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客|向曉吾:麻將術語裡的人生趣味

2021-01-17 封面新聞

向曉吾

開張、划船、換叫……類似麻將術語在生活中流行,本義大致相同,衍生義更有意思,很值得玩味。

麻將術語(簡稱麻語)裡的「開張」就是出牌,特定意義指開出第一張牌。「開張」的「潛規則」講究「先打么九,後打中張」,因為傳統打法是「平斷缺將」,要求「斷么九」,「么九」相當於無用之牌,所以要搶先打出去,留下有用的「中張」,除非一開始就想做「帶么」或「清一色」。

不過,現在的成都麻將時興「打缺」,就是必須打缺一門牌,「開張」就要先開自己不要的那一門,而且要先開「中張」、「生張」,以防對手輕易碰牌或「開槓」,以致最終成就了對手的大牌。

生活中所說的「開張」相當於「開始」或「有所收穫」,比如張老三看到李小四釣魚,問一句「開張沒?」就是問釣到魚兒沒有。《沙家浜》裡,「胡司令」或許也是麻將高手,開口就唱「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這個「開張」就相當於「開始」。但使用「開張」最為熟練的要數商人,新店鋪開業叫「開張」,某一天做成第一筆生意也叫「開張」,講究「開張大吉」。「開張生意,便宜賣了。」「虧本賣了,開一個張。」「開張」時,商人們多半表現出委屈狀,似乎真是虧本或者不賺錢,但跟麻將裡的「么九」一樣,可要當心貨物的質量或價格,「進貨單」才是底牌,商人們是不會曬出來證明清白的。

如果自己手上的牌不好,而對手們卻在做大牌,那麼「划船」就是最好的應戰方式。所謂「划船」,可能是取「船行平穩」之意,不求「和(讀胡)牌」,但求不「點炮」或不點「大炮」,其講究是儘量打「熟張」和「跟張」。如果劃到終點,對手「陰謀」破產,儘管自己沒有「和牌」也不算失敗,因為拖垮強悍的對手,保全弱勢的自己也是一種勝利。

生活中,「划船」的意思是「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多半指沒有追求、得過且過「不在狀態」的心態或狀態,原本包含著批評諷刺之意,但一些淡定的人士藉以自嘲,卻是心態良好。自從官場「59歲現象」出現之後,「划船」的意義應做積極解釋,那就是順其自然、平安落地。現實生活中,一些官員本來清廉,但臨近退休就心態不平衡,想方設法要為退休生活撈一點「資本金」,這就是「59歲現象」,結果晚節不保,翻船落水。如果篤信「錢財乃身外之物」,收斂欲望,「划船」到終點,退休之後可以自由自在地「蕩起雙槳」,這樣可比在「小號」裡孤度殘年強了千百倍。如此看來,生活中的「划船」就變成一種智慧了。

打麻將的最終目標是「和牌」,關鍵步驟卻是「下叫」,相當於「張網以待」,只差一張牌就大功告成。麻將「下叫」講究「下寬叫」,比如一四七或三六九的牌點都可以和,相當於撒下「天羅地網」,自然機會多多。「下叫」之後講究「守叫」,「老叫不輸錢」,就是說要專心專一,不要東換西換,那樣的結果很可能「東不成西不就」,而且很可能「換叫就點炮」,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如果手氣不佳,「下叫」不好,比如下的「邊叫」「嵌(讀卡的一聲)叫」「單釣叫」或者「死叫」「理論叫」,麻手們都會想方設法換一個「好叫」,增大獲勝機會。

「換叫」走進生活裡,意義比麻將嚴肅得多,指的是換配偶,也就是離婚。近些年,離婚率節節攀升,居高不下,以至於一些長久不見面的熟人朋友見面都要開一句玩笑,「換叫沒有?」如果沒有換,多半回一句「老叫不輸錢。」如果換了,不用多做解釋,「嘿嘿」一笑,答案自明。

麻將裡「換叫」倒是輕鬆,很自由,也允許,沒換好也可以下一盤重來,但生活裡的「換叫」就要複雜得多,無論被迫還是有意,「換叫」都是痛苦的事情,所以還是慎重為好。「老叫不輸錢」,無論在麻將裡還是生活中,蘊含的哲理都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麻將英語術語?
    不過,國際智聯正考慮把麻將變為綠色健康的運動。目前IMSA正在向國際奧委會申請,將麻將等智力運動發展成冬奧會的室內表演項目。雖然麻將進入冬奧會的難度很大,但是麻將這種運動還是廣受國內外朋友們的喜愛。早在2015年,就在三亞舉辦過一次世界麻將運動會,是全球最高規格的專業麻將競技賽事,相當於是麻將界的奧運會了。
  • 第六十三堂課 如何快速了解麻將的基本術語?
    廢話不多說,我在這一篇介紹 如何快速了解麻將的基本術語?趕緊收藏起來吧~!內容有點多,需要查看全部內容的同學請拉到最後,別忘了點讚~關注~收藏支持一下哦!或許還有很多朋友,看我的文章還是比較吃力,我們先來科普一下麻將的基本術語,至今我已經發布了六十多篇的教程。
  • 是人生裡有麻將,還是麻將裡有人生?
    從此,《蔣築英》、《一棵樹》、《兒女情長》……奚美娟在影視圈裡如魚得水,同時也一直活躍在話劇舞臺上。 當我們提到奚美娟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什麼?剛剛落戶於人民大舞臺的陳薪伊藝術中心馬上要推出一部明星話劇《洋麻將》,通過兩個寂寞老人的十四把紙牌遊戲,笑盡、道盡人生百態。話劇《洋麻將》,曾在百老匯創下演出516場的驚人記錄,可謂是經久不衰的經典,被稱為「最話劇的話劇」,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全世界各地上演,受到全世界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 雀魂:日本麻將術語,第二期主要講與中國麻將用法不同的詞
    上一期說了很多日麻的術語,很多詞在中國麻將裡也是那樣叫的,而這期中主要講的就是常用的日本語、拉丁字母串、非常用漢字、與常用用法或中國麻將中的用法不同的詞,同時介紹下算符。先說一下日本麻將最具有競技元素的麻將網址天鳳麻將的指令:立直リーチ;吃チー;碰ポン;槓カン;自摸ツモ;榮ロン;passパス;撥(撥就是撥北,三人日麻用的,不多做介紹)基本語言アカリ:和了。包括自摸和榮和。榮和就是和別人打出的牌(A榮和了B,那麼B就放統了A)。ツモ:有兩重意,一是自摸,二是摸牌。ダマ:暗聽、默聽、默,門清聽牌不立直。ドラ:dora,寶牌。
  • 為什麼麻將裡的一條圖案是麻雀而不是別的?
    麻將裡的一條又叫么雞,么是通假字,通鳥,而么字在南方的方言中有一的意思。相傳麻將是由韓信發明的。
  • 麻將中的人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也許是地域文化的原因,骨子裡對麻將都有三分喜愛。其實,四川人同樣愛玩鬥地主,只是我個人獨獨鍾愛麻將,尤其是當陷入人生迷茫,或者進入到低谷期諸事不順的時候。原因無它,是因為我覺得打麻將就像過日子一樣,即使手裡有一副好牌,但是也不能確定能做個大的;或者手裡的花色四五分,但胡牌的時候,也有可能是清一色。
  • 大學生教室裡開臺打麻將 欲為競技麻將"正名"
    教室裡正在舉行競技麻將比賽;一局結束,裁判就用電腦記錄下成績。   說起麻將,很多人想起的市井中嘈雜尖銳的洗牌叫牌聲,一邊抖腿搓牌一邊吹牛的大爺,輸了牌念念叨叨的大媽……總之,麻將不是什麼好事,是賭博陋習。  然而,在廣州,一群大學生「雀友」就是要「公然」在教室裡開臺打麻將,他們的目標是為競技麻將「正名」。在這群「雀友」中,隱藏著不少被稱為「雀士」的高手。
  • 筱億薄荷塘:薄荷塘才是老茶客最終的歸宿
    我們都知道,何老師不僅僅是老茶客了,更是發燒友級別的易武老茶客。「普洱茶中的極品,易武在前;而易武茶中的極品,薄荷塘居首。」何老師在衝泡筱億薄荷塘時,一邊衝泡薄荷塘,一邊與小易嘮叨著。飲茶之間,何老師也說,今年的茶不好「守」。
  • 大學生教室裡開臺打麻將 欲為競技麻將「正名」
    教室裡正在舉行競技麻將比賽;一局結束,裁判就用電腦記錄下成績。  競技麻將比賽講究禮儀,賽前需互相致意,賽中須保持肅靜。  說起麻將,很多人想起的市井中嘈雜尖銳的洗牌叫牌聲,一邊抖腿搓牌一邊吹牛的大爺,輸了牌念念叨叨的大媽……總之,麻將不是什麼好事,是賭博陋習。  然而,在廣州,一群大學生「雀友」就是要「公然」在教室裡開臺打麻將,他們的目標是為競技麻將「正名」。在這群「雀友」中,著不少被稱為「雀士」的高手。比如麻將社團的創辦人彭鴻志是「五段雀士」;社團中實力最強的鄒豐澤則是「六段雀士」。
  • 雀魂:日本麻將術語,上分攻略番外一,基礎攻略第一期
    在上期的安全牌攻略中,寫到了很多專業的術語,所以這期會給大家帶來日麻的專業術語同時介紹一些梗。日麻由於規則的特殊性質,在不記番形的時候,要比一般的麻將要多很多的專業術語,而且由於日麻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所以很多人在找攻略的時候,看不懂很多的專業術語,所以下面就是專業術語的全解。
  • 三缺一隻是麻將術語,解釋時聲音哽咽快急哭
    楊迪作為各大綜藝的常客,他和無數明星的關係都很好,人緣也是公認的,但他可能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會因為一句麻將術語「三缺一」而大範圍被黑。賈玲看到謎底後,她就向劉敏濤說出了吳亦凡,黃子韜,鹿晗三人的名字,但是劉敏濤還是沒能猜出張藝興,而且表情看起來還是很迷茫。
  • 麻將裡的文化與故事,你知多少?
    為了討慈禧太后的歡心,朝中諸王、福晉和格格無不熱衷於進宮與她一起玩麻將。▲慈禧所用麻將慶親王奕的兩個格格尤其常到,她倆為討慈禧高興,暗中指示站在慈禧背後的兩位宮女替她們看牌,看慈禧需要什麼牌,就向她們打手勢,她們裝作無意打出這些牌,慈禧贏後,並趁著慈禧開心,立刻跪地叩頭請求賜她們的親友一個職位。
  • 人生就像一桌麻將牌~
    而最能表明她骨灰級麻友身份的,還得是2016年的一次採訪中她說過的一句話:「如果到了80歲可能就不想演戲了,但麻將還是要繼續打!」聞之令人感動。除了好萊塢女星,老外那些知名度爆表的影視劇裡也少不了麻將的身影,比如《老友記》、《摩登家庭》、《歪星撞地球》,就連愛馬仕、蒂凡尼、LV等奢侈品牌也是緊緊抓住麻將的熱潮不放。
  • 聽聽老茶客怎麼說
    一個品字,讓茶葉不僅僅作為一種飲品,而被賦予了人生。茶生如人生,茶在水中的浮浮沉沉就好似人生的波瀾不斷。茶初入口,是苦澀的味道,慢慢地才能感受到茶湯的甘甜,好似人生先苦後甜的道理。但,老茶客卻不說品茶,這是為何?正如上文所說,茶生即人生,茶在水中浮沉過後,終會歸於平靜,人們在喝茶之時,心也滿滿平靜。正如人生一般,無論一生多麼輝煌坎坷,終究歸於沉寂。
  • 麻將小技巧之四
    麻將必關注 一鍵關注技術教學、麻將秘籍、麻將視頻麻將論壇、麻將新聞、帥哥美女麻將行牌口訣
  • 麻將:被茶房綁架的木偶!看人生百態!
    打麻將,紅遍四川,走向全國,奔向世界的娛樂活動,其發展可謂到極至,催生了一個行業,促進了眾多行發展,養活眾多人,成就了一批文化,釀就了一些悲劇,看懂了人生百態!打麻將娛樂,貌似活動本身無錯!請看諸多現象,你細思極恐!
  • 麻將裡的萬,餅和條分別代表什麼?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因為麻將簡單易上手,因此國內會玩麻將的人可以以億計數,真是當之無愧的娛樂界老大。中國有這樣一種怪現像,越是被普通大眾接受的東西,越是被統治階級不屑。因此這種老少鹹宜的博弈遊戲一直沒有官方的記載,想要追根溯源更是難上加難。
  • 《指尖上的麻將》麻將為何又叫麻雀
    麻將是一個老少皆宜的全民娛樂遊戲,說起麻將,相信許多人都表示不陌生,就算不會打,也相信很多人看過別人打麻將或者聽過麻將的一些事情。在一些地方,麻將又被叫作麻雀,「雀友」「雀牌比賽」等名詞也是來源於麻雀發源而來的。
  • 看鑑好文 | 麻將裡的萬、餅、條代表了什麼?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因為麻將簡單易上手,因此國內會玩麻將的人可以以億計數,真是當之無愧的娛樂界老大。中國有這樣一種怪現像,越是被普通大眾接受的東西,越是被統治階級不屑。因此這種老少鹹宜的博弈遊戲一直沒有官方的記載,想要追根溯源更是難上加難。但中國歷史的記載不僅僅局限於官方的經史子集,也有一些來自民間野史的記錄,為我們找到麻將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線索。
  • 戲說高安麻將
    ——梁啓超「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麻將。」——梁實秋「麻將牌裡有鬼!」——胡適「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一是中醫;二是曹雪芹的《紅樓夢》;三是麻將牌。」——毛澤東  很多名人都喜歡麻將,也或多或少都說過一些與麻將有關的話。但在麻將與賭博幾乎等同起來的今天,提起打麻將,似乎已見不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