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

2021-03-02 廣州交響樂團


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是當今國際最頂尖的指揮家之一。艾森巴赫已連續第六年擔任美國國家交響樂團及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音樂總監。艾森巴赫的指揮藝術享譽全球,多變的音樂風格和完美的音樂演繹使艾森巴赫得到位立世界前列的交響樂團和歌劇院的尊崇。作為一名傑出指揮家、一位令人信賴的合作者、一個年輕音樂家爭相效仿的對象,艾森巴赫以其所具有的獨特洞察力和充沛的活力,被譽為現今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

今年是艾森巴赫擔任美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第六個樂季,在任期間曾經率領樂團進行了2012年美洲巡演、2013年歐洲/亞曼巡演以及2016年歐洲巡演,所到之處獲得了樂評和觀眾的高度讚譽。除了在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演出之外,艾森巴赫與樂團亦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這個樂季的演出亮點包括:指揮樂團進行美國作曲家託比亞斯·皮克和肖恩·謝菲爾德的委託作品的世界首演,以及繼續指揮「發現馬勒」系列音樂會。艾森巴赫同時也在福塔斯室內樂音樂會和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的系列音樂會中擔任鋼琴獨奏。2015年秋,他還與瑞典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合作演出,並率領德國石荷州管弦樂團進行了中國巡演。

半個世紀以來,艾森巴赫一直積極灌錄唱片,無論作為指揮或鋼琴獨奏,都有大量唱片傳世,曲目上起巴赫、下迄當代音樂,反映出他不但熱衷經典之作,還大力支持二十世紀末、廿一世紀初的作品。他與眾多國際知名交響樂團和主要唱片公司均有過合作,包括: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紀念甘迺迪》專輯(昂迪唱片公司)、費城管弦樂團(昂迪唱片公司)、巴黎管弦樂團(昂迪及德意志唱片公司)、倫敦愛樂樂團(百代唱片公司)、倫敦交響樂團(德意志及貝塔斯曼唱片公司)、維也納愛樂樂團(迪卡唱片公司)、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貝塔斯曼唱片公司及索尼華納公司)、休斯頓交響樂團(科赫唱片公司)等。艾森巴赫的錄音得到了業界高度讚譽,收穫了包括2014年格萊美最佳古典音樂彙編獎、BBC雜誌月度專輯獎、留聲機雜誌「最佳編輯之選」、德國唱片評論家獎以及2009年法國坎城國際音像博覽會古典唱片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值得一提的是,他指揮巴黎管弦樂團錄製的馬勒交響曲全集錄音和視頻可以在他的個人網站上免費欣賞。


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先後師從於世界級指揮大師喬治·塞爾和赫伯特·馮·卡拉揚。他曾經擔任多個知名樂團和音樂節的重要領導職務:2000年至2010年,擔任巴黎管弦樂團音樂總監;2003年至2008年,擔任費城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98年至2004年,擔任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94年至2003年,出任芝加哥交響樂團夏季駐地拉文尼亞音樂節音樂總監;1988年至1999年,擔任休斯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82年至1986年,出任蘇黎士音樂廳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和藝術總監。此外,1999年至2002年,任石荷州音樂節藝術總監。

艾森巴赫獲頒的榮譽多不勝數,包括法國榮譽軍團成員、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德國傑出貢獻榮譽十字勳章以及德國總統榮譽十字勳章。1992年至1998年期間,艾森巴赫出任太平洋音樂節聯合藝術總監,鑑於他對音樂節作出的傑出貢獻,太平洋音樂節在1993年授予他「萊昂納德·伯恩斯坦獎」。 一生獻身音樂的他在2015年再獲殊榮,獲得了被譽為「音樂諾貝爾獎」的西門子音樂大獎。

艾森巴赫也十分重視音樂知識和經驗的傳承,因此每樂季都抽時間主持大師班和舉辦管弦樂隊學院,與石荷州音樂節管弦樂團以及美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獎學金項目密切合作,旨在提攜有天賦的年輕樂手。

相關焦點

  • 【今日鋼琴家/指揮家】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當今傑出的指揮家、鋼琴家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
  • 視指揮為呼吸的艾森巴赫,將與百位頂級音樂家演繹哪些經典曲目?
    「演奏不是單純的機械撥動,生命就在這音符之上,請注意傾聽它們的呼吸,因為呼吸正是我的指揮風格。」  這是當今世界最傑出的指揮家、鋼琴家之一的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對自己指揮風格的評價。作為一個交響樂迷,如果能親歷一場艾森巴赫指揮的音樂會,便會發現,艾森巴赫十分注重指揮時,用眼睛向樂手們傳達信息,用心去感受音樂在指揮和樂手之間的傳遞。
  • 艾森巴赫 愛指揮也愛鋼琴
    本報訊(記者羅穎)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是當今樂壇最德高望重的一流指揮家,8月12日、8月14日,艾森巴赫將首次攜手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親自「調教」這支剛剛成立一年的年輕樂團,並於8月13日以鋼琴家身份與小提琴家朱丹聯袂演繹莫扎特
  • 指揮:林大葉
    隨後,指揮了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波士頓歌劇院聯合委約作曲家周龍創作並榮獲普立茲獎的歌劇《白蛇傳》的中國首演。2014年,指揮杭州愛樂樂團成功首演郭文景的小提琴協奏曲。  2012-2013音樂季,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參加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十大青年演奏家音樂會」,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當代中國作曲家作品音樂會,以及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賽薩爾•弗蘭克《d小調交響曲》,並首次赴北美指揮溫哥華交響樂團舉行了3場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
  • 艾琳指揮
    ,現在一定要加緊練習,不要讓指揮失望。 我們大概排練一個月後,第一次見到了指揮艾琳。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專業的指揮,完全和我的預期不一樣。 我以為指揮會是個身材魁梧,老氣橫秋頭髮花白的中老年男人。 畢竟印象中指揮大多長那樣。
  • 指揮和他的指揮棒
    音樂指揮是指導整個樂隊進行音樂演奏,將多個聲部的演奏合為一個整體的人。如果要把一個樂隊當成一個人來看的話,那麼指揮就是這個人的靈魂。 決定一些無法定量的處理,也是指揮要做的事情。演奏者在記得某處指揮要求漸慢或漸快,但是到底慢多少,快多少,從哪裡開始慢,慢到哪裡又回歸到原來的速度,哪裡又快起來等等這些,都是無法在譜面上去量化的,需要看指揮臨場的表達。
  • 訪陳美安談指揮
    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黃輔棠       前幾年,偶然在網上看到陳美安指揮一個歐洲樂團演出,深深地被她的指揮風採打動。後來我們成了Facebook(臉書)朋友,不時看到她在艱難的指揮之路,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最近,趁她返臺,借她與王健和高雄市交響樂團合作在衛武營演出之機會,觀賞她的排練並做了訪談。以下是訪談紀錄。
  • 不懼槍林彈雨,精準指揮射擊,指揮連長歐貴仁榮立二等功
    歐貴仁同志,是廣州軍區炮一師27團二營指揮連連長,湖南省新化縣人,1969年入伍,1969年入黨。1979年對越作戰時,在攻打朔江的戰鬥中,他帶領前進觀察所執行偵察和指揮射擊任務。
  • 卡拉揚指揮大賽 下
    卡拉揚在指揮大賽中的身份為冠名者,並不直接參與評選和組織工作。比賽第一名是芬蘭指揮家奧科·卡姆,曾任英國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第二名蘇聯指揮家季米特裡·契達延科曾經擔任莫斯科愛樂樂團音樂總監一職長達14年之久,也是挪威卑爾根愛樂樂團和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1969年的比賽有一位落榜選手,那就是捷克指揮家基裡·貝洛拉維克。他是英國BBC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和捷克愛樂的首席指揮,也是「英雄不問出處」的典範。
  • 【今日指揮大師】梅塔
    印度籍猶太人指揮家祖賓·梅塔(Zubin Mehta)1936年4月29日出生於孟買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梅萬·梅塔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小提琴教師和指揮家
  • 【今日指揮大師】伯恩斯坦
    伯恩斯坦17歲考入哈佛大學學習音樂,他是一位集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理論家於一身的藝術大師,其藝術造詣舉世推崇。在此之前伯恩斯坦已有包括第一號交響曲《耶利米》、芭蕾舞劇《自由想像》、音樂劇《夜生活》在內的作品面世。  1959年,伯恩斯坦被聘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響樂團之一——紐約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成為該團歷史上第一位在美國土生土長並由美國訓練而成的指揮。伯恩斯坦率領樂團幾度赴歐、亞、非各地巡迴演出。
  • 【音樂百科】樂團指揮與首席
    樂團指揮樂隊指揮是一個樂團中的靈魂人物,他擁有無限的權力,往往可以控制整首曲子呈現的速度及演出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他要有激發樂團成員最佳潛能的責任。有的很奇怪, 像伯恩斯坦的一位老師萊納就只用指揮棒做出極細微的動作, 以至背對的觀眾懷疑他已老僧入定。有的指揮離不開指揮棒,有的卻從來不用。有的嗜譜如命, 有的全憑記憶。許多人以眼神傳達旨意,卡拉揚指揮時卻永遠雙目緊閉。指揮的任務在於透過團員把抽象的音符轉化為具體樂音。這就不光是操作指揮棒或手勢好壞問題。
  • 教程 指揮手勢圖解
    腳是站立的根基,身體重心交替置於雙腳或轉移於左右腳之間,雙腳基本平或稍有前後,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轉移隨著音樂的需要自然地進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隨意走動、下蹲。當然不是絕對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揮任務的需要。雙肩坦然而鬆弛,大臂微張,千萬不要夾緊,肩關節隨時都是放鬆的,雙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隨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揮動。
  • 交響樂的指揮究竟在做什麼?
    但是隨之而來的又是一個問題,我們在觀眾席上看到臺上的演奏家們好像除了在solo段會看向指揮,好像其他的時候都是在專心的盯著面前譜架上的樂譜,那既然演奏家們都不看指揮,那麼即使指揮傳達速度和情感都十分到位,演奏家們接受不到,那還不是約等於沒有指揮,所以到底要指揮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