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云云。
姚貝娜,歌壇的一位奇才,曾三次登上春晚,尤其是她唱《魚》、《心火》等,堪稱絕唱,在她身上看到了鄧麗君的影子。2015年1月16日,姚貝娜因乳腺癌不幸去世,年僅33歲。
她是家中獨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如今父親姚峰、母親李信敏,卻整天以淚洗面,白髮人送黑髮人,實屬心痛。5年一晃而過,對於他們卻是漫長的,有個習慣,他們一直都沒有改變,讓無數人感到淚奔......
1981年,姚貝娜出生於湖北武漢,父親是武漢音樂學院的教授,母親是小有名氣的歌唱演員。從小她就很有天分,再加上家庭的薰陶,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母不想她輸在起跑線,4歲就學鋼琴,9歲就登臺演唱,由於表現優秀,獲得了很多獎項,是一個實至名歸的小童星。
16歲考上了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自己的父親姚峰,開始正兒八經的學習聲樂。成長的道路上,都有父親的幫助與教導,這也為她以後走上歌壇,鋪好了一條路。後父親因工作原因被調到了深圳,她便拜師馮家惠為師,開始學習了民族聲樂,她的自信與天賦,也許是與生俱來的。
2000年9月,姚貝娜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當時,這個專業是很吃香的,全國只收15名學生。光是報名者就有上千位,這就意味著,人數的增多,競爭力與壓力,也會席捲而來。甚至身邊有人勸她:「錄取比例幾乎是200:1,最好讓你爸媽去疏通下關係。」
極小的概率,在她的心裡都不是事情,還笑著說:「用不著了,我有信心。」她憑藉自己的能力,終究從千人中脫穎而出,考上了自己的所想。進入大學之後,她先後師從董華、馬秋華,馬秋華也是她的一位貴人,她還未畢業就被推薦到了海政歌舞團,可謂是很幸運。幸運是一方面,但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的。
從小到大,她一直都學得是民族唱法,自從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對搖滾與流行非常「感冒」,便改唱流行歌曲。畢業沒有多久,她就能擔任歌舞團的獨唱演員,這對於一個歌手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其他人都會等上好幾年,而她剛剛畢業就有如此成就,可謂是機遇與實力同等重要。
26歲的姚貝娜,登上了萬眾矚目的春晚舞臺,還與火風合唱《老公老婆我愛你》。其實,她一直都在努力的道路上,不斷地深造自己,終有一天她是完全走上歌壇的。第二年,參加了央視的「青歌賽」,以199.19分,領先第二名三分多,一舉拿下了流行唱法的冠軍。
她身上的光環越來越多,還參加了奧運會的閉幕式。明明有更好的機遇,往上走,她卻反其道而行,向團裡提出要辭職,這是第三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加入歌舞團之後,她每次參加活動,都是被安排好的,根本不是自己喜歡唱的。她只想順從自己的內心,並不想做一隻空殼,畢竟有夢想就去追。
關於她要離職這件事情,父母也知道了,都強烈反對,姚峰電話中勸說了好久,都無濟於事。李信敏更是坐飛機趕到北京:「孩子,歌壇的殘酷遠遠超出你的想像。有個穩定的單位,更有利於你實現人生夢想。一旦辭職,就意味著失去了工資、醫保、社保,它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巨大的。」
姚貝娜深知父母的擔憂,但是她表示自己是有心理準備的,兩人看見女兒這麼堅定,執拗不過,只好順從,因為未來的路,終究是要她一個人獨自承擔的。離開歌舞團後,她便籤約了沙寶亮所在的「樂巢音尚」公司。由於在公司的運作之下,她的音樂才華,展現的淋漓盡致,她清楚這就是自己想要的。
2010年,她再次登上了春晚的舞臺,明明自己的事業會越走越順,但天妒英才,第二年她就被查出患上乳腺癌。面對這樣的消息,無疑不是一種打擊,她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家中,身邊的朋友眼淚止不住的掉,感到不公。唯獨她一滴眼淚都沒有掉,反而很振作,安慰著他們。
問了醫生之後,她打算做手術,為此她告訴了父母,這一痛心的消息。父母想到沒有想,只想飛到女兒的身邊,去陪伴著她照顧她。再見到父母那一刻,兩位長輩早已止不住的眼淚,但女兒表面上看起來很堅強,但實則比誰都脆弱。這樣的女孩,更加值得被人疼,被人愛,為何現實會變得如此殘酷?
光是手術就做了8個小時,父母更是著急的等待,聽到醫生說手術成功的那一刻,他們留著激動的眼淚。但是要想徹底殺死癌細胞,就得通過化療的方式。化療讓她痛不欲生,但是身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並沒有惡化便好。在她出院之前,醫生都告訴她,要多休息,如果發現身體不適,就要去醫院檢查。
姚貝娜心想,治病那段時間,自己耽誤的太久了,就想要補回來。在發布了很多作品之後,她開始小有名氣,但是她還想要更高的方向走。2013年,她參加了《中國好聲音》,還獲得了那英組的亞軍,對於她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但對於父母來說,女兒的健康才是第一位。
2014年6月,身體稍感不適的姚貝娜,去醫院複查了,醫生告訴她癌細胞開始向肝臟和骨髓擴散了,要抓緊時間住院化療。但是她明白自己還有工作沒有做完,就想先緊著工作來。那年的11月,她演唱了《魚》,她的身體開始吃不消了,上臺前就開始吐血了,但她還是堅持唱完了,感動了很多現場的觀眾。
後來,她就被父母接到了深圳,開始接受入院治療,但是病情早已惡化了,於2015年1月16日,不幸離世了。她才33歲,事業好不容易有了起色,感情還沒有著落,各種風景還沒有看過......臨終前,她心裡是很後悔的,緊緊握著爸媽的手表示,如果有下輩子,一定健健康康的,做父母的女兒。
那一席話,就像針扎進了夫婦倆的心,父母還謹遵她的遺願,將眼角膜捐贈給需要的人。姚貝娜走了之後,夫妻兩相依為命,整天兩個人都是恍惚的狀態,因為唯一的驕傲就這麼走了,放在哪個父母身上,都是無比的心痛。甚至很多次還在夢裡,與女兒相見,終究是一場空。
距離姚貝娜去世,過去5年了,在他們心中,女兒只是出了一趟很遠的門,以後還會回來的,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著自己的女兒。就連女兒的房間,他們都會打掃的乾乾淨淨,5年的時間,都會保留一種習慣,就是收拾女兒的房間,還幻想著她在房間內,開心地交流音樂上的事情,吃飯也會多備一雙碗筷,在他們心裡,女兒一直都在。
白髮人送黑人的場面,讓多少父母心碎不已,願天堂也迴蕩著姚貝娜唱的歌,畢竟逝者已去,生者還要繼續生活,也希望她的父母餘生安好。
孩子們的自立本來就是父母的期望。孩子們和父母之間的愛是不會終止的,永遠也不會終止的。——凱綏·珂勒惠支
故事到這兒就告一段落了,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