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手繪稿曝光 解密「先天人」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0月1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霹靂布袋戲歷年來出過的角色多不可數,正邪兩派、儒、佛、道門等,都有許多代表人物,如何做出角色區隔,實在考驗造型師功力,霹靂造型組組長樊仕清入行多年,難得曝光手繪稿,並分享霹靂人物中所謂的「先天人」,凡是先天人,多數具有文身、帥氣、仙風道骨的修道者等形象,也多是霹靂長紅的角色。

霹靂造型組組長樊仕清做過許多角色的造型,每尊偶的治裝費都不便宜。(陳大任攝)

像是霹靂一哥素還真就是標準的先天人,另外像是劍子仙跡、談無欲也是,樊仕清說,「像他們的造型反而比較好做,通常有跡可循、有固定模式,最重要的是跟編劇溝通,把他們的要求加在角色身上。」往往造型特殊的反而是配角。

《霹靂靖玄錄》新角色江南春信的手繪稿。(陳大任攝)

「嘲風」走歌德風Fu

在霹靂武林中,俠士的古裝大概就幾項元素變來變去,中國風結合西洋Look、西洋再結合東洋,始終能做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造型。樊仕清表示,現在古裝劇的古裝也結合現代,華麗度比較好。以電影版《西幽玹歌》的西幽皇女「嘲風」為例,就是一位大眼娃娃臉,衣著走哥德風的異域女子。

霹靂的每尊偶都是造型組分工合作催生出來的心血。(陳大任攝)

聊到《西幽玹歌》,樊仕清也分享話題十足的年輕版浪巫謠造型,「電影是前傳,講浪巫謠小時候,那時的造型比較樸素,在製作上面風格比較傳統。」他坦承成年版的造型比較難做,雖然是短髮,但層次要一直抓,頭髮一搓一搓黏上去,外型比較動漫風。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手稿曝光解密「先天人」
    日訊:根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告,霹靂布袋戲多年來扮演了無數角色,有許多善惡派、儒、釋、道等的代表人物,如何區分角色確實是對造型師技巧的考驗,霹靂造型組組長樊仕清經商多年,很少畫曝光手稿,分享霹靂人物天人中所謂的「先天人」,大多是紋身、帥氣、神仙、道士等人物,大多是霹靂長虹的角色。
  • 盤點霹靂布袋戲正道棟梁,先天高手愛腹黑,吐槽坑人樣樣行
    三先天題圖:三先天,本文由老郭聊動漫原創,歡迎關注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介紹一位霹靂布袋戲苦境的正道棟梁,相信很多道友看到標題應該心裡就有數了,沒錯,今天咱倆要聊的這位就是人稱三教最強流氓之一的劍子仙跡。
  • 以藝術的角度看霹靂布袋戲
    霹靂布袋戲發展多年,沉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布袋戲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無論是香港,臺灣,澳門還是新加坡,他們的歷史文化都屬於中華文明,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霹靂布袋戲因霹靂公司一些錯誤的言論遭到內地網友抵制,全網下線,對於一些道友,也許要跟這部陪伴了自己青春的偶動漫要說再見了,難免要有一些感傷,畢竟陪自己度過了無數個春秋,但是大義面前也只能忍痛割愛!
  • 霹靂布袋戲:解說下霹靂人物實力與武學
    各位道友晚上好樓主上期出一期關於霹靂布袋戲謀及智力的方面,收到了各位道友的互動(事先聲明下,樓主撰寫的僅限娛樂,僅供各位道友閱讀),那麼本期,樓主就要說下關於霹靂人物的實力和武學方面的了。勿噴。雖然這樣仍有誤差,但至少相對合理,雖然霹靂的武力很操蛋,但劃分戰力似乎更有趣。武力分析維度霹靂布袋戲的角色武力分為修為、根基、境界。在本期只談修為,因為劇中表現大多體現修為,根基不好判斷,境界的話更不用說了。
  • 霹靂布袋戲漫談
    作者:道隱鳳凰鳴霹靂布袋戲,係指1988年《霹靂金光》,以素還真作為主線衍生發展的江湖恩怨故事。
  • 從布袋木偶戲到霹靂布袋戲
    而如今,在臺灣這樣的場景幾乎已不復見,人們更少談論起霹靂布袋戲。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以布袋戲為起點,進軍各種娛樂消費領域。霹靂布袋戲不但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還不斷地立足時代推陳出新,將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相融合,使傳統布袋戲華麗轉身為現今最流行的文化創意產業。
  • 那些年追的霹靂布袋戲人物
    說道霹靂布袋戲,我是其中的影迷,其實第一次接觸霹靂布袋戲是央視6臺播放的《聖石傳說》。裡面最喜歡傲笑紅塵,一股子狹義風範,宗師風範。那時連男主素賢人也是他的陪襯。喜歡傲笑紅塵御劍飛行的樣子,簡直就是一代劍仙啊。特效只能用狂、俊、酷、炸、拽來形容。一度是小編幻想的對象。
  • 道友與霹靂布袋戲一刀兩斷:我是道友,但首先是中國人
    廣大道友紛紛表態拒看霹靂布袋戲,表明了一刀兩斷的決心:「我是道友,但首先是中國人!」的確,霹靂布袋戲出現這樣嚴重的問題,真是讓人無比鄙夷,讓人無比憤怒。說句難聽點,廣大道友這麼多年的支持,都餵了狗了?這些年來,霹靂布袋戲一直都是小眾文化,不知道多少道友不辭辛勞,到處安利,苦口婆心,為霹靂布袋戲拉來新人粉絲。但霹靂布袋戲就這樣對待道友?這些年來,不少道友紛紛建立角色後援會,為角色打榜應援,犧牲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也是無怨無悔。但霹靂布袋戲就這樣對待道友?
  • 閒話 霹靂布袋戲人物詩號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布袋戲源頭筆者不想多談,針對大家熟知的電視劇形式的布袋戲絕大部分來自於臺灣地區。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布袋戲起源福建廈漳現在被灣灣玩得很溜,臺灣省的一個布袋戲工作室,以布袋人偶為載體進行中原情節演變,充分展示了江湖冷暖,人情變故。也完美傳承布袋戲這個傳統文藝。這部霹靂戲系列人物最多,場景很多,臺詞最多,武打特效最多的一部片子。真的很佩服這些人,好多不帶重複的。
  • 布袋戲400年,一統江湖的霹靂布袋戲
    為了適應新媒體的衝擊,他們將布袋戲改良成適合在電視上演出的「金光布袋戲」,也就是融合了聲光效果、更多動作場面的布袋戲,在1970年成功地推出《雲州大儒俠》系列。《雲州大儒俠》不僅以全閩南語播出,還講述各種文言文詩詞,使得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成為臺灣電視史上最成功的角色。
  • 道友們,是否糾結要不要看霹靂布袋戲?
    2020年3月下旬霹靂布袋戲慘遭各大平臺下架,霹靂官方的一些重要人員數次的口舌之快,給內地道友心理留下的是什麼?相信霹靂官方心中不會沒數!目前很多道友都已明確表示不會再看,一棄到底;還有道友表示等兩岸一統後,安心理得的看自家的霹靂布袋戲;更多的道友是捨不得,覺得繼續看會有縱容霹靂之嫌,關鍵是不知道去哪裡看?很是糾結。其實布袋戲本身無罪,布袋戲本身就是祖國優秀的地方劇種,只不過霹靂作為臺灣企業將其發揚光大而已,這是不可否認的!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遠去的《霹靂布袋戲》留下的經典人物記憶!
    在剛剛過去的3月,伴我十年之久的《霹靂布袋戲》因其內部人員不和諧的聲音,被各大平臺陸續下架,令劣者倍感惋惜和痛心!劣者從《霹靂布袋戲·轟動武林》入坑,一路走來也快十年了。入坑以來一邊追新劇,一邊補老劇,業餘生活充滿了樂趣。
  • 文創 臺灣霹靂布袋戲,很炫酷!
    而使布袋戲如此閃耀光芒的,首推臺灣雲林的黃氏家族,由他們創建的以「霹靂」為名的系列布袋戲劇集徹底顛覆了原始戲碼的粗糙形態,成為布袋戲中最具震撼力和影響力的分支,「戲迷」早已從臺灣蔓延到整個亞洲。霹靂布袋戲從1988年開始播出,至今已經播出了近2000集,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千,宏大直逼三國,細緻堪比紅樓。
  • 《閃耀暖暖》X霹靂布袋戲聯動活動怎麼樣 霹靂布袋戲聯動活動介紹
    《閃耀暖暖》將與《霹靂布袋戲》聯動啦!那麼本次聯動都有哪些具體內容呢?下面,就跟隨玩遊戲網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介紹吧! 什麼是霹靂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木偶戲」... 好消息!《閃耀暖暖》將與《霹靂布袋戲》聯動啦!那麼本次聯動都有哪些具體內容呢?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造型酷炫的戲偶到大眼萌的公仔,再到或高冷或可愛的動漫周邊商品,這些竟都出自臺灣一家布袋戲的「百年老店」。  去年在烏鎮大劇院,粉絲從四面八方雲集響應,為類似戲偶眾籌慶生,不少人當眾對其熱情表白,場面不輸影視明星見面會。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
  • 霹靂布袋戲角色人物誌之秦假仙
    大家好,這裡是2.5次元學人,專注特攝,布袋戲,小說改等關於二次元屬性作品的一切信息。歡迎各位同好和在下一起研討這個領域的知識,雅俗不拘。
  • 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懂霹靂布袋戲,道友們又是怎樣欣賞的!
    很多新人初入霹靂布袋戲首先接觸的都是閩南語,半天聽不懂一句,雖然後面霹靂也出了國語,但作為聽習慣了閩南語的道友來說,國語的配音真是糟糕,反而會覺得黃大配的很有感覺,國語就像在背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