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議員支持「麻將聯盟」並推動麻將入奧,中國網友:什麼!我也能參加奧運會了?

2021-02-08 日本物語

俗話說的好,十億人民九億麻,還有一億在觀察。

如果說,只能有一個凝聚全中國人民的娛樂項目,那必然非麻將莫屬了

什麼!發大水了?才這麼點兒高度,根本不影響玩兒麻將!

什麼!天兒太熱了,好辦!那就分兩批,一批去溶洞打麻將,另外一批穿上泳裝去遊泳池打麻將。

就連快要遭遇世界末日的《流浪地球》中,北京地下城裡的居民們還在悠然自得的打著麻將。

補充《流浪地球》的劇情抖一下機靈,俄羅斯人有多麼喜歡喝伏特加,中國人就有多喜歡搓麻將。如果劉培強和馬卡洛夫還活著,肯定會去「貝加爾湖」釣魚,馬卡洛夫絕對會用伏特加招待劉培強,而劉培強肯定會再拉上幾個摯友,教他們一塊「搓麻」。


麻將的起源

首先,麻將起源於中國,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具體起源於中國的哪個地方,卻十分撲朔迷離,別看現在川渝人民視麻將為「半條命」,但是依照史料,最有可能的誕生地在「江浙地區」

在江蘇太倉市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畢竟自古「蘇湖熟,天下足」嘛。

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然而管理糧倉的官吏不能坐視不管,發動群眾一起去抓捕麻雀,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

麻雀牌三種基礎花色的名字叫做「萬、束、筒」,對應現在的「萬、條、餅」

「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束」的圖案以麻雀代替,幾束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麻雀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

「東」「南」「西」、「北」和「中」、「白」、「發」等,分別代表了使用火槍需要考慮的風向,以及是否命中、以及是否發放了酬金。

(ps:所以「發」在最開始並不是現在麻將所引申出的「發財」的意思)

但是如果人們不守著糧倉旁住著,「雀患」將依然很嚴重,於是這些人就變成「職業守倉人」,閒來無聊,只好用手中的「護糧牌」進行遊戲,1994年央視春晚黃宏小品《打撲克》中,兩個老同學在火車上用名片打牌,就是這個思路,目的只是為了「殺時間」。

所以現如今川渝人民這麼火熱的愛麻將是有原因可尋的。

《麻雀放浪記2020》

這樣來看,應該是只有中國人或者華人才會玩兒麻將,但是最希望將麻將加入奧運會項目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並且他們已經付諸行動,希望將麻將作為競技項目加入2022年北京冬奧會。

這並不是說說就了事了,為此,他們成立了一個「sports麻將議員聯盟」,特地把二十名日本國會議員召集起來,就為了看一部「麻將」題材的電影《麻雀放浪記2020》,在日本全國上映是在今年的4月5日,為此還成立了推特號。

「sports麻將議員聯盟」請議員看電影,目的是得到議員的「強大背書」,並推動麻將入奧。事實上,自民黨的秋元事務局長在看完電影後當即發表感言,「麻將能活躍大腦,對兒童教育和預防老年痴呆都有很大幫助!」

「sports麻將議員聯盟」的麻將大神們紛紛出來發表推特來表示自己喜悅的心情。

這是麻將的運動職業化,十分期待(麻將)能夠成為奧林匹克競技種類之一,沒有比這更棒的了,真是麻將界的革命啊!

麻將是頭腦的運動,是技術的競爭,也是智慧的較量,要早些成為奧林匹克的競技種類啊!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麻將」的呢?

看來,日本人也同樣和我們中國人一樣喜歡打麻將,可能程度還不在我們之下,我們現如今打的火熱的「全自動麻將機」就是日本人發明的,然後雀友(松岡機電)引進中國,才開創了中國麻將機行業。

日本街頭巷尾,你只要稍加留心就能看到「麻雀」招牌的店面,這裡的「麻雀」指的不是中國的「麻雀」,而是麻將,不要以為日本人會專門去為了「吃麻雀」開個居酒屋。

日本麻將室的內部環境是這樣的(ps:總感覺像是撞球廳改成的麻將室)

但同樣是麻將,在日本眼中卻和中國人眼中有根本性的不同,麻將在中國人眼中是一個親朋好友「小賭怡情」的「娛樂項目」。

但是在日本人眼中卻是一個「競技類項目」在本質上和「圍棋」、「象棋」等較為類似,麻將在日本人的世界中,基本上可以等同於「四個人的圍棋」。

所以日本有一個健康麻將協會,他們本身就致力於「用麻將提升健康」

因此日本麻將群體之廣,你可能難以想像,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可以預防老年痴呆,下至幼稚園的孩子,可以開發智力。在日本,麻將可以說真正意義上達到了「全民運動」

東京電視臺的綜藝《那樣不行!你的常識非常識》,有個「奇特育兒術」專題,主人公正是一位「天才麻將少女」

這個主人公,還在上小學的中林小雪不用上補習班也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是,被慶應大學的母親鼓勵,放學後去麻將房打八圈麻將。

她的母親認為,麻將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集中力」

俗話說,「牌品即人品」,在打麻將中還能看清楚一個人的「定力」不在乎一時的輸贏,同時因為麻將人數是四人,還可以進行「交流」,促進感情

並且,在日本,如果麻將打得好,可被看做是「高智商」和「學霸」的表現。

在日本,各種麻將聯賽層出不窮,而且獎金豐厚,有些職業選手的年收入,能達到一千萬日元(約六十萬人民幣),不過相對於日本國棋——「將棋」來說,還是遜色不少。

中國網友們也異常興奮,都感覺自己能夠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了,甚至不惜拉上耄耋之年的爺爺奶奶。

麻將比賽,中國群眾基礎固然重要,但是麻將是否能夠像桌球一樣讓日本人恐懼呢?

看到沒?打不打臉?「賭博心態」和「競技心態」果然還是不能比,而作為新一代的90、00後,肩扛「引領健康麻將潮流」的大旗,將麻將「競技化」才是主要任務

如果你還不會打,那麼請記住這一則萬能公式:

n*AAA+m*ABC+DD(m、n可以等於0)

好了,你可以先在電子平臺上大展身手了!

相關焦點

  • 視界 | 日議員成立「麻將聯盟」,還想讓麻將進入北京冬奧會?
    什麼?日本議員成立了「麻將聯盟」,還要推動麻將進入2022年北京冬奧會?
  • 日本發明「麻將鍵盤」?中國國粹傳入島國後,日本人打麻將有多野...
    對此,我只能說並非老先生的心智不夠堅定,而是麻將實在太勾人了!這不,連嚴謹木訥的日本人都被麻將迷的五迷三道的,最近甚至發明了麻將主題的鍵盤。難道只是摸摸印有麻將符號的方塊你們就覺得很滿足嗎?!實際上,日本人也一直想推動麻將入奧。日本自民黨新成立的「體育麻將議員聯盟」的目標就是推動麻將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 日本人發明的「麻將鍵盤」火爆網絡?日本人有多愛麻將!
    但麻將並沒有馬上在日本流行起來,只有上流階層和文人們有在玩,很多能在日本文學史留下名字的著名文人在當時都沉迷於麻將。 而該聯盟甚至想推動麻將進入2020年冬奧會,為此他們還組織了20名國會議員觀看了一部麻將主題電影《麻雀放浪記2020》,以爭取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 沉迷於麻將文化的日本人:二次元第一,麻將第二?!
    2009年,日本動畫《天才麻將少女》的開播讓不少國內動漫愛好者初次接觸到日本麻將(簡稱日麻)。儘管動畫中的超能力鬥牌誇張且離譜,不過熱血沸騰的對局依舊非常精彩。當然,它的亮點還在於一眾充滿了青春活力又「橘裡橘氣」的女高中生,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口味。
  • 「麻將中有鬼」:指尖上的遊戲,趣談日本麻將
    ,可惜屢戒屢犯,我只能說,非胡適的心智不夠堅定,實在是麻將太勾人,連那樣嚴謹木訥的日本人都被迷倒,還能有什麼幽怨呢。最開始我在日本古器物店看到麻將的時候,非常想當然的以為是日本人只是純粹喜歡唐物,收集了一些我們古代的「糟粕」,作為雅物來觀賞把玩的吧。後來查了一些資料,原來日本麻將還是比較流行的。
  • 國際麻將聯盟確立中國標準為統一規則 歐洲愛好者過百萬
    ,但因為沒有一個世界性的組織,麻將很難尋找資金,也不能舉辦正式的全球性比賽,所以急需一個聯盟來推動麻將運動的發展。 提及中國此前參加歐洲麻將大賽時名落孫山的話題,李文龍很謹慎地表示:「之前的賽制和我們現在的賽制是沒有可比性的,我並不太清楚他們當時的一種實際狀況。」與會代表、介休市麻將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張秉成透露:「那個成績並不能代表中國的麻將水平。去年的比賽實際上是歐洲的一個比賽,只是邀請一些中國人過去,沒有專門組織隊伍。」
  • 麻將英語術語?
    最近有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讓無數網友沸騰被不少人戲稱為「國粹」的麻將可能真的要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了
  • 美國「新式麻將」抹掉中國元素,網友:大可不必
    認認真真打麻將的她,熱心網友紛紛猜測她是不是為了搓麻才來參加晚會的。所以,為了能讓使其「更具個性」以及「更加時尚」,所以她們覺得應該革新麻將的樣式。同時,因為革新了麻將的樣式,所以她們也一併「優化了麻將的玩法」。
  • 不只有脫衣的日本麻將文化
    自上而下的合法麻將根據資料記錄,1909年,當時身在大連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隨筆《滿韓散記》中提及了中國人打麻將的情景,這是日文作品中最早出現麻將的相關記載,之後曾在中國旅居的多名日本人都陸續將麻將帶回國,開始在日本各地傳播。
  • 不只有「脫衣」的日本麻將文化
    自上而下的合法麻將根據資料記錄,1909年,當時身在大連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隨筆《滿韓散記》中提及了中國人打麻將的情景,這是日文作品中最早出現麻將的相關記載,之後曾在中國旅居的多名日本人都陸續將麻將帶回國,開始在日本各地傳播。
  • 原創——日式麻將與中國麻將哪個比較難?——雀魂麻將MahjongSou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個經歷,過年回家可能會被抓去湊牌桌,但是什麼同齡人,小孩子的牌桌都可以湊,就是不要去給長輩湊桌,別管長輩打的什麼牌,只要你敢坐上去你就是個勇士!因為你根本跟不上她們的節奏。凡是跟長輩打過麻將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真 · 社會險惡。
  • 原創 | 日式麻將與中國麻將哪個比較難?——雀魂麻將MahjongSoul
    所以俗話說的好,胳膊擰不過大腿,不要去長輩那裡找虐,除非你不是入門級是入土級,那就當我沒說~雖然我有玩中國麻將的經驗,但是剛開始玩《雀魂》我也不知道振聽和無役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明明聽牌了卻胡不了?玩的我是一臉懵逼,對局全靠運氣。
  • 【原創】日式麻將與中國麻將哪個比較難?——雀魂麻將MahjongSoul
    雖然我有玩中國麻將的經驗,但是剛開始玩《雀魂》我也不知道振聽和無役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明明聽牌了卻胡不了?玩的我是一臉懵逼,對局全靠運氣。斷么九的泛濫,根源在於日本麻將規則和中國麻將規則之間的差異。像苦於因不會打麻將,倒在白金路上的「如龍」玩家。
  • 《指尖上的麻將》日本麻將規則知多少?
    由中國傳入日本的麻將文化,在發展中日本麻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規則和打法。雖然打日本麻將的中國雀友數量不多,但是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日本麻將,或者也了解過日本麻將的基本規則。今天小發仔就來給大家講講日本麻將規則發展的小常識。
  • 日本網友曬出麻將鍵盤,拿這打牌能把把胡麼?
    我是重慶這邊的,喜歡打麻將的人還蠻多的,小時候身邊人都是打倒倒胡,後來川麻成麻各種亂七八糟的都玩,我自己對此興趣一般,倒是喜歡動漫以後,看了類似《天才麻將少女》一類的動漫作品,感覺還挺有意思。日本那邊麻將這門"手藝"也挺流行的,咱們看日本動漫裡這麼多麻將相關的題材就能看出來。
  • 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外國女子推出白人麻將,中國網友看完怒了
    麻將是我國特別有的一種博弈遊戲,早在古代社會曾是王公貴族,以及富人們的休閒娛樂項目。後來從宮廷中流傳至民間,變成了一種盡人皆知的牌類遊戲。2017年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宣布,中國麻將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談起我國最著名的「麻都」,恐怕非天府之國四川成都莫屬。「吃著火鍋打著牌,不辭長作成都人」,如今麻將已經成為了成都的一張文化名片。
  • 中國麻將高手曾在國際上慘敗?那次只是意外
    麻將不僅在國內受眾廣泛,在國際上也很受歡迎,很多地方都成立了麻將相關的協會和組織。世界上目前有三種主要麻將規則流派,除了國標之外,還有日本麻將和中庸麻將兩種。2006年,世界麻將組織編譯印刷了《麻將競賽規則》,規則基本繼承了中國麻將的傳統規則,並且要求在麻將競技行牌時必須用中文「吃、碰、槓、花、和」報牌名。目前國際大賽大部分都使用「世標」規則。
  • 日本人對麻將竟然也是如此的痴迷,女人眼中「麻將男」才是真爺門兒?!
    麻將能夠徵服日本,還是要感謝名川彥作這個祖師爺爺。1909年,他把麻將從中國帶到了日本,至今已經有100年的歷史。最初還只是貴族人的遊戲,現在已經像中國一樣普及甚至痴迷了!雖然麻將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但是麻將機確實是日本人最先創造的,愛搞發明的國家果然是不一樣的!這項發明可以說是嚴重的影響了人類生活的物件!不僅在日本和中國大家對麻將機的需求日益上升。
  • 【評論】日本麻將是什麼遊戲
    所以,麻將對於我來說,不過是逢年過節時用來創造和朋友相處交流的機會的工具而已。由於麻將本身規則過於簡單,為了使遊戲不失樂趣,各地衍生出了不同的附加規則。如長治麻將禁吃,有七對和十三么的和法。運城麻將禁用字牌,必須有一門夠八張,上架報聽才能和牌。杭州麻將翻一張財神牌做癩子。四川麻將換三張缺一門有人和牌也不結束直到把牌庫摸光為止。
  • 紐約麻將社區「麻友」:老公特別支持我來這裡!
    我不知道還有哪樣遊戲能有麻將一樣的歷史和過去。」Swain認為麻將能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是因為它能為人們提供一個逃離煩惱的避風港。「當我教別人打麻將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們這些花色都是來源於中國的貨幣,然後我會告訴他們牌上的圖案可能來源於中國的山水或者京劇選段,所以她們在這期間都了解了一些中國的文化。」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