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說起城隍廟,人們想到的都是老城廂方浜中路那個城隍廟,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她。相傳,城隍是道家保護城池的神,同時也庇佑著市民,城隍廟是地方神的祭祀之地,城隍神則多為生前有惠於民的清官良吏,以期其歿後也能為民「御大災、捍大患」。唐代以來各地皆祭城隍。
淡井廟在哪裡?
上海過去有句俗諺:「先有淡井廟,後有上海城」。由此可見,淡井廟定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
淡井廟原是一座道教觀宇,廟址在今永嘉路12弄內,即瑞金賓館的南鄰。淡井廟始建於南宋末年,當時上海尚未設縣,地處華亭縣淡井村。淡井廟是上海最早的城隍廟,被人們稱為「老城隍」。
淡井廟遺址
宋鹹淳年間(1265-1274)上海設鎮,淡井廟是華亭縣城隍神設在上海鎮內的一座行宮。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華亭縣升格改為松江府,原來的華亭縣城隍也相應晉升為松江府城隍,於是淡井廟又改稱為松江府城隍行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誌著上海建城之始。由於上海剛立縣,縣城的規模並不大,因而縣內並未修建自己的城隍廟,城內居民祭拜城隍神是到淡井廟去祭拜松江府城隍神。
據上海縣誌記載,廟內有一口井,井水味甘,而上海因地處近海,包括地下水的各處水質都普遍偏鹹,這口淡水井便被認為「味甘」而甚為罕見,因此這城隍行宮又被稱為淡井廟。而且傳說這口淡井中的水能治某些疾病,因此在明代初年前,這裡的香火甚為興盛。
水井的傳說
關於淡井廟水井的來歷,還有一個神秘的傳說。當初因為這個地方的神奇,引來「黃浦江神」的垂涎,他想獨佔這個寶地,於是使盡法術,把黃浦江變成他的鐵地盤。但是東海龍王又怎能咽下這口氣?帶領蝦兵蟹將與黃浦江神鬥在一起。二人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天帝接到千裡眼、順風耳報告後大怒,立即命令二郎神前去制止。當二郎神趕到時,只見江水滔滔,海水滾滾,早已成為一片汪洋。二郎神一看情勢危急,趕忙把手中的三尖兩刃槍向水中投去。說來也怪,洪水立即退去,各歸各位了。二郎神訓令江神、龍王不要再任意妄為,否則必遭天譴。從此這裡風平浪靜,海與河各就各位,再無爭鬥。
遺蹟淡水井,位於瑞金賓館大草坪
洪水雖然退去了,但大地一片狼籍。最麻煩的是由於江、海的侵襲,老百姓吃水的水源受到汙染,水又鹹又苦,百姓苦不堪言,於是紛紛燒香祈求菩薩保佑。觀音菩薩念百姓心誠,將蓮花寶座丟下凡間,並念動咒語,蓮花寶座降落之地為神靈之所,必出神水,以養生靈。寶座隨風而起,騰雲駕霧,來到今上海上空久久徘徊不能離開。觀音已知天意不可違,這是上蒼為黎民百姓選定的吉地啊。她用手一指,旋轉多時的寶座,猛然發出嗚嗚的聲音,隨即急速下降,只聽驚天動地一聲巨響,寶座所墜之地形成一口深井,深不可測,水清澈無比,甘甜潤心,井口還不斷冒出絲絲縷縷霧氣。
城隍神
據傳,華亭縣城隍廟內供奉的城隍神是漢代劉邦的大將紀信。由此,淡井廟內供奉的城隍神亦是漢代劉邦的大將紀信。明朝開國後,於洪武二年(1369),詔封天下州縣城隍府神為顯佑伯。
相傳上海的城隍神姓秦,名裕伯,字景容。為宋代尤圖閣學士秦觀八世孫。元時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避兵楊州,轉徙上海。當時佔據蘇州的張士誠派人前往招用,為其拒絕。朱元璋亦幾次準備起用秦裕伯,秦均稱疾不出。洪武初年(1368),初定天下的朱元璋對於秦裕伯隱臥上海甚感不安,即手諭:「……裕伯智謀之士而居此地,堅守不起,恐有後悔。」秦裕伯只得應召入朝,次年拜待制,旋為治書待御史。洪武三年(1370年),設科取士,與劉基同為京畿主考官。病卒後,葬於上海長壽裡。上海紳民奉祀其為城隍神。
就以上推論,淡井廟內供奉的城隍神在1373年後應改為秦裕伯了。
明永樂二年(1404),上海縣知縣張守約把坐落在縣中心方浜北岸祀奉漢代大將軍霍光廟的行祠金山神廟改建為上海城隍廟祀奉秦裕伯。淡井廟便算上海城隍在城廂外的行宮,後人稱淡井廟為老城隍。
消失不見的佛寺
至清康雍年間,淡井廟由道觀而為佛寺。長期來為剃度派傳承,後傳曹洞宗。廟門原有「宋建淡井廟」石匾。
清光緒二十年(1894),住持正聲重建前殿。1914年後,淡井廟所在的地區被闢為法租界,廟前開闢馬路,弄堂房屋遂應運而生。淡井廟地區成為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廟中的香火又興盛起來。
民國時期,淡井廟曾被評為「上海第一古蹟」
1932年,住持慧德重建後殿未竣。1937年,由黃金榮、杜月笙等助成。1939年,翻建加高前殿;後住持谷聲又續建。後殿為宮殿式木結構兩層樓房。中有天井,兩旁圓形拱門左右上刻「珠林」、「金地」,廟內有自求堂。廟後園內原有秦知柔墓,久已廢圯;有1株古銀杏為秦知柔墓前舊物,解放前已枯,20世紀60年代除去。
至解放初,淡井廟佔地4.67畝。1958年,華僑膠木工場、淡井廟小學開辦於淡井廟。文革中,淡井廟除大佛像等由上海市佛教協會收管外,殿房全部改建。前殿改為上海華僑電子電器廠壓機車間;後殿為區淮海少年之家;樓上住居民。
1997年初,廟址被全部拆除。自此,這座上海最早的城隍廟徹底消失。
來源丨上海黃浦檔案信息網;百度百科;言衣草-上海歷史建築前世今生新浪博客;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完
來源:看懂上海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上海最早的城隍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