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23歲湖南女孩乘坐搬家車,途中跳車身亡」的消息傳出,將剛完成一筆15億美元大額融資,估值100億美元(約646億人民幣)的貨運巨頭貨拉拉,推上風口浪尖。
事件持續發酵,登上熱搜,越來越多媒體參與到「充滿諸多疑點」的事件當中,在外界「連番暴擊」下,這家風光無限、有望IPO的「超級獨角獸」,「問題」好像更多了。
貨拉拉被「連番暴擊」的起點,原自2021年2月的一個晚上。
6日,23歲湖南女孩為了搬家,在貨拉拉上發起一個訂單。
這本該是次很平常的搬家,可女孩卻在途中突然跳車,後被送至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一位處在花樣年華的少女,在一次令人匪夷所思的搬家途中,永遠離開了美麗的世界。
搬家車,變成「索命車」。女孩為何突然跳車?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疑點重重。
隨後多家媒體揮起正義之劍,紛紛參與到報導中。一位自稱「當事人弟弟」的網友站出來稱:6分鐘前,「姐姐」還一如既往在工作群裡發信息,6分鐘後,她就沒動靜了。
他還寫下一篇長長的公開信,質疑貨拉拉司機為何「三次偏航」?事件持續發酵多天,21日晚間,貨拉拉展開一次頗為官方的回應:「表示悲痛和遺憾!」
貨拉拉方面表示,「2月8日從警方獲悉事件後,第一時間成立專項處理小組,即刻配合警方提供所需的一切資料,2月9日抵達長沙與家屬聯繫,表達深切歉意,負責到底。」
然而,湖南女孩家屬卻稱,貨拉拉多次推諉,諸多疑點沒有合理解答。更令家屬困惑的是:貨拉拉在回應中說,「司機端沒有相關錄音、錄像設備及措施。」「十分不合常理」。
目前,該事件已由長沙警方介入,警方稱,有最新結果會第一時間向大眾公布。
處在暴風眼的貨拉拉,絕不只是湖南女孩事件那麼簡單。事發後,多家媒體對其展開「連番暴擊」,由此揭開貨拉拉「超級獨角獸」身份背後,不堪回首的過往。
貨拉拉較早引起媒體關注的時間點是,2019年6月、7月。一大批東莞司機向貨拉拉發起維權!起因是公司突然調價。貨拉拉泉州公司也因運費下調,遭遇了司機集體維權。
「整體價格下調,導致我們的收益也大大下降。現在夏天油耗高,單少空返率也高,調價以後等於說是跑的越遠越沒錢賺。」一位張姓先生向《南方都市報》表示。
2020年4月,《河北青年報》報導稱,司機小邢在跑貨拉拉時遭遇車禍,事故損失約7萬元。小邢趕緊聯繫投保的保險公司詢問情況。可是保險公司卻表示拒絕賠償,理由是小邢的車輛並不具備營運資質,屬於變更車輛用途,只能自認倒黴!
8個月後,《案件聚焦》報導稱,上海市交通委的執法隊員在執法過程中,發現貨拉拉存在嚴重違規問題:「派出的車子很多都是違規車輛,而且還是由客車改裝成了貨車!」
當執法人員來到貨拉拉華東辦事處對其之前的違法行為進行約談時,《案件聚焦》記者發現貨拉拉相關負責人回答問題時支支吾吾。但記者前腳剛離開公司,就接到自稱「貨拉拉負責人」的電話,該負責人表示:「如果自己丟掉工作,日後將會找記者麻煩。」
此外,還有大量用戶參與過對貨拉拉的投訴,可最終卻「石沉大海」。
一位用戶寫出遭遇,「這個平臺只收錢和要你的反饋,有問題不解決,讓你同司機自己去溝通,客服只有一句話反覆重複,我們只是平臺,有問題你自己同司機溝通解決。」
「客服就像是擺設和複讀機,什麼用都沒有,司機是外面合作的,貨拉拉這些年融了那麼多錢,都花到哪裡去了?難道又是一個資本遊戲?」某網友在社交平臺吐槽稱。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曾遇到過司機「坐地起價」行為「東西都搬出來了,不加錢,就不拉貨。」
「威脅、恐嚇、違規、加價」猛料不斷的貨拉拉,到底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一家估值100億美元的貨運巨頭,一個被資本狂寵的「超級獨角獸」。
在貨拉拉沒出事前,這是它給作者的印象。當然,也從側面反映,該公司「包裝」十分到位。
已知資料中,貨拉拉是由創始人兼CEO周勝馥,2013年成立。周勝馥此人履歷頗為「傳奇」:他在香港長大,是香港十優會考狀元,史丹福大學高材生,創業者中處在金字塔頂的人。
可能是周勝馥太牛了、太聰明了,讓他畢業後走過一段時間「不尋常」的路:幹過8年職業賭徒,擅長「德州撲克」,曾一場豪賭撈走3000萬港元。
大賺一筆的周勝馥想讓賺來的錢「變得更有價值」,於是他在2013年創立貨拉拉,從香港進軍內地,開啟一段不平凡的創業之旅,讓人生活的更有意義。
2013年、2014年創業創新大潮在國內吹響號角,貨拉拉正是在號角吹響後,開始在國內漸漸進入公眾視野,包括周勝馥的過往「傳奇」經歷,被媒體寫成人物誌,網絡流傳。
在周勝馥的帶領下,貨拉拉用年時間,規模壯大,從一家貨運公司變成集貨運、企業版物流服務、搬家、零擔、汽車租售及車後市場服務為一體的業內巨頭。
近年來,做貨運服務的貨拉拉還向「科技」靠攏:用共享模式整合社會運力資源,完成海量運力儲備,依託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為客戶提供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
截至2020年9月,貨拉拉業務覆蓋352個城市,平臺月活司機48萬,月活用戶達720萬。
獲取資本能力上,貨拉拉在業內當仁不讓:至今拿下8次融資,吸引一眾資本加入。包括:
2015年1月,獲極客幫創投、清流資本等1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2015年9月,獲清流資本、AppWorks等1000萬美元Pre-A輪融資。
2016年5月,獲概念資本、清流資本等1000萬美元A輪融資。
2017年1月,獲概念資本、黑洞資本、清流資本等30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7年10月,獲順為資本、概念資本等1億美元C輪融資。
2019年2月,獲順為資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3億美元D輪融資。
2020年12月,獲順為資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5.15億美元E輪融資。
2021年1月,獲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紅杉中國等1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00億美元。
2017年是貨拉拉開啟「估值猛拉模式」的分水嶺。2017年之後,它就像飛奔的野馬:不僅城市覆蓋數量較2016年翻了近3倍,還引來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的關注,聯手持續重倉。
一切是那麼的「完美」。
貨拉拉連番遭質疑,各種問題頻出,有可能是「跑得太快了」,猶如當年的滴滴。
起初,我是這麼認為的。
然而,當作者想查詢,VC/PE們在貨拉拉的股權比例時,卻發現一些「詭異」現象。
如果按著周勝馥的故事線,貨拉拉該是在2013年成立,百科也這麼描述的。
一些過往報導裡,貨拉拉隸屬的是「深圳依時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時間並不是在2013年,而是2015年,法定代表人不是周勝馥,是鄧康喬,監事何冠華。
可是,貨拉拉官網下方顯示的公司也不是「深圳依時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而是「深圳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6年,最終受益人為何冠華。
還有更牛X的:何冠華除了與上述兩家公司關聯,還與174家公司存在直接、間接關聯。包括:貨拉拉、依時貨拉拉、依時派運、啦啦配送等,並持有部分股權。
也就是說,周勝馥的存在,不排除是靠IP拉人氣「打醬油」。公司實際控制人、老闆則是何冠華。至於何冠華何許人也,網上幾乎找不到與他有關任何資料,極為「神秘」。
即便是在貨拉拉自己的官網上,也沒介紹過何冠華,只有周勝馥。
這種情況在過往的創業案例中並不常見:極少有「創始人+CEO」身份的創業者卻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老闆的。由此,貨拉拉可能不單是個「問題」公司,或許是個「影子」。
如果是「影子」,竟然能拿下8次融資,拉來高瓴資本、紅杉中國、順為資本,連番重注,也很「傳神」了。隨著湖南女孩事件持續發酵,關於貨拉拉,或許還有更多猛料被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