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久了,如果孤單一人,必然感到非常孤寂。這時候就希望能出去走走,或者有一位知心朋友可以一起聊天、喝酒。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李白與杜甫、白居易與劉禹錫、王維與孟浩然,都是交往深厚的知己,在他們的詩詞中也經常流露出這種惺惺相惜的情感。下面介紹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五律,情景交融,流傳久遠。
唐代:劉長卿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劉長卿是和杜甫同時代的詩人,他的作品主要描摹山水,風格上深受王維的影響。這首詩膾灸人口,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詩人仿佛帶領大家進入到一個野村荒山之中,雖然景色悽寂,卻感到幽靜恬淡。人們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也得到一種特殊的藝術享受。
秋天雨後的黃昏,落日映照在一個荒僻的山村裡,周圍的一切如此靜穆。「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不久前剛剛下過一陣大雨,在堆積的樹葉上滴滴答答地作響,更增添了荒村蕭瑟的氣氛。但這並不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而是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感受,也有主人公的活動,於是就給全詩增添了活力。
詩人在灞陵有一座「碧澗別墅」,這一切都是在這裡記錄下來的。別墅通往外面有一條古路,闃寂無人。詩人心情孤寂,他多麼希望有一個志同道合之人,從古路上走來,難道自己高潔的情懷沒有人理解嗎?
詩人心中煩悶,正默默沉思之時,山那邊遠遠地轉過來一個身影,那不是皇甫待御嗎?在這蕭瑟的季節裡,他卻來看望詩人,真令人喜出望外。「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詩人趕緊迎上前去,緊緊握住他的手,一時間竟然不知說什麼好。
這裡原來有一座小橋,可是一場大雨衝斷了橋身,不得不繞道而行。「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清徹的澗水淙淙地往低處流去,分別流到山下的田裡。
窮鄉僻壤當然比不上繁華熱鬧的長安街,更不可與車馬喧騰的曲江畔、樂遊原相提並論。而皇甫曾不辭遠道,到這高山之巔、白雲深處探望詩人,劉長卿心中真是無比感動。
詩題中有一個「喜」字,雖然詩文中句句都未提及,但詩人的驚喜之情早已溢滿了字裡行間。作者從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喜」字,首先居所冷清寂寞,作者用了很多形容詞,比如「荒、古、寒、野」等等,從而進行反襯。
其次皇甫侍御的來訪出人意料,是一種邂逅,當然也是喜出望外。第三,自己一直盼望志同道合之人來敘談,而來人恰恰就是知己,當然更顯出這份驚喜。
通過這幾層形象的描述,就顯得富有真情,作者感慨「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讀者也感覺欣喜,何時也能到這幽靜的白雲深處,去欣賞和領略大自然的勝景呢?
清代詩人袁枚曾說:「自古文章之所以流傳至今,皆即情即景,如化工肖物,著手成春,故能取不盡而用不竭。」劉長卿的這首詩便是如此,情景交融,而且十分切題,才會流傳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