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幸福,可也越來越辛苦,他們在享受著較好的物質生活時,也要面臨著比以前孩子更大的學習上的壓力。
畢竟社會對人們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學習好才能有更好的出路,至少在絕大多數家長的心目中都是這麼認為。
於是網上便出現了各種段子,都是說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會有著如何的表現。
比如被孩子氣得住院,或者是直接拿根棒子或拖鞋坐在孩子旁邊,讓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
然而現實確實如此,為了孩子的學習,幾乎每一位家長都操碎了心,只是孩子卻依然只是孩子,有時又讓家長無可奈何。
一位小學生遇到了這樣的一份作業,老師讓他們用四個成語分別造句,不得不說這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確實有些困難。
這四個成語分別是馬失前蹄,痛快淋漓,連滾帶爬,殊死搏鬥,有的家長表示,就連自己造句也要花費一段時間。
然而這個小學生寫作業淨耍小聰明,我馬失前蹄,我痛快淋漓,他殊死搏鬥,他連滾帶爬。
僅僅是加了一個稱呼,一個造句就完成了,關鍵老師在批改時雖然非常無奈,但是又不得不給對號,因為正像網友所說的那樣,沒問題。
這個造句投機取巧的小學生被稱為最懶小學生,當他的父母看到這樣的造句時,卻立刻不淡定了。
這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亂七八糟,根本不能夠稱之為正確,所以把孩子嚴厲的批評了一頓,當然對老師打對號也頗有微詞,甚至覺得老師不夠負責。
01家長應該如何和老師配合教學?
1、相互溝通
孩子的良好教育並不是學校或者家庭等方面的事情,而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家長不能認為把孩子給了學校,自己交的錢就可以不管不問,因為和學校相比,家庭的教育似乎顯得更重要。
所以家長應該和老師時刻保持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和學校配合,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2、互相理解
現在有很多老師把檢查作業的任務推到了孩子家長身上,每天晚上要求家長檢查作業,批改作業,而且要求家長帶著孩子複習預習,這自然讓家長無法接受。
如果這一切都由自己來做,那麼老師的意義又何在呢?
當然,對於老師布置的適當的家庭作業,家長還是要盡力配合完成,畢竟大家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
02家長應該如何輔導孩子作業?
1、有足夠的耐心
對待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但是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恰恰缺乏的就是耐心。
只要題目講了一遍,孩子還不明白,那麼家長就會勃然大怒,認為孩子太笨,理解能力太差,對著孩子就是一頓脾氣。
這樣的家長自然很難教出好孩子,甚至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不願意主動去學習。
2、不要幹擾孩子
有的家長孩子學習時就坐在旁邊,一看到孩子出現錯題,就趕忙去指正,甚至直接把正確答案告訴孩子。
這很自然的就剝奪了孩子思考的能力,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不幹擾孩子的學習。
讓孩子在寫完作業之後養成檢查的習慣,引導孩子自己發現作業中錯誤的地方,這樣才能夠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也許會花樣百出,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想想自己當初學習的時候是否也是如此。
做到真正的理解孩子,同時積極的引導孩子,相信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