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臺灣記者發聲了:「若我是大陸來的,打我就合理?!」

2021-12-23 海峽兩岸精讀

「只因為我是臺灣記者,所以能逃過了一劫;難道今天是內地來的記者,暴徒打人就合理化了嗎?」

香港文匯網9月5日報導,臺灣年代新聞、壹新聞記者兼主播廖士翔8月31日在香港港島區採訪期間,突遭暴徒指罵、用傘阻擋拍攝並險些被圍攻,險被潑汽油。

廖士翔事後在社交媒體回憶事情經過,稱「這回靠著記者工作證...我本人沒掛彩受傷」,又評論「走到現在,和理非的訴求,好像快被少數人士給消費光了。」

社交媒體截圖

同時,廖士翔對自己登上微博新聞熱搜,感到「始料未及」。

他在FB主頁回憶事發經過時稱,「8月31接近傍晚時,示威者情緒漸漸高漲,原本要在灣仔警總前的祈禱會,變成了拆巴士站柵欄製作三角形拒馬。當示威者蒙面拆除的過程,媒體本於報導職責,透過鏡頭紀錄。此時有人擔心身份因而曝光(事後當中某人的解釋),就開始包圍、用雨傘遮擋,我們也繼續拍下這一幕。」

之後,「眼看我們開始跟臺北連線,說了一口普通話,接下來髒話就飆出來,所有人一擁而上,撐起雨傘擋在我跟手機鏡頭中間。就算我表明身份,還是沒有人相信。一陣混亂中,就有人趁機抄傢伙打了過來。直到我拿出了壹新聞的識別證,才有人高喊『他臺灣人啦』,所有人才一鬨而散。」

廖士翔評論,示威活動激情過後,所有的行為都是自己的抉擇,敢做就要敢當,就不要怕被「觀察者們」拍攝。不只所有人都蒙面了,況且媒體的拍攝,並非針對特定人的面部特寫。

事件之後,他更想問的是,只因為他是臺灣記者,所以能逃過了一劫;難道今天是內地來的記者,暴徒打人就合理化了嗎?

視頻截圖

另外,當暴徒對媒體動粗,試問媒體會說暴徒「好棒棒」的機率比較高,還是對暴徒印象壞的機率比較高?

據此前報導,9月1日後,有臺媒稱該臺的兩名記者,一男一女,在8月31日進行的非法集會示威活動現場中做連線報導時,先後被暴徒「誤傷」。記者廖士翔被眾多全副武裝的暴徒包圍時,他皺著眉毛一臉慌亂地多次呼喊「我是臺灣的媒體啊」,並且趕緊掏出記者證,向暴徒出示自證身份,才得以逃過一劫。

相關焦點

  • 「若我是大陸來,打我就合理嗎?」暴徒把單車掛上了電纜 可導致列車高速出軌
    廖士翔事後在社交媒體回憶事情經過,稱「這回靠著記者工作證...我本人沒掛彩受傷」,又評論「走到現在,和理非的訴求,好像快被少數人士給消費光了。」此時有人擔心身份因而曝光(事後當中某人的解釋),就開始包圍、用雨傘遮擋,我們也繼續拍下這一幕。」之後,「眼看我們開始跟臺北連線,說了一口普通話,接下來髒話就飆出來,所有人一擁而上,撐起雨傘擋在我跟手機鏡頭中間。就算我表明身份,還是沒有人相信。一陣混亂中,就有人趁機抄傢伙打了過來。直到我拿出了壹新聞的識別證,才有人高喊『他臺灣人啦』,所有人才一鬨而散。」
  • 接連向大陸記者下黑手後,臺媒嗅出不對勁,蔡英文把臺灣坑得太慘
    值得注意的是,蔡當局瘋狂對大陸記者下黑手,駐臺大陸記者由於這項措施而面臨嚴峻形勢,不少大陸記者在臺灣逗留時間已經將近一年卻不敢貿然返回大陸,擔憂同事籤證受阻而無法按時上崗且交接工作。蔡當局瘋狂對大陸記者下黑手近年來大陸媒體在出席臺灣地區所舉辦的相關記者會議可謂是困難重重,不少媒體部門試圖與民進黨當局相關部門進行了解具體措施時卻並未得到明確答覆。根據相關消息得知,臺灣陸委會及臺文化部門目前還未達成共識,都是互相推諉責任,但明確的是蔡當局對駐臺大陸記者都非常消極,甚至瘋狂對大陸記者下黑手。
  • 國臺辦:在臺灣高校就讀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應得到合理保障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臺灣方面的原因,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大陸學生的權益受到損害,臺灣當局和臺灣有關高校應當切實負責,妥善解決有關問題。據了解,目前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學歷的大陸學生有8300多人。
  • 「我來自臺灣」 陸媒臺籍記者也要被罰?
    白宮記者協會百年來首位中文媒體記者、被《中國東方衛視》派駐為駐華府記者的張經義,在8日的白宮記者會上,訪問美國總統川普期間,被川普反問來自哪裡
  • 臺灣美女在大陸:我希望中國強大!
    這些人若被吸引了來,只能說明老共很厲害,很成功,很懂人性啊! 臺灣老照片,拍攝:(日)土井九郎若因此而對老共有好感,進而願意統一,這跟大陸網友常說的「誰對人民好,誰讓我們吃飽肚子,我們就挺誰」不是完全一樣的嗎? 也有部分大陸網友說,承認中華民國跟臺獨無誤。
  •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我是歌手)
    很多臺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通過這一渠道同步觀看了《我是歌手》的最新進展。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記得2014年初記者在臺灣採訪期間,發現許多餐館裡正在反覆播放著《中國好聲音》,食客們也樂哈哈跟著看。回溯到2013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版權並播出了《中國好聲音》,首播就以上佳的收視率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
  • 民進黨當局驅逐2名大陸記者,黃智賢批:赤裸裸的土匪行徑
    就在本月2日,民進黨當局竟然驅逐2名大陸記者,而理由更是荒謬至極,那就是「與採訪目的不符」,對此臺灣媒體人黃智賢直言不諱,民進黨當局這是毫無人性的土匪行徑。東南衛視大陸記者遭民進黨當局無理打壓據悉,7月2日大陸媒體在臺灣錄製節目時被指「涉嫌違法」,東南衛視2名駐點記者不僅被廢止入境許可證,還被勒令在第二天離開臺灣,臺灣方面陸委會還表示會查處大陸媒體的駐點情況。這一事件的發生在島上引發輿論不滿,黃智賢更是在社交媒體上直言荒謬至極。
  • 在臺大陸生無法返校,教育部敦促臺灣當局改變不合理限制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4月7日,教育部發文表示,堅決維護在陸臺生合法權益,同時,就大多數在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問題,敦促臺灣當局立即改變針對大陸學生的不合理限制,維護在臺陸生正當權益。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教育部高度重視在大陸就讀臺灣學生情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臺生的合法權益。對於因臺灣方面原因而導致在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無法返臺的情況,要求臺灣當局切實負起責任,保障陸生的正當就學權益。
  • 格力的機器人演奏《我和我的祖國》,臺灣記者的反應是這樣
    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記者,今天離開深圳市,進入此次採訪的最後一站——廣東省珠海市,體驗這座美麗濱海城市的活力。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啟用,更凸顯珠海毗鄰港澳區位優勢,服務更多臺港澳青年赴大陸創業,親身感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今年9月對外運營以來,累計孵化企業7家,其中臺企4家。
  • 林毅夫:若回臺灣會令臺軍負責人尷尬 我願意等
    林毅夫:若回臺灣會令臺軍負責人尷尬 我願意等     世界銀行副總裁林毅夫美東時間16日在華盛頓表示,他希望早點回臺灣。圖為林毅夫出席新書發表會後會見記者。
  • 臺灣網紅配合大陸「統戰」宣傳? 國臺辦駁斥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中新社記者:民進黨有人最近指控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製作散播具有「統戰」意函的影片,配合大陸進行統戰宣傳。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臺灣網紅配合大陸「統戰」宣傳?國臺辦駁斥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中新社記者:民進黨有人最近指控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製作散播具有「統戰」意函的影片,配合大陸進行統戰宣傳。
  • 「臺灣鳳凰傳奇」來大陸
    玖壹壹組合帶來「嘻哈的鄉村愛情」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琳)昨天,臺灣滾石唱片旗下玖壹壹組合在北京舉辦首唱記者會,發布新歌《我是冠軍》。從乏人問津到全臺爆紅,從巷尾廟會一路唱進臺灣金曲獎音樂殿堂,這支臺灣地區的「草根」、「網紅」組合如今正式宣布進軍大陸市場。
  • 他們剛訪問大陸回到臺灣,就被抓了
    臺灣民進黨當局今天早上以涉嫌違反所謂「國家安全法」、「協助大陸人民刺探情報」為由,對臺灣新黨發言人、新黨青年委員會主席王炳忠住處進行搜查。王炳忠在屋內拒不開門,打開手機Facebook直播;僵持不久,臺灣當局檢調人員強行開門,掐斷直播,搜查房間物品並將人帶走。多名臺當局調查人員在王炳忠家門外準備入室搜查。
  • 大陸飛彈若真的打過來,臺灣年輕人吐露真心話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指出,中國大陸的攻臺戰略就是「首戰即終戰」,一番話引發熱議。一名叫「楊植鬥」的臺灣年輕人坦言,最討厭莫名其妙被推出去打仗。他的真實心聲引來島內不少網友按贊。
  • 臺灣107歲老翁叫囂:若大陸打來,我拿拐杖拼命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曾叫囂,兩岸若真的開戰,「有支掃把,我都拿起來,絕不投降」;如今臺灣又出現一個「更狠的」,一名107
  • 「我跟川普說,要當大陸臺灣美國的Peace maker」
    據《聯合早報》5月6日報導,郭臺銘在記者會上表示,他想當中國大陸、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的Peace maker(和平締造者),並稱自己出來「參選」,是為了讓臺當局不再當「鴕鳥」,並且「過上好日子」。郭臺銘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不會也不應該介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因此他和川普之間的私交不是為了選舉,而是希望不管在選前或選後都能建立一座友誼的橋梁,有直接溝通的管道。
  • 若開戰,臺灣能打多久?臺退將:臺灣打不起
    此言一出,馬英九立即遭到臺灣「綠營」鋪天蓋地的抨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退休中將、前陸軍副總司令劉湘濱近日在政論節目中也提及了美國是否會給臺灣地區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他認為,美國不太可能出兵援助臺灣地區,他還表示,現在的軍事設備比以前更先進,以前桃園有很多的水田和魚塘,是很難登陸的地點,現在直接開氣墊船就衝上來了,反而成了大陸絕佳的登陸地點。
  • 新華社在臺記者遭遇「年度之問」:兩岸打不打?
    與大陸親友隔海交流時,被問到最多的就是:什麼時候回?君問歸期未有期。我的回答都是:回不去。為何回不去?表面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實是民進黨當局以疫情為藉口,阻撓限制包括新聞交流在內的兩岸正常往來。2020年2月初,臺方以疫情為由宣布自2月6日起禁止大陸籍人員入境,導致本應於當月下旬「接棒」的下批駐點記者無法赴臺。
  • 一位臺灣人來到大陸被徹底顛覆認知:我是中國人,我驕傲
    因為我很難解釋,除了自成圈子、先入為主的偏見等原因之外,面對大陸人時出於心理認同上的糾結,以及面對臺灣人時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敢為大陸發聲,其實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但是,請相信交流的力量。對於臺灣人,頻繁的來往大陸,將會是一場心靈救贖。請聽我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