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一個女人的某一天即是一生

2021-01-08 不再會讓你孤單

最近上映的電影好評、讚譽聲高。有些不同意見,也不想做個另類,遂家裡窩,找老片來賞心悅目。

對妮可·基德曼顏值、演技的好奇,找來她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時時刻刻》(HOURS)(上映於2002年)。據悉,該片改編自美國當代作家麥可?坎寧安寫於1998年的同名作品《時時刻刻》。

編劇很有趣:不同年代的三個女人在平行時空中發生的故事。

故事一:妮可·基德曼扮演英國意識流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1882年-1941年)。劇中的伍爾芙精神有些失常、分裂,正在創作《達洛維夫人》;為了更加貼近伍爾夫的五官特徵,妮可·基德曼戴上了假鼻子。裝扮、神態,幾乎看不出演員的影子。

故事二: 梅麗爾·斯特裡普(《穿普拉達的女王》裡的大boss)扮演克拉麗莎,被前男友理察一直稱呼為達洛維夫人。有一個女兒,和女友同居十年,照顧身患愛滋的理察十年。

故事三:朱麗安·摩爾扮演布朗太太,二戰後住在洛杉磯的家庭主婦,《達洛維夫人》的讀者,內心焦灼、煎熬著,是否要跟隨書中的描述走向生命終點,是否離開丈夫、兒子理察,肚子裡的第二個孩子。

這類失常、壓抑、晦澀、死亡、焦慮、痛苦等氛圍、情緒為主的電影,放在幾年前,十年前,我是斷然不可能看上5分鐘。但,此片我出奇平靜的看完了。

我看來,電影主題是女性意識的掙扎、克制與覺醒。全片通過三個女主角各自的故事,我看到了以下問題和觀點:生或死,異性戀或同性戀,遵照社會規則或追尋內心,如何選擇?

如何追求自己的感情歸宿,免受世俗的驚擾?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終生且不可逆的。每一個看上去美好的一天,可能潛伏著毀滅。每一張看上去溫和的臉,內心也許被焦慮、痛苦折磨著。

傾慕一個人,是有理由的,因為你的卓越的才情和獨特的氣質;守護一個人,可能沒有道理,即使你身患重疾,即使你躁鬱、失控。如果不能走進你的內心,那我陪你、守護你精神世界的安全、保全你肉身的健康。

(據說,伍爾芙的丈夫倫納德照顧著多次自殺、受躁鬱症折磨的伍爾芙29年)

也許天才作家、文壇奇才伍爾芙的精神崩潰、喜怒無常等,和幼年被同母異父的兩個哥哥性侵,及父母先後離世有很大的關聯。而這一切恐怕和男權制脫不開干係。關於她的遭遇、故事,脊背打著冷顫,一個接著一個。

事實上,1941年3月28日,伍爾芙來到烏斯河畔,在衣服口袋裡面放滿了石塊,一步一步向河中心走去,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一大批藝術作品。

伍爾芙留下了兩封遺書,一封是給丈夫的,一封是給她姐姐的。她在遺書中說,預感又要發病,我的痛苦和焦慮讓我無力為此在奮鬥下去,不能再糟蹋你的生命,我選擇最適合我的做法。

身心敏感,不能自拔的陷在痛苦、焦慮深淵裡的成年人,是否住著一個曾經受過傷的小孩?如果有一天,兒童時期經受的孤獨、拒絕、冷漠、傷害,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

任你頭破血流也不能再堅強地應付世界的一切。

熬不過這喧鬧之後的孤獨和寂靜,那麼如劇中理察選擇縱聲一躍,又何不可?如伍爾夫走向河流的中央,有何不可?而那幼時的理察、伍爾夫,也曾如此可愛、細膩、聰慧。

相關焦點

  • 《時時刻刻》思考生命意義的時時刻刻
    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維吉尼亞、蘿拉、克拉麗莎,深陷於各個時代對女性的束縛,掙扎於生活的洪流中,在某一天,某一個時刻,共同思考著死亡的意義,生命的本質,她們的意識、她們的思想交織成了這部時時刻刻。「一個女人的一生濃縮在一天裡,僅短短的一天就可以展現她的一生」——維吉尼亞伍爾夫。
  • 電影《時時刻刻》:自由與愛情,時時刻刻
    三個時代和三個女人。理查是她的兒子,她有個愛他的老公和一個幸福的家。然而她卻不能忍受日復一日的主婦生活和家庭責任。她獨自離開家,來到諾曼第飯店,想要結束這一切。然而,她終究留戀人間,選擇了生存,卻離開了這個家。
  • 女人如花,惜之一生
    女人的天性中有兩種東西最吸引男性,一個是女兒性,一個是母性,女兒性是撒嬌任性,母性是慈悲溫柔,女人撒嬌任性,讓男人憐惜。女人慈悲溫柔,讓男人依戀,一個女人若能把女兒性和母性雜糅到恰到好處,則會讓男人終身為之顛倒。
  • 《時時刻刻》······
    電影清晰地點明了伍爾夫想以一天來刻畫女人的一生,乃至所有人身為個體都將經歷的時間——如果尼採的「永劫輪迴「是可信的話——流經身體的無時無刻不在滿溢著的幸福與痛苦。《時時刻刻》( The Hours ) 這個名字與伍爾夫想要在小說敘事中開鑿出文學空間,標記時間流逝的嘗試有關。
  • 看電影《時時刻刻》
    01電影《時時刻刻》(2002)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講述了不同時空裡的三個女人和英國女作家VirginiaWoolf的小說《Mrs. Dalloway》千絲萬縷的聯繫。03這三個女人的故事交織到了一起,在每個時空,女人都被壓抑,但更多的是抗爭和自由的表達。無論男人,女人,都有選擇自我生命的自由。無論你是否遵從內心還是要在人們約定成俗的道德標準下,你都有這份自由,遵從你內心的自由。只要你能接受,不會因為某個選擇而痛苦一生!
  • 《時時刻刻》時時刻刻的窒息
    三個女人普通的一天,第一個女作家,對管理女傭中午做什麼飯,或是醫生給她的康復建議,都充滿了反感,她只能全情投入在寫作中,反覆的琢磨過後,她決定給自己的人物一個了結,就是殺死他。死的是詩人,因為他有夢想。第二個女人是個家庭主婦,她在給丈夫準備生日蛋糕,她讀女作家的小說時,開啟了她的某些思考,就是那一天,女鄰居告訴她子宮長了什麼需要切掉。擊碎了她最後一刻理智。
  • 電影VS原著 《時時刻刻》: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個好萊塢影后呢?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時時刻刻》在各自領域都取得了極高獎項,獲得了專業評論界和大眾的一致好評。1998年,麥可·坎寧漢出版《時時刻刻》,被《紐約時報》《出版商周刊》評為最暢銷小說之一,後來《時時刻刻》獲得普利茲小說獎。 2002年史蒂芬·戴德利將《時時刻刻》搬上熒幕,這部電影集齊了好萊塢三大實力派女演員。
  • 《時時刻刻》電影筆記
    一天課上他打開了這部電影,沸騰的教室似乎突然安靜了,我的世界裡只剩下伍爾夫夫人的獨白,「摯愛的你,我很確定我會再陷瘋狂,我一定熬不過又一次的煎熬,而這次我將無法康復。我開始聽到囈聲也無法專心,所以我這麼做似乎是最好的。你給了我最大的幸福,你已竭盡所能為我付出一切。我知道我毀了你的一生,沒有我,你就可以海闊天空。你會的,我知道。
  • 《時時刻刻》時時刻刻的網
    為什麼我要在出分數前的一晚看《時時刻刻》?讓我格外焦慮。沒看懂但是被抑鬱到了。太悲哀了人生特別是女人的人生。令人驚訝的是我發現我們都是那些女人。但是不一樣的是我確實還年輕。也許我47歲的時候看會更加抑鬱亦或是被治癒,我不知道。但我想告訴47歲的我:1. 做你想做的事,想走就走吧,不要在乎太多。2. 有時候愛是一種束縛,所以不要太愛別人也避免太被愛。
  • 《時時刻刻》:100年前的女人是如何實現自我的?
    那麼我們來看看《時時刻刻》中的三位女性是如何面對這個困境的。影片開始,從床上到洗漱間,三個女人的鏡頭輪流閃現。典型的三線並行的敘事方法。她們都說了一句話:我要自己去買花。生活在1941年的英國鄉村的伍爾夫是把這句話作為她新創作的小說《達洛維夫人》開頭。
  • 女性主義影評:女性的自我認知——從《時時刻刻》談起
    今天的影評是林新鈞同學的《女性的自我認知——從《時時刻刻》談起》。同樣的是,小說與電影都講述了一個女性一生中平凡的一天,而這一天又隱含了她們一生之中的時時刻刻。因為處於三個不同的時空,電影最大的特色即運用了大量平行蒙太奇實現交叉式敘事,自然地將三個女性聯繫在一起,不同卻又渾然一體,從菲利普·格拉斯給她們創造的統一風格的背景音樂便可見一斑。她們的生活可能是碎片化的,意識才是影片中最強大的精神世界表現。
  • 女人一定要找一個愛你的男人
    嫁給愛情,是所有女人的願望,而嫁給將就,這大概只是一種無奈。就像身邊一個姑娘,最近這姑娘領證了,跟我們說這個消息的時候,她並沒有半分的歡喜,而問起對方愛不愛她時,她也只是滿臉漠然,說沒有什麼愛不愛的,只是年紀到了。不得不承認,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根本就頂不住年齡的壓力,當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是單身時,很容易就隨意選擇一個自己根本就不愛,也並不愛自己的人。
  • 《時時刻刻》影評:我選擇我自己的真實
    這部電影名字叫《時時刻刻》,片子主要講述了三個不同年代的女人三個女人的故事,一個抑鬱的作家,一個抑鬱的家庭主婦,一個抑鬱的現代紐約女強人。三個人都同性戀或顯示了傾向。一個自殺,一個離家出走,一個被愛人用自殺來解放。到底要怎麼做才可以和自己和平共處,到底要怎麼做才是對的,到底要怎麼做才可以從這樣的生活中解脫。
  • 《時時刻刻》直面人生
    《時時刻刻》這是三個女人的故事,雖然處於不同時空,卻都渴望著更有意義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懼與渴望,把她們聯繫起來的還有這個名字:戴羅薇夫人。弗吉妮婭·伍爾芙(妮可·基德曼),生活在上世紀20年代的倫敦郊區,正在完成她最後一部小說《戴羅薇夫人》。遊走在虛構與現實生活邊緣的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被束縛感,內心甚至渴求著死亡。蘿拉·布朗(朱麗安·摩爾),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家庭主婦。
  • 豆瓣8.6《時時刻刻》:100年前的女人是如何實現自我的?
    那麼我們來看看《時時刻刻》中的三位女性是如何面對這個困境的。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弗吉妮婭·伍爾夫,與丈夫共同生活在英國一個小鎮。伍爾夫在為即將創作的小說《達洛維夫人》構思一個合適的開頭。這裡的伍爾夫是英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的女作家。伍爾夫6歲時,被比她大12歲的同父異母的哥哥侵犯,多年後,又被另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同樣對待。
  • 豆瓣8.6《時時刻刻》:100年前的女人是如何實現自我的?
    《時時刻刻》這部電影,探討的就是這個話題。豆瓣評分8.6,有很多人質疑,明明是一部看上去很喪很消極的電影,為什麼會給那麼高的評分?那是因為這不僅是一部女性電影,裡面主人公的困境也不局限於她們的年代,不局限於不同身份的人。因為人類的困境是相通的,人類對自我的追求也是不斷在延續的。那麼我們來看看《時時刻刻》中的三位女性是如何面對這個困境的。
  • 《時時刻刻》觀後感
    一個本書三代女人的抑鬱~(心靈被生命所囚禁,了結自己放過他人的想法)也許有些人真的生來就如此孤獨,就像影名一樣時時刻刻都感受到那種壓抑感。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感受到生兒育女的幸福感。我覺得只有哪些真正有想要輕生念頭的人,才正真感受到這片子所表達的東西~
  • 《時時刻刻》深夜
    我是一個對旋律不敏感的人,但這部電影的背景音樂,明顯到了我都感覺到了的地步。它是略顯急促的,與這部悶悶的電影相得益彰。我不知道她們是不是有抑鬱症,伍爾芙確實是有精神分裂症,但是蘿拉和梅姨演的那個角色,我覺得不是的。她們在崩潰的時候,我特別感同身受,就像此時此刻的我。
  • 韓國電影:某一天
    韓國分類:愛情片長:118分鐘導演:李胤基主演:金南佶 千禹熙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某一天中,影片講述的是陷入昏睡狀態的女人和能看到她靈魂的男人之間的故事,男女主各懷自我所掩蓋的故事相處,導演也不執著於「愛」這一個字眼敘事,最後三條線同時乾淨利落收尾,感動加倍!
  • 女人這一生,真正能依靠的人,其實就一個
    01 女人這一生,總會遇到錯誤的人,消耗自己。 剛開始你不自知,等到時間長了,才發現對方的真面目。 香港演員鄭佩佩,出演過很多經典角色,和周星馳合作過很多次,現在已經七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