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五律,情景交融,流傳久遠

2021-02-08 雲水心語

宅家久了,如果孤單一人,必然感到非常孤寂。這時候就希望能出去走走,或者有一位知心朋友可以一起聊天、喝酒。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李白與杜甫、白居易與劉禹錫、王維與孟浩然,都是交往深厚的知己,在他們的詩詞中也經常流露出這種惺惺相惜的情感。下面介紹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五律,情景交融,流傳久遠。

唐代:劉長卿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劉長卿是和杜甫同時代的詩人,他的作品主要描摹山水,風格上深受王維的影響。這首詩膾灸人口,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詩人仿佛帶領大家進入到一個野村荒山之中,雖然景色悽寂,卻感到幽靜恬淡。人們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也得到一種特殊的藝術享受。

 

秋天雨後的黃昏,落日映照在一個荒僻的山村裡,周圍的一切如此靜穆。「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不久前剛剛下過一陣大雨,在堆積的樹葉上滴滴答答地作響,更增添了荒村蕭瑟的氣氛。但這並不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而是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感受,也有主人公的活動,於是就給全詩增添了活力。

 

詩人在灞陵有一座「碧澗別墅」,這一切都是在這裡記錄下來的。別墅通往外面有一條古路,闃寂無人。詩人心情孤寂,他多麼希望有一個志同道合之人,從古路上走來,難道自己高潔的情懷沒有人理解嗎?

 

詩人心中煩悶,正默默沉思之時,山那邊遠遠地轉過來一個身影,那不是皇甫待御嗎?在這蕭瑟的季節裡,他卻來看望詩人,真令人喜出望外。「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詩人趕緊迎上前去,緊緊握住他的手,一時間竟然不知說什麼好。

 

這裡原來有一座小橋,可是一場大雨衝斷了橋身,不得不繞道而行。「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清徹的澗水淙淙地往低處流去,分別流到山下的田裡。

窮鄉僻壤當然比不上繁華熱鬧的長安街,更不可與車馬喧騰的曲江畔、樂遊原相提並論。而皇甫曾不辭遠道,到這高山之巔、白雲深處探望詩人,劉長卿心中真是無比感動。

 

詩題中有一個「喜」字,雖然詩文中句句都未提及,但詩人的驚喜之情早已溢滿了字裡行間。作者從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喜」字,首先居所冷清寂寞,作者用了很多形容詞,比如「荒、古、寒、野」等等,從而進行反襯。

其次皇甫侍御的來訪出人意料,是一種邂逅,當然也是喜出望外。第三,自己一直盼望志同道合之人來敘談,而來人恰恰就是知己,當然更顯出這份驚喜。

 

通過這幾層形象的描述,就顯得富有真情,作者感慨「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讀者也感覺欣喜,何時也能到這幽靜的白雲深處,去欣賞和領略大自然的勝景呢?

 

清代詩人袁枚曾說:「自古文章之所以流傳至今,皆即情即景,如化工肖物,著手成春,故能取不盡而用不竭。」劉長卿的這首詩便是如此,情景交融,而且十分切題,才會流傳久遠。

相關焦點

  • 朱彝尊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主次分明,頸聯更令人淚奔
    下面介紹朱彝尊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主次分明,頸聯更令人淚奔。康熙28年時,洪昇寫了一首詩贈給他、以相慰勉。朱彝尊當時並無酬答洪昇之作,因為洪昇贈詩後不久,他即遭逢《長生殿》演出之禍,也就不便酬答,因此這首詩是作者為酬答對方十年前的詩作而寫。
  • 劉長卿很簡練的一首詩,沒有引經據典,沒有使用生僻字,同樣深刻
    劉長卿被後稱為「五言長城」,他的詩清新脫俗,大部分也都是五言絕句,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寫得卻很深刻;另外他的詩很少引經據典,只是那麼淡淡著筆,讀來又是令人拍案叫絕。以他最著名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來說,看似一首很普通的作品,寫得也很簡練,整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可是卻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寫出了一個落魄之人在風雪夜的所見所聞,營造出一種悽美的意境,把生活中貧苦人家如何艱辛生活的場景描寫得淋漓盡致。
  • 劉長卿名作五絕《彈琴》,截選了自己《雜詠八首》中的這首詩
    前言劉長卿的《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分別吟詠了晚桃、春鏡、古劍、舊井、寒釭、白鷺、幽琴、疲馬。其中有一首詩《幽琴》詩,和他的一首五絕《彈琴》很相似,不知道是《幽琴》縮編而成,還是《彈琴》添字而成。一、劉長卿為何給李侍郎獻詩唐朝雖有科舉,但是不走後門就難被錄取。
  • 中國古代知識,元結,劉長卿,韋應物
    劉長卿為什麼號稱五言長城?韋應物的山水詩具有哪些特點?元結是新樂府運動的先驅,也是以復一古求革新的文學思潮的代表作家。元結的文學主張主要見於《傻中集序》和《二風詩論》。首先,他反對六朝以來的形式主義文風,主張發揚現實主義精神:「近世作者,更相沿襲,拘限聲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為辭,不知喪於雅正。」
  •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劉長卿詩中難以割捨的禪宗情結
    仕途失意的劉長卿,結交了不少的隱士禪師,與他們迎來送往以詩相和,禪宗精神,也在他的心中潛滋暗長。作為一個入世極深,卻又追尋禪意的人,劉長卿向我們展示了他心中的詩無盡的禪。一、禪意,是一種隨緣自適的狀態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 劉長卿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去山中尋人不見,但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詩人可以信手拈來皆成經典,有的時候以自身真實的感受,描寫了心理的變化,正是這種真實的描寫,也讓作品充滿禪理,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每一句都有深意;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劉長卿的這首《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當時詩人興致勃勃去到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但是去到了山中沒有找到,這個時候詩人在滿山尋找
  • 每天一首古詩詞|劉長卿: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這首一首送別友人的詩,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詩題名為「餞別」,整首詩中卻看不到餞別的場面。詩一開始,友人王十一便已經登舟遠去,小船行駛在浩淼的長江之中。詩人遠望著這煙水空茫的江面,頻頻揮手,眼淚沾溼了衣襟。
  • 朱熹的一首詩流傳久遠,看似歌詠春天,卻暗含深意和哲理
    下面這首詩雖然也是描寫春天的好詩,不僅流傳久遠,而且詩感強烈,讀來韻味十足,朗朗上口。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詩其實還有更深的含義,同時哲理性也很強。原文:《春日》 宋代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是宋朝人,從小聰慧過人,十九歲就考中進士。
  • 詩詞科普:劉長卿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唐代詩人。他擅長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漸入化境的詩聖,隨手即是五律模板
    作為格律大師的水平已經穩定,也就是說隨手一首詩,都是後人學習的模板。這段時間的《登高》為古今七律第一,不過要說意境多深,格調多高,杜甫本身是並沒有後人賞析作品時候的心態的。他在後期的詩固然有憂國憂民之心,但是更多地還是對自身飄零生活的喟嘆。
  • 劉長卿一首寫雪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成為了千古絕句!
    唐詩作為是中華文化的象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它的文學價值,在唐一朝,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詩人在那有限的篇幅裡,儘可能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也正是這一份情感的融入,使得每一首詩,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 劉長卿:中國版「阿甘」
    於是一封詔書傳到了劉長卿的手上,他被任命為長州縣尉,緊接著又被任命為海鹽縣令。他終於站在了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臺之上,可是他偏偏要在官場的舞臺上點一根蠟燭。在黑暗無比的唐朝官場舞臺上,黑暗是圈子中人都必須要遵守的潛規則,他們哪能容忍劉長卿點蠟燭驅散官場的黑暗。於是劉長卿的同僚及其手下一起誣告他貪汙錢糧,劉長卿在公堂之上百口莫辯。
  • 弘揚傳統、傳承文化,書寫經典101期——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一生中經歷過一次入獄、兩次被貶的劉長卿,官做的並不大,最大做到隨州刺史,所以又稱「劉隨州」。#政治失意的劉長卿,在詩詞方面,表現題材多為自然景物,也有失意、戰亂詩作。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劉長卿,是通過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首詩和他的《送靈澈上人》,是他作品中的精品。劉長卿《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白居易的一首五律,比喻生動,活脫脫地展現出人物風姿
    下面介紹白居易的一首五律,比喻生動,活脫脫地展現出人物風姿。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唐代: 白居易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縱觀白居易的這首五律,比喻生動、想像奇特,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人不拘一格的描寫,不僅讓讀者記憶深刻,而且改變了人們對道觀中孤寂、冷清的認識。仿佛那裡就是一處仙境,而這位小道姑就是「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的小天仙。感謝詩人如此精彩的描寫,讓後世感受到詩歌的神奇魅力,令人回味無窮。
  • 劉長卿這首詩也是不容錯過,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劉禹錫被稱為「五言長城」,他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是五言絕句,寫得也是極為抒情,也很是悽美,很多的作品不僅入選了經典的詩集,同時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頻頻地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位詩人,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
  • 讀一首詩劉長卿《聽彈琴》,瑰意琦行,超然獨處的堅守
    ——唐代:劉長卿《聽彈琴》宋玉曾說:「曲高和寡,鳥有鳳而魚有鯤,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大概有少許覺悟和志氣的人,都曾想著要獨一無二,高標不群。然而幾乎所有的人最終卻折腰於世俗的名利權勢,摒絕了那個想法,投懷大流,送抱眾俗,唯恐不合群而被排擠或孤立。
  • 劉長卿寫詩悼念賈誼,短短4句悽美至極,最後14字成千古絕響
    今天我們來看劉長卿悼念賈誼的一首詩。劉長卿主要活動在安史之亂以後,政局上的動蕩也導致了仕途的波折,劉長卿的仕途很不順利,多次被貶謫各地,其中就兩次被貶到長沙。公元777年的深秋,劉長卿又因為被誣陷,被貶到了長沙去。
  • 劉長卿 聽彈琴
    劉長卿 聽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鑑賞: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詩人通過慨嘆古調受冷遇,不為世人看重,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遺憾。這首詩另題為「彈琴」,在《劉隨州集》中題作「聽彈琴」。
  • 古詩詞中的情景交融
    統編語文教材收錄了不少經典古詩詞作品,選擇的時代跨度較大,囊括了從先秦到明清各個時期的經典詩詞,包含的題材眾多。那麼,教師如何用好教材,教好古詩詞呢?日前我聽了江蘇省第21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中的幾節古詩詞教學課,其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懂得不用看了,從李白王維韋應物的三首詩,說說五古與五律的區別
    《夕次盱眙縣》 是一首仄韻的五言古詩: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一首詩是不是律詩,首先看押韻,其次看是否使用律句。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出句明顯是古體詩的句式,對句是律句。這兩句其實有合掌之嫌。不過要較真的話,當然落帆與停舫意思有點區別,逗淮鎮,場景大一些,臨孤驛,場景更具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