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時時刻刻的網

2020-10-20 喬慕

為什麼我要在出分數前的一晚看《時時刻刻》?讓我格外焦慮。沒看懂但是被抑鬱到了。太悲哀了人生特別是女人的人生。令人驚訝的是我發現我們都是那些女人。但是不一樣的是我確實還年輕。也許我47歲的時候看會更加抑鬱亦或是被治癒,我不知道。

但我想告訴47歲的我:

1. 做你想做的事,想走就走吧,不要在乎太多。

2. 有時候愛是一種束縛,所以不要太愛別人也避免太被愛。

3. 不要覺得自己有病或者很特殊,大家都很特殊,大家都一樣,這不是病態,這只是另一種程度上的自然。

4.女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擾的那種,如果不必要,不要強迫自己結婚。

5. 多交流,雖然孤獨但是會有人理解的,哪怕不能幫助什麼,一個擁抱就夠了。

6. 愚笨有時候是好事,愚笨地對待生活,也許這能讓我們好受,不要太敏感。

7. 直接點,對別人,對自己都是這樣,直接地表達情緒,不要遮遮掩掩欲蓋彌彰,只是做你自己。

這些很多至少現在我做的很好,希望我以後也可以保持這樣的初心。寫在這裡。

反反覆覆,我的確很多沒看懂,我也許應該再看一遍但說實話我有些怕了,我怕那就是現實。

好的也許我應該去找媽媽睡了,也許媽媽會覺得我是因為緊張出分數睡不著但我知道我不是,我只是害怕和無措,雖然她不知道但是她能夠安慰我的。畢竟我還是未成年,我可以找媽媽。

相關焦點

  • 《時時刻刻》時時刻刻的窒息
    故事簡單,道理也很簡單,如果你有夢想,你就會不堪這平庸家庭生活的禁錮,讓你窒息,時時刻刻都在折磨,你都會想要解脫。如果想要活下去,就要選擇平庸,只要讓自己相信這一段戴著面具的表演。
  • 電影《時時刻刻》:自由與愛情,時時刻刻
    她慢慢走進水中,卻生生念念地對丈夫說著:記住我們的生活,記住我們的一切,時時刻刻。 記憶中,時時刻刻,都是愛與自由的掙扎和嚮往。
  • 《時時刻刻》······
    去年秋天上課時剛好淺嘗則止地讀了些關於《達洛維夫人》的英文文獻,所以知道《時時刻刻(The Hours)》是這本書題目的原名,而實際上《達洛維夫人》這本長篇小說又是由兩則伍爾夫所寫的短篇發展而成,分別為《邦德街的達洛維夫人》和《首相》。
  • 《時時刻刻》五四與時時刻刻。
    我是在五四看完這部電影的,也看了火遍全網的b站致青年人的演講,兩者一中和,就像電影中躺在賓館床上吃下過量安眠藥迎接死亡的蘿拉一樣,我感覺自己就要被從虛空中漫出來的潮水淹沒,這種潮水沒有名字,但大概和孤獨,迷茫這類詞擁有相似的含義。看電影讓我悲從中來,渾身泛起雞皮疙瘩,那是因為電影無論是鏡頭剪切,劇本設計,演員表演,配樂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共情能力。
  • 《時時刻刻》the hours for what?
    時時刻刻,時時刻刻什麼呢?電影裡多是時時刻刻的壓抑痛苦孤單憂傷掙扎,但這些時時刻刻也都來自於可能之前時時刻刻的選擇和積累。所以啊,選擇重要,承擔選擇後果也重要,學會排解更重要。我們其實都是觀影者,連旁觀都算不上,在電影中,看寫小說的人寫她故事裡面人物在寫紀實小說,時空交錯穿梭的感覺倍增了致鬱壓抑的氛圍。
  • You only live once,時時刻刻時時刻刻
    時時刻刻時時刻刻,你想告訴自己的是什麼?
  • 《時時刻刻》思考生命意義的時時刻刻
    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維吉尼亞、蘿拉、克拉麗莎,深陷於各個時代對女性的束縛,掙扎於生活的洪流中,在某一天,某一個時刻,共同思考著死亡的意義,生命的本質,她們的意識、她們的思想交織成了這部時時刻刻。「一個女人的一生濃縮在一天裡,僅短短的一天就可以展現她的一生」——維吉尼亞伍爾夫。
  • 《時時刻刻》銘記生命中的時時刻刻
    永遠銘記生命中的時時刻刻。
  • 《時時刻刻》深夜
    詩人說,我怎麼來面對派對後的寂寞,怎麼度過生命中的時時刻刻。有的時候,很累。生命中的時時刻刻都是你自己一個人度過的。也不知道我的朋友們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有一天,一直以來支持我走下去的夢想我也不喜歡了怎麼辦呢?那我恐怕還是沒有那個勇氣自殺,我喜歡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對於生命,你首先得直面它,了解它,看透它,然後再放棄它不是嗎,要不然,前面吃過的苦,都白吃了。
  • 《時時刻刻》觀後感
    一個本書三代女人的抑鬱~(心靈被生命所囚禁,了結自己放過他人的想法)也許有些人真的生來就如此孤獨,就像影名一樣時時刻刻都感受到那種壓抑感。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感受到生兒育女的幸福感。我覺得只有哪些真正有想要輕生念頭的人,才正真感受到這片子所表達的東西~
  • 《時時刻刻》一部優秀的電影
    《時時刻刻》可以當之無愧地放進女神蒙太奇這個欄目之中。影片中,三大奧斯卡影后同臺飈戲: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爾和梅麗爾·斯特裡普,而妮可·基德曼正是靠這部影片問鼎奧斯卡影后的。實際上,影片裡對三人身份的介紹也來自一段蒙太奇。《時時刻刻》緊扣著伍爾夫所著《達洛維夫人》一書展開,三個女主人公,三條線平行展開而在最後匯合。
  • 電影《時時刻刻》
    「我們只能獨自面對生活,我們能做的是儘量享受生活中的時時刻刻,為我們自己。就如經典臺詞所說:"那時我多年輕啊,早上睜開眼睛,會想,這是一個開始,未來的一切都會更好,這是所有幸福的開始。現在我才明白,其實那就是幸福了。"三位奧斯卡影后展現的女性形象是複雜有力地,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展示的多面性被淋漓盡致地呈現。
  • 《時時刻刻》那些女性的時時刻刻
    The hours,中文翻譯為《時時刻刻》,大概是其中最獨特的一部。影片由三個女性的故事組成,三個女主角,作家伍爾夫、家庭主婦蘿拉、編輯克拉利薩,分別生活在1920年代的倫敦、1940年代的洛杉磯和2001年的紐約。她們三個人由一部小說串聯起來:《達洛維夫人》。
  • 《時時刻刻》熱愛生命的不完全
    這樣的人看時時刻刻只會覺得這是無病呻吟,浪費生命。但對某些對生命感到空虛失落的人,時時刻刻代表著對世界的質疑,以及那份渴望快樂與溫暖的祈求。時時刻刻的重點主要是擺在幾個部分:時空的延展性,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與渴望,以及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足。
  • 再看《時時刻刻》
    關於劇本《時時刻刻》是麥可·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小說中的經典。小說以維吉尼亞・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為藍本,描述了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一天內所發生的故事。小說在2002年被改編成了我們看到的這部電影,由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導演。
  • 《時時刻刻》電影筆記
    伍爾夫夫人的眼神憂鬱而智慧,她在衣服口袋裡裝滿石頭走向河流,一步步堅定不已,耳畔迴響著伍爾夫夫人留給丈夫的遺書,那聲音沙啞倔強卻又優雅至極,這樣的妮可.基德曼誰能不愛。而我最愛蘿拉的扮演者朱利安.摩爾,一張一翕將絕望的主婦演繹得如此深刻,以至於蘿拉在自殺時的覺醒讓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 看電影《時時刻刻》
    01電影《時時刻刻》(2002)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講述了不同時空裡的三個女人和英國女作家VirginiaWoolf的小說《Mrs. Dalloway》千絲萬縷的聯繫。
  • 時時刻刻,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時時刻刻海報有人說,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什麼活著?臧克家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人生由無數個時時刻刻構成,而時時刻刻,不過是人生的瑣碎。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電影《時時刻刻》講述了不同時代女性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和思考。
  • 《時時刻刻》如何真正地活著?
    探討了關於女性,關於生命和死亡的電影--《時時刻刻》。維吉尼亞.伍爾夫《時時刻刻》是由一本書改編而來的同名電影。《時時刻刻》一書是麥可.坎寧安寫的,曾獲得普立茲獎。電影的主演是梅麗爾.斯特裡普,朱麗安.摩爾和妮可.基德曼。那年柏林影后給了她們三個,也是史上唯一一次。妮可.基德曼更是憑藉該部影片獲得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 時時刻刻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時時刻刻,每時每刻或每一個時刻。出自: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因此他兩個日夜趨奉,時時刻刻趕著湊趣不迭,都想著要從山西發發財。」近義詞有:每時每刻,時時刻刻是中性成語,可作狀語;指每時每刻。時時刻刻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時時刻刻(shí shí kè kè)成語釋義:每時每刻或每一個時刻成語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因此他兩個日夜趨奉,時時刻刻趕著湊趣不迭,都想著要從山西發發財。」近 義 詞:每時每刻成語用法:可作狀語;指每時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