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鑑好文 | 麻將裡的萬、餅、條代表了什麼?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2021-02-23 看鑑

麻將這種博弈遊戲在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

1895年,隨著西方帝國主義軍隊的隆隆炮聲,

這種極具中國特色和東方魅力的玩具被帶入西方世界。

在中國,沒有一種娛樂活動能撼動麻將的地位。因為麻將簡單易上手,因此國內會玩麻將的人可以以億計數,真是當之無愧的娛樂界老大。

中國有這樣一種怪現像,越是被普通大眾接受的東西,越是被統治階級不屑。因此這種老少鹹宜的博弈遊戲一直沒有官方的記載,想要追根溯源更是難上加難。

但中國歷史的記載不僅僅局限於官方的經史子集,也有一些來自民間野史的記錄,為我們找到麻將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線索。


▲麻將。圖源網絡

一般認為麻將的起源在唐朝時期,是根據當時在民間流傳的一種「葉子戲」改進演化而來。

葉子戲在現代還在民間廣為流傳,一般有數十張乃至一百多張長約三寸,寬半寸到一寸不等的紙片組成。

葉子戲由數字,漢字以及特殊字符和人物圖形組成,玩法和現代麻將大同小異。因為葉子戲流傳時間久遠,不免讓人產生了麻將是源於古老葉子戲的想法。

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麻將起源於江蘇太倉。


▲麻將。圖源網絡

江蘇太倉是產糧大區,因為其地處南北交通要道,自然而然成為皇家糧倉。

糧多引來覓食麻雀小鳥無數,每年因鳥患損失的糧食不在少數。

糧食作為戰略物資,一向被統治階級重視,丟失糧食可是大罪。

為了掃除鳥患,糧倉管理者給護糧官發護糧牌,專門用於記錄捕鳥數量。

從麻將的圖案我們可以給太倉護糧官起源說找到一些依據。

比如「筒」,這圖案是一個大圈套一個小圈再加中心一點構成。雖然這是個很抽象的圖案,只要我們稍加聯想,很容易就明白筒其實是一個糧倉的俯視圖。

古代糧倉和我們現代化的糧倉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是用竹編蔑席圍成一個圓柱形的空間,將糧食儲存其中,為了防雨,在頂部加一個錐形的草蓆蓋子。

而「筒」正是這個錐形蓋子抽象演化而來。

後來,麻將逐漸在其他地區流行,因為「筒」的圖案太過抽象,更像餅狀,以至於很多地區的麻將愛好者將筒錯誤的理解為餅,這個錯誤在麻將的流傳中逐漸被廣大玩家接受,甚至有「餅」取代「筒」的趨勢。

▲古代糧倉。圖源網絡

再比如「條」。條是我們通俗的說法,最開始不叫條而叫索。這在日本麻將術語中能找到答案,比如日本麻將術語中「二條」不叫「二條」,而是叫「二索」。

傳統麻將「條」的圖案也不是條狀,而是波浪形。到了現代,尤其是麻將國際化之後,為了讓圖形更加明朗,拋棄原來的波浪線條狀,改為橫平豎直的條狀。

「條」的圖案同樣來自糧倉形狀的演化。只不過筒是俯視圖,條是側面圖。古代護糧官用蔑席捲制糧倉的時候,需要一圈一圈,一層套一層才能將糧倉建造完畢。這樣的糧倉從側面看,外壁是波浪線的,因此,條的圖案是古代糧倉側面抽象圖。

「一條」卻是條狀麻將裡邊一個特例,它不是條狀,而是一隻小鳥的形狀。這隻小鳥就是前面說到的那些專門偷食糧食的麻雀小鳥。

護糧官恨透了這些小鳥,欲除之而後快,因此一開始打麻將不叫打麻將,而叫打麻雀。

麻雀的叫法直到現在還在粵港澳地區流通,而日本麻將裡邊的漢字稱謂也依然沿用「麻雀」二字。

護糧官在抓捕麻雀的時候,通常用套索。一旦護糧官抓住麻雀,向上級邀功,往往手提一隻或幾隻用套索套住麻雀。

上級根據護糧官抓捕麻雀的數量,給與刻有波浪形圖案的竹牌作為憑證,時間一長,便演化為條狀圖案的麻將牌。

▲麻將。圖源網絡

「萬」字麻將牌則是上級給與護糧官的獎勵。護糧官抓捕的麻雀數量越多,得到的獎勵自然越多。

「中」即打中小鳥的意思,所以說紅色的;「發」即發財;「白板」是沒抓到小鳥,空手而歸;「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是要提醒抓鳥的護糧官,小鳥非常靈敏,注意風向,儘量在小鳥的下風口設套抓捕,否則就會空手而歸。

麻雀最後被叫做麻將也跟太倉有關。在太倉方言中,「麻雀兒」和「麻將」讀音較近。太倉話的兒話音念做(/ng/),打「麻雀兒」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將」了。太倉方言雀(/tsiak/)兒(/ng/),合在一起就變成將(/tsiang/)。


▲麻將。圖源網絡

另一種說法是明朝的一個叫「萬秉章」的人發明了麻將。

因為仰慕梁山108好漢,萬秉章根據當時現有的葉子戲加以改進,製成了麻將。

比如「九條」寓意九紋龍史進,「二條」寓意雙鞭呼延灼,「一筒」寓意黑旋風李逵等。

但我個人認為,這種幾個人才能玩的博弈遊戲由一個人發明改進的說法有些牽強。很有可能是一群人在遊戲中不斷改進,最終製作出一種新的不同於老式葉子戲的博弈遊戲。

▲麻將。圖源網絡

還有一種說法是鄭和下西洋發明說。

據說當年鄭和下西洋,每次出海的時間短則一兩年,長則數年。這些遠離故土的士兵在茫茫大海上孤苦寂寞,難免心中鬱悶,久而久之,容易發生譁變。於是鄭和下令發明一種可以娛樂的東西,就是後來的麻將。

這種說法也能找到一些線索。

比如一條(么雞)的形狀,在海上航行很難看到鳥類,鄭和的船員將鳥的圖案刻在麻將上,以表示對陸地的嚮往;再比如胡牌之前的「聽牌」,這意思是說聽到了鳥的叫聲,就要靠岸了。

我倒覺得鄭和發明麻將這一說法有待商榷,更有可能是鄭和及其船員改進了麻將。

前面說過,麻將來源於古老的葉子戲,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為了解決船員的娛樂生活,船上肯定攜帶了數量不少的葉子戲。

但海洋航行風大浪急,紙片狀的葉子戲很容易被風吹走,不易保存,聰明的船員將葉子戲上的圖案刻在竹片上。

這種改進版的葉子戲勢大力沉,容易保存,而且在遊戲的過程中還夾帶著竹片清脆的撞擊聲,更添趣味性。

於是現代麻將的雛形就此產生。

鄭和發明說甚至得到一些來自海外的證據的支持。


據說有人在非洲之角索馬利亞的一個港口地區發現當地人玩的一種博弈遊戲和麻將極為相似。

無意的發現讓人聯繫到當年鄭和下西洋曾經到過這裡,或許是鄭和到了這裡之後教會當地人玩麻將,又或者是鄭和下西洋途經這裡,流落在這裡的中國海員將麻將這種遊戲傳了下來。


▲麻將。圖源網絡

現代麻將傳到西方之後,因為其簡單的玩法,多樣的變化逐漸被西方人接受並喜愛。

現代麻將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用來博彩的工具,早已演變成一種益智娛樂的體育器械。

1998年,中國體育總局制訂了國標麻將的比賽規則,其後在眾多國際及國內麻將競賽中應用,故被稱為國標麻將。

國標摒棄了大眾麻將的賭博性質,同時又將番種增加至81種,極大的增加了趣味性與競技性。

國標麻將8番起胡,增加了比賽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趣味性。

國標正在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成為一種時尚的娛樂方式。

相關焦點

  • 麻將裡的萬,餅和條分別代表什麼?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糧多引來覓食麻雀小鳥無數,每年因鳥患損失的糧食不在少數。糧食作為戰略物資,一向被統治階級重視,丟失糧食可是大罪。為了掃除鳥患,糧倉管理者給護糧官發護糧牌,專門用於記錄捕鳥數量。從麻將的圖案我們可以給太倉護糧官起源說找到一些依據。
  • 生活 麻將裡的萬餅條代表了什麼
    把那些個條條圈圈背得滾瓜爛熟,「碰」、「吃」、「槓」喊得擲地有聲的各位,有沒有想過這一切是為什麼?對於麻將,我們在打它的時候有沒有站在它的立場上想問題?有沒有考慮過它的感受?……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今天壹讀君(yiduiread)就來和大家一起理解一下麻將的世界觀,萬、餅、條這些奇怪的設定都是怎麼回事?
  • 連老外都愛上打麻將了,「麻將」的英文怎麼說?餅、條、萬」又該怎麼說?
    這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應該如何向老外介紹呢?你們又知道「麻將」的術語,它們的英文都是什麼嗎?他們學麻將可是認真了牌面看不懂,乾脆來個看圖說話:【餅、條、萬】他們這樣說 01 餅/筒:dots [dɑːts]
  • 為什麼中國人發明了麻將、西方人卻發明了撲克?內涵驚人...
    小小的麻將和撲克正好體現著中國與西方人們對人生和生活的不同態度。麻將,作為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棋牌,廣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們甚至稱麻將為「中國第五大發明」。麻將正包含這中國人價值觀念中的現實功利特色。中國麻將中的筒是銅錢;條也是索,索在古代穿銅錢的線; 而萬銅錢的數量,我們希望錢不是百,這樣太少了,也不是千而是萬,正表達國人對財富的最大渴望。東風、西風、南風、北風,代表著四方,出門打拼的遊子們遠走四方,不正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麼?中、發、白也寄託著中國人最樸素的願望。
  • 搓麻將,搓的是文化!
    麻將,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呢?每一張牌的圖案都有寓意天地與五行:東、南、西、北、中與五行相配,即: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中方土。萬、餅、索:有一種說法認為,麻將是一個叫「萬秉迢」的人發明的。此人極好《水滸傳》,麻將以108張為基數,分別隱喻108條好漢。如牌中九條喻為「九條龍」史進,二條喻為「雙鞭」呼延灼,一餅喻為「黑旋風」李逵等。之所以分為萬、餅、條三類,則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諧音。
  • 人人都愛玩麻將,你可知道麻將的前世今生?
    麻將起源之二說:鄭和發明了麻將。鄭和七下西洋途中,為了穩定軍心 便發明了一種娛樂工具。以艦艇為序,刻下1——9「條」;以船上裝的淡水桶的數量刻下1——9「桶」(筒);以金錢為引刻下1——9「萬」;以風向為導刻下「東南西北」;以「大中華耀兵異域」的口號,刻下紅色的「中」;以四季為循,刻下梅蘭竹菊4個花牌;最後剩一張不知道刻什麼好,就留下一個「白板」。
  • 麻將是怎麼發明的?它為何叫麻將?這裡有2個傳說
    在川渝地區的老街道,有著一家接著一家的麻將館,但是打麻將如此盛行的川渝地區卻不是麻將牌的發源地,這實在讓人意想不到,那麼麻將牌的發源地在哪裡?為什麼又叫麻將呢?相傳,麻將的前身是「葉子格戲」,明朝時期的寧波地區有個叫萬秉章的年輕人,他在葉子格戲外加用萬、餅、條的基礎上創新了麻將牌。另外麻將原先也稱為麻雀牌,在寧波的方言裡,正是把麻雀讀為麻將。
  • 為什麼中國人發明了麻將、西方人卻發明了撲克?內涵驚人
    麻將正包含這中國人價值觀念中的現實功利特色。中國麻將中的筒是銅錢;條也是索,索在古代穿銅錢的線; 而萬銅錢的數量,我們希望錢不是百,這樣太少了,也不是千而是萬,正表達國人對財富的最大渴望。東風、西風、南風、北風,代表著四方,出門打拼的遊子們遠走四方,不正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麼?中、發、白也寄託著中國人最樸素的願望。
  • 稱中國麻將醜還無聊,美國女子發明「白人麻將」,網友看不下去了
    有一個美國女子,因為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所以別出心裁的「發明」了白人麻將,中國網友看不下去了。 牌面分萬、條、餅三門,有的地方也成為萬、索、筒,每門都有一至九各四張牌。另外還有中、發、白、東、南、西、北各四張。 也有一些地方的麻將中,有聚寶盆、財神、老鼠、貓各1張牌,與百搭4張牌,總計為152張牌。但是這種類型的麻將並不多見,只在小範圍內比較受歡迎,絕大多數地區的麻將數量,基本上都是136張、144張。
  • 麻將原是達官顯貴的娛樂?麻將到底有什麼來歷?
    書中寫道: 鴛鴦見賈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張二餅,便遞了暗號與鳳姐兒。鳳姐正該發牌,便故意躇躊了半晌,笑道:「我這一張牌是在薛姨媽手裡扣著呢,我若不發這一張牌,再頂不下來的。」……
  • 日本議員支持「麻將聯盟」並推動麻將入奧,中國網友:什麼!我也能參加奧運會了?
    什麼!發大水了?才這麼點兒高度,根本不影響玩兒麻將!什麼!天兒太熱了,好辦!那就分兩批,一批去溶洞打麻將,另外一批穿上泳裝去遊泳池打麻將。麻雀牌三種基礎花色的名字叫做「萬、束、筒」,對應現在的「萬、條、餅」。
  • 這麼多年麻將白打了!不漲點姿勢,都不敢自摸!
    心中唯有一個信念:傲視麻壇,獨霸麻將江湖!麻將起源於中國,提神醒腦,甚至能防老年痴呆,中外麻友贊聲一片……但究竟是哪個大閒人發明了麻將?又是在何時誕生?要想麻將打得好,這些知識你也一定要知道。據說,麻將的發明是為了紀念梁山好漢,而梁山頭領宋江一心想被招安,想與朝廷求和,並不想打贏朝廷,所以打麻將勝者歷來說「和」。傳說麻將是明朝時一個名叫萬秉迢的人發明的。萬秉迢設計的麻將牌中,萬子牌、餅子牌和條子牌為108張,暗喻梁山108位好漢,如九條指「九紋龍」史進,二條指「雙鞭」呼延灼等。
  • 奇鏡獎獲得者「看鑑」:用央視紀錄片的標準做短視頻
    不知什麼時候起,身邊一切都在變「娛樂」化,能走進你視野的,往往是因為「好玩」或「好看」,還記得之前網絡上傳著一個很火的小學生作文。人更喜歡娛樂,那些安靜的歷史文化,似乎很難擠進人們碎片時間裡得到關注。也正因此,高贊視頻通常被搞笑、帥哥美女、明星八卦所佔據。然而,這是不是意味短視頻只有以「娛樂」為主才能生存下來?
  • 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外國女子推出白人麻將,中國網友看完怒了
    早在清末民初之時,很多人為了躲避戰亂或外出謀生,將麻將帶到了世界各地,至此之後全世界都開始了「搓麻」運動。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外國女子「發明」白人麻將,網友看後怒了:就這審美?第一、風靡世界的中國麻將在現代社會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麻將牌,人們在茶餘飯後、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和親朋好友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打麻將。
  • 溥儀也打麻將,看看他玩的麻將價值幾何?
    那麼大家知道嗎,麻將其實也是中國的一種國粹,曾經是皇家和王公貴族的專屬遊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最終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才由宮廷遊戲轉向大眾遊戲,民間才出現了諸多的麻將館。而麻將的最終定型,則是在清朝。麻將的由來據說,麻將起源於明朝,是一位名叫萬餅條的人創建的,他以"葉子格子"為主,做了三個基礎花色,並以自己的名字"萬,餅,條"來命名。
  • 麻將中的勝敗--輸贏憑運氣
    如撲克常用的鬥地主,爭上遊相比,麻將分南派或北派,在北方打麻將多用「東、南、西、北、中、白板」甚至加「梅、蘭、竹、菊」算點數/花數,而南方打「站雞」也就是麼條(一條)站著算兩個花,打出來算一個。所以除了條(1-9條)、萬(1-9萬)、餅(1-9餅),其它的牌都沒有。
  • 日本人發明的「麻將鍵盤」火爆網絡?日本人有多愛麻將!
    胡適先生曾經大呼,麻將裡面有鬼,那樣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也異常喜歡麻將,他在日記裡多次記載過要戒絕麻將,可惜屢戒屢犯。對此,我只能說並非老先生的心智不夠堅定,而是麻將實在太勾人了! 這不,連嚴謹木訥的日本人都被麻將迷的五迷三道的,最近甚至發明了麻將主題的鍵盤。
  • 只找麻將中的高手!可敢應戰?
    相傳元末明初有個名叫萬秉迢的人,非常推崇施耐庵筆下的梁山好漢,欲將水滸傳的故事讓達官貴人也知水滸故事,進而愛民護民遂發明麻將,將水滸英雄融入這個遊戲中。麻將以108張為基數,分別隱喻108條好漢。如牌中九條喻為「九條龍」史進,二條喻為「雙鞭」呼延灼,一餅喻為「黑旋風」李逵。之所以分為萬、餅、條三類,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諧音。
  • 什麼!麻將居然是湖南人發明的?!你絕對想不到TA是誰……
    麻將,起源於中國,由中國漢族人發明的博弈遊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每副136張。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可很多人還不知道有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更重要的秘密,他有一個重要的貢獻,他還是麻將的發明人。李郃:湖南境內的第一個狀元李郃(807—873),字子玄,寧遠縣下灌鄉下灌村人。出身書香門第。李郃自幼聰穎,讀書刻苦,經史、詩文無所不通。李郃文採風流,少年得志。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大約28歲時,李郃發明了「葉子戲」。
  • 瀋陽麻將怎麼玩|麻將撲克怎麼玩-老K遊戲混跡多年麻將界的那點事
    瀋陽麻將怎麼玩|麻將撲克怎麼玩-老K遊戲混跡多年麻將界的那點事    相信人人打麻將的時候總是希望翻開時拿到一手好牌,一眼看過去貌似很亂,整理以後五七萬差了六萬,一九筒五八條不沾邊,還有一堆不一樣的字,有時候,東南西北紅中發財外帶一個白板都出來了。呵呵,這牌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