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奧的《邪不壓正》,哪裡符合了奧斯卡的「正確性」?

2021-02-09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


「看不懂」的《邪不壓正》,衝奧最大的優勢在它的二戰題材。


文/ETS

編輯/龐宏波

今日,奧斯卡官網公布最新名單,中國內地確認選送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參與明年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角逐。此前呼聲頗高的《我不是藥神》落選,張藝謀《影》因上映時間不符合報名資格也落選。

至此,第91屆奧斯卡各國家和地區選送競爭最佳外語片的片單全部公布,共87部影片參與角逐。除了中國內地的《邪不壓正》,中國香港選送《紅海行動》,臺灣選送《大佛普拉斯》,《羅馬》《小偷家族》《燃燒》等大熱影片皆在列,外語片競爭可謂異常激烈。

在普通觀眾來看,《邪不壓正》是個挺「邪」的片兒,裡面是姜文的恣意忘情,跟奧獎向來溫情的喜好有挺大出入。但《邪不壓正》能力壓「藥神」代表內地參賽,背後其實有一套中國式的選片邏輯在。

民國背景新鮮,外國人見的少

回顧最近20年內地選送的「申奧片」風格,期間有著微妙的變化。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不但開啟了內地影壇的大片時代,也使「申奧片」在很長時間內都唯大片是好,之後的《十面埋伏》(2004)、《無極》(2005)、《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無不如此。

這些影片瞄準好萊塢商業大片,演員、場景、製作都強調「大」「恢弘」,樂於製造視覺奇觀。此外,古裝、宮廷權謀、武俠江湖帶來的「中國味」也成為選送外語片的殺手鐧。

 

這背後的思路也不難理解。就鄰國日本來看,在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奧斯卡評委就更為偏愛時代片,黑澤明《羅生門》、稻垣浩《宮本武藏》都是典型作品。民族特色對外國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2000年李安的《臥虎藏龍》殺入北美地區票房榜高位,次年奧斯卡十項提名斬獲四項,一時風光無限。這一系列成功也給內地電影人提供了個更容易參考的取悅西方評委的模板。

《邪不壓正》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的民國北平,彼時清、中、美、日多方勢力暗中爭鬥,軍閥特務渾水摸魚,最容易出奇人奇事。對奧獎評委來說,以這一時期為背景的影片的確不多,尤其在內地的選送片歷史上,除了《城南舊事》再無其他。

所以就新鮮勁兒來說,比起上面那些古裝片,十幾年後的《邪不壓正》的確夠「邪」的。看膩了古裝江湖,換個口味或許有奇效。

片中胡同、鴿子、人力車、屋頂瓦片、舊時城樓,這些姜文努力還原的北平意象,別說外國人,中國觀眾也並不多見。而且,這老北京的底子上還有諸多「中不中洋不洋」的玩意,這些舊時民國風情是文化符號,國內觀眾對這個有情節在。外國人能理解幾成不好說,倒是片中國人物跟美國明裡暗裡的關聯,或許可以激起評委的一絲好奇。 

偏愛歷史題材?奧獎只認二戰

奧斯卡偏愛歷史和人物題材也是公開的秘密。大片之路行不通之後,內地《一九四二》(2013)、《金陵十三釵》(2011)、《唐山大地震》(2010)、《梅蘭芳》(2009)等等歷史題材影片也開始成一股熱潮。這些影片雖然也往往還是大投資、大製作,但其中的家國悲憫似乎更有普適性。

 

其實不光中國人喜歡往外推家國歷史題材,隔壁韓國也是。此前韓國選送《太極旗飄揚》《高地戰》《海霧》《密探》等歷史片衝擊奧斯卡,但結果也是紛紛鎩羽而歸。

內地用歷史題材「衝奧」,從1995年葉大鷹的《紅櫻桃》就有了。以個體人物視角來描述重大歷史事件的手法,是現在很多史詩大片的慣用方法。《邪不壓正》也深得此意,彭于晏和周韻鐘樓談情說愛之際,遠處盧溝橋已經響起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更不消說,其中還貫穿著梁啓超的腎、「老西兒」閻錫山、「小諸葛」白崇禧等等民國歷史梗。不過這些還是「懂的人自然懂」的東西,老外多半無法get。美國人偏愛的歷史,或者說奧獎評委偏愛的,來來去去也就圍繞著「二戰」。

 

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是一部瞄準奧斯卡的作品,背景在二戰,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有好萊塢當紅影星貝爾出演,又輔以大段的英文對白。然而還是衝奧失敗,連提名都沒沾邊兒。《唐山大地震》申奧資格揭曉後,馮小剛直言根本不可能獲獎,連僥倖都不存在,並表示這完全「不是奧斯卡那個範兒的電影」。

「奧斯卡範兒」是個無形的東西,好像摸到些門路,但又總在微妙地變化著。

姜文的好人緣兒,也是重要原因

此前普遍認為《我不是藥神》會代表內地角逐奧斯卡,就是源於上面這種無形的「經驗」。

2014年題材類似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獲6項大獎提名並最終斬獲男主男配,次年內地就選送了《滾蛋吧!腫瘤君》(2015),在這之前2012年選送的《搜索》也是瞄準社會問題的現實主義題材。這類題材容易拍得「小而美」,比起烏煙瘴氣的搞奇觀更動人。伊朗這幾年憑藉《一次離別》《推銷員》斬獲最佳外語片,也是出於類似緣由。

 

選送「藥神」競爭奧斯卡看上去是個比較安全的選項,但無奈前幾屆已經有「達拉斯」珠玉在前,結局多半涼涼。至於呼聲同樣很高的《影》,走的還是新世紀初期的選送大片路子,沒什麼新意。

《邪不壓正》能入圍,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姜文的國際影響力。回顧新千年後內地申奧片,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幾位佔了一半。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導,在角逐奧獎方面堪比一個來自三大電影節的獎項,還是會讓評委多看一眼。奧斯卡也向來樂於看人選片,黑澤明、伯格曼、阿莫多瓦都是有片兒就入圍。儘管姜文的地位無法與大師比肩,但作為從九十年代就被「三大」關愛的導演來說,姜文的名號還是比較響亮的,何況他還有在好萊塢的好人緣兒。

 

華語電影自《臥虎藏龍》以來再難在奧斯卡上有所斬獲,張藝謀等片子從入圍奧斯卡到入圍金球再到悄無聲息,也側面反映了華語電影在國際獎項上的某種偏執和迷失。雖然《邪不壓正》和此前眾多影片一樣入圍提名的前景並不明朗,但也礙不著每年選片觀眾討論得興致勃勃。作為常年的吃瓜群眾,這次不行又如何呢?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新媒體矩陣: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新聞|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UC平臺|搜狐新聞|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邪不壓正》代表中國內地「衝奧」,而我只看到了……
    昨日上午,奧斯卡官網發布消息,中國內地選送了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
  • 《邪不壓正》代表中國內地衝奧 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亞洲電影...
    DoNews互娛10月9日消息(記者 邢一依)今日,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送選名單揭曉,共87部電影角逐這一獎項。中國內地選送姜文導演執導的電影《邪不壓正》(Hidden Man),香港地區則是2018年最大的黑馬《紅海行動》,臺灣地區是《大佛普拉斯》。
  •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申報在即 「衝奧片」都有哪些
    因為疫情的關係,第9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確定延遲至2021年4月25日舉行,而原本一般在每年10月1日截止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申報期限,今年也順延到了12月1日。  截至發稿,共有82個國家或地區公布了今年的「衝奧片」,其中並不包括中國內地。
  • 《邪不壓正》憑什麼可以去競逐奧斯卡?
    今年奧斯卡外語片大陸選送的影片是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這個結果,還挺意外的。然後,回到標題的問題:《邪不壓正》憑什麼可以代表中國競逐奧斯卡呢?其實……我也不知道。。。當然,這可不是在黑《邪不壓正》哦,畢竟,我並不討厭這部電影,還曾經站在影廳門口兩個多小時二刷這部電影,由之也能看出誠意了吧。
  • 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名單出爐,內地選送了《邪不壓正》
    87 個國家和地區遞交了角逐第 91 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申請。內地選送的是姜文的《邪不壓正》。這是姜文第一次代表中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項。根據小說《俠隱》改編的《邪不壓正》內地獲得了 5.83 億元的累計票房(分帳票房為 5.49 億)。
  • 終終終終終於定了,邪不壓正!
    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將代表中國內地申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簡稱「奧外」)。這個結果,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喟嘆天機不可測。但如果你倒回去看看這幾年我們選送的幾部片,頭腦更是死也摸不著——2014年《夜鶯》,2015年《滾蛋吧!
  • 湯姆·霍伯談「衝奧」:奧斯卡喜歡真實的中國
    6月20日,上海電影節舉辦了主席講壇,本屆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得者、英國導演湯姆·霍伯與中國導演張元到場。談到中國電影人的衝奧情結,湯姆·霍伯認為不能為了奧斯卡去迎合奧斯卡的口味,拍民族的電影才是世界的。
  • 《邪不壓正》想「壓」住這86部電影,靠譜嗎?
    今早,奧斯卡組委會公布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各國家和地區的申報名單,代表中國內地出徵的影片隨之揭曉,姜文的《邪不壓正》獲得官方青睞正式
  • 邪不壓正角逐奧斯卡,而這2部電影卻落選,原因竟是這個?
    今日,據奧斯卡官網公布的名單,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將代表內地角逐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將是姜文作品第一次代表中國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南都記者在奧斯卡官網上看到的中國內地參選電影名單:《 Hidden Man》即為《邪不壓正》英文名,也是原來的電影名《俠隱》的直接翻譯。此前,香港地區已確定選送《紅海行動》;臺灣地區選送片目為《大佛普拉斯》。
  • 參選奧斯卡的為何是《邪不壓正》而非《藥神》?網友四字道出真相
    近日,奧斯卡選送名單正式出爐,由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將代表中國內地參與「最佳外語片」的角逐。消息一出,網友們都炸開了鍋,大家紛紛表示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參選的不是徐崢的《我不是藥神》,而是這部充滿爭議的《邪不壓正
  • 《邪不壓正》憑什麼代表中國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中國內地也終於在經歷過千百種猜測之後,最後敲定了選送作品——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這個結果也意味著,先前言之鑿鑿的《嘉年華》以及張藝謀的《影》,包括被很多影迷列入送選願望清單的《江湖兒女》和《我不是藥神》,都徹底失去了競逐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資格。固然有遺憾,但也著實鬆口氣。對影迷們而言,相比內地往年選送的《戰狼2》《大唐玄奘》《滾蛋吧!腫瘤君》等影片,今年能夠選中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已然是莫大的滿足。只不過,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 姜文《邪不壓正》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中國內地選送了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中國內地選送《邪不壓正》,《羅馬》《冷戰》《小偷家族》《燃燒》等大熱片在列。奧斯卡明年1.22提名,2.24頒獎。重點影片:中國內地:《邪不壓正》中國香港:《紅海行動》中國臺灣:《大佛普拉斯》比利時
  • 【票·資訊】廣電總局這些年都送了哪些片子去衝奧
    但就「衝奧」來說,這部反映個體小性情的小妞電影,分量著實太輕了。有中國導演不客氣地評價,「這種影片送審是中國電影的認知恥辱。」因此,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是它?不止如此,自2000年後,中國的送審影片看起來似乎並不代表最佳水平。下面是歷年來,我國送審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影片。
  • 《紅海行動》被香港截胡,中國內地會選哪部影片衝擊奧斯卡?
    這兩部電影都對主流價值觀進行了商業類型化的表達,並且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在國內也口碑不俗,符合近幾年來官方的選送邏輯。諾貝爾文學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是中國人的兩個心結。莫言獲獎使得「諾獎」情結得以了卻,但是「衝奧」情結卻遲遲難以得到舒緩。雖然李安早就在奧斯卡闖出一片天地。但是中國觀眾偏執地期盼著一個來自內地的奧斯卡主要獎項的獲獎者。就像高行健拿了「諾獎」不算,非要莫言獲獎才算圓滿。事實上,中國電影距離奧斯卡最近的一個獎就是最佳外語片獎。
  • 《紅海行動》代表香港「衝奧」,內地會送選《我不是藥神》嗎?
    本次「衝奧」作品是由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份期間上映的所有香港電影中挑選,最後入圍的七部電影包括《奇門遁甲》《紅海行動》《捉妖記2》《黃金兄弟》《棟篤特工》《藍天白雲》《中英街1號》,最終選擇了《紅海行動》送出。另外,參加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的還有日本是枝裕和執導的《小偷家族》、韓國的《燃燒》、中國臺灣的《大佛普拉斯》。
  • 阿爾·帕西諾的「衝奧」之路,陪跑20年,獲獎時全體明星起立!
    對於投身演員事業的人而言,誰都會渴望獲得奧斯卡獎的證明。比如陪跑22年的小李子,他為了這座小金人,可謂傾注過太多辛酸和努力。但在「衝奧」這條道路上絕不是只有小李子一人披荊斬棘,在他之前,還有一位「大神級」的前輩也同樣有過陪跑20年的經歷。沒錯,正是偉大的阿爾·帕西諾!用「偉大」來形容阿爾·帕西諾,其實並不誇張。
  • 政治黑色喜劇《危機大逆襲》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有望再次衝奧
    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的政治黑色喜劇新片《危機大逆襲》憑藉《弱點》獲得第82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並且在《地心引力》中出演女一號的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最新電影《危機大逆襲》於11月14日在華數TV上線。
  • 又一年頒獎季,Netflix吹響衝奧號角
    ,哈莉·貝瑞表示在獲獎後也陷入了所謂的「奧斯卡詛咒」。,又一次迎來了衝奧之作《鄉下人的悲歌》。 目前看來,頒獎季才剛剛開始,戰局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今年Netflix衝奧的影片必然將從以上這些作品中誕生,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 奧斯卡為什麼少有中國人
    奧斯卡的「白化病」一直都很嚴重。不止是中國人,黃皮膚、黑皮膚都被「一視同仁」。所以,奧斯卡常常被人詬病是「白種男人」的天下。順便插播一句,除了影片精緻之外,李安在奧斯卡的人脈也為「衝奧」加分不少。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也影響著中國電影和電影人衝奧。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叫「主旋律」,其實美國也有「主旋律」,奧斯卡青睞的就是西方國家的主旋律。
  • 鍾孟宏《失魂》將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圖)
    據悉,臺灣地區報名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甄選的影片多達14部,包括《天台》《瑪德二號》《親愛的奶奶》《大尾鱸鰻》《阿嬤的夢中情人》《對面的女孩殺過來》等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影片,最終影片《失魂》以最高票數當選,將代表臺灣地區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