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氣逼人?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上手速覽

2021-02-08 影像新勢力

在五一小長假之前,小編我就已經拿到了騰龍最新的35-150mm F/2.8-4 DiVC OSD鏡頭,並在假期裡進行了使用。對於這款有不少人關注的鏡頭,小編我就根據我的使用體驗,和大家盤倒盤倒,看看能不能解決大家的心頭之惑。



為什麼是35-150mm焦段?


雖然很多人覺得,標準變焦鏡頭,24-105mm或者24-120mm才是更加傳統兼理想的焦段範圍,但是實際上在膠片時代,35-105mm焦段也是非常主流的標準變焦鏡頭焦段。騰龍自己在歷史上也生產過28-105mm F/2.8和35-105mm F/2.8兩款自動對焦變焦鏡頭,35-150mm F/2.8-4 Di VC OSD感覺也有向傳奇致敬的意味。而其他品牌在APS-C畫幅鏡頭中曾經發布過類似50-135mm F/2.8或者50-150mm F/2.8鏡頭,不過那些鏡頭其實是用來等效全畫幅70-200mm焦段的,並沒有對比的意義。



那麼35mm的廣角端夠用麼?對於只用一顆鏡頭拍攝絕大部分題材的人來說,確實24-120mm焦段可能適用範圍更大,但是對於超廣角變焦鏡頭+標準變焦鏡頭搭配使用的人來說,那就可能並不一樣了。小編我簡單的統計了一下佳能/尼康單反卡口的超廣角鏡頭,11款鏡頭裡有6款覆蓋到了35mm焦段,並且這6款鏡頭無一例外都是相對比較輕便的超廣角變焦鏡頭,更加適合1機2鏡情況拍攝。尤其是去年新發布的騰龍17-35mmF/2.8-4 Di OSD,兩顆鏡頭加在一起價格也沒過9000,焦段卻覆蓋了17-150mm的絕大部分焦段,算是性價比非常高的搭配了。


體積重量如何?


體積重量的大小,我覺得只有對比才能有更加直觀的了解。



如果你是一個佳能用戶,那麼想像一下你的24-105L二代,騰龍的35-150mm F/2.8-4 Di VC OSD在重量上和佳能24-105L基本一致,長度稍長了10mm左右。如果你是一個尼康用戶,那麼也請你想像一下你的24-120mm,騰龍在重量上更重了80g,長度長了10mm,粗細基本一致。


雖然在開箱時我對這顆鏡頭的第一印象是偏重偏大的(也許是我最近微單類產品用的更多一些),但是在對比之後,我覺得騰龍對於體積和重量的把控還是很到位的。

 

各個焦段光圈多少?

 

既然這是一款非恆定光圈的鏡頭,那麼肯定會有人關注各個焦段的光圈值是多少,畢竟這也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這顆鏡頭的購買吸引力。我簡單的測試了一下,各個焦段的光圈值是:

35mm F2.8

50mm F3.2

85mmF3.5

105mm F3.8

135mm F4

所以它會在虛化表現上也要比24-105/24-120 F4要稍微好一些。


鑑於這顆鏡頭的全開光圈畫質,我覺得算是物超所值的!


畫質表現究竟如何?


在這次騰龍的宣傳中,騰龍首次提到這麼一句話「對應5000萬像素級別的超高光學性能」,說明騰龍對這款鏡頭的畫質是相當有信心的。所以在這次的五一假期中,小編我帶著尼康D850和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逛了一圈楓涇古鎮,拍攝了一些樣片分享給大家。


ISO:64  快門速度:1/320s  光圈:F5  焦距:110mm

 

ISO:64  快門速度:1/320s  光圈:F3.5  焦距:85mm


ISO:64  快門速度:1/500s  光圈:F3.8  焦距:122mm


焦點處100%截圖


ISO:64  快門速度:1/250s  光圈:F6.3  焦距:150mm


焦點處100%截圖


邊緣處100%細節


ISO:64  快門速度:1/160s  光圈:F3.5  焦距:92mm


ISO:64  快門速度:1/250s  光圈:F4  焦距:150mm


焦點100%細節

 

就我使用下來的感覺來說,這顆鏡頭和常規的標準變焦鏡頭不太一樣,大部分變焦鏡頭都是廣角端較銳,長焦端劣化,而這顆鏡頭卻相反,35mm全開畫質稍遜,需要縮一點光圈,而從50mm開始,全開都極為銳利,即使是150mm F4,也有超出我想像的解析度表現。同時在幾個常用焦段下,焦外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二線性表現相當不錯,也沒有明顯的口徑蝕。不過由於假期,我也沒有約到妹子來拍攝人像題材,最考驗一顆鏡頭焦外表現的小樹林場景,可能就需要讓我們的同事「逗比烽火戲諸猴」來告訴大家了。


值不值得買?


對於使用單眼相機接單拍攝的職業攝影師,我覺得這顆鏡頭完全有能力替代24-70mm/24-105mm這樣的常規標準變焦鏡頭。目前市場上主流的24-70mm和24-105mm單反鏡頭,在長焦端的畫質其實都屬於非常平庸的水平,那麼我們拿24-35mm焦段來交換全開光圈可用的70-150mm焦段,是一筆非常划算的交易。並且騰龍這款新鏡頭在價格上也非常有競爭力,並且還保留了5檔的光學防抖,實用性方面非常出眾。


微距樣張  ISO:2200 快門速度:1/60s 光圈:F4  焦距:150mm


而對於旅遊用戶,35-150mm F/2.8-4 Di VC OSD搭配上一顆優秀的16/17/18-35mm焦段鏡頭,彌補廣角端不夠廣的問題,得到更好的長焦拍攝效果,順便還能兼顧人像攝影,也是相當划算的一筆交易。

 

而對於視頻用戶來說,嗯?你為什麼還沒換成微單來拍視頻呢?

 

最後說幾句

 

騰龍對於變焦鏡頭群的設計確實是相當有想法的,目前騰龍已經有三套素質和性價比都相當突出的變焦鏡頭組合了:

大三元系列的SP 15-30mm F/2.8 Di VC USD G2、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SP 70-200mmF/2.8 Di VC USD G2

輕便次旗艦系列的17-35mm F/2.8-4 Di OSD、35-150mm F/2.8-4 Di VC OSD(還可以再加個SP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或者100-400mm F/4.5-6.3 DiVC USD)

微單大三元系列的17-28mm F/2.8 Di III RXD、28-75mm F/2.8 Di III RXD和勢必會推出的長焦微單變焦鏡頭。



這樣的三套變焦鏡頭組合,基本上能夠滿足絕大部分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足以看出騰龍近年來的野心。雖然35-150mm F/2.8-4 Di VC OSD並沒有冠以「SP」標示,但是它的銳度真的「香氣逼人」,等到這款鏡頭正式上市後,我相信大家肯定會認同我所說的吧!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本篇內容來自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註明出處。


掃一掃,關注@影像新勢力 微信公眾號



這是一個由專業攝影師、資深媒體人和骨灰級影像發燒友組成的影像群落。

我們愛攝影、愛器材,愛這個美妙的光影世界。

我們有激情、有理性,有讓你表達心聲的渠道。

我們期望能一直在影像道路上引領你、陪伴你、跟隨你,

並深深以你為榮。



相關焦點

  • 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鏡頭採用14組19片鏡頭結構設計,數枚LD低色散鏡片和非球面鏡片的加入有效抑制各種色差
  • 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全體驗
    不過拍攝的都是旅遊題材照片,很多人對於其他題材的使用也頗有興趣,所以今天我們再來談一談在建築、婚禮以及人像方面的使用體驗。 正好我有一對初中同學在五月份舉辦婚禮,正好這支鏡頭就派上用場了。我使用了尼康D850搭配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尼康D610搭配新銀廣的組合來拍攝。
  • 4990元,騰龍 35-150mm F/2.8-4 Di VC OSD 鏡頭正式發布(內附宣傳視頻)
    【4990元,騰龍 35-150mm F/2.8-4 Di VC OSD 鏡頭正式發布】騰龍正式發布了自家全新人像鏡頭35-150mm
  • 更豐富的題材涉獵 騰龍35-150mm f/2.8-4鏡頭評測
    在今年早些時候,騰龍正式發布了35-150mm f/2.8-4 Di VC OSD鏡頭。這款鏡頭產品自發布之出就被認為是一支全能的人像鏡頭。之所以要特意強調「人像」二字,要得益於其焦段涵蓋了35mm、50mm、85mm、135mm等多個在人像攝影中非常實用的焦段,而說它全能,則是因為超長的焦段覆蓋,基本上能夠應對日常使用的各個場景,即使是旅遊也足以「一鏡走天下」。
  • 試玩|不走尋常路,騰龍35-150mm F/2.8-4 體驗
    但總有一些鏡頭不走尋常路,就像我們今天體驗的這款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A043)鏡頭,絕對是少數派的存在。論經典,其實17-35mm,35-105mm一度是那個年代的經典焦段,不過考慮到實用性,此次將長焦端覆蓋至150mm,才有了這支新鏡頭。
  • 新品 | 騰龍 35-150mm F/2.8-4 全新上市
    綜合光學產品製造企業騰龍公司,推出適用於35mm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的全新變焦鏡頭35-150mm F/2.8-4 Di VC OSD
  • AI+VC加持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評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規格型號: B070 焦距:17-70mm <使用APS-C畫幅無反相機時>(35mm換算值:25.5-105mm) 最大光圈:F2.8
  • 塑造SP經典 騰龍35mm F/1.8 Di VC USD海外評測
    要說高素質的定焦鏡頭,APS-C畫幅的倒是有幾支,不過35mm全畫幅領域一直有著比較大的空缺,除了那支出色的騰龍90微,一般人竟想不起其他的產品。相比他的競爭對手適馬來說,無疑是要落後很多的。  也許是為了打破這一尷尬的狀況,在今年秋天,騰龍正式發布了「SP 35mm F/1.8 Di VC USD」和「SP 45mm F/1.8 Di VC USD」兩支用於35mm全畫幅規格的高素質定焦鏡頭。除了採用了高規格的非球面、低色散鏡片以外,這兩支鏡頭還具備VC防抖技術以及非常不錯的近攝能力。
  •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評測
    騰龍的第一支全畫幅索尼E卡口鏡頭是28-75mm f/2.8,那支鏡頭價格適中,畫質出色,鏡身輕巧但堅固,是原廠24-70mm f2.8 GM的絕佳替代品,在市場上獲得了相當好的銷售成績。現在,騰龍又推出了超廣角的全畫幅無反鏡頭:17-28mm f/2.8 Di III RXD,新鏡頭比之前的28-75mm還要緊湊,付出的代價是相比在售主流f/2.8鏡頭稍小的變焦範圍。
  • 【實拍】騰龍性價比組合(上)17-35mm+35-150mm
    「性價比」一詞,在很多人眼裡只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但是性價比用在這幾支鏡頭上,絕對是褒義。方案一17-35mm f/2.8-4 & 35-150mm f/2.8-4    超廣鏡頭一直是風光攝影師的心頭好,但是4000元以內可以選擇的超廣AF鏡頭其實並不多,光圈能達到2.8的更是鳳毛麟角,而騰龍的17-35mm f/2.8-4卻做到了。
  • 20cm對焦VC防抖 騰龍35mm F1.8評測首發
    尤其是喜歡拍攝人文紀實的朋友們,他們如今經常採用一支掛機頭拍攝的方式,來完成他們的拍攝任務,而為了輕便很多人對掛機頭的首選往往都是定焦鏡頭。在之前很多朋友選擇使用50mm焦段的鏡頭,這個焦段更為接近人眼視角,視覺感上更真實,而現今很多朋友開始選擇使用35mm焦段的鏡頭,略帶廣角的35mm焦段既能保證相對真實的視覺感,又能儘可能多的收納下一些景物,在人文紀實拍攝中能更好的交代周圍環境。
  • 騰龍 24-70mm F/2.8 Di VC 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
    規格  型號: A007  焦距: 24-70mm  光圈: F/2.8  視角(對角線): 84°04』 -34°21』  鏡頭結構: 12組17片  最小對焦距離:0.38m (15.0 in)  最大放大倍率: 1:5 (f=70mm時最短攝影距離0.38m)  濾鏡口徑: φ82mm (3.2 in)  長度*1: 108.5mm (4.3 in)*  全長*2: 116.9mm (4.6 in)*  直徑: φ88.2mm (3.5 in)  重量: 825g* (29.1 oz)  光圈葉片數:
  •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情懷小試
    對騰龍其實是一直有著情節的,因為我買的第一隻鏡頭就是騰龍17-50(A16),良好的性價比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測評 | 超廣微距 一手掌握 騰龍20mm F/2.8 Di III OSD M1:2
    騰龍對於索尼E卡口無反系統的支持自然是毋庸置疑。2018年,一枚騰龍28-75mm F/2.8 Di III鏡頭的橫空出世,讓眾多索尼用戶以高性價比獲得了準大三元的體驗。這枚鏡頭焦段適用性廣泛,深受各種攝影愛好者,影像工作室乃至玩家們的喜愛。之後騰龍再接再厲,推出了17-28mm F/2.8 Di III以及即將登場的70-180mm F/2.8 Di III。
  • 弘瑞豐騰龍LRC俱樂部 |超廣微距 一手掌握 騰龍20mm F/2.8 Di III OSD M1:2
    迄今為止,騰龍推出了28-75mm F/2.8 Di III RXD,17-28mm F/2.8 Di III RXD,以及如今的三枚定焦(20mm F/2.8 Di III OSD M1:2,24mm F/2.8 Di III OSD M1:2,35mm F/2.8 Di III OSD M1:2)共五款索尼E卡口鏡頭。
  • 騰龍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全球廣受好評的超長焦鏡頭全面升級騰龍在2013年12月推出的SP 150-600mm,領先於市場成功實現了超長焦鏡頭的手持拍攝。鏡頭外觀煥然一新,採用高級質感的全新SP系列設計,次世代的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Generation 2)誕生。
  • 超性價比廣角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評測
    說起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這支鏡頭,我們就不得不提28-75mm f/2.8 Di III RXD,作為騰龍首款在E卡口走紅的鏡頭,這支鏡頭無論是口碑還是綜合素質都相當棒,所以影友對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的期待可想而知。
  • 【騰龍】萌妹攝影實戰體驗 騰龍SP 35mm F/1.4 Di USD
    很開心這次有機會上手發布不久的騰龍SP 35mm F/1.4 Di USD尼康卡口鏡頭。
  • 騰龍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型號A022)鏡頭正式發布
    圖:騰龍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型號A022)鏡頭【騰龍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型號A022)鏡頭正式發布。】產品特點:1)以更高性能為目標,改良光學設計;2)騰龍獨有的eBAND鍍膜,大幅降低眩光和鬼影;3)進一步縮短最近對焦距離,微距拍攝也能勝任;4)更迅捷的自動對焦速度和響應性能;5)實現 4.5檔防抖效果,3種模式可選;6)全新開發的伸縮式變焦鎖定裝置,提高拍攝時的便捷性;7)防汙塗層和簡易防滴構造;8)採用電磁光圈系統的尼康卡口鏡頭
  • 騰龍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外觀評測
    鏡頭外觀煥然一新,採用高級質感的全新SP系列設計,次世代的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Generation 2)誕生。今天這顆鏡頭來到了我們科技視訊評測室,筆者從包裝裡拿出這顆鏡頭的時候,不得不為之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