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問題
1、沒有師父指導,可不可以自己修學靜坐?會不會走火入魔?
答:可以啊,沒有什麼不可以。現代人最流行講走火入魔,其實沒有什麼火,也沒有什麼魔。只是靜坐的理論、靜坐的方法搞不清楚,再加上下意識裡有些神秘觀念,以發精神、思想不純淨,自己造成幻境,這便叫走火入魔。
像宋明理學家們大都講究靜坐,從來沒有走火入魔過。因為他們靜坐的要旨重在養心,講究的是思想純淨,所以沒有什麼走火入魔這些鬼話。
2、是不是在道堂才能靜坐?靜坐是否一定要燒香、穿法衣再入座?
答:不一定,隨便哪裡都可以坐,無處不可坐。哪裡都可以坐,什麼衣服都可以,什麼形式都可以,靜坐是共法。
3、有家庭兒女、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可不可以靜坐?
答:當然可以啊。靜坐是最好的休息。
4、生理上天生有病或肢體殘障可不可以學靜坐?姿勢不能完全達到標準有沒有問題?
答:靜坐主要的目的在心靜,並不一定在乎姿勢。心靜了就是靜坐,所以當然可以。
5、靜坐可不可以使身體恢復健康?
答:可以。
6、過度疲勞、犯困的時候可不可以靜坐?
答:疲倦想睡的時候靜坐是休息。假使要做功夫的話,最好是精神好的時候,睡醒以後再靜坐。
7、靜坐是不是一家要吃素?在家人吃葷可不可以靜坐?
答:都可以。
8、感冒生病時可不可以靜坐?
答:當然可以。感冒生病會好得快些。
9、很嘈雜的工作環境可不可以靜坐?
答:可以"靜",不一定要靜坐,在嘈雜的環境裡擺出靜坐盤腿的姿勢,人家看你是怪相。其實心靜在哪裡都可以。
10、懷孕的人可不可以靜坐?
答:可以。可是沒有練過盤腿的孕婦最好不要盤腿靜坐。懷孕以前有盤腿習慣的人,當然可以盤腿,這都沒有關係。
11、有精神病的人(包括先天及後天受環境影響)可不可以靜坐?靜坐後對他有沒有幫助?
答:這個要看情形,也需要有人輔導。理論上靜坐對精神病者絕對有好處。但是沒有適當的人照顧輔導,有時候反而引起他更多的幻想,不太好。
12、靜坐的人可不可以常喝冰水?
答:看習慣而定。依照養生之道,最好是少喝為妙。
13、吃飽後可否立即靜坐?
答:初學靜坐的人,剛剛吃飽了不能靜坐,因為腸胃正在忙著消化,不適合靜坐。對靜坐已經有心得的人來講,吃飽了馬上去靜坐,一下子就消化了。初學的人最好吃飽以後休息半個鐘頭到四十分鐘以後再上座。至於肚子餓的時候可不可以靜坐?初學的人最好是不要太飽也不要太餓。
14、不洗臉、不漱口可以靜坐嗎?
答:靜坐同這些瑣事關係不大,暫不討論,免得浪費時間。
15、小孩子可不可以靜坐?
答:也可以啊!靜坐是養心,靜下來就對了,如果是好奇,想求神通,那當然不好,就不要他靜坐。
16、應酬喝酒後可不可以靜坐?
答:應酬喝酒醉了,你要他靜坐,他也不幹。要等他酒精消耗完了,消化好一點,安靜一點的時候再靜坐,靜坐為的是養心。
17、初學靜坐有哪些正確的參考書?或讀哪些道家的經典?
答:現在有關靜坐的書很多,在靜坐時可以誦持《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18、靜坐以後可不可以參加喜慶宴會等俗務應酬?或看無關修道的雜誌文章和電視電影?
答:這些都沒有關係,靜坐並不妨礙普通生活。靜坐以後去打滾都可以,你要跳舞也管不著。
二、生理部分
1、靜坐時如何知道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
答:這要憑個人自己的感覺。從外在來講,最好每個人對生理學、解剖學、醫學都有點了解,甚至看看醫學上標準的人體骨骼圖片。內在方面,自己對不對要憑感覺。
假定一個人對自己身體感覺都不靈敏,當然有問題。可是世界上對自己身體內部感覺很靈敏的並不多。這要經過靜坐訓練、相當有功夫的人,才會對自己內部身體感覺很清楚。這樣可以養生、健康、長壽,所以主要的關鍵還是看自己。
2、靜坐時身體會顫動、發冷、發熱、發汗?
答:假使是因為靜坐的影響而有這種現象,這是病態的發露,因為內部本來有病,因靜坐而引發宿疾,就使你感覺清楚。如果病很輕微,因靜坐發冷、發熱、顫抖(動),身體就會自然好轉。
如果病比較嚴重,自己有醫學知識的就曉得治療,不然的話,要找醫生研究。這是靜坐的自然現象,不是靜坐引起的毛病。這是好現象,自己就知道怎麼樣去保養治療。
3、靜坐後體重增加或減輕怎麼辦?
答:不要太注意體重的變化。體重是受情緒、心理、生理、氣候和飲食的影響,隨時在變化。靜坐不要注意這個,否則就是太注重身體,偏向唯物思想了。靜坐是養心。
4、靜坐後精神奕奕,晚上睡不著怎麼辦?
答:靜坐坐得好,本來可以斷除睡眠。不要太重視這個問題。晝起夜眠和一天三餐一樣,都是習慣問題所養成,不一定非要如此不可。學道的人,視睡眠是魔障,是蓋緾。如功夫到了不睡,一天當兩天用,豈不更好。
5、靜坐中,有時不由自主的氣動,身體搖擺不已,會跳動,或打神拳,該讓它繼續或停止?
答:那要看情形。人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知覺(思想),一個是感覺。氣動帶來的現象屬於感覺狀態。身體裡的氣機發動,可以說是好現象,也可以說不是好現象。身體裡哪裡有障礙,氣血流通時,它就自然反應發生這種現象。至於要讓他發展或制止他,就要靠智慧來判斷了。
有的人頭腦很清醒、很正常,為了他的身體,可以讓他繼續、鼓勵他動,等於是最好的內在運動,使他身體恢復健康。如果是精神有問題,或是思想傾向神秘性的,最好立刻制止,不然演變下去變成乩童、跳神的人,再加上神秘思想,就變成病態,不應該如此。任何一件事的好壞都看人的運用。
6、為什麼靜坐後反而感覺腰酸、背痛、腳麻、覺得混身是病,而且很容易受風寒感冒?
答:那是本來就有那麼多病。和前面的問題一樣,因靜坐而反應出內在的病,並不是靜坐引出你的病。腰酸背痛就是腰部有問題,如果自己不懂的話,趕快去看醫生。
7、老年人(尤其更年期的人)靜坐是否有需注意事項?
答: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多注意心地法門,信道教的最好誦持經典,信其他宗教的,也要以他的宗教信仰為主,這樣靜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8、為什麼靜坐後,有時會聞到香味?
答:這有兩種情況,大部分是自己體內的變化,譬如說,靜坐坐得好,效果達到脾胃淨化,就會產生檀香味或其他香味。如果肝臟有了好的效果,就會產生一種清香的味道,本來人體內部是香的,都是自己心念不好,生理不健康,所以搞得很臭。
另外一種情況是外力的加持,如神仙感應所帶來的香味,這是宗教上的現象,不要搞不清楚。
9、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可不可以靜坐?
答:當然可以靜坐。不過,要走心地法門,注意思想念頭,只管心念,好好養心,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想做各種功夫,就需要有專門內行的人指導。
10、有時特別煩躁,無法靜坐,怎麼辦?
答:那是心理問題,或是心臟、肝臟有毛病,總是身體內部有不健康的地方,就要注意。
11、有時靜坐會不想起來,也不想辦事,怎麼辦?
答:那要看什麼情形。有一種人是身體完全沒有感覺,那是病態,要治療。不過病態到這樣的人比較少。普通靜坐有一點點效果也會這樣,這要能夠自由作主才對,有意能夠坐得住才好。而且在靜坐中發生心理生理的舒暢喜樂才是對的。
12、有口水來時怎麼辦?
答:緩緩咽下去。
三、心理部分
1、靜坐時聽到特別的聲音(幻聲)及看到一些光影幻象,怎麼辦?
答:這些都是心理作用所影響。也有一小部分是由生理內部變化所引起的,知道一切是幻境,不理它就好。這些幻聲幻相併不是壞事,那是靜坐進步當中的一種現象。如果當成有神通、有鬼神,就是迷幻成真,最好停止靜坐。
2、靜坐時胡思亂想不已,怎麼辦?
答:那很難辦。要走心地法門,那要多研究道學,多誦持經典。
3、靜坐時容易昏沉睡著,怎麼辦?
答:昏沉睡著有兩種問題。一種是心理問題,心情沮喪、精神不好,會容易昏沉。一個是生理問題,身體、頭腦不健康也有這種情形。最好是睡夠了再起來靜坐。
4、靜坐如何觀想光明點?觀想丹田可不可以?丹田的位置究竟在哪裡?
答:這個問題是道家所注重的問題,屬於道法修持的範圍。上田、中田、下田,道家叫做三個丹田,所以觀想的時候,把這個光明點定在哪一個丹田,要看什麼程度、什麼時候。而且真正的明點不是觀想出來的,而是修道的人功夫到達某一境界,光明出現,那才是真正自性的明點。觀想的明點不算是真的,而且不要擺在下丹田,尤其是女性,千萬不要這樣,否則對身體不好。這是修道的專門問題,要專門研究。
5、為什麼要數息、數兩下就忘了,觀想道、想不起來?做這些功夫有什麼用?
答:至於為什麼做不起來?因為心念不能止,不能專一。學道能夠訓練到心念專一,也不昏沉、也不散亂,這是已經有了相當基礎,談何容易啊!至於說做這些功夫有什麼用?這太專門了,各有專書,不能籠統的講。
6、學習靜坐的人在日常生活、辦公時,應如何練習定力?
答:那就要看你的定力了。定力同靜坐可以說有關聯,也可以說沒有關聯。有定力的人,就算不學靜坐,也可以日理萬機,事情雖然多,頭腦還是很冷靜,心情也很平靜。至於說,靜坐做得好,練出定力,用來做事,那要相當的功夫了。怎麼樣去練習?方法太多了,要現場做,不是空談理論的事。
7、為什麼靜坐後,親情、友情、手足之情、男女之情反而更覺濃厚、更難割捨?該如何排遣?
答:這是智慧問題,不是靜坐的問題。不過因靜坐,頭腦清楚了,自己發現情重,並不是靜坐使你多情。這是心理同生理狀態,由形而下到形而上,要先研究佛學再講。
8、什麼是健康的心理狀態?
答:這個很難講了,正常的人心理狀態就是健康的。(一笑)怎麼叫正常的,很難下定論。
9、如何克服恐懼感?
答:這要道理上看通了。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念經、念咒,實際上這還不是究竟,究竟是要道理看通,檢查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恐懼?
10、脾氣大、嗔心重怎麼辦?
答:這也要道理搞清楚,檢查自己的心理狀態。這個不是靜坐可以解決的。
四、修行部分
1、如何煉化精氣神?
答:方法太多了。很多道家的書籍都在這個問題上轉,這個問題太大了,大哉問。
2、何謂奇經八脈?
答:普通的經脈屬於神經系統、血管系統,奇經不是屬於血管系統,也不是普通的神經,是另闢一路的,有八個脈,就是八條氣化之路。奇經八脈不完全屬於肉體生理的部分,而是生理跟神精結合的部分。
3、在睡眠中怎麼用功?
答:既然睡眠,就不會用功了。既然用功,就不會睡眠了。
4、入定與睡眠有何不同?
答:這兩個名稱就不同。入定有各種定境,各種現象。定這個字很簡單,一個念頭,等於一個珠子一樣,把它定住在那裡,永遠是這顆珠子,那個叫入定。珠子不只一顆,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所以定有各種各樣的境界。
千萬注意,不要把靜坐當作入定,那就錯了。靜坐是初步練習,將來功夫高了,可以因靜坐或修道,進入你要的境界,那個叫入定。睡眠是大昏沉,當然不是靜坐的定境。
5、靜坐如何入定?入定後應如何?
答:靜坐是靜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道家專有名稱,看你要修哪一禪定,百千法門,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義就是把一個東西定住,念頭像一顆釘子釘住,像一顆珠子放在那裡,珠子是活動的,把它定住,擺在一個中心點,專一不動。釘子、珠子都是作比喻,比喻有百千三昧,是百千種方法,是你達到"定"的境界。
定是心定,身體跟著定,奇脈也跟著定了,這個叫"定"。入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沒有雜念妄想,定到一個念頭上,乃至道家做各種功夫,密宗的各種觀想,都是入定的方法。
但是定了就是悟道了嗎?不是。定跟悟道大有差別,靜坐得定是一般宗教、哲學共有的功夫,所以叫作"共法";
我們普通學靜坐同入定還沒有關係,坐個幾天幾夜都不動,只能說靜坐做得好,是不是達到入定的境界是另一個問題;而且達到入定的境界,同是不是悟道、智慧解脫了沒有,又是另一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6、三際託空以後該如何?
答:三際託空那是把心分作三段處理,前一個念頭讓它過去,後面的念頭未來,中間的這個念頭當下就空靈了,這個叫三際託空,是最初步的空念頭的練習。實際上,中間這個念頭的空靈還是意識境界的空靈,這裡頭還要起慧觀,就是智慧的觀察。
7、什麼是出陰神、出陽神?跟化身、意生身有何關係?
答:出陰神、出陽神是道家的觀念;其實懂了唯識的道理,有時陰神、陽神還是屬於獨影意識的境界。拿道家來講,普通能夠出神,都屬於獨影意識的境界,都是陰神,真正出陽神,那要到達即身成道境界,這種獨影意識跟化身、意生身當然有關係,修成功了,獨影意識也變成化身,意識也可以化身去了。修不成功啊,一切都是幻想、魔境,這個也是學道修道專門的問題。
8、坐中見道、夢中見神與實相見神有何不同?
答:靜坐中見道、睡夢中見神仙、實相見神仙當然不同啊,這個問題本身已經是答案,不要問我了。
9、靜坐是看到影相,有先知的能力,但時真時假怎麼辦?如何鑑別?
答:靜坐有時有先知,小事蠻靈,大事反而不靈,都是第六意識、獨影意識境界。至於說靈不靈、對不對,這個問題是專門的,慢慢去參究,暫時不告訴你。如果把這個當成神通,認為很靈,久了以後就進入神通二號,神經境界,要特別小心。
10、開悟與靜坐有何關係?是否要開悟非靜坐不可?
答:開悟和靜坐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沒有多大關係。真正的開悟不一定要靜坐,但是如果為了開悟而學靜坐,這也是應該。
11、什麼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答:三花是"精、氣、神",氣脈到頭頂上通開了就是"三花聚頂"。五氣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心、肝、脾、胃、腎,這些內臟都絕對健康了叫作"五氣朝元",這兩句話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奇經八脈、氣脈都通了。
12、如何鑑定一個人有道無道?
答:這個很難講,這個問題不答。有道的人一定慈悲喜舍、戒定慧俱足,很明顯的。
13、悟了道有什麼用?悟了道以後如何?
答:悟了道以後好吃飯、好睡覺。
14、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如何修煉?程度差別如何?
答:其實人都通的嘛。吃了飯會排便、耳朵聽得到、眼睛看得見,這都通啊。至於說那些神通,有專門的修法,修成功了,還不算真神通,要大徹大悟以後,自性本來俱備神通,那又屬於道法範圍,以後專門再講。
15、有了神通可不可以表演?
答:有神通的人都不表演,表演的叫魔術。
16、應酬喝酒後可不可以靜坐?
答:應酬喝酒醉了,你要他靜坐,他也不幹。要等他酒精消耗完了,消化好一點,安靜一點的時候再靜坐,靜坐為的是養心。
17、初學靜坐有哪些正確的參考書?或讀哪些道家的經典?
答:現在有關靜坐的書很多,在靜坐時可以誦持《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18、靜坐以後可不可以參加喜慶宴會等俗務應酬?或看無關修道的雜誌文章和電視電影?
答:這些都沒有關係,靜坐並不妨礙普通生活。靜坐以後去打滾都可以,你要跳舞也管不著
五、打坐完收工很重要
1.若下座時腳麻無法忍受
可以雙手大姆指與食指,分別按住雙腳拇指指甲靠內側的穴道處(大敦穴),約十幾秒後,因刺激血液流速,酸麻現象即可解除。
2.洗臉動作
打坐時像睡覺一樣,下坐時如剛睡醒之時,猶是懵懵懂懂的,要把代謝下降的現象恢復,以按摩來恢復。
(1)下坐時,雙手搓熱,然後像洗臉一樣搓揉臉部,重複兩、三次。打坐久了以後,皮膚會細膩光滑,所以打坐的人皮膚看上去會非常滑潤漂亮。(2)再搓熱雙手,搓揉後腦及頸脖子,同樣重複兩、三次。
3.眼睛保護
若有近視者,雙手搓熱後,以手心按住眼球,把熱氣灌到眼球,手壓住時想把眼球凸出的水晶體壓成扁平,次數約兩次到四次。
4.頭痛的處理
(1)時常頭痛的人,要以右手大拇指及中指同時用力按住眉毛末端處,在眉尾與太陽穴間之嶺骨突處,數次壓抑其疼痛點。關注微信公眾號打坐站樁,再以大拇指及中指,同時用力按住眼睛魚尾紋末嶺脊處,數次壓抑其疼痛點。
(2)再以右手大拇指與中指,按住臉上兩邊顴骨最高點中間凹陷處,數次壓抑其疼痛點。關注微信公眾號打坐站樁。
(3)上下牙齦咬住,牙槽處肌肉凸出最高點,有個頰車穴,用雙手之大拇指壓下去,會有想咳嗽反應的地方,因它刺激到肺部氣管,此處加以按摩。
5.聽力改善
耳朵的耳珠前面有一聽宮穴,把嘴張開時,耳珠前會有凹下的地方,可按此穴。用雙手食指頭壓按此穴,耳朵有聽力毛病者可改善。
6.女生婦科毛病
耳朵上緣第1軟骨結紋處上端,摸了會痛的地方,有一神門穴,女孩子生殖器官有疾病的話,要多壓此穴。把耳朵摺壓著會感知痛時,表示健康太差。所以要常常捏按,直到有一天怎麼捏按都不會痛,表示身體健康多了。
7.用手來按摩各部位
(1)輪流用一隻手掌抓捏令一隻手的肩部、手臂,使之鬆弛。因為打坐後肌肉靜止不動,要使血氣流通。
(2)胃腸不好的人,以雙手掌心按摩腹部,以順時鐘方向,像轉八卦般,以兩手按摩,胃腸不好的人,要多花時間做這動作。
(3)大拇指放前,四指放,摸到背後腎的部位,左右上下搓揉按摩後腰腎臟。常腰酸背痛的人,腎臟不強壯。
(4)腳踝內踝邊緣是腎經走過經絡,按揉大鍾、水泉、照海等穴道。女眾有婦科毛病多按此等處所穴道。
六、天耳通訓練功法
據《性命圭旨》貞集《移神內院端拱真心》六通之說:何謂六通,按玉陽大師曰:
1
坐到靜時,陡然心光發現,內則洞見肺腑,外則自見鬚眉,智勇踴躍,日賦萬言,說妙談玄,無窮無極,此是心境通也。
2
不出廬舍,預知未來事情,身處室中,又能隔牆見物,此是神境通也。
3
正坐之間,剎時迷 悶,混沌不分,少頃心竅豁然大開,地理山河,猶如掌上觀紋,此是天眼通也。
4
能聞十方之音,如耳邊音,能憶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也。
5
或晝或夜,入於大定,上見天堂,下見地獄,觀透無數劫來,宿命所更,此是宿命通也。
6
神通變化,出入自如,洞鑑十方眾生,知他心內隱微之事,他雖意念未起,了了先知,他 雖意念未萌,了了先覺,此是他心通也。
另據《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卷下載:「六通:
1
目通
能徹視洞達,坐見十方,天上地下,無有障蔽,六合內外,鬼神人 物,幽顯大小,莫不瞭然分明,如視掌中。
2
耳通
能洞聽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一切音聲,元不悉聞。人天禽獸,喧飛蠢動,一切眾聲聞悉,曉了分明。
3
鼻通
曉百和寶香,分辨氣數濃薄差失、纖毫必記,四方上下,異域絕境,香臭之氣,聞如面前。
4
舌通
萬品眾物,合為一食,經舌悉知種類,分別其味。
5
身通
能飛行上下,履冰涉水,經山觸石,無望懾礙,分形散體,幹變萬化,形長充於八極,短入於毫微。
6
心通
迥一切法,皆悉空淨。」
01. 陡然心光發現,內則洞見肺腑,外則 自見鬚眉,智勇踴躍,日賦萬言,說妙談玄,無窮無極,此是心境通也。
02. 不出廬舍,預知未來事情,身處室中,又能隔牆見物,此是神境通也。
03. 正坐之間,剎時迷 悶,混沌不分,少頃心竅豁然大開,地理山河,猶如掌上觀紋,此是天眼通
04. 能聞十方之音,如耳邊音,能憶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也。
05. 或晝或夜,入 於大定,上見天堂,下見地獄,觀透無數劫來,宿命所更,此是宿命通也。
06. 神通變化,出入自如,洞鑑十方眾生,知他心內隱微之事,他雖意念未起,了了先知,他 雖意念未萌,了了先覺,此是他心通也。
佛教之六神通為:一神足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盡通。《俱舍論》卷二七稱,此六通以慧為體,前五通通過修四禪而得,凡夫亦可達,第六通只有聖者,如阿羅漢與菩薩、佛可得。《大智度論》卷二八則稱,菩薩得五通,佛得六通。漏盡通,取保存封固,不洩漏,不喪失,不減少,不後退,有進無退,不動,不退轉,不輪迴,不出不入,不生不滅之意,即完滿無漏,不變不動。
道家的法門是逆乾坤,奪造化,後天反先天,煉己,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 ,三還九轉漏盡成,在道教的六神通裡並沒有採用漏盡通的說法,因為它佛道修行的目標,漏盡通應該是比其它神通更高一個層次的,這種分類方式區別反映了中國與古印度文化之間對事物的分類方式有不同角度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在道家的法門裡,六神的獲取並非只有一條路線,比如術道可得六神通,內丹修煉可得六神通,踏罡步鬥可得六神通,餐霞飲露可得六神通,念經敬神可得六神通等,旁門諸如,六神通盡得可之,但畢竟不是終極之法,無論正統還是旁門,最終的修行目標還是一樣的。
(一)天耳心聽法
向南方,平坐或盤坐,微閉目,嘴唇微閉,舌頂上顎,全身放鬆三遍。
1.排除雜念,對外,無視,無聽,無覺;對內,心靜神定,萬念俱寂。
2.此功須在深夜修煉,特別要求環境安靜。要求外界無雜音,才能不受幹擾,達到高度入靜。
3.吸氣,意念氣吸入羶中,心輪充實。呼氣,氣從心輪沿中脈下降丹田,將心輪之能量移於丹田,傾注心力於丹田。即中丹田、下丹田之氣合在一起,下丹田之氣必更旺盛,練功5分鐘。
4.再提丹田真氣沿中脈上升,配合呼吸提升。吸氣,向上,意想真氣隨吸氣向上,一分一分地提升。吸氣向上提一分,呼氣,真氣原地不地。
5.當提丹田真氣上升時,須充分傾注心力。丹田聚氣要傾注心力,提丹田氣上升也要傾注心力。具體方法是:氣從羶中穴吸入,再向下去將丹田之氣提上來,即提的能量的從心窩發出。真氣上升過了羶中穴,能量從心窩再將真氣往上頂。
6.真氣上升到腦部時,腦部有從下丹田來的能量和氣,有從中丹田而來的信息和靈感,有松果體,上丹田的神光。這就是已經把上、中、下三個丹田的靈能調到一起了。
7.保持這種狀態漸漸入靜,達到形如枯木,心似止水,意念空虛,傾心作聽,這時已經不管呼吸了。只細心傾聽山河大地,捕捉聽覺意象和幻覺性聲音。
8.久久行之,耳能聽聞無障,聽覺器官功能的透覺作用加強,能聽常人聽不見的聲音,能聽到過去和未來的聲音。在耳邊常隱約有人細語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事、奇妙無窮。
9.練功時間最好在子時,靜坐宜半小時以上,以長為佳。
功理:
1.天耳通功法,對放鬆入靜的要求最高,特別是環境要安靜,故不宜白日練功,外界如有雜音,練功當屬無效。
2.吸氣由羶中穴進入,是練中丹田,接著又練下丹田,最後練上丹田,為三田合練。最後入靜,三田的靈力全部聚於上丹田。
3.真氣上行是行走中脈,因諸多神通都集於中脈,常練中脈、惠益無窮。
4.整個功法強調心力,氣沉丹田用心力,真氣提升用心力,入靜傾聽也用心力。兩耳在上,隔腦很近,但離心較遠,故須調動心力作聽,極易成功。故此功能的名稱為「天耳心聽法」,即天耳通靠的是用心力去聽。
5.入靜傾聽時,強調形如枯木,心似止水,就是外無感覺,內無雜念,才能聽見聲音。初聽時,聲音細小模糊不清,似真似幻。反覆練此功,聲音會逐漸清楚,音量變大,聽起來確實是真實,而非幻覺。
6.有時可清楚地聽到一串聲音,反覆傾聽不明其意。反覆練此功,人逐
漸清楚,明白其中奧妙。
(二)天耳三密法
坐式,平坐或盤坐,如能雙盤,效果最佳,也可單盤和自然盤。身要正,背要直,下頜微收,百會頂天,兩手如懸掛雙肩,雙目微閉,舌頂上顎,放鬆三遍,精神集中,意守尾閭關。
1.雙手結天耳印:雙掌重迭,男性右手掌心對左手背,女相反。右手中指尖輕按左手掌外勞宮穴,右手小指尖輕觸左手後溪穴。右手大拇指在外,左手大拇指在內,兩個少商穴接觸。左手中指彎屈,指關節點在右手內勞宮,指尖點胸部羶中穴,結成天耳印。輕輕放在胸前,不可用力。
2.意守尾閭關,觀想電擊的火花或煙火之光。先意想電光,光沿脊柱向上湧,再意念白光從左、從右好中脈、左脈、右脈上升,交叉後分開,如螺旋狀盤向腦部推進。
3.一邊深深地吸氣,意念氣從尾閭關吸進、由下向上,走中脈、左脈、右脈等三脈上升。氣催動火光、電光。使之走得更快,光更強,更明亮。光到這處,溫暖發熱,光充滿大腦,大腦一片光明。意守吸氣停止後,變為自然呼吸。
4.意念集中在喉嚨下面,意念放出紫色光環,光環旋轉不停。
5.口唱曼特拉「EEENNN」手結天耳印,盤坐,觀想喉嚨下放出紫色光環在旋轉。同時口唱曼特拉,練功半小時。
6.意念想一個遠地方,想聽那裡的聲音,用意念將耳朵變大、變長,並向你想要聽的地方伸出去,伸向千裡萬裡,再從耳內入一股氣,讓氣去接收信息。
7.收功是收氣進入耳內,收耳朵縮小還原,整個練功過程都是用天目內視。
功理:
1.天耳三密法:是通過三密修煉,身密(盤坐結天耳印),意密(觀想喉嚨射出正在旋轉的紫色光環),語密(是口唱曼特拉),來呼醒內部聽覺,去聽遠方之聲音,去聽看不見世界遠方的聲音。
2.天耳印奧妙無窮,雙掌重迭結手印為一切氣功的常用方法,旨在將雙手穴位、經脈組合起來,有利於氣機通暢。右手中指點左手外勞宮,左手中指關節點右手內勞宮,結通心包經。右手小指點手左後溪,後溪是八脈交會穴,小指屬手少陰心經。用心經去通八脈,大拇指兩個少商穴接通,手太陰肺經主氣,故氣感很強。左手中指彎屈,指尖點羶中,心臟在羶中,心主神志,心包經,心經又接觸羶中穴神志發動,易出神通。
3.意念耳變大伸大是形象地接收信號的裝置,將此裝置向目的地移近。又從耳中放氣,使之更易接收信息。
4.天耳通修煉分四個階段,初修時,聲音全無。須要充滿信心,耐心堅持,繼續修煉。第二階段開始聽一些聲音,若有若無,似真似幻,聽不清楚也不理解。此時須繼續修煉,誠心誠意去悟。第三階段即成功階段,聽到清楚聲音,明白其中奧妙。第四階段也是最高階段,是天耳通的大成。不用專門練功只要想聽,聲音就來了,即意念一動意志即來(耳邊似有人說話)。
(三)耳竅開通法
1.採用坐式,坐在凳上或盤坐都可以,雙手大拇指與中指相接,右手掌心,側向左,入於下頜前,左手掌心向外,入於左耳側,雙目微閉,口微閉,兩手手式也可以交換。
2.全身放鬆,哪只手在上就意守哪一邊的耳朵,同時還要意守左右手、嘴部、山根、玉枕,具體次序是:嘴、下面的手、山根,耳部,上面的手,玉枕,即有次序,又是同時,氣機同進在這些地方有順序的運行,大家仿仿佛佛地意守,姿式有輕鬆,意念要自如,嘴裡好象有很多話可以說給耳朵聽,雙手好象拿了一根長笛,可以發出美妙的音樂,山根是眼耳口三光的聚集點,山根耳門,玉枕是耳朵的靈竅穴位,耳朵好象一隻喇叭,擴張開了就穴位開了,同時意守這幾個地方,氣機強了,就可以開竅門把耳竅打開。練功講究竅門,竅門就在這個地方。
3.大家意守一陣之後,開始觀想遠方的大草原,草浪滔滔,睛空萬裡,彩雲飄緲,一個童子,騎著一頭青牛,正逍遙自在地放牧,他手裡拿著一隻銀白閃閃的長笛,啟動紅紅的小嘴唇,正在放聲吹奏,好笛聲美妙得仿佛仙樂,聲聲入耳,催人傾聽,仿佛白羊也在傾聽,牛群也被陶醉了,草原也好象隨著美妙的音浪掀起了一波一波的草浪,這笛音時快,時低,時高,似有似無,大家在觀想中傾聽,在傾聽中觀想,意念不可用重了,好象有時好象沒有,意念不可故意偏重於遠方的音樂意境,也不可以故意偏重於耳部腦部,只是任其自然,自然而然地讓音樂的聲波和耳腦的光波互相印射,讓聲音與聽覺互相印射,此功即可開天目,又可以收音,收波,收能量,功法好,就好在這些小技巧上,有玄有妙有實也有虛有玄,玄有笛音,妙,妙可妙聽,似乎有聲音,又似乎聽見了,這就是玄妙,練功中虛有可能變成實有,可能真會聽各種遠處的聲音,漸漸地,大家把觀想忘記,把意念捨去,合於天耳的空明緲茫之中。
4.練功一段時間過後,大家可以試一試功,把你要聽的對象意想一下,意想他的聲音與你耳部互相印照,如果要微聽,就聽一下小蟲子的聲音,要遙聽,就聽一下遠方某人的聲音,很可能,你一下子就把天耳打開了。隨意練一段時間後收功,收功的時侯,大家雙手疊放在腹部,放一會兒後,搓熱雙手,浴臉、梳頭、拍打身體收功。
道家對於合理的飲膳也十分重視。道家認為:飲入口而緩咽,食入口而細嚼;溫熱之飲,精細之食;微渴而飲,微飢而食,飲不過多,食不偏食;善食蔬果,節食魚肉,晚餐食少,早餐食好;
晨起兩口熱水徐徐咽,飯前兩口飯湯緩緩喝。虛寒忌涼冷,實熱忌飽食;空腹忌飲酒,飢餓忌暴食;
練功忌醉酒,練功忌飽飯,練功忌暴飲;忌強飲、強食;五穀變餿為忌,五果變腐為忌,五畜變味為忌,隔夜茶水忌飲,隔日蟹蚌勿食。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個和我們走過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若說一輩子是場修行那麼,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