周二:看世界,開視野

周三:怎麼閱讀,怎麼學英語

周四:美好生活畫報

周五:真實教育實踐

周末:新知、觀點 & 新書預告

相關焦點

  • 這6部How and Why科普片,詼諧小巧,卻能讓孩子了解萬物的秘密
    今天的這6部科普片,畫風輕鬆詼諧,主題五花八門,卻和生活緊密相關。每集10-30分鐘,寒假裡每天一集,毫無壓力。1.The Way Things Work這部動畫片來自一本著名科普童書 - 《萬物運轉的秘密》(The Way Things Work),這是凱迪克金獎得主大衛·麥考利創作的經典科普繪本。這本充滿創意的物理世界入門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半個世紀,讓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有了絕妙的聯繫。
  • 中國科技館原館長:閱讀科普童書為孩子擴展無限人生經驗
    人們為什麼能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為什麼用鉛筆寫的字能被橡皮擦擦掉,而原子筆和鋼筆寫的字卻不能被擦掉?飛機為什麼能在天上飛?太陽能是怎麼發電的?  「小小科學家,探索萬物由來」主題活動北京站30日分享了最新的「Discovery萬物由來的秘密」科普童書系列。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也來到活動現場。
  • 《萬物專刊》來啦!How It Works家族最受熱捧的大圖解專刊, 和孩子...
    關鍵是,孩子拆完後,雖然對事物的內部結構有了直觀的印象,但對於這些結構都是什麼?互相之間怎麼連接?又是如何運轉的?依然一無所知,而家長也往往給不出讓他們滿意的答案。  這樣拆完就廢,確實是種浪費。  就沒有什麼方式既能讓孩子痛快拆,又能學到東西,家長還不用頭疼嗎?
  • 這5部關於霍金的優秀影片,能讓孩子快速了解當代最重要的科學發現,還很勵志!
    去年,檁子收到一位八歲孩子家長的留言,他說: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研究的也是關於人類和宇宙未來命運的大事情,非常希望孩子能對霍金有所了解,但是自己是一名記者,不具備講解霍金理論的能力,所以特別希望小花生能推薦一些關於霍金的資源,能幫孩子和自己對霍金有個基本的了解。
  • 》兄弟篇《how to》中文版上市!科學怪咖教你「異想天開」
    眾多科普大V如畢導、姬少亭、Ent是他的擁躉,演員韓雪、藝人張顏齊也是他的超級粉絲,眼尖的網友也在大張偉曬出的書架照片上找到已拆封的what if?在全球讀者殷殷期待下,《how to:如何不切實際地解決實際問題》(以下簡稱《how to》)橫空出世了。
  • 火遍全美科普書《how to》中文版上市
    2015年比爾·蓋茨推薦的一本書引爆了一股腦洞科普熱潮,全球銷量累計突破百萬,這就是蘭道爾·門羅的《what if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以下簡稱《what if?》)近日,門羅的新書《how to:如何不切實際地解決實際問題》(以下簡稱《how to》)已由「未讀」出版社引進出版,即將與國內讀者見面。蘭道爾·門羅是美國「國寶級」科普作家,在世界範圍內擁有數千萬粉絲。《how to》是《what if ?》的兄弟篇。如果說《what if?》告訴你如何給腦洞大開的問題找答案,《how to》則告訴你如何異想天開地解決問題。
  • 2020超重磅:全球350萬讀者的世界神級少兒科普雜誌《How it works...
    那麼世界著名的少兒科普雜誌《How it works》是我們看到過的,全球大神級的期刊。無論是製作精良,還是內容全面,都沒有其他的青少年科普雜誌能超越它。而且,每期都是精品。如果你主要是想讓孩子了解認知科學,並緊跟科學發展趨勢,開闊科學眼界。那麼這一本就足夠了。
  • 火遍全美科普書《how to》中文版上市,曾引爆腦洞科普熱潮
    2015年比爾·蓋茨推薦的一本書引爆了一股腦洞科普熱潮,全球銷量累計突破百萬,這就是蘭道爾·門羅的《what if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以下簡稱《what if?》)近日,門羅的新書《how to:如何不切實際地解決實際問題》(以下簡稱《how to》)已由「未讀」出版社引進出版,即將與國內讀者見面。
  • 自從有了這本書,我再也不會因為孩子無窮盡的為什麼而惱羞成怒了!
    但是這些理論都沒告訴我,應該怎麼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直到身兼媽媽和童書編輯兩種身份的我遇見了《萬物運轉的秘密》這套書。看到《萬物運轉的秘密》英文原版書時,我當時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把這套書帶給中國的小朋友!讓我們的孩子也可以看到這麼高顏值又有內涵的科普書!
  • 給孩子們推薦6部世界頂尖的宇宙科普紀錄片(附播放資源)
    宇宙,充滿神秘,不著邊際;宇宙中的星系、黑洞、大爆炸不僅牽引著各路學者孜孜追求,也激發了孩子對未知世界的無盡想像和期待。今天,檁子就給孩子們推薦6部世界頂尖的宇宙科普紀錄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外太空的神秘世界。如果沒有看這些紀錄片,也許孩子們會覺得,向上看,白晝最遠就是藍天,夜晚最遠屬於星河。這些紀錄片會極大地打開孩子的眼界,引導他們向上看、向遠看。
  • 為了讓孩子愛上物理,BBC拍了部手繪風動畫片,有趣又長知識
    BBC科普動畫《萬物運轉的秘密 The Way Things Work》其實一提起物理,先不說孩子,就連很多大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難理解」、「很枯燥」,因為物理畢竟是要涉及到很多很複雜的原理。但是這部動畫片卻卻用一種很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物理中數百種的機械運轉的原理。
  • How it works中文版《萬物》招募坐班實習生
    How it works中文版《萬物》招募坐班實習生。 工作內容: 參與萬物新媒體平臺、原創產品及視頻的內容製作。 在這裡,你可以: 1.
  • 「黃金圈法則」——WHAT-HOW-WHY
    為什麼蘋果公司一直能保持創新並吸引果粉的狂熱關注?它本質上只是一個電腦公司起家,而且和競爭對手面臨一樣的市場環境。為什麼是馬丁路德金領導了美國的民權運動,而不是其他人?要知道他並非同時代唯一的因此坐過牢並且很富有演說能力的人。為什麼懷特兄弟可以製造發明出飛機?顯然有其他團隊比他們更加有各方面的條件,包括資金,人力等。
  • 讓全家都上頭的七部高分爆贊紀錄片,給孩子最好的科學啟蒙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就看我們怎麼去引導、發掘他們這方面的潛力了。相比於五花八門的玩具,我覺得完全可以通過一些通俗易懂,詼諧有趣的科學紀錄片或節目去點燃起孩子對科學的興趣。近幾年優秀的紀錄片層出不窮,但真正適合孩子看的紀錄片卻不多,我們從海量的網絡資源中為大家精選出7部專為孩子們拍攝的科學紀錄片和節目,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們打開探索科學世界的大門。
  • 3部零基礎科普動畫來了!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熱情
    家長當然都知道,給孩子做好科學啟蒙對孩子的思維、閱歷、知識等方面都有好處。但是一提起科學啟蒙,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枯燥的事情,就連大人有時候都未必能看得進去,何況是孩子!這其實就是對科學的刻板印象了,其實有不少科普知識都已經用更淺顯易懂,風趣幽默的動畫形式來表達了孩子,不僅對科學不牴觸,而且還能沉浸在其中。
  • 《來,認識身體》了解身體裡的秘密,學做自己的「健康小衛士」
    如果孩子們不了解這些身體裡的小秘密,還會做很多對身體有害的動作,比如摳肚臍眼、挖鼻孔,揭血痂、不洗澡、憋著不打嗝等等。其實,只要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真正了解到這些秘密,他們就能懂得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習慣會對健康有益,從而糾正錯誤的行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看《How and Why》,做個無所不知的科普小達人
    這26集影片的內容極為豐富、深厚,從浩瀚無垠的行星太空到噴湧而出的火山熔巖,從極盛而衰的古羅馬帝國到充滿傳奇色彩的中世紀城堡;從電影的誕生過程到機器人的製造、功用,從聰明善良的海豚到令人望而生畏的蜘蛛,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科技、生物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在攝像機和解說詞的指引下,每一集的How and Why影片都是一次神秘、奇妙的科學知識之旅。鯊魚真的是殺人如麻、嗜血成性的惡魔嗎?
  • 這10部科普紀錄片,讓孩子更早認識世界(內附觀看連結)
    觀看一部優秀的紀錄片,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獲得更多知識。BBC的精品紀錄片多如牛毛,像《藍色星球》、《地球脈動》一類的自然系列紀錄片想必大家也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些不一樣的紀錄片。這些紀錄片主要科普生活和人文知識,並且大多都是專門為孩子拍攝的,不僅增長知識,還有助於孩子發展語言能力。
  • 孩子暑假宅在家,看看這4部經典科普紀錄片,比看動畫片有趣多了
    馬上就要暑假了,很多的孩子到了假期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有的父母還會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報興趣班,其實,我們不妨給孩子看看科普記錄片,開拓孩子的視野,讓他們變得更聰明。對於小孩子來說,好的科普紀錄片能夠幫助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的奇妙之處,比如人文自然、文化知識、宇宙奧秘等等,科普紀錄片是孩子認知、了解世界和地球最佳的方式。
  • 一下子挖出了3部神仙科普節目,快讓我叉會兒腰!(內含資源)
    這三部科普節目的片長都很適中,最長不超過30分鐘,不會佔用太多的屏幕時間。其次,節目中的很多環節,都可以現學現用,和孩子立刻玩起來,不是簡單的知識點灌輸,大人也不會覺得太簡單或太無聊。另外,切入點,都比較日常,也比較新穎,能把複雜的科學概念拆解成孩子能理解的實驗或者遊戲,步步引導,潤物細無聲,孩子潛移默化地就get了敢於質疑,勇於探索,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