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的「備胎」,華彬的「後手」,戰馬能戰否?

2020-12-24 快消銳觀察

紅牛之戰愈演愈烈,圍繞著華彬與天絲集團之間的紅牛之爭已演變成了曠日的持久戰。尤其是伴隨著養元的入局,更是讓這場紛爭變得撲朔迷離,而市場最終鹿死誰手,牛落誰家,仍有待觀望。

而今天我們不聊「現金牛」,聊一聊被譽為華彬後手,紅牛備胎的「戰馬」。戰馬飲料是華彬集團於2017年正式推出的自由品牌能量型維生素飲料。以2019年華彬對外公布的數據來看,其功能飲料板塊整體銷量額236億元,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

由此不難看出,紅牛板塊在華彬的整體業務中貢獻最大,而作為替補產品的戰馬,則仍是以「備胎」的身份在培養階段。作為一款定位「90後」、「95後」青少年的功能性飲料,戰馬飲料自誕生以來可謂被華彬寄以厚望,不僅綁定紅牛渠道銷售,並持續投入重金圍繞「嘻哈、電競、籃球、戶外極限」等領域進行品牌投資。從2017年開始,戰馬就成為英雄聯盟LPL職業聯賽賽場唯一指定飲品,並連續兩年冠名《中國新說唱》。

戰馬雖為華彬市場策略下的備胎,但從其正式問世以來,就選擇了一條與傳統功能性飲料截然不同的一條路。不再側重強調產品在能量補給、提神醒腦等方面的功效,而是圍繞目標人群試圖構建保持好奇、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品牌理念,並通過與娛樂、電競、大眾體育、極限潮流等平臺的深度合作,試圖為年輕消費者營造一款不一樣的戰馬。此外,在產品包裝上,戰馬飲料劃分為藍色和紅色兩款,其中藍色包裝是瓶裝飲料,紅色則有罐裝和瓶裝兩種不同的包裝。以此滿足多元化場景下的飲用需求。

從這點而言,戰馬飲料與可口可樂引入中國市場的「怪獸」有一些相似之處,那就是在產品功能性之外,試圖以品牌態度博得年輕人的喜愛。而對於華彬而言,與紅牛飲料形成產品上的區隔,讓戰馬可以補強紅牛之外的年輕市場,或許對於戰馬的未來成長更為重要。

目前戰馬飲料的市場佔有率與品牌影響仍無法與紅牛相比,其2019年戰馬飲料市佔率僅為4%,遠低於東鵬與樂虎等第二梯隊。而華彬也向外界否認了以戰馬代替紅牛的解讀。而這也是戰馬的尷尬之處,其成長並未達成華彬內部的期望,而這也再次證明了紅牛在整體功能飲料市場無可替代的重要C位。

戰馬暫未奔騰,而紅牛則深陷泥潭。雖然目前華彬的整體市場份額並未受到明顯衝擊,但持續的對薄公堂以及市場的惡性競爭,在這種長期的內耗中,紅牛的品牌價值也受到了嚴重傷害。以功能飲料複合增速15%的數據作為參考,華彬早在2015年銷售額就已經達到了230億,而時隔三年之後,其銷售額僅為223億元,其整體銷售是不增反降,沒有絲毫成長。而這顯然與這個穩定的市場增長背馳而行,這隱形的增長到哪裡去了?這無疑是給了諸如東鵬與樂虎這樣的對手以及市場到處充斥著的山寨紅牛了。

以樂虎為例,2019年達利食品即飲飲料板塊營收為71.4億元,主要品牌包括功能飲料樂虎、涼茶和其正等。而樂虎也成為了拉動公司飲料板塊的主要增長動力。而以「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而聞名的東鵬特飲,在2019年的營業收入更是達到42.09億元,同比增長38.56%,其整體市佔率也達到了15%,成為了僅次於紅牛的第二品牌。而樂虎與東鵬的崛起,除了自己積極努力的內因之外,與霸主「紅牛」自廢武功的外因有著莫大關係。深陷漩渦之中的紅牛除了自我傷害外也面臨著身後對手的逐漸侵蝕。

兩家紅牛之間的紛爭還未結束,不斷上演又又又「打」起來了的鬧劇。而國內能量飲料市場仍一如既往的火熱,有著水土不服的魔爪,有著本土創新的東鵬特飲、樂虎、體質等,以及傻傻分不清的紅牛安奈吉飲料與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截止2019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市場總銷售額約為540億元,同比增長10.3%,近十年平均複合增長率已經高達15%,而人均消費量還不足發達國家的1/14,巨大的增長空間以及錢景未來,讓圍繞著紅牛的這場紛爭必將持續下去。而華彬的自我突圍,戰馬的蓄勢奔騰,也將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未來一大看點。

相關焦點

  • 餵別人的紅牛,不如養自己的戰馬
    與商標相比,中國紅牛20多年積累的生產能力與渠道關係才是真本事。這些遍及中國大江南北的渠道能賣紅牛,也能賣中國「戰馬」。中國紅牛輸了——近日,最高法做出終審判決,確認「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中國紅牛不享有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幾乎在同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駁回了泰方申請對中國紅牛合資公司進行清算一案的訴請,中國紅牛免於被強制清算。
  • 經濟日報評論:餵別人的紅牛 不如養自己的戰馬
    與商標相比,中國紅牛20多年積累的生產能力與渠道關係才是真本事。這些遍及中國大江南北的渠道能賣紅牛,也能賣中國「戰馬」。(經濟日報)   只有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東西,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與商標相比,中國紅牛20多年積累的生產能力與渠道關係才是真本事。這些遍及中國大江南北的渠道能賣紅牛,也能賣中國「戰馬」。
  • 紅牛商標案再起波瀾:天絲與華彬兩「牛」相爭 誰人得利?
    許書標的泰國天絲集團為中國紅牛提供品牌授權、技術和專家支持;嚴彬的華彬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天絲與華彬合作發展了20年,轉折出現在2012年許書標病逝,其子許馨雄接班後。2014年12月,許氏家族委託環球律師事務所對紅牛中國進行調查,矛盾也由此公開。2016年,紅牛中國的第二個十年授權結束,嚴彬主張申請續期,而許氏家族則堅持不再給紅牛中國商標授權。
  • 泰國天絲推原裝進口紅牛攻入華彬腹地 紅牛大戰將上演短兵相接
    泰國天絲方面表示,原裝進口紅牛的銷售將由負責紅牛安奈吉的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全權負責,在未來的幾個月裡,該產品將陸續在中國各地推出,並逐步實現全國覆蓋,售價與安奈吉保持一致。同時,該公司向財聯社記者強調,「華彬紅牛是侵權產品。」對此,華彬集團暫未對泰國天絲的新舉措做出回應。
  • 兩罐紅牛誰正宗?紅牛內戰白熱化,價格戰或一觸即發
    對於許多安奈吉的簇擁者而言,正統即市場,被泰國天絲收回商標使用權的華彬紅牛「不正統」,安奈吉才是正宗的紅牛。一位接近泰國天絲的業內人士表示,早在2016年泰國天絲就停止了對華彬紅牛的香料供應,也就是說,「現在的華彬紅牛味道早就變了。」
  • 泰國天絲再推原裝進口紅牛,與華彬紅牛肉搏
    我們相信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的推出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紅牛產品體驗。消費者通過親身感受而獲得的產品認同與品牌信賴,將是紅牛品牌最為寶貴的資產。藍鯨產經記者在海報上了解到,原裝進口紅牛特別強調的是「原裝進口」,但其包裝與泰國版紅牛的包裝並不一致,卻是與華彬紅牛、紅牛安奈吉的包裝裝潢幾乎如出一轍,僅在最下方標明的是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而華彬紅牛則標註的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 紅牛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爭奪戰的背後
    根據工商註冊登記信息顯示,奧地利紅牛的全資子公司瑞步飲料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12月30日就在上海註冊成立。據了解,在紅牛創始人許書標逝世後,許書標的後人繼承了泰國紅牛的事業,將泰國紅牛的股權出讓給了紅牛的全球核心企業——奧地利紅牛。隨同轉讓給奧地利紅牛的,包括紅牛的品牌資產。
  • 紅牛生死劫
    而另外一頭「紅牛」,則是紅牛創始許書標為首的泰國天絲(以下簡稱「泰國天絲」)——與嚴彬達成合作後,隨著2016年授權期限到來,天絲一紙狀告華彬集團鳩佔鵲巢,衝突在近些年持續爆發:圍繞著紅牛授權年限、紅牛中國的股份、以及分紅等系列問題,雙發展開了曠日的法律訴訟。
  • 中國紅牛37億索賠被駁回 轉而起訴泰國天絲旗下公司侵權
    而廣州曜能量正是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在2017年收購的空殼公司,並藉此推出紅牛安奈吉與中國紅牛的戰馬抗衡。此前,11月25日,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對紅牛商標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中國紅牛全部訴求,中國紅牛暫時敗北。自2016年泰國天絲宣布中國紅牛商標到期之後,中國紅牛和泰國天絲的商標之戰正式開始。
  • 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天絲醫藥:被清算是必然結局
    紅牛商標一案再起波瀾。1月5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申請對中國紅牛清算一案的訴請。針對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合資經營期限,中國國際貿易經濟仲裁委員會在其作出的仲裁裁決書中已經明確認定,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經營期限為二十年,且已於2018年9月29日屆滿。英特生物的股東資格確認案已於2019年5月29日由第二國際商事法庭(CICC)公開開庭審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進行清算也將是必然的結局。上述案件主要圍繞著中國紅牛的經營期限。
  • 紅牛是中國還是泰國的|天絲集團|馬特希茨|紅牛|華彬集團|泰國_財經
    #紅牛是中國還是泰國的#?【「紅牛之爭」再起波瀾 天絲譴責華彬從事不法經營】#紅牛商標權屬爭議將塵埃落定#天絲集團和華彬集團的紅牛商標權屬爭議或很快將塵埃落定,該案二審已於10月1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在一審中,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華彬集團)敗訴。
  • 紅牛上半年收入134億 紅牛是哪個公司的?
    紅牛一直是功能飲料市場的龍頭,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紅牛的業績表現又是如何?  近日,運營紅牛、戰馬和芙絲礦泉水等飲料的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以下簡稱「華彬快消品」)透過「紅牛」微信公眾號對外披露上半年成績單:華彬快消品運營的五個品牌銷售額143.26億元,完成集團年初制定的全年任務約58%。
  • 號外|華彬再發聲明:天絲不能單方面代表泰國紅牛
    ,繼昨日紅牛中國和泰國天絲雙雙發聲後,紅牛中國的實際運營方華彬集團今日再次對外發布聲明,稱紅牛中國的泰方股東「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是華彬集團與泰國天絲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泰國天絲不能單方面代表泰國紅牛的真實意願」。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繼2019年推出紅牛安奈吉後,今年4月,天絲首次在「華彬腹地」北京地區推出一款進口紅牛,目前已上線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 按照天絲方面向記者提供的信息,新產品覆蓋全國24省227個城市的700個經銷商,近1萬家批發商的銷售網絡,直接服務的銷售終端超過30萬家,並仍在加速拓展中,天絲新的投資計劃預計將推動紅牛產品在華的生產和銷售大幅增加。
  • 兩頭「紅牛」浴血相爭,已經成為當下一場巨大的鬧劇
    而另外一頭「紅牛」,則是紅牛創始人許書標為首的泰國天絲(以下簡稱「泰國天絲」)——與嚴彬達成合作後,隨著2016年授權期限到來,天絲一紙狀告華彬集團鳩佔鵲巢,衝突在近些年持續爆發:圍繞著紅牛授權年限、紅牛中國的股份、以及分紅等系列問題,雙發展開了曠日的法律訴訟。
  • 百億紅牛爭奪戰,誰是贏家?
    一審判決從法律上確認了「紅牛系列商標」的權屬狀態均歸泰國天絲所有。在訴訟被駁回後,11月28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發布聲明表示對北京高院的一審判決不予認可。 這場判決,再次將人們的視線拉回了這場關於「紅牛商標」的百億豪門爭奪戰。
  • 紅牛商標案再起波瀾:兩「牛」相爭,誰人得利?
    許書標的泰國天絲集團為中國紅牛提供品牌授權、技術和專家支持;嚴彬的華彬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天絲與華彬合作發展了20年,轉折出現在2012年許書標病逝,其子許馨雄接班後。2014年12月,許氏家族委託環球律師事務所對紅牛中國進行調查,矛盾也由此公開。2016年,紅牛中國的第二個十年授權結束,嚴彬主張申請續期,而許氏家族則堅持不再給紅牛中國商標授權。
  • 紅牛商標案二審華彬敗訴 稱將繼續上訴並非終局
    華彬集團方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雙方仍舊有其他訴訟在進行,目前最終結果並未到終局,泰國天絲方面也向記者確認,雙方確有訴訟仍在進行。品源律師事務所王金華律師告訴記者,根據目前商標局的註冊信息來看,紅牛的系列商標註冊方為泰國天絲,泰國天絲就依法享有紅牛商標的所有權,其中,華彬集團方提供的證據無法表明紅牛商標為自己所有,因而法院無法支持其訴求。
  • 「中國紅牛」失意,下一個現金牛在哪?
    但事情似乎並沒有就此落下帷幕——「中國紅牛」華彬集團在數日前發表聲明稱,將進一步審慎研判,或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實際上,在業內看來,目前華彬集團取得紅牛商標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一直以來紅牛飲料是華彬集團的現金牛,雖然華彬集團陸續在發展其他飲料產品,收購國外品牌等,但始終無法達到紅牛的巔峰,華彬集團能否續寫下一個紅牛神話?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購進1萬箱戰馬,沒人敢得罪他。於是戰馬成了中國銷售額最快突破10億的功能飲料,但2019年,華彬集團收入236億裡,紅牛佔了223億,只有13億是戰馬貢獻的。從打官司開始,中國紅牛就陷入了增長停滯,年銷售額長期徘徊在190-230億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