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消滅克烈部,成吉思汗才真正成為一名軍事家,他的一系列軍事謀略文化思想,在消滅克烈部的過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即使在今天,依舊值得學習和借鑑。
在成吉思汗消滅克烈部前,這個古老而強大的部落是真正的草原霸主,而成吉思汗也是在克烈部的幫助下,才得以一步步壯大,成了與其並肩的巨頭,但一山不容二虎,成吉思汗和克烈部之間,無論如何都有一場惡戰。這一點,成吉思汗表現出自己卓越的眼光和謀略。
當草原上各個部落都被成吉思汗消滅後,克烈部成了藏汙納垢的地方,被成吉思汗打敗的各部部落都歸順克烈部,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札木合。以札木合為首的敵人,將克烈部作為最後反攻成吉思汗的基地,大有捲土重來之勢。
面對危機,成吉思汗表現出了超凡的冷靜,作為盟友,他並未讓克烈部將自己的敵人交出來,而是希望通過和親的方式,延續和克烈部之間的聯盟。可是,克烈部脫斡鄰勒王汗和桑昆父子在札木合的挑唆下,拒絕了成吉思汗的和親要求。
這就意味著,兩個強大的部落除了通過武力解決外,已經沒有更好的合作辦法了。
成吉思汗能打敗王汗,消滅克烈部,除了對敵人的充分了解外,也將草原軍事文化謀略發揮到了極致。整個戰爭的過程,經歷了失敗、示弱、反攻的三個動作。
我們來一步步了解,看成吉思汗如何一氣呵成,讓克烈部從此從草原上消失,將自己變為一代霸主。
1203年春,當成吉思汗接到王汗將傾巢出動,對自己發起突然襲擊的消息後,第一反應就是逃跑。從成吉思汗的舉動來看,他並沒有完全能打敗王汗的決心,因為他的部眾都分散在遼闊的草原上,根本來不及聚集,如果自己的大本營一旦被王汗的騎兵包圍,他就插翅難逃了。
當時,雖然有很多將領雖然不太理解,但事後可以看出成吉思汗運籌帷幄的本領在草原上無人能敵,在沒有必勝把握的情況下,逃跑是最為安全的一種方式,至少可以短暫獲得安全。
那麼,成吉思汗和王汗決戰,為何將戰場部署在原始森林旁呢?我們知道了整個戰爭的經過後,不得不佩服成吉思汗是真高明。
當成吉思汗逃到興安嶺的合闌真沙陀(今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北)後,背後就是茫茫原始森林,看起來他已經沒有了退路,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才是成吉思汗的智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