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之戰愈演愈烈,圍繞著華彬與天絲集團之間的紅牛之爭已演變成了曠日的持久戰。尤其是伴隨著養元的入局,更是讓這場紛爭變得撲朔迷離,而市場最終鹿死誰手,牛落誰家,仍有待觀望。
而今天我們不聊「現金牛」,聊一聊被譽為華彬後手,紅牛備胎的「戰馬」。戰馬飲料是華彬集團於2017年正式推出的自由品牌能量型維生素飲料。以2019年華彬對外公布的數據來看,其功能飲料板塊整體銷量額236億元,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
由此不難看出,紅牛板塊在華彬的整體業務中貢獻最大,而作為替補產品的戰馬,則仍是以「備胎」的身份在培養階段。作為一款定位「90後」、「95後」青少年的功能性飲料,戰馬飲料自誕生以來可謂被華彬寄以厚望,不僅綁定紅牛渠道銷售,並持續投入重金圍繞「嘻哈、電競、籃球、戶外極限」等領域進行品牌投資。從2017年開始,戰馬就成為英雄聯盟LPL職業聯賽賽場唯一指定飲品,並連續兩年冠名《中國新說唱》。
戰馬雖為華彬市場策略下的備胎,但從其正式問世以來,就選擇了一條與傳統功能性飲料截然不同的一條路。不再側重強調產品在能量補給、提神醒腦等方面的功效,而是圍繞目標人群試圖構建保持好奇、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品牌理念,並通過與娛樂、電競、大眾體育、極限潮流等平臺的深度合作,試圖為年輕消費者營造一款不一樣的戰馬。此外,在產品包裝上,戰馬飲料劃分為藍色和紅色兩款,其中藍色包裝是瓶裝飲料,紅色則有罐裝和瓶裝兩種不同的包裝。以此滿足多元化場景下的飲用需求。
從這點而言,戰馬飲料與可口可樂引入中國市場的「怪獸」有一些相似之處,那就是在產品功能性之外,試圖以品牌態度博得年輕人的喜愛。而對於華彬而言,與紅牛飲料形成產品上的區隔,讓戰馬可以補強紅牛之外的年輕市場,或許對於戰馬的未來成長更為重要。
目前戰馬飲料的市場佔有率與品牌影響仍無法與紅牛相比,其2019年戰馬飲料市佔率僅為4%,遠低於東鵬與樂虎等第二梯隊。而華彬也向外界否認了以戰馬代替紅牛的解讀。而這也是戰馬的尷尬之處,其成長並未達成華彬內部的期望,而這也再次證明了紅牛在整體功能飲料市場無可替代的重要C位。
戰馬暫未奔騰,而紅牛則深陷泥潭。雖然目前華彬的整體市場份額並未受到明顯衝擊,但持續的對薄公堂以及市場的惡性競爭,在這種長期的內耗中,紅牛的品牌價值也受到了嚴重傷害。以功能飲料複合增速15%的數據作為參考,華彬早在2015年銷售額就已經達到了230億,而時隔三年之後,其銷售額僅為223億元,其整體銷售是不增反降,沒有絲毫成長。而這顯然與這個穩定的市場增長背馳而行,這隱形的增長到哪裡去了?這無疑是給了諸如東鵬與樂虎這樣的對手以及市場到處充斥著的山寨紅牛了。
以樂虎為例,2019年達利食品即飲飲料板塊營收為71.4億元,主要品牌包括功能飲料樂虎、涼茶和其正等。而樂虎也成為了拉動公司飲料板塊的主要增長動力。而以「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而聞名的東鵬特飲,在2019年的營業收入更是達到42.09億元,同比增長38.56%,其整體市佔率也達到了15%,成為了僅次於紅牛的第二品牌。而樂虎與東鵬的崛起,除了自己積極努力的內因之外,與霸主「紅牛」自廢武功的外因有著莫大關係。深陷漩渦之中的紅牛除了自我傷害外也面臨著身後對手的逐漸侵蝕。
兩家紅牛之間的紛爭還未結束,不斷上演又又又「打」起來了的鬧劇。而國內能量飲料市場仍一如既往的火熱,有著水土不服的魔爪,有著本土創新的東鵬特飲、樂虎、體質等,以及傻傻分不清的紅牛安奈吉飲料與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截止2019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市場總銷售額約為540億元,同比增長10.3%,近十年平均複合增長率已經高達15%,而人均消費量還不足發達國家的1/14,巨大的增長空間以及錢景未來,讓圍繞著紅牛的這場紛爭必將持續下去。而華彬的自我突圍,戰馬的蓄勢奔騰,也將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未來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