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海大咖 濃湯野人林廣茂笑傲江湖的傳奇

2021-02-15 邢者團隊午評


《笑傲江湖》中令狐衝的人格魅力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率性而為,並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做事但求無愧於心。可謂什麼樣的人使什麼樣的武功,我實在很難想像如果獨孤九劍讓鼎鼎大名的郭靖郭大俠或者氣宇軒昂的北喬峰來演練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演繹方式,這就有點象最好的策劃師當會計和最好的會計當策劃師一樣,很多時候,性格決定人生的另外一層意義就是性格會導致有些人在有些行業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或者某些人能夠更容易地達到某種境界。

所以要寫令狐衝的獨孤九劍就必須要寫令狐衝這個人,實在如果不是這樣的性格,令狐衝也根本沒有辦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夠真正領會到獨孤九劍的精髓,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有關令狐衝從風清揚前輩處學劍的過程, 看看我們能夠從中間領悟到哪些精妙之處。

但說令狐衝被師傅嶽不群罰到後山思過崖面壁反思,無意中看到了山洞裡面五嶽各派的厲害武功,日思夜想之下也學會了幾個厲害招式,一天,嶽不群夫婦來思過崖看望令狐衝。

嶽夫人在給令狐衝餵招的時候,劍越使越快,令狐衝神不守舍之下,危急之中自然而然地使出了山洞石壁上的厲害武功,引起了嶽不群關於華山派到底是劍宗厲害,還是氣宗正宗的一段對話,嶽不群作為氣宗的代表人物當然認為一力降十巧,拿嶽夫人的話來說,那就是「你這一招固然巧妙,但一碰到你師父的上乘氣功,再巧的招數也是無能為力。(技術面的形式再好,如果與基本面相背離,則反而是最好的反向操作時機,可以逆市開重倉。)本門功夫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是主,劍為從;氣是綱,劍是目。練氣倘若不成,劍術再強,總歸無用。」

【實際上,這段就是典型的到底是技術分析有用還是基本分析有用的問題,嶽不群是典型的基本分析派,自然就看不上技術分析派,而在所有的投資中最終決定勝敗的是基本面分析,招式只是可以被利用的手段,後面會講到,有招必有破綻。】

師娘當然是教訓得是,因此,從此以後,令狐衝別說不再去看石壁上的圖形,連心中每一憶及,也立即將那念頭逐走,避之唯恐不速。但不巧田伯光硬要和他比劍,而且說好了如果令狐衝輸掉的話就要下思過崖見一見儀琳小師妹,為此,令狐衝就和田伯光打了起來。

當然,令狐衝又如何是萬裡獨行田伯光的對手,在沒有辦法之下,令狐衝又到山洞裡面去學習那些厲害的武功,但終是學會了全部的招數,卻依然不是田伯光的對手,這才引出了風清揚老人的授劍。

其實風清揚也沒有教令狐衝太多的東西,只是說了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但有這「行雲流水,任意所至」八個字的幫助,令狐衝一下子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其實,還是那些招數,只是使用起來不再拘泥於原來的一招一式,及至和田伯光比武之時,翻翻滾滾的竟然打了一百多招,遠遠超過了田伯光的三十招之約.

田伯光性急之下,就掐住了令狐衝的脖子,而且令狐衝的劍也被打飛了,這時候忽聽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劍。那招『金玉滿堂』,定要用劍才能使嗎?」令狐衝腦海中如電光一閃,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滿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羶中穴」上。田伯光悶哼一聲,委頓在地。

【其實,劍術之道在於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交易之道,又如何不是同樣的境界呢?】

風清揚道:「五嶽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才,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期樂會微信號:qlhclub)熟讀了人家詩句,做幾首打油詩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機抒,能成大詩人麼?」

【要在這個市場成功,重要的是學習以後的「思」和「悟」,然後用你自己的「道」來進入市場,以為搞懂了歷史,就一定知道未來,那是一種美好的自我安慰,市場是一個自學習的生物,會以市場參與人的水準而改變自己,但終究還是要完成7虧 2平 1盈的市場過程,所以,今天的你回到十年之前是高手,但在今天你什麼都不是。】

風清揚道:「活學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說『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這句話還只說對了一小半。不是『渾成』,而是根本無招。你的劍招使得再渾成,只要有跡可尋,敵人便有隙可乘。但若你根本並無招式,敵人如何來破你的招式?」

【市場是一個生命體,因此,只要存在固定的交易程式,市場自然就能找到你的漏洞,所以,只有渾然天成,和市場真正結為一體,以無招之招來應對市場才有可能真正達到高手的境界,所以,那些標價百萬,或者自稱戰無不勝的指標都只是一些對市場依然不甚了解的狂妄之徒的最新發明,真正的市場之道就是以無勝有,無為之為】

風清揚道:「要切肉,總得有肉可切;要斬柴,總得有柴可斬;敵人要破你劍招,你須得有劍招給人家來破才成。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了。只是不曾學過武功之人,雖無招式,卻會給人輕而易舉的打倒。

【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制人而決不能為人所制。」 孫子兵法云: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市場中的高手是要去發現參與者犯了什麼錯誤,如果參與者都沒犯錯誤,那麼你就沒有參與市場的必要。】

風清揚在說完這些以後,又讓令狐衝將這華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貫通,然後全部將它忘了,忘得乾乾淨淨,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再以什麼招數也沒有的華山劍法,去跟田伯光打。為了幫助令狐衝達到這樣的境界,風清揚又道:「一切須當順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罷了,總之不可有半點勉強。」

【開倉平倉並無定規,該做時就要做,不能勉強,遺忘,只有遺忘技術才能讓你真正體會市場,才能真正領會到市場和交易的真諦所在,把自己真正融入市場之中,學習的過程是入,進去出不來就是執!單執於一為偏,偏信於一為迷!擁有開放的心態,不被固定的觀點所左右,才能不敗。】

及至後來,令狐衝又學習了名聞天下的獨孤九劍,但到學完以後,練了一會,順手使出一劍,竟是本門劍法的「有鳳來儀」。他一呆之下,搖頭苦笑,自言自語:「錯了!」跟著又練,過不多時,順手一劍,又是「有鳳來儀」,不禁發惱,尋思:「我只因本門劍法練得純熟,在心中已印得根深蒂固,使劍時稍一滑溜,便將練熟了的本門劍招夾了進去,卻不是獨孤劍法了。」

突然間心念一閃,心道:「太師叔叫我使劍時須當心無所滯,順其自然,那麼使本門劍法,有何不可?甚至便將衡山、泰山諸派劍法、魔教十長老的武功夾在其中,又有何不可?倘若硬要劃分,某種劍法可使,某種劍法不可使,那便是有所拘泥了。」

此後便即任意發招,倘若順手,便將本門劍法、以及石壁上種種招數摻雜其中,頓覺樂趣無窮。但五嶽劍派的劍法固然各不相同,魔教十長老更似出自六七個不同門派,要將這許多不同路子的武學融為一體,幾乎絕不可能。他練了良久,始終無法融合,忽想:「融不成一起,那又如何?又何必強求?」當下再也不去分辨是甚麼招式,一經想到,便隨心所欲的混入獨孤九劍之中。。。

【可能最後你還是會經常使用某種工具,就像有些人搞技術分析到了極致還是會偏愛某個指標或者工具,但到底是平均線,還是MACD, 或者布林通道實際上已經不重要了,在經歷過忘卻以後,無法忘卻的也就不必刻意去忘卻了,這又是另外一個境界了。】

Part 2 《無根浮盈空歡喜,未悟真經套中人》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也是期貨市場共同的一個困惑,為什麼期貨市場不能像其它行業一樣長期的保持一個很好的業績為什麼期貨市場明星多、壽星少?流星多,恆星少?

我剛開始在學校學的是技術,各種的技術指標,長期的歷史圖表等等,畢業以後到中紡也是一個學習的階段,包括基本面的分析、供求關係,但這都是「術」的學習,包括供求關係也是一種「術」,不管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都是「術」,如果你對「術」有很深刻的領會,能夠學到「一招鮮」,你至少就能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你把所有的「術」都融會貫通以後,你再把它們拆分開,你會發現,這些「術」所體現的其實是市場的一些細微的動作,當你把所有的術拆成一些細微的動作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每天坐在市場面前,心裡沒有什麼判斷,只觀察市場的走勢,然後把這些細微的動作跟市場的變化進行一個對應,這個才是達到了交易的進階,這個進階是指把所有的「術」都融會貫通了。

當投資者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以後,他可以把所有「術」的招數全部拆開,用沒有觀點的狀態去觀察這個市場,當你發現市場的變化和你的某一個「術」契合的時候,就是你能操作的時候。進入到這個階段之後的投資者就很少會虧錢了。在這個階段的投資者也會有分化,我比較喜歡看武俠,到了這個武功層次的人取勝的關鍵是「快」,手快在這個市場當然是優勢,但這隻適合資金規模比較小的投資者,如果資金規模大了之後,快就很難顯示出它的優勢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取勢」,我不做「快」,我在大的方向上取一個大的勢,這也是金庸說的「重劍無功,大巧無鋒」,在這個問題上我曾經和青澤老師交流過,我很認同青澤老師所說的「無論基本面還是技術面所描述的只不過是進入市場之後大家所採取的一個投資方法」,而「取勢」的方法我一兩年以前都是這樣操作的,是我認為做的比較成功的一個方法,但是也有它的問題存在,在「取勢」的過程中一旦發生了偏離,可能就會很難賺到錢,甚至會虧大錢。

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近期大部分時間都在看道教和佛教的一些書籍,也有一些心得。

所有的成功都是有所依據的,你一定是根據某些東西來進行操作的,這就是投資的根本,你到底是根據什麼來進行操作?你投資的根在哪裡?而這個「根」是會變化的,這也就解釋了期貨市場為什麼壽星很少。

佛法認為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無常世界,所有東西都是可變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變的,而我認為金融和期貨市場是這個世界上變化最快的,它的快不僅僅表現在價格的變化上,也表現在它的參與者的心理,這使得它成為了這個世界上變化最快的一個市場,這也就造成了所有人進行操作所依據的那個「根」也會發生變化,而且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個依據的「根」是一個人長期形成的東西,不可能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迅速發生改變,這個改變很難。

所以說期貨市場壽星少、恆星少還是因為當初成功所依據的那個「根」發生了變化。

那這個問題如何來解決呢?我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兩句詩寫的很好,「竹影掃階塵不動,月入深潭水無痕」,我給它加了兩句,「無根浮盈空歡喜,未悟真經套中人」。

對期貨市場的人來講,第一階段,如果你沒有把「術」的東西融會貫通,沒有那個操作的「根」,所有的浮盈都是空歡喜,無論賺了多少錢,都會十倍百倍地還給市場;但到了第二個階段,即使你擁有了這個「根」,也就是你已經擁有了在這個市場裡相對穩定的一個獲利的方法,但你如果不能體會到這個「根」也是會變化的,這個方法也是無常的,那麼你依然還是一個「套中人」。

有一個印度的佛學家把《莊子》重新解釋了一遍,他說人生就像一個鐘擺,但我認為這個鐘擺放在期貨市場來比喻更加恰當,因為很多人的人生是沒有擺動的,他們的人生很平淡,沒有起伏,但期貨市場不一樣,交易者會經常體會到鐘擺的概念,鐘擺擺的越高,掉下來會越快,而且擺錘在高點的時候重量越重,那麼落下來的力量則會越大,很有可能一下子會擺到負的那邊去,而且擺錘越重,落下來之後再擺上去就非常難。

這個市場的明星是什麼?期貨明星其實就是他們的鐘擺擺的很高,賺了很多錢,所以成為了明星,但落下來可能會更慘,這就是為什麼明星多,壽星少的緣故了。

利弗莫爾的經歷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鐘擺每一次擺到高點,都會歸零,這似乎成為了期貨市場的一個無法超越的障礙,一個魔咒。

作為在期貨市場的大戶或者說機構投資者,如何在這個市場上做常青樹?我覺得可以在你的鐘擺擺到高點的時候,給自己的擺錘減磅,擺錘輕了,落下來的力量和速度都會減弱,這或許是一個討巧的方法,也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一個方法。


Part3《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還是金庸,還是獨孤九劍。(以下文字大部分引用自一位武俠愛好者整理)

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是劍走偏鋒(一招鮮,以奇招賺錢)的對立面,也是劍走偏鋒的下一個階段。劍走偏鋒說的是在與對手實力有差距的時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而重劍指的是絕對實力,在與對手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無需任何技巧。

獨孤求敗這個人物,恐怕是金庸筆下最出名的未出場人物了。我們對他的劍學之道做一番考證,看看能否找到交易之道。既然是考證,就難免要引經據典。而關於獨孤求敗最為詳盡且被認為是可靠的「文獻記載」的就莫過於他自己在「劍冢」上的題字了。
根據該「文獻記載」,我們知道獨孤求敗一生用過五種不同的劍,分別為無名利劍、紫薇軟劍、玄鐵重劍、木劍乃至無劍。這五種不同的劍,事實上代表了獨孤求敗劍學的五個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別名之以:利劍級、軟劍級、重劍級、木劍級和無劍級。

首先來考察一下「利劍級」。

「獨孤九劍」顯然是屬於這個級別的武功,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鐵重劍是根本無法施展「獨孤九劍」的。而在獨孤求敗的劍冢題詞中,對無名利劍又有如下評語:「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弱冠前」即二十歲以前。很難想像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能自創出「獨孤九劍」這樣的劍術,即便將這一創作的時間推遲到「軟劍級」階段,即三十歲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劍術的創造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有點類似於期貨的交易方法,是經過無數前輩高手推敲琢磨後才逐漸完善的一種體系結構。而看過《笑傲江湖》的人都該知道,「獨孤九劍」是一個極其複雜和完善的武學體系結構,類似波浪理論,海龜理論等交易理論,其中包括了總訣、破劍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極具完備性的武學理論。作為個人,要創造這樣一個完整的武學體系,需要極其豐富的經驗和閱歷,不管怎麼說,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都是幾乎不可能擁有這麼高的經驗和見識積累的。武學奇才如張三丰也須到百歲之後才能自創太極劍和太極拳(這是一個以柔克剛的武學體系,相當完備,而且發前人所未想,不愧為一代大宗師),相比之下楊過三十多歲時自創的「黯然銷魂掌」則不過是東拼西湊的大雜燴,毫無體系可言。
由此不難斷言,「獨孤九劍」最有可能是獨孤氏的家傳武學,正如慕容氏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陽指」和「六脈神劍」一樣,而且就劍法的名稱來分析,也是家傳武學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獨孤求敗非常幸運地出生在這個武學世家,因此在二十歲不到的年紀就學會了這套家傳絕學,得以仗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然而,獨孤求敗畢竟有其過人之處,他在二十歲左右時,便跨入了他劍術造詣的第二個境界「軟劍級」。
關於這柄軟劍,獨孤求敗的題字頗耐人尋味:「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從表面上看,將「誤傷義士」歸咎於軟劍的「不祥」,並將其「棄之深谷」,似乎實在有失高手的水準。然而仔細推敲一下,仍不難發覺其合理性。


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獨孤求敗棄利劍而就軟劍的原因。
眾所周知,「獨孤九劍」是一種很容易達到「無招」境界的劍法,但達到「無招」的境界後又會如何呢?令狐衝在未學「獨孤九劍」前就曾問過風清揚一個頗有創見性的問題:如果對敵的雙方都達到了「無招」境界會產生怎樣的情況?
風清揚顯然是從沒想過這個問題的,為了不致被後輩小兒問倒而顯得很沒面子,就以一句「當今之世,這等高手是難找得很了」敷衍搪塞過去了?(前幾年期貨上達到無招境界的人很少,而這幾年越來越多的高手都已達到,這位太師叔顯然是很不負責任的),就因為這句話令狐衝日後可吃了大苦頭,與東方不敗的一戰幾乎送掉小命,東方不敗用的是繡花針,還有比它更輕更快的嗎?獨孤求敗當時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而非常自然地,他也會想到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無招相較,快者勝。」(令狐衝在與東方不敗一戰中之所以大吃苦頭,正是因為對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獨孤求敗為什麼選擇軟劍了,軟劍的優點正在於其輕盈快捷,可以獲得比對手更快的速度,唯快不破。(也是目前期貨上賺錢的一種方式)現實中的武者很多都是速度型的,因為只要體能不走下坡,靠著時間的累積也可以慢慢的把速度提到一個遠超常人的高度,再配合以技巧、紮實的功力,足以自保。(我曾經用2萬8嘗試過,以秒計的快速交易,一個月做到15萬,半年到600萬).

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劍過於快了往往就難以收發自如,起初獨孤求敗或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劍法已漸入魔道(很有可能還因為江湖中人稱他為「劍魔」而沾沾自喜),直至發生了那樁「誤傷義士」的「惡性事故」。
關於如何會「誤傷義士」,書中雖然沒有詳細記載,但根據其產生的結果(即令獨孤求敗將「紫薇軟劍」定義為「不詳」之物而「棄之深谷」,並由此開創了「重劍級」的新境界)來看,該是與「軟劍級」劍術無法收發於心有關。由此看來,獨孤求敗將紫薇軟劍「棄之深谷」的行動,事實上代表了獨孤求敗對「軟劍級」這段武學彎路的摒棄,和另起爐灶的決心,頗有一點「覺今是而昨非」的味道。

放棄「軟劍級」這一劍學歧途之後,獨孤求敗以多年實戰經驗的總結,終於悟出了「以拙勝巧,以重壓輕」的劍學至理,從而對其祖傳劍法作出了第一次實質性的突破。

之所以稱之為「實質性的突破」,是由於作為獨孤家祖傳劍法「獨孤九劍」最高境界的「無招」,在「重劍級」這一劍學新境界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基礎。

《神鵰俠侶》中對楊過初練玄鐵重劍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寫:「如此練劍數日,楊過提著重劍時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擊刺揮掠,漸感得心應手。同時越來越覺以前所學劍術變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獨孤求敗在青石上所留『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遠勝世上諸般最巧妙的劍招。他一面和神鵰搏擊,一面凝思劍招的去勢迴路,但覺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比如挺劍直刺,只要勁力強猛,威力遠比玉女劍法等變幻奇妙的劍招更大。」
從這一段中,我們不難發現,所謂「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事實上正是「無招」境界的自然體現。以楊過這般輕狂跳脫的性格,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由神鵰督促著練劍,尚能在數日之中就達到了「無招」的境界。(確切地說,楊過終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學理念上達到「無招」的境界,但卻在使用玄鐵劍時自然而然地把「無招」應用到實踐中去了。)這不能不說是「重劍級」劍法的奇妙之處。

唯快不破與重劍無鋒:假設排除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單純以境界來判斷的話,「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應該是略勝一籌的。其實嚴格來說「唯快不破」並不能算是一種境界,只是在速度上達到了一個另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而後者則是在境界上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做到以慢破快、以靜制動、以無極破萬象的程度。技術派在無招之後求快,而基本面分析派在無招之後追求的就是重劍無鋒,沛然之勢不可擋。(大家自己感悟,我無法表達,通過實盤給大家看)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這段充滿了自信與豪氣的題字,說明在正當壯年之時創立了「重劍級」劍學的獨孤求敗在當時實已無敵於天下了。

先寫到這,木劍乃至無劍,我沒有想到是什麼。該看懂的朋友自然能看懂,再看不懂的,以後再來看吧。

Part4《木劍: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去年四月份發了一篇博文《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對交易的境界進行探討,那時對木劍級高於重劍級無法理解,因為在我看來重劍級已經做到利潤最大化,從名利上無疑達到了交易的頂峰,正如獨孤求敗所說「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今天通過一年的交易實踐以及對《莊子》和南懷瑾先生《我說參同契》的學習,試著對木劍進行一些領悟。關於如何用木劍勝過重劍,曾經引發了楊過如下的思考:「玄鐵劍重近七十斤,這柄輕飄飄的木劍要能以輕制重,只有兩途:一是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一是內力充沛,恃強克弱。」
這兩種方法顯然都是不對的。「劍法精奧,以快打慢」已倒退回了「利劍級」和「軟劍級」的水準,不作考慮;而「內力充沛,恃強克弱」也僅適用於「重劍級」,倘若對敵雙方都是「獨孤求敗」,用這種方法較量的話,敗的必然是那個使木劍的「獨孤求敗」,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木劍勝重劍」了。楊過顯然是照後一種方法練的,所以雖將木劍練得頗有聲色,但成就也就僅止於「重劍級」而已。這點在他與金輪法王的那場決戰中就得到了證明,當時他空手與金輪法王交戰,又要救郭襄,明顯處於下風,於是便開始後悔過於託大沒帶玄鐵劍,可見他當時的武功仍需藉助玄鐵劍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所以仍屬「重劍級」的範疇。

而整理這些評論的武俠愛好者認為:「那麼怎樣才是真正的「木劍級」呢?百年後的另一位武學大宗師張三丰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太極劍法的「以柔克剛」、「以我之鈍,擋彼之無鋒」。武當山上,張無忌以木劍迎戰方東白的倚天劍時,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真髓。但張無忌本人的武學修養並沒有達到「木劍級」的水準,他和楊過一樣是在他人的指點之下將這些高深的武學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的,所以日後會被波斯明教的「風月三使」以一些奇招怪式殺得大敗。獨孤求敗當年在海潮之中練劍,面對大海無窮無盡的威力,終於悟出了「以柔可剛」的道理。用木劍與玄鐵劍相鬥,使木劍者只要不去直攖玄鐵劍之鋒,一味與之纏鬥。時間一長,使玄鐵劍者必然真力衰竭,此時使木劍者就必勝無疑了。此即木劍勝重劍之法。由此,獨孤求敗達到了「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的境界。」

我覺得這種理解方向正確但並不究竟。在交易中巴菲特就是重劍無鋒的代表人物,因為他把內力練到了極致,那就是源源不竭的幾乎零成本的保險資金。模糊的正確優於精確的錯誤」加上永不斷裂的資金鍊就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寫照。如此人物「木劍」如何能勝?

再看神鵰中一段:郭靖此時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絕學「降龍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緊緊圍住,心想他內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厲,必難持久。豈知郭靖近二十年來勤練「九陰真經」,初時真力還不顯露,數十招後,降龍十八掌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當年所領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擋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絲毫不落下風,而且乘隙反撲,越鬥越是揮灑自如。因此這一層修為不只只是柔勁,而是一個由至陰而至陽、由至剛而至柔的過程。

由此可見「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實已到有為法的巔峰,根本無法可破。(期樂會微信號:qlhclub)而所謂「木劍」優於「重劍」並不是指戰略戰術的選擇優勝,而是境界上由至陽至剛從而陽極陰生,對自我境界的一種突破,也是有為法向無為的「無劍級」的一種過渡,它的關鍵在於「不滯於物」,陰陽融合而漸入無為,「木劍」只是指代,「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由是無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

(2014年4月8日修改:)重劍無鋒,只管至剛至陽,每動必如獅子搏兔,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一切障礙,但是在對手拼死反撲中應該是很痛苦的,只能硬扛了。從結果來看只要實力夠,硬抗對最終的勝利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如果能夠不要步步緊逼,從至剛中生出至柔,讓對手的拼死反撲無處著力,甚至利用對手的反撲擴大戰果。雖然在結果上並不能超越重劍無鋒,但是在過程中,在以拙破巧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對全局和對手的精確把握,全程上以拙破巧,細節上不忽視巧勁,從過程中應該是勝過重劍無鋒,一味以力壓人。同時能從至剛中生出至柔的關鍵是留出餘地,即保證最終勝利,又不逼得太緊,將犯錯的選擇權留給對手,才能在過程中做到從容,九死一生,圍三闕一,永遠留一線生機,放過了別人,也就放過了自己。所以木劍的關鍵不是兩年前認為的不滯於物,而是不侍強而爭,留有餘地,這才是走向無為的心理必修課。想起對獨孤求敗這個名字原先的不解,既已無劍如何還有敗?既已不敗為何要求敗?難道是對天下人的蔑視?其實真正的原因就在他的姓?因為孤獨,在證入無劍之後敗已不可得,求的是一個可以以心印心的人。

Part5《無劍、弗為,投資修佛之路》


前兩天把三年前寫的關於木劍的文章解密了,欣喜看到很多共鳴,看來投資圈的同行們除了賺錢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務虛的。今天股市暴跌,賺錢不易,寫寫無劍繼續務虛一下。

前一篇寫到木劍相對於重劍由至陽至剛生出至陰至柔,不恃強而爭,放過了別人也就放過了自己,在對敵上已入化境。那麼無劍還能如何提高?

我認為無劍比木劍更進一步,是徹底的不爭,但並非普遍理解的道家「無為」。(期樂會微信號:qlhclub)其實在出土的帛書《老子》中提到了「弗為」。個人認為「弗為」比「無為」更貼切。所謂無為是相對於有為而言,如果我們把無為不爭理解成普遍意義上的什麼都不做顯然是不正確的,那麼什麼樣的行為算是「無為」呢?

用佛家的觀點就是緣起性空,具體的說:行隨緣而起,緣滅則止,整個過程自性本空。再具體到交易,每一次開倉是因為價格不合理的緣起,或是價格對供求的失衡,或是期現的套利價差,當價格不合理的緣消失則平倉,在整個過程中不把自己主觀的意願強加進來,例如價格如果到哪裡我就能賺多少錢。這樣的行就是無為無不為。它的為是隨緣而起,它的無是自性本空。

那麼這個「無為」其實就是「弗為」,我們來看「弗」字,作為象形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弗」是一片偏的木板被繩子綁在了一片直的木板上,目的是將偏的木板糾正。那麼什麼是「弗為」就很清楚了,就是用正的木板給偏的木板糾偏的行為。具體到交易就是根據供求信息確定未來價格的合理區間,在區間確定的基礎上如果當下的市場價格在區間之外,通過買賣使價格回歸合理區間的行為。

那麼如何能夠做到弗為呢?只要悟到就能做到,這樣的想法有些天真。沒有洞察因緣的本領如何能隨緣而起?沒有生死輪迴的歷練又如何保持自性空明?真正的方法在明栯堂禪師《山居詩》中提到「千丈巖前倚杖藜,有為須極到無為。」由此可以摸索出投資修行的路徑,通過有為法做到極致而達到弗為的境界(利劍,軟劍,重劍,木劍,乃至無劍),當所言所行都能隨緣而起,自性本空之後,按照達摩的指引「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我們看「佛」,不就是弗為的人嗎?

進可攻,退可守。做風險投機市場的弄潮兒,您需要一種風險對衝工具。盡在微信號【期海大咖】或者【futures-hero】

相關焦點

  • 濃湯野人: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很難想像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能自創出「獨孤九劍」這樣的劍術,即便將這一創作的時間推遲到「軟劍級」階段,即三十歲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劍術的創造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有點類似於期貨的交易方法,是經過無數前輩高手推敲琢磨後才逐漸完善的一種體系結構。
  • 《笑傲江湖 傳奇一生》金庸武俠江湖回憶錄視聽音樂會
    為了緬懷、紀念武俠鼻祖金庸先生,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歌曲,大俠雖逝,江湖永存,讓我們聽著這些歌重回快意江湖。0183版《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鐵血丹心》0283年經典版《射鵰英雄傳》第二部主題曲《一生有意義》0383版《射鵰英雄傳》第三部主題曲《世間始終你好》04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0594年版《倚天屠龍記》片頭曲《刀劍如夢》06
  • 《新笑傲江湖》手遊神秘代言人大猜想
    《新笑傲江湖》手遊此次力邀的代言人在演藝圈有著極高的人氣與口碑,並且是顏值與演技雙高的實力派明星。相信在TA的代言之下,必將為玩家的江湖行程演繹出全新活力。不只是代言人為江湖賦予全新活力,事實上《新笑傲江湖》手遊在立項之初在表現原著精髓之上,還邀請CV大咖配音、設計出玩家可以與經典人物共赴江湖的沉浸感劇情模式等多種創意體驗,讓玩家感受不一樣的江湖。
  • 《笑傲江湖》和你相約江湖,不「笑」不散.
    要說《歡樂喜劇人》是喜劇的饕餮盛宴,那麼《笑傲江湖》就是喜劇的山珍海味。各界喜劇草根齊聚一堂,聽你沒聽過的笑料,看你沒看過的表演。可能沒有太多《歡樂喜劇人》中喜劇人創作的糾結和痛苦,但卻含有草根藝人們的努力與心酸,傾其所有的表演。因為是草根,所以無畏;因為無畏,所以傾囊。
  • 《笑傲江湖》第二季,2015喜劇節目最強者!
    喜劇類節目更是競爭慘烈,與2014年相比,央視,衛視20多檔的喜劇類節目相比,2015年在喜劇節目上可謂是大浪淘沙,數量下降不少,在僅存的少量喜劇類節目中,由歡樂傳媒攜手東方衛視傾力打造的大型素人喜劇節目《笑傲江湖》第二季在第四季度電視市場中可謂是出盡風頭,截止到12月27日共播出的14期節目中,均拿下晚間節目關注度冠軍,具體表現如何,我們從酷雲大數據中一探究竟。
  • 神農架野人傳奇 周末贈書第1期
    》讀者和粉絲,即日起通過微信平臺開設不定期周末薦書+贈書欄目,抽取5位幸運粉絲,獲贈推薦圖書。(具體參與方法,見文章底部)本次推薦書目:書名:《神農架野人傳奇》作者:黃萬波 魏光飈 王頠 湯啟鳳定價:29.80元千百年來,在大江南北、秦巴山區,人們口口相傳這一個古老的神秘存在——「野人」。神秘、飄忽、難覓其蹤的所謂「野人」,是否真的存在?
  • 《新笑傲江湖》淪為網劇,陳喬恩卻憑藉2013版《笑傲江湖》大爆!
    2018版的《笑傲江湖》,於2月26日在網絡上播出!  此前,男主角的劇照在網絡上一經流傳,吃瓜群眾們一片嫌棄顏值實在低得太辣眼睛,紛紛稱之為最醜版令狐衝。各種金主論、帶資進組論,甚囂塵上。  2月5日,早就拍攝完成的《笑傲江湖》,才官宣。顯然,《笑傲江湖》是一部光線為了捧旗下藝人而拍攝的金庸劇。
  • 《笑傲江湖》誰又能真正的笑傲江湖
    大家好我是主編小胖,《笑傲江湖》是我們八零九零後必看的武俠電影之一。 「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多少人的回憶。明萬曆年間,大內庫藏武功秘籍《葵花寶典》被竊,東廠廠公古今福率領千戶歐陽全南下追查此事因此掀起了江湖上的血雨腥風。
  • 《笑傲江湖》第3期,節目質量檔次全面提升,郭德綱徒弟強勢霸屏
    6月8日,上海東方衛視喜劇綜藝節目《笑傲江湖》第4季第3期播出。從當晚的節目內容和質量來看,較第2期有了顯著提升,節目「笑果」非常不錯,特別是郭德綱徒弟張九齡、王九龍的參賽極大程度提升了《笑傲江湖》這檔節目的關注度。
  • 雕龍|叛亂江湖,沉淪遊子——1990年的《笑傲江湖》
    後來,徐克籌拍《笑傲江湖》,認定當時自己的偶像胡金銓那詩意而古樸的風格最宜於該片的表現,遂邀請前輩出山執導。彼時,胡金銓正因兩部心血之作《空山靈雨》和《山中傳奇》「叫好不叫座」的慘澹成績而失意江湖,收到徐克邀請時,幾乎立即對這部電影投放了全部的熱情。 一老一少二人,一番討論分析,由胡金銓完成了初版劇本創作和大部分布景、造型設計的工作。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4期:《走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4期:《走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2021-01-08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笑傲江湖》進入「周春晚」 喜劇高手扎堆複賽
    《笑傲江湖》複賽延續了初賽的播出節奏,每周一期,從十八組優秀選手中選取六組會師總決賽。眾多搞笑高手幽默大師聚集在複賽的舞臺,猶如將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濃縮在一起,讓觀眾一次性感受黃金時代春晚小品的魅力。同時,從本周日起《笑傲江湖》正式進入「周春晚」模式。  精中求精 喜劇高手扎堆複賽  5月11日《笑傲江湖》初賽全部結束,節目進入複賽模式。
  • 央視版《笑傲江湖》:它才是最好的江湖
    央視近乎免費拿到了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的改編權。 為什麼第一部要拍《笑傲江湖》?央視也是慎重又慎重,相比於其他小說,《笑傲江湖》在特效、人物、愛情、故事上似乎更均衡一些。看到最後嶽不群暴露真身,期得捶胸頓足。
  • 【一周電影】笑傲江湖(三部)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每當這熟悉的音樂響起,總會勾起多少人陷入無盡的回憶,心中豪情澎湃的漣漪頓時上下起伏,而讓這首歌曲傳唱多年的原因就是電影《笑傲江湖》的成功。從李小龍的《猛龍過江》開始,中國功夫的強大力量開始撼動世界影壇。繼此之後,《少林寺》、《黃飛鴻》系列、《醉拳》等影片將這種形式發揚光大,並使之成為中國電影在世界影壇的主要電影形式。
  • 2019,笑傲江湖
    2018年底,我們曾經期待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什麼是江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江湖是莊子自由之地;「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江湖乃芸芸眾生;金庸的江湖,是文人的情懷和寄託,也是我們的江湖。2019年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年會在長沙召開,嶽麓山下,一時間江湖豪傑群聚,無血雨腥風,唇槍舌劍;多的是技術交流,把酒言歡。
  • 《笑傲江湖》的背後,李連杰頂替許冠傑,葉倩文、周海媚錯失經典
    提起徐克、程小東共同合作的《笑傲江湖》系列,相信許多觀眾都印象深刻。《笑傲江湖》的一、二部,可謂是香港武俠電影的經典之作,第三部雖然有王祖賢、林青霞實力出演,但也未免有狗尾續貂之嫌,上映之後的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儘管如此,《笑傲江湖》系列還是讓許多影迷記憶猶新。
  • 《笑傲江湖》|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江湖幾人回?
    電影《笑傲江湖》系列小說《笑傲江湖》金庸(著)《笑傲江湖》劇前劇情第一部《笑傲江湖》電影是在30年前由胡金銓導演、徐克、許鞍華製片。在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屆武俠電影可謂風靡一時,也是香港電影在中國影視界盛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