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慶餘堂家訓《 治家四十條》

2021-02-13 蒲氏慶餘堂文化研究會

蒲氏慶餘堂家風家訓

治家四十條

黨有黨章,國有國法,家有家風。不以規矩便不成方圓。家風、家訓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孫後代。好的家風家訓,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子孫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益處。根據先人教誨,結合現實生活實際,擬定家風家訓四十條,簡稱治家四十條,望各位族人銘記並參照執行。

蒲氏慶餘堂治家引言

第一條   家國不可不愛

愛黨愛國愛家園,爭做蒲氏好兒男。

不忘初心聽黨話,建設家園責任大。

第二條   國法不可不遵

學法知法又守法,作奸犯科必被抓。

法律知識記在心,利國利民利自身。

第三條   民約不可不守

鄉規民約樹模範,如若不從招人厭。

遵守鄉規與民約,眾人稱讚樂呵呵。

第四條   先祖不可不祭

緬懷先祖族族祭,祭祀不可當兒戲。

祭奠先祖教兒孫,忠孝禮儀定乾坤。

第五條   祖墳不可不修

人上有祖人人護,清明掃墓需關注。

蒲氏慶餘堂治家四十條

第六條   家譜不可不續

家譜好似一明燈,先人血汗之結晶。

後人需把家譜續,承前啟後人心聚。

第七條   族務不可不幹

宗族事務較紛繁,積極參與不偷閒。

不計報酬做奉獻,受氣受累惹人厭。

宗族事務無人抓,好比亂麻與散沙。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

第八條   族威不可不揚

家族名望很重要,行善積德勝修廟。

彰顯族威靠眾人,令人生畏重品行。

第九條   家族不可不和

大水自毀龍王廟,家族利益被人盜。

鷸蚌相爭漁翁利,留於世人看遊戲。

第十條   困難不可不幫

一家有事多家幫,困難面前有擔當。

蒲氏慶餘堂祭祀工作組合影

第十一條   父母不可不孝

羔羊知道跪乳恩,孝敬父母在自身。

烏鴉知道反哺孝,孝敬父母莫忘掉。

第十二條   師教不可不尊

尊師重教是美德,培育兒女成大業。

自古嚴師出高徒,莫因溺愛自耽誤。

第十三條   經書不可不藏

藏金不如去藏經,收藏經書傳兒孫。

黃金容易養惰性,經書育得賢能人。

第十四條   兄弟不可不睦

兄弟骨肉自相殘,煮豆燃萁後人憐。

姊妹兄弟常交流,其樂融融無憂愁。

第十五條   兒孫不可不教

兒孫自幼如美玉,未經修鑿不成器。

啟蒙老師是家長,寵愛溺愛不提倡。


蒲道合找到慶餘堂祠堂遺址

第十六條   健康不可不要

人人健康很重要,不良惡習須戒掉。

健健康康本人福,子孫也可添衣祿。

第十七條   鄰裡不可不善

善待鄰裡好處多,如同甘露解饑渴。

鄰裡團結無價寶,妻子賢淑夫禍少。

遠水難救近處火,鄰裡相助結碩果。

第十八條   門庭不可不掃

早睡早起掃門庭,環境衛生益居人。

乾淨整潔屋靚麗,髒亂不淨全拋棄。

第十九條   喪葬不可不謹

安葬先人必謹慎,盡職盡責量力行。

粗枝大葉不盡心,留下遺憾悔後生。

第二十條   思想不可不進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蒲道合走訪慶餘堂發源地老人

第二十一條   德才不可不用

德才兼備為英賢,宗族事務盡可傳。

不論輩分與年齡,不拘一格任賢能。

第二十二條   正義不可不扶

匡扶正義勇當先,堅持真理樹典範。

立身無愧於天地,處世光明又周密。

第二十三條   品行不可不正

人以立品而為先,人生價值世界觀。

三觀扭曲不可要,風清氣正走正道。

第二十四條   恩情不可不記

受人恩重如泰山,時時刻刻記心間。

蒲道合走訪慶餘堂發源地老人

第二十五條   善小不可不為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積土成山昭日月,積水成淵能行船。

第二十六條   言行不可不一

伶牙俐齒花言語,欺騙別人害自己。

言行不一偽君子,心口如一實在人。

第二十七條   為人不可不謙

謙虛為人受人敬,驕傲自大多毛病。

低調做人犯事少,高調辦事人說好。

第二十八條   職業不可不勤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愛崗敬業勤歷練,七十二行出狀元。

第二十九條   光陰不可不惜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只爭朝夕奮力追,莫待老大徒傷悲。

第三十條   舉止不可不雅

言談舉止應文明,粗話髒話語不能。

蒲道合考察圈椅地祖墳

第三十一條   儀表不可不端

牡丹花好空如目,棗花雖小結實成。

服裝整潔儀表端,奇裝異服招人嫌。

第三十二條   節儉不可不崇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

勤儉持家流水長,艱苦奮鬥當自強。

第三十三條   見利不可不義

不義之財君莫要,和氣生財走正道。

貪得無厭人人怨,忠孝仁義樹模範。

第三十四條   清廉不可不警

一入貪途難入睡,兩袖清風飯菜香。

清正廉潔令人畏,貪汙腐化為犯罪。

第三十五條   功名不可不取

十年樹木可參天,百年樹人威四邊。

蒲道合參加2018年終祭祖

第三十六條   毒暴不可不拒

毒品暴力是惡瘤,染指一點全家愁。

危害家人奪人命,子孫務必戒乾淨。

第三十七條   嫖賭不可不戒

世間萬惡嫖與賭,負累親人去受苦。

嫖賭危害非常深,傾家蕩產害子孫。

妻離子散窮光蛋,好似寒冬一孤雁。

惡習早早剔除掉,洗心革面換新貌。

第三十八條   交友不可不慎

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蒼蠅找廁所。

跟著富翁掙百萬,跟著乞丐學討飯。

第三十九條   高枕不可不憂

常將有時思無時,莫待無時思有時。

患難之時現奇蹟,安樂長久河決堤。

第四十條   安全不可不防

安全隱患警鐘鳴,道路交通安全行。

防火防水防食品,常記心中利家人。

【結束語】

立下家訓四十條,傳於族人應記牢。

蒲氏代代有英賢,大展宏圖換新顏。


蒲道合終慰問貧困家人

龔店村慰問五保家人

重陽節終慰問高齡老人合影

重陽節慰問高齡老人蒲從成


【作者簡介】

蒲道合,蒲氏慶餘堂十四世孫,蒲氏慶餘堂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熱衷於家族事務、家族公益事業,2018年冬,多次實地考察蒲氏慶餘堂的發源地:葉集區龍鳳村,拜訪當地高齡老人,找到蒲氏慶餘堂宗祠遺址(龍鳳村小樓組)、失考的一世祖、二世祖棲身之地蒲老墳山、圈椅地祖墳、野雞地祖墳,這些祖墳的失而復得,為蒲氏慶餘堂祖產的考察、發掘、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蒲氏必讀|編修《中華蒲氏通譜》: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編者收藏各類《蒲氏家譜》、蒲氏文化專著 2020年11月19日 攝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蒲氏,一本源流;血濃於水,共證不二。這是一種對祖根文化的依戀,對血脈親情的重視,對家族歸屬的認同,必將激發著海內外蒲氏同胞尋根問祖的熱情。中國各姓家譜,14億炎黃蚩子孫的根系所在;各地蒲氏通譜,百萬蒲氏兒女的精神故鄉。
  • 牢記朱熹《朱子家訓》中的7條告誡,重德修身,做最好的自己
    宋朝大理學家朱熹的《朱子家訓》,雖然只有寥寥數百字,卻全面闡述了關於做人和治家的行為準則,可以說,字字珠璣,影響深遠。全文分為三段。第一段為:「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夫之所貴者,和也。
  • 治家格言(珍藏版)
    《治家格言》,又稱《朱子家訓》、《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全文634字,文字通俗易懂,內容簡明賅備,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問世以來
  • 【家風家訓】中國歷代家訓集錦,永不過時!
    ——《顏氏家訓》20、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示兒女》詩)——《治家格言》2、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治家格言》3、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治家格言》4、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治家格言》5、治家舍節儉,別無可經營。——《家誡要言》6、志從肥甘喪,心以淡泊明。
  • 《治家格言》30句
    《治家格言》(又稱《朱子家訓》、《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文字通俗易懂,內容簡明賅備 ,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有清一代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治家格言》概括了為人行事的方方面面,今日讀來,仍不失為提升人格、修煉品德、立志成事的較好家教。
  • 吳氏家族之所以能夠興旺,道理全在「家訓」裡!
    吳氏族譜 吳氏家族是一個來源眾多的千古望族,一個家族之所以能夠越發展越強大,靠的不單單是血脈傳承,家風家訓的傳承才是最重要的。家訓是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良好的作用。 《南岑吳氏宗譜》就清楚地記載了家風家訓。
  • 家風家訓故事(二)
    五、關於修養的家訓 1、乖僻自是,悔誤必多。(《治家格言》) 2、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治家格言》) 3、施恩無念,受恩莫忘。(《治家格言》) 4、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治家鉻言》) 5、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訓
    導讀:《朱柏廬治家格言》,世稱《朱子家訓》,因易與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訓》
  • 家訓一百句,句句是精華集錦
    (治家格言)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增廣賢文》)三、關於惜時的家訓1、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增廣賢文》)2、鶯花憂怕風光老,豈可教人在度春。(《增廣賢文》)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廣賢文》)4、百年容易過,青春不再來。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這樣一位對中國歷史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物,史學界和公眾對他的評價是多樣化的,有關他的爭議從未停止過,但他治家與教子的理念卻一直被大家所讚賞和學習。曾國藩曾經多次與其弟曾國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間,時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張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
  • 曾國藩:治家八字訣,平淡家常育真知
    在治家方面,曾國藩吸納儒家思想,強調孝悌忠信,以和治家,他的治家思想對當今仍具有重要的影響。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在家書中,曾國藩從修身、勸學、治家、理財、交友、為政、用人等七個方面對曾氏家風家訓進行了闡釋。
  • 誦讀名人家訓,涵養優秀家風 ——《思綏草堂藏稀見名人家譜家訓百...
    家訓中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為「修身」「齊家」的典範。當中,最為人稱道的名訓,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等等,至今膾炙人口,不管是對我們個人還是家庭,甚至對整個社會都有著非常好的作用。家訓有單獨刊印者,如上面提到的幾種名家家訓。但大多家訓、家規,會附錄於家譜之中,以資子孫遵行。
  • 78歲的陸遊為二兒子寫送行詩,好家訓不需多,卻遺兒千秋富貴
    陸遊生有七子一女(一說有二女),兒女眾多的他極其重視家風,在南宋的家訓中,他的家訓堪稱獨樹一幟。除去如上文這類以詩教子的詩體家訓(著名的《示兒》其實也是詩體家訓)之外,他的家訓文章也具有不同於他人的鮮明特色,在中國家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作為江南世家,陸氏家族一直傳承著優秀的家風,十分注重家教、家訓,祖上就有家訓《修心鑑》存世。
  • 鑽石恆久遠,家訓永流傳
    家訓,睿者的人生智慧精萃,不矯情,不偽飾,堪稱後人的人生指南。《顏氏家訓》《朱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琅玡王氏家訓》《錢氏家訓》……一部部經典家書家訓,早已經超越家族,成為浩瀚中華文化中的一顆閃亮的星星,化為後世的人生寶典。即便是到了現代,依然閃爍著樸素的哲理光芒。「伎之易習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 現代人應該怎樣讀中國傳統家訓?
    家訓,或稱家規、家範、內範、家則、家誡、宗教、世訓,是中國傳統社會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規條,既是家庭、家族良好規矩養成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先秦時期,雖然沒有家訓的文本傳世,但在孔子、孟子等先賢的有關論述中,有家訓的內容是沒有疑義的,孔子提出的尊禮、處恭、有信、敬事、儉用,孟子強調的仁、義、正、禮、恭、儉等修身要義,無不映現著「修身為本」「修己以敬」的旨規。
  • 家訓,一盞百年不滅的心燈!
    此間,銘刻在庭院牆上,牢記於心中的家訓,幾百年間,曾持續不斷地發揮過不可或缺的作用。2016年2月23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中的《陝西韓城党家村:刻在青磚上的家訓》一文就報導說:「党家村家訓的形式非常獨特,它集書法、雕刻、建築藝術為一體,和家譜、書信、著作類家訓很不相同,這種家訓具有獨特魅力。」
  • 「家風家訓」司馬光:為百代萬家立典範
    《家範》是一部有著完整治家理念的家訓,與其《資治通鑑》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家範》常被視為《資治通鑑》的姊妹篇,可稱之為「齊家通鑑」,以「史」來資於治家,表達了一代名臣的治家理念和風範。《訓儉示康》則單獨對其子司馬康提出了「以儉為美」的家風要求,真可謂為百代萬家立典範。
  • 晚清重臣曾璧光與慶符,一段不得不說的秘密
    晚清重臣曾璧光與慶符,一段不得不說的秘密一幅字的秘密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100名英雄模範人物之一的革命先驅李碩勳,是四川慶符縣(現高縣)人。在位於高縣慶符鎮東門街的李碩勳烈士故居的堂屋牆上,懸掛著四聯書法《朱柏廬先生治家遺訓》(即朱子家訓),我們一直以為這四聯書法是某代李氏家主書寫懸掛於堂屋用於教育子女的。(註:李碩勳故居堂屋內修復後的曾璧光書法《朱子家訓》(複製品))直到2016年夏天,風雨很大,這幾幅作品嚴重受損無法修復,我們開始尋訪善寫楷書的老師來二次臨摹這幅複製品。
  • 十二則名門家訓,讀一讀受益終生
    治家篇 宋·劉清之《戒子通錄》 明末清初·朱柏廬《朱子家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 明代思想家呂坤的治家箴言
    ◎戒石立家訓:《孝睦房訓辭》倡導耕讀傳家,勤儉興家寧陵古城北街曾有一處簡樸且溫洽的故居,那是官至京都的呂坤之居所。在院內二門西旁牆上鑲築著一塊醒目的戒石,上刻《呂氏孝睦房訓辭》。這是呂坤為呂氏家族所撰寫的家訓:「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