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11月20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新址召開。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西書局與「學堂在線」合作,開啟了清華簡整理報告發布會全球直播,來自全國部分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多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現場參會。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四告》,這是清華簡整理團隊又一次整理髮布的書類文獻。《四告》全篇有五十支竹簡,分別是周公旦、周公之子伯禽、周穆王滿、召伯虎的告辭,共有四篇。其中第一部分是周公向皋陶祝禱的告辭,周公曆數商紂暴虐與周文王、武王功業,希望皋陶護佑成王,選賢任能,維護「周邦刑法典律」,該篇內容與《尚書·立政》密切相關,結構、文句多有相似之處。第二部分是伯禽初封於魯,祈求無有過失、長保魯邦的禱辭。第三部分是周穆王自悔耽於遊田,祈求安靜其心的禱辭。第四部分則是因望鴟集於先公寢廟,召伯虎祈求禳去災禍、永嗣邦家的禱辭。四篇告辭各自獨立,以時為序,體現了書類文獻的編纂特點。
其餘四篇中,《四時》《司歲》與《行稱》三篇是數術類文獻;《病方》是方技類文獻。
《四時》與《司歲》連續編號,抄寫在同一卷。《四時》詳細列舉每月一、四、七、十、十四、十七、二十、二十四、二十七日的星象和雲、雨、風等物候,並將一年分作三十七時,其中星象術語又多分為青、玄、白、赤四種,分別對應四象:東方青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四時》篇的星象術語自成體系,與文獻記載的星象術語迥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戰國時期全新的星象系統,對於研究戰國時期天文曆法和月令物候具有重要價值。而《司歲》篇歷述太歲運行一周十二歲所值之辰及其吉兇佔斷,是目前所見最早的記載太歲十二歲名的文獻,可與《爾雅》《史記·天官書》、孔家坡漢簡《日書》等文獻相比照。
《行稱》與《病方》抄寫在同一卷。《行稱》記一月「六稱」的具體日期、利弊和成效,所記稱行之事均屬政事,包括裕文、均民、恭祀、吊勞、綽武、畢抑,是目前所知首篇專述一月內政事宜忌的先秦時令類文獻。《病方》載病方三種,前兩種屬酒劑,末一種為湯劑,是迄今所見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類文獻。
發布會現場
據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介紹,每一輯「清華簡」的發布都能給學界帶來新的內容、提出新的研究問題。「清華簡」第十輯內容涉及天文、曆法、自然等諸多方面,對了解先秦時代社會思想文化帶來新的認識,其天文史、科技史價值不可估量。第十輯中《四告》對研究西周歷史和書類文獻形成的價值不言而喻。《四時》則有待於天文史學家的進一步解讀和發掘,藥方看似簡單但其記錄卻彌足珍貴。
「清華簡」於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在李學勤先生、黃德寬先生的相繼帶領下,整理報告目前已順利出版十輯,清華簡整理進入攻堅階段。整理團隊將克服困難,保證每年一冊的出版進度,早日將這批重要材料向社會與學界公布。(張小築)
【來源:國家文物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