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筱是個二胎媽媽,剛剛生下了7斤的兒子,全家人還沉浸在喜悅中,誰知醫生對新生兒進行常規檢查時,卻發現寶寶雙側鎖骨不對稱,左側鎖骨出現了斷裂的情況,在拍片後,確認為鎖骨骨折,這讓家人陷入了恐慌,寶寶怎麼會鎖骨骨折呢?
什麼樣的新生兒,容易出現鎖骨骨折?
一般的孩子都會順利出生,但總有例外的情況,比如鎖骨骨折,這是一種產後併發症,多數出現在初產婦中,經產婦中也出現過,一般來說,巨大兒、急產的寶寶,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在孩子的分娩過程中,鎖骨是連接肩部和軀幹之間的唯一骨性支撐,當分娩出頭部時,肩部被外力擠壓,外力完全通過鎖骨傳導,就會讓寶寶的肩部承受巨大的擠壓力,寶寶的骨骼並不堅固,就會出現骨折現象。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也容易出現鎖骨骨折
還有一種情況,新生兒體重正常,分娩過程也很順利,孕媽甚至沒有出現側切和撕裂,新生兒也發生了鎖骨骨折,這又是為什麼呢?醫生解釋,除了產道擠壓,還有別的原因導致鎖骨骨折,比如胎兒在子宮裡的姿勢不對,比如背手等,胎兒存在某種遺傳代謝病,比如代謝性骨病等,也會導致胎兒骨骼脆弱,在經過產道時,發生骨折。另外,還有一種少見的情況,叫鎖骨假關節,拍片顯示骨折了,需要小兒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這種鎖骨骨折,不需要特殊治療
如果抱著新生兒,觸碰他的胳膊時,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很有可能是鎖骨骨折,導致了疼痛,對於這種情況,確診後,一般不會進行手術,因為新生兒的骨骼癒合能力和塑形能力都非常強悍,很少需要特殊治療,一般3-4周就可以完全癒合。
如果出現了骨折錯位很明顯,就需要治療了,可能需要繃帶固定,時間是1-2周,以減輕胳膊運動導致的鎖骨處疼痛,期間,鎖骨處會長出骨痂,摸起來好像包一樣,這是正常現象,這是骨折周圍長出了新的骨組織,如果摸的時候,寶寶沒有啥反應,說明骨頭已經長在一起了,接下來就進入了塑型期,三個月後就恢復正常了。
一般的鎖骨骨折,不會出現任何後遺症,這跟大人骨折是不同的,寶媽也不需要過分擔心,只需要在骨骼癒合期內,注意不要總是碰到寶寶的胳膊,引起他的疼痛即可。
你聽說過新生兒鎖骨骨折嗎?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