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問」,你卻可能剛好相反

2020-12-23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

有個人問外賣員:「如果你中獎了1000萬,你打算做什麼呢?」,這位外賣員激動地說:「我要是中了1000萬,當然是買輛豪車送外賣!」——可怕的是,很多人都這樣想……

我對某島國人一向沒什麼好感,但是有個人卻是例外,因為他實在是太厲害了,太讓我崇拜了。

這個人,就是稻盛和夫,一個從苦難裡走出,白手起家的商界名人。

稻盛和夫,出生於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小的時候剛好趕上戰火,父親死了之後,他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在上學的時候,他的成績也很差,甚至高考都只考上了一個三流的大學。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經人介紹當了實習生,結果才幹了沒多久公司就倒閉了,連工資都沒拿到手。

但是,這些早年的苦難,並沒有打垮稻盛和夫。相反,他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奮發圖強,一步步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成就。

稻盛和夫先後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且在將近80歲的時候還拯救了瀕臨倒閉的日航,憑藉自己的經營業績,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

稻盛和夫在他的一本書裡寫到,一個能混出名堂的人,一輩子有「三不問」,很多人看完後,都後悔自己知道得太晚了,因為大部分人都恰好相反。

那麼,究竟有哪「三不問」呢?

-01- 不問曾經,不念過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在混得差的時候,才會去回憶往事。

為什麼?因為現實太艱難,人們只能在過往的輝煌裡,找到滿足感,並且止步不前。

然而,這麼做實在是愚蠢至極,因為回憶過去,並沒有什麼卵用。

稻盛和夫認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會去糾結於過往,該放下的就放下,以空杯的心態來面對當下。

普通的勞苦大眾,往往有一種慣性思維,他們往往喜歡遵循著以往的經驗來辦事,這樣看似效率高,但是很容易掉進了能力的陷阱裡,這就是所謂的「成功路徑依賴」

曾經有一個乞丐,偶然間撿到了一個金飯碗,他大喜過望,居然拿這個金飯碗去討飯。

這就是典型的陷入了「慣性思維」,乞丐每天都在想著過去,他時刻提醒自己是個乞丐,以乞討為生。所以哪怕他手裡握著金飯碗,他也還把自己當成乞丐,不知道金飯碗賣了換錢,可以讓他徹底改變身份。

其實,現實生活中,像這個乞丐一樣思考的人,遍地都是。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一直陷在過去的認知中,又怎能指望走出新的道路呢?

所以,我們需要像稻盛和夫那樣,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能保持空杯心態,虛心學習。即使自己曾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面對別人的建議,也要放空自己,從別人的看法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這樣自己才能持續進步。

-02- 不問未來,活在當下

俗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很多人整天想東想西,每走一步都患得患失,結果一輩子一事無成。

稻盛和夫認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會瞻前顧後,不會被「不可預知的未來」難住,而是儘自己所能,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稻盛和夫是這麼思考的,也是這麼做的。在他創辦京瓷公司後,他只制定年度計劃,而不是5年計劃、10年計劃。他很清楚,5年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如果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上耗費精力,容易把自己折騰死。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科技日新月異,無論我們如何規劃,終究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果我們一出生,就定好未來幾十年的人生方向,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疲於奔命之後,生出挫敗感,進而對人生充滿失望。

所以,我們不要去考慮太多的未來,不要問未來「前程幾何」,只需要知道一個大概的方向,把時間精力用在努力奮鬥上,確保把今天的事情做對,這才是正確的活法。

-03- 不問苦難,大步前行

古人曾說過:「勝者不驕傲,敗者不氣餒。」

可惜,更多的人是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而一旦受點挫折或者失敗,就垂頭喪氣。這樣的人,遇事沉不住氣,難堪大任,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稻盛和夫認為,年輕人碰到好事不能驕傲,遇上苦難也不能消沉。真正能混出名堂的人,從不被苦難纏住腳步。

也許你認為自己正面臨著邁不過去的坎,但放在人生漫漫長途裡,這點小磨難,真的不算什麼。唐僧西天取經,還有九九八十一難呢。

正所謂「將軍趕路,不斬小鬼」,一個人真正想做大事的人,不會糾結於已經發生的苦難,而是大步前行,因為你的目標,在前方,而不是在腳下。

作為飽經滄桑的智慧長者,稻盛和夫一向關心年輕人的成長,為了讓年輕人少走彎路,他寫了這本書——《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

在這本書裡,稻盛和夫向年輕人講述了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和做人智慧,並且針對當代年輕人最常見的困惑,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為年輕人的成長、成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幫助年輕人走出人生的苦難、迷茫,找到奮鬥的方向。

如果您想要聆聽「經營之聖」的諄諄教誨,不妨點擊下方的橫條。

其實,稻盛和夫的智慧,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不是一本書能講完的。他的人生經歷,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他的人生感悟,更像一座燈塔,為我們的照亮前行的路。

如果您正處在人生的低谷期,如果你曾經遭遇了失敗和挫折,如果你對於人生的路還有想不明白的,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稻盛和夫的《心+幹法+活法》這套書。

這本書針對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在人生路上面對的普遍問題,比如:找工作、升職加薪、富人思維、成功路徑、為人處世、從苦難走向輝煌、塑造人格魅力,以及探討人活著的意義等等方面,給出了深刻的解讀,還有具體的應對之策。

如果你想要吸收智者的心法,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遂,可以點擊下方的橫條,看看這套書。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真正的聰明人,一生有3不問,很多人都感嘆知道得太晚
    但即使是經歷了這麼多的坎坷,稻盛和夫還是成功了,還是如此卓越的成就,由此可見,稻盛和夫是付出了多少努力,走過了多少岔路才有了如今這條能走向成功的成功之路。所以,稻盛先生的思想可以說是人們通往成功路上的指南針了。稻盛和夫認為: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有3個不問。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 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用一生時間給出了3點意見
    在稻盛先生88歲時,就出版了自己的收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對於如何度過一生,稻盛和夫就給出了答案:「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單純的問題。人生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靈吸引還有塑造出來的。
  • 稻盛和夫:真正聰慧的人,一生「3不問」,庸人長嘆:沒早點知道
    稻盛和夫,擁有著傳奇的一生,至今仍然是商界中舉足輕重的大佬。想要成為人上人就要有常人所沒有的覺悟,而稻盛和夫這一生的成就不僅是靠著他獨到的經營理念,還有特殊的處世之道。稻盛和夫曾告誡世人:真正聰慧的人,一輩子有「3不問」,庸人長嘆:沒早點知道!1.不問曾經人生在世,不要總被「曾經」牽絆,真正聰慧的人,一般都不問曾經,而是以空杯心態去做每一件事。
  • 88歲稻盛和夫:我一生財富主要來自這兩個字,但很多人都不在乎
    在稻盛和夫78歲高齡的時候,稻盛和夫有創造了一個神話,稻盛和夫僅僅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讓日航轉虧為盈,並且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季羨林先生曾評價稻盛和夫:「根據我幾十年來的觀察,稻盛和夫先生既是一位企業家又是一位哲學家,這樣的人簡直鳳毛麟角。」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曾說過:「我及不上他的」。
  • 稻盛和夫:成大事者看上去有點「傻」,但有3點品質超越聰明人
    稻盛和夫:成大事者看上去有點「傻」,但有3點品質超越聰明人稻盛和夫能有這般成就,並不是因為經營理念多麼超前,又或者通過狠心壓榨員工取來的。相反,他能成功讓兩家完全不同的企業成功成為世界500強,離不開他人生理念和人生信條。是這些支撐他的行動,並取得巨大的成功。
  • 稻盛和夫:不敢做這3件事的人,往往是無能的人,希望你不是
    當時沒有先進的經驗和設備,僅憑一腔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和對成功的極度渴望,稻盛和夫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研發出了這種在世界上都先進的新型陶瓷材料,拯救了企業,也成就了自己。所以,不管你現在的人生處在何種階段,首先你要自信,敢於對成功抱有渴望,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生活,這樣你才有成功的機會。
  • 88歲稻盛和夫:我一生財富主要來自3個細節,但很多人卻不在意
    有這閒工夫不如快點會公司幹活去。這樣,泡溫泉、吃吃喝喝,是根本不可能學經驗的……」稻盛和夫聽完很是羞愧,同時也被這位老師的人格所吸引,並且激起了強烈的做事的欲望。也正是這般強烈的願望,使得普通人出生的稻盛和夫在今後的人生中,做出了世界矚目的成績。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窮人長嘆:知道得太晚
    作為企業家,稻盛和夫的成就已經可以用光芒萬丈一詞來形容了,而作為哲學家和思想家,稻盛和夫也獨有建樹,他曾說: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然而現實是,更多的人被過去所束縛,陷入曾經的經歷中無法自拔,一件丟人的事情,或者一件榮譽,反覆思考,影響到了現在的狀態。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的出身和過去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只要我們願意付出,未來完全可以被改變。因此稻盛和夫自己就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從一窮二白的窮小子,邁向成功的企業家。
  • 稻盛和夫:人品越差的人,越愛說這3句話,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稻盛和夫一生都在遵循「多聽少說」的人生準則,說話是一門藝術,一個人的成功,往往也離不開自身的高情商。如果你身邊有張口閉口就說這3句話的人,切記遠離!也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有禮貌懂得照顧人的人。二、怨話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從娘胎出來的那一刻,就註定要經歷各種磨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最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和高度在哪裡。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人,一輩子「3不問」,等中年才知道就晚了
    除此之外,他在哲學上的思想也絲毫不低於商業成就,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中,曾提到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有3不問。1、不追問過去這裡有一個「空杯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 稻盛和夫: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2種「有毒思維」,不可深交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創立2家世界500強,78歲重新出山,用一年的時間拯救破產的日航。回憶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一直在說:自己並不是生來幸運,相反經歷了很多曲折:小升初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差點去世,高考失利,畢業後工作也不順利。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遺憾我們知道得太晚
    後來稻盛和夫想明白六個字:心不喚,則物不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來的。只有自己能轉變想法,才能結束生命中的糟糕。後來稻盛和夫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才終於爆發出巨大的力量,為即將破產的公司研究出了新材料,不僅扭轉了公司的命運,更是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 稻盛和夫成功的秘訣都在這本書裡
    譯者曹老師也說,這是在他看到的書中將稻盛和夫先生所有的官方數據寫得最清楚的一本。稻盛和夫先生應該是把畢生的心血全部融入到了這本書裡面,正如書封面所寫——稻盛和夫先生的一生囑託。02 我就很功利——我就想知道:為什麼稻盛和夫先生這麼厲害,這麼牛?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但在回想項目過程中,我會發現有時候一些解決辦法真的沒有太高深莫測,可能就是從父母、學校都接收到過的道理。以前總覺得道理我懂得就可以,但當你沉浸在事情的時候,你還是會用你的第一直覺、你自己認為最舒服的方式、甚或最逃避的方式去面對難題。於是,我還是想整理這本書的內容作為提醒自己以後做任何事情的準則。本書如書名,主要圍繞著「人心」這一個本質開始講起。
  • 《活法》,看稻盛和夫如何演繹令人費解的精彩一生
    答案都在這本稻盛和夫的《活法》裡,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這其中的秘訣。京瓷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稻盛和夫進入這家公司裡工作還是親戚託人找關係進來的,但是這時候的京瓷公司已呈現瀕臨倒閉的跡象,公司的員工都陸續離開了這家公司,只有稻盛和夫和少部分人還在公司裡,稻盛和夫是不想走媽?
  • 稻盛和夫:我活了88歲,一生所有的經驗總結起來,就是這幾個字
    她直言:這一切源於實踐稻盛和夫的理念。可能在有些人看來,稻盛和夫講的無非是些雞湯,但單純地把稻盛和夫提倡的理念等同於雞湯,那你也有點太小看他了。稻盛和夫自己很相信這些理念,並能夠靠著這些屢創奇蹟,創辦的兩家公司都成功躋身世界500強,晚年受邀,再度出山,成功拯救日航。他的一生可謂傳奇,他的理念絕非雞湯!
  • 稻盛和夫忠告:年輕時,應拒絕與這2種人交朋友,否則會越混越差
    我唯一崇拜的日本人,就是「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了,因為他太牛了。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父母只有小學水平。學生時代的他經常考試不及格,畢業後,他遭遇經濟蕭條,在職的公司瀕臨破產,甚至拿不到工資。但這些挫折並沒有阻止他取得驚人的成就。稻盛和夫不僅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還在78歲高齡再度出山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只花了400天的時間就扭虧為盈。
  • 稻盛和夫:年近90,總結一生,我最大的財富是在一次化緣中的開悟
    被稱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一生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別是27歲時創立的京瓷和52歲創立的第二電信。一個人窮盡一生能夠創辦一家世界500強已是人中龍鳳,而稻盛和夫卻擁有了兩家。
  • 稻盛和夫:有這3大「毛病」的人通常不會有錢,但很多人卻渾然不知
    有些你不關心的事情可能會阻礙你變得富有。例如,許多人遇到不順就只會抱怨,卻不懂從中吸取教訓,從而生活越過越糟,自然也就越來越貧窮。其實,除了怨天尤人會阻礙你致富外,還有哪些會阻礙你變得富有,但你卻渾然不知的呢?對於這個問題,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就作出過回應。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愛在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縱觀國內外那些富人和企業家們,不乏歷經諸多苦難才創造出巨大財富的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從小家境貧困,前27年黴運纏身,但他依舊能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他是由窮到富的最典型代表,因此他最了解窮人與富人間的區別。那為什麼窮人怎麼努力都還是個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