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21世紀最難做的工作是什麼,想必一定會有無數寶爸寶媽站起來說:「還用問嗎?必須是輔導孩子做作業啊,而且是最難沒有之一的那種。」
輔導孩子做作業這件事,的確令無數家長頭疼。有些孩子的思維別說家長跟不上,連老師都難以理解。
在小學生的語文作業題中,比較常見的題型有組詞、看拼音寫詞、改病句、造句等。
其中除改病句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外,像組詞、造句這一類的題考的是孩子的創造力,可以看到孩子們的腦洞之大。
這不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堪稱「最懶」的小學生造句走紅網絡。
題中指明,要求孩子用「馬失前蹄」和「痛快淋漓」這兩個成語造句。按照正常思路,所造的句一定是在這兩個詞前加上合理的事。
然而這個孩子分別在這兩個成語前加上了一個「我」字完成了造句,老師哭笑不得卻也只能無奈給滿分。
網友們看過這個「最懶」造句後,意見紛紛。有的說:「這也能過關?這是在挑戰老師的權威嗎?」
還有的說:「這正說明了人孩子的思維敏捷,早知道我上學的時候也這麼造句了。」
不管怎麼說,這個孩子投機取巧、耍小聰明的心思,雖然能夠體現出了他的聰明才智,但長久來看對孩子並沒有好處。
01孩子為什麼喜歡耍小聰明?
1、想要偷懶
拿案例中「最懶」造句來說,相比於寫很多前綴來說,只寫一個「我」字則太快太容易。
其實很多孩子耍小聰明的行為都是為了偷懶,但如果孩子長期如此下去,卻很可能形成習慣,因偷懶的心理而不認真對待事物,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2、想要討好他人
還有的孩子或許是怕家長會責罵自己、或許就是單純的為了討家長歡心,所以才會出現耍小聰明的情況。
這種孩子雖然有無數家長都喜歡,但如若任其肆意發展下去,則很可能會出現說謊、作弊等一些情況。
02如何將孩子的「小聰明」變成「真聰明」?
1、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孩子們之所以會出現耍小聰明的心理,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去對事物進行正確的判斷,甚至是因不正確的三觀所導致。
對此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孩子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
2、加強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們耍小聰明,其實也恰恰證明了他們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否則也很難會相出那些「旁門左道」來。
對此家長要將孩子的思維能力引導向正確的方向,將孩子的「小聰明」最大程度進行發掘,讓孩子的「小聰明」變成「真聰明」。
如若家長突然發現自己的孩子有耍小聰明的行為,首先應該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進行反思,是否是自己某些不當的教育才導致了孩子耍小聰明。
而後在改變自己教育方式的同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