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0-09-02 16:08
十尺塔臺上的「國網特種兵」
——記國網通用航空公司北京分公司塔臺班組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莫非 通訊員 劉志剛 張偉
在北京市昌平區明十三陵風景區內,有一座特殊的機場——國網通用航空公司北京分公司。它的職責,是保障首都、華北、東北電力航空巡檢作業、服務首都航空應急救援。
機場內有一座塔臺,雖然面積很小,但視野極好,登之可俯瞰十三陵全貌。就是這個小小的塔臺,連著安全生產的重大責任,十幾年來指引飛行器安全起降飛行數萬架次,連年被評為先進班組。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塔臺呢?
肩負特殊使命 情系萬家燈火
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的雨雪冰凍災害造成電網輸電設施嚴重損毀。為履行抗災搶險的重任,利用直升機高效生產應急救援的國網通用航空公司,承載著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應運而生。因此,通航人也被稱為「國網特種兵」。
地處京畿重地的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為「北分」),多年來在歷次重大保電任務中勇當排頭兵。由於指引精準、從無差錯,北分塔臺被飛行機組親切地稱為「特種兵的眼睛」。
作為華北、東北區域電力作業機組的「母港」,每天伴著太陽升起,北分機場就迎來了忙碌喧囂的一天。在這裡,塔臺總是機場中最忙碌的地方——一次次精準對接局方、軍方管理部門,一次次精準發布試車、飛行管制命令,就像一滴滴水珠,匯成區域電網安全的浩瀚海洋。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保障中,北分塔臺保障6個作業機組對36條500千伏輸電線路巡檢,實現了「設備零故障、客戶零閃動、工作零差錯、服務零投訴」的保電目標,北分被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授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保電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正是這種聚指成拳的精神,確保了黨和國家重大活動中的電網安全。
2020年,全國因疫情進入特殊管控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但北分塔臺一刻未停,為執行「兩會」保電任務,指引導航一如往常,因為執行隔離規定,班組成員更是一連數十天以塔臺為家,確保5個直升機組及時投入飛行作業,被機組親切地稱讚為「開飛先行者」。
克服設施簡陋 保障安全飛行
北分的塔臺面積不到十平方,擺滿了風向風速儀、語音錄音系統、自動觀測氣象臺等設備。雖然這可能是全國機場裡最簡陋的塔臺,但塔臺班組始終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讓原本枯燥的工作變得可愛,讓原本簡陋的環境變得溫馨。
在北方,由於氣候原因,全年適宜直升機作業的時間不多,所以在能夠開飛的日子,作業機組都要爭分奪秒開展工作。航空電力作業規定飛行時間是日出前半小時,為了搶奪寶貴的作業時間,日出前一個半小時,塔臺就亮起了燈光,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當第一縷陽光灑下,空域申請、機場淨空等所有準備已全部做好,一架架直升機就靜待指令,在晨曦中展翅欲飛。
一年當中,塔臺裡溫度適宜的日子不多。冬天,這裡猶如冰窖,必須要穿厚厚的棉衣才能禦寒;夏天,這裡變成了烤箱,一邊緊張地工作還得一邊不停地擦汗。而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強烈的紫外線透過四面的玻璃,會曬得皮膚生疼。但是塔臺班組克服艱難,常年堅守著崗位,把飛行安全責任舉過頭頂、鐫刻心裡。
北分作為國網通航公司孕育全國3個分公司的母體,除日常飛行外,還承擔了保障調機、試飛、訓練、外載荷業務拓展、無人機精細巡檢試驗等大量高難度開創性任務。憑藉過硬的管制技術、高超的職業素養,塔臺人一次又一次完美履行了職責,僅2019年就保障本場起降2521架次,作業886.82時,助推企業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
保障首都應急救援 敬對神聖使命
得益於北京分公司的區位優勢和央企實力,北京市應急局組建航空應急救援隊選擇駐場北分,成為電網應急與城市應急強強聯合的首次實踐。應急隊的卡32和米171型機與國網巡線直升機相比,噸位更大、機型更長,再加上應急隊隨時出動、全年無休的工作特點,給塔臺帶來了前所未有工作壓力。任務雖重,但關乎首都安全,塔臺班組又一次義無返顧地把最沉的擔子扛上肩。
「一切飛行讓應急」是飛行管制的鐵律。自從應急隊入駐後,北分塔臺就像一支滿弓的利箭,隨時等待聽從號令呼嘯而出。一次次應急拉動、一次次待命出擊,塔臺枕戈待旦,隨時確保應急救援飛行,在最複雜嚴峻的挑戰下交出了一張又一張合格答卷。
愈是假日,突發山火的機率越大。塔臺班組僅有2名管制員,為了首都人民的安全,他們把假日的機場當作戰場,如同鋼鐵戰士一般,用一家不圓換萬家團圓,屹立在機場之巔,堅守著塔臺陣地,守衛著大美首都的安全,把幸福安寧奉獻給首都人民。
責任編輯:王萍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