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開工5個產業園,在建產業園區超過8個,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又一次驚掉了人們的下巴。
作為安防廠商,在全國擁有辦事處或者業務中心不足為奇,但在全國範圍內如此大規模地建設產業園區,不僅是在安防史上,哪怕是在所有科技企業之間,也是極其罕見的。
身為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的一舉一動都意味著著行業未來可能發展的風向,而此次舉動更是引起了所有安防從業者的注意,大家都想弄明白,海康威視投入這麼多,到底是想做什麼?
投資超130億,海康要在各地攻城拔寨?
12月1日,海康威視鄭州科技園開園儀式在鄭東新區舉行。鄭州科技園建成後將用於承載海康威視中原區域總部。而像這樣在建的產業園區,海康威視在全國各地還有另外七處。
鄭州科技園概念圖
從建設規模上來看,僅鄭州科技園就預計投資超10億元,8個園區的總預算已經超過130億。而海康威視2019年淨利潤才124.15億元,也就是說,光興建這些科技園,海康威視就要花費其一整年的淨利潤。
從地理位置來看,海康威視產業園分別覆蓋了鄭州、杭州、成都、重慶、西安、石家莊、武漢七地,涵蓋了我國新一線和二線的重要城市。
不過同時建設這麼多園區,也引起了很多關注者的擔憂,據業內人士反饋,目前業內對海康此舉的擔憂主要基於兩點,即如此大的資金消耗會不會對海康的現金流造成影響?以及海康威視為什麼要密集建設這些產業園區?
針對頭一個問題,海康威視已經給出了官方解答,那就是不差錢。
據了解,此次科技園區的項目資金均為自籌,資金來源主要是公司利潤積累,也會根據融資渠道進行借貸,但不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海康威視還承諾,項目建設完成後,公司固定資產佔總資產比例依然比較低,公司依然保持輕資產運營。
從融資情況來看,今年下半年海康迎來私募基金大幅增倉,市值3月內暴漲1000億,大量的資金為海康帶來了擴土動工的底氣。不過這也就是安防龍頭才能這麼搞搞,其他企業想要一下掏出130億,恐怕只能望洋興嘆。
而針對第二個問題,就比較有趣了,因為它涉及到了海康威視的發展邏輯。而興建科技園,顯然就是海康威視面對物聯網飛速發展,視頻技術邊界不斷擴張給出的答案。
因地制宜,科技園背後是對技術的渴求
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安防賽道或者說是以視頻技術為核心的物聯網發展賽道上湧現出很多很強大的競爭對手,有不斷宣揚軟體定義的華為和紫光系、以算法算力著稱的AI四小龍、寒武紀,甚至還有阿里、京東、騰訊在內的雲計算系,安防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多元化,而更有趣的是這些企業切入的賽道不是傳統安防的硬體層面,安防行業傳統的硬體研發優勢和渠道優勢大幅縮減,與它們合作或者成為智慧城市的硬體供應商已經成為安防廠商的主流發展趨勢之一。
不過這對於安防龍頭海康威視來說,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在發展潛力巨大的新基建和智慧城市發展中,以視頻監控為核心的物聯網技術正迎來功能性的全面擴張。
誠然,安防企業在傳統安防市場上依舊佔據有統治性的地位,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市場上也將產生非常大的變化,正如同十幾年前誰也沒想到海康和大華能憑藉H.264和DVR擊敗外資安防企業成為行業龍頭一樣。在智能化不斷發展的中國,誰佔據了技術上的制高點,某種意義上也就佔據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而海康威視此次興建科技園,正是對他們賴以生存的視頻監控技術的硬體端的進一步補強。
從各個科技園興建地點和主營產品中,我們可以發現,海康威視興建這些科技園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它們都是依靠當地區的優勢產業進行發展,用以實現對旗下某一重要技術的增強。
以石家莊科技園為例,海康威視石家莊科技園規劃有高端研發中心、綜合實驗室、毫米波雷達工廠以及20條全自動生產線及配裝線。調研報告顯示,華北地區是我國雷達廠商最集中的區域,絕大部分在市場上有統治力的雷達相關企業幾乎都集中在華北。
雷達企業聚集地:華北
在石家莊設立以雷達工藝為首的科技園,可以傍山吃山,大幅提升海康威視的雷達技術,此舉無疑是針對潛力巨大的無人駕駛領域,車載雷達技術是無人駕駛的核心技術,而視頻監控又是車載雷達技術的核心,掌握雷達技術,將很有利於海康在無人駕駛賽道上的快速崛起。
不僅是石家莊,包括成都科技園的物聯網傳感研發、西安科技園的機器人、系統平臺研發、鄭州科技園的報警運營開發等等,每個科技園都是依靠其當地優勢的科技產業集群而建,依靠集群帶來的技術優勢,全面賦能海康基於視頻監控和人工智慧的各項業務,未來將作為海康威視硬體業務拓展的前哨基地持續發力。
面對越來越多從其他賽道上企圖「彎道超車」的競爭者們,海康威視此次大興科技園無疑是對其最好的回擊。
「依靠全領域發力的硬體支持,海康在物聯網競爭中將再次取得領先。」
正如海康威視的戰略定位一樣,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海康威視如今正大幅加快其視頻監控在業務上的延展。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加速,未來視頻監控的功能性將進一步拓寬,海康威視已經通過各地的科技園也在緊鑼密鼓地為之準備。
未來十年,硬體技術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十幾年前,安防監控市場混亂不堪,外資品牌的、國有品牌的、小品牌的甚至山寨貨都充斥著市場,各家視頻監控的參數也都相差不大,誰家的貨便宜,誰就能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然而隨著市場的規範和物聯網技術發展對視頻監控技術的高要求,如今一切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火場溫度監控、電力安全檢測、甚至200塊一個的家用攝像頭都提供了全彩夜視功能,如今的視頻監控要的不僅是技術上的深度,更要有覆蓋多個領域的廣度。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延展,包括無人駕駛、無人工廠、智慧樓宇、大數據管控等都對視頻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此基礎上安防行業顯然也面臨著更為嚴酷的技術競爭。
所以我們能看到華為等軟體廠商企圖給安防來個「從軟至硬」的變革,也可以看到網際網路企業在智慧城市上的不斷發力。安防企業過去的技術滿足了基層和中層視頻監控的需要,但顯然還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不斷革新技術,就是海康威視作為安防龍頭給予我們的答案。也很可能是安防行業在這個十年裡艱難前行的答案。
部分參考來源:安防展覽網、安防知識網,圖片來源網絡
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