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蝙蝠刺身、蝙蝠湯等照片近日在中國網絡出現。(網際網路)
中國研究人員周三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來自蛇。這份在線發表於英文學術期刊《醫學病毒學雜誌》的論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重組病毒,部分基因序列來自蝙蝠冠狀病毒。
王緯溫 重慶特派員
edwinong@sph.com.sg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惡化,中國網上近日瘋傳武漢蝙蝠料理的視頻和圖片,因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源於野生動物而引發網民一面倒譴責。中國輿論也掀起對「吃野味」的檢討聲浪,其中《人民日報》在微博發起支持禁絕野味市場行動,呼籲中國民眾管住自己的嘴。
據《星島日報》昨天報導,武漢蝙蝠刺身、蝙蝠湯等照片近日在中國網絡出現,抖音上更流傳一名女子進食整隻蝙蝠的短片,招致網民質問:「還吃蝙蝠,不知道和沙斯有關嗎?」中國研究員2017年曾證實,導致2003年沙斯疫情的病毒源自蝙蝠。
至於導致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中國專家本周紛紛指向野生動物。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周二在廣東稱,新病毒來源很可能是竹鼠、獾等野生動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周三在北京也證實,新病毒源於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但沒有透露是什麼動物。
蛇最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中國研究人員周三發布的最新研究則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來自蛇。這份在線發表於英文學術期刊《醫學病毒學雜誌》的論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重組病毒,部分基因序列來自蝙蝠冠狀病毒。研究人員分析新病毒的基因序列,顯示與其他動物相比,蛇最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
官方本周已對野生動物市場加強監管。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周二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禁止轉運販賣竹鼠、獾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同時也要求聯合檢查農貿市場、超市、餐飲等場所及網站,加強隱患排查,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違規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在疑為肺炎疫情源頭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紅星新聞」周三報導說,市場內網傳售賣幾十種野味產品的「大眾畜牧野味」商鋪已關門。不過,中國各大電商平臺檢索顯示,湖北仍有商家出售野兔、野豬肚、新鮮野狗獾等野味,其中多在恩施、襄陽、鹹寧。大部分春節已放假的商家稱,現在下單可於年後發貨。
官方加強民眾飲食習慣勸說中國官方本周也加強對民眾飲食習慣的勸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兩名成員袁國勇和曾光,周一公開呼籲不要再吃野味。袁國勇說:「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一定要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命和他們棲息的地方,因為他們和我們是同一個地球圈裡的居民。」吉林、廣東、遼寧官方也發通報,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野生動物。
官媒則呼籲民間反思「吃野味」。《光明日報》周三發評論,呼籲中國民眾面對不斷更新的病例數字要痛定思痛,認為「吃野味」必須有一場深入社會心理層面的反思,從民眾心理徹底瓦解「吃野味」的合理性。《人民日報》昨天則發評論稱,從公共利益角度出發,每個人管住自己的嘴,不僅是對自身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和整個社會負責。
重慶市協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譚剛強昨天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強調,法律仍是規範民眾行為的最佳工具。「當法律沒有規定的時候,他(吃野味)沒有違反法律,你最多就是對他道德勸說。」
譚剛強也說,除受國家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中國目前對這之外的野味的界定其實並不明確。他認為,政府應通過衛生健康、衛生食品等法律,明確不可食用的野味,以有效規範「吃野味」行為。
本文轉載自聯合早報,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