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令狐衝的人格魅力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率性而為,並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做事但求無愧於心。可謂什麼樣的人使什麼樣的武功,我實在很難想像如果獨孤九劍讓鼎鼎大名的郭靖郭大俠或者氣宇軒昂的北喬峰來演練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演繹方式,這就有點象最好的策劃師當會計和最好的會計當策劃師一樣,很多時候,性格決定人生的另外一層意義就是性格會導致有些人在有些行業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或者某些人能夠更容易地達到某種境界。
所以要寫令狐衝的獨孤九劍就必須要寫令狐衝這個人,實在如果不是這樣的性格,令狐衝也根本沒有辦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夠真正領會到獨孤九劍的精髓,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有關令狐衝從風清揚前輩處學劍的過程, 看看我們能夠從中間領悟到哪些精妙之處。
但說令狐衝被師傅嶽不群罰到後山思過崖面壁反思,無意中看到了山洞裡面五嶽各派的厲害武功,日思夜想之下也學會了幾個厲害招式,一天,嶽不群夫婦來思過崖看望令狐衝。
嶽夫人在給令狐衝餵招的時候,劍越使越快,令狐衝神不守舍之下,危急之中自然而然地使出了山洞石壁上的厲害武功,引起了嶽不群關於華山派到底是劍宗厲害,還是氣宗正宗的一段對話,嶽不群作為氣宗的代表人物當然認為一力降十巧,拿嶽夫人的話來說,那就是「你這一招固然巧妙,但一碰到你師父的上乘氣功,再巧的招數也是無能為力。(技術面的形式再好,如果與基本面相背離,則反而是最好的反向操作時機,可以逆市開重倉。)本門功夫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是主,劍為從;氣是綱,劍是目。練氣倘若不成,劍術再強,總歸無用。」
【實際上,這段就是典型的到底是技術分析有用還是基本分析有用的問題,嶽不群是典型的基本分析派,自然就看不上技術分析派,而在所有的投資中最終決定勝敗的是基本面分析,招式只是可以被利用的手段,後面會講到,有招必有破綻。】
師娘當然是教訓得是,因此,從此以後,令狐衝別說不再去看石壁上的圖形,連心中每一憶及,也立即將那念頭逐走,避之唯恐不速。但不巧田伯光硬要和他比劍,而且說好了如果令狐衝輸掉的話就要下思過崖見一見儀琳小師妹,為此,令狐衝就和田伯光打了起來。
當然,令狐衝又如何是萬裡獨行田伯光的對手,在沒有辦法之下,令狐衝又到山洞裡面去學習那些厲害的武功,但終是學會了全部的招數,卻依然不是田伯光的對手,這才引出了風清揚老人的授劍。
其實風清揚也沒有教令狐衝太多的東西,只是說了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但有這「行雲流水,任意所至」八個字的幫助,令狐衝一下子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其實,還是那些招數,只是使用起來不再拘泥於原來的一招一式,及至和田伯光比武之時,翻翻滾滾的竟然打了一百多招,遠遠超過了田伯光的三十招之約.
田伯光性急之下,就掐住了令狐衝的脖子,而且令狐衝的劍也被打飛了,這時候忽聽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劍。那招『金玉滿堂』,定要用劍才能使嗎?」令狐衝腦海中如電光一閃,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滿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羶中穴」上。田伯光悶哼一聲,委頓在地。
【其實,劍術之道在於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交易之道,又如何不是同樣的境界呢?】
風清揚道:「五嶽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才,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期樂會微信號:qlhclub)熟讀了人家詩句,做幾首打油詩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機抒,能成大詩人麼?」
【要在這個市場成功,重要的是學習以後的「思」和「悟」,然後用你自己的「道」來進入市場,以為搞懂了歷史,就一定知道未來,那是一種美好的自我安慰,市場是一個自學習的生物,會以市場參與人的水準而改變自己,但終究還是要完成7虧 2平 1盈的市場過程,所以,今天的你回到十年之前是高手,但在今天你什麼都不是。】
風清揚道:「活學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說『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這句話還只說對了一小半。不是『渾成』,而是根本無招。你的劍招使得再渾成,只要有跡可尋,敵人便有隙可乘。但若你根本並無招式,敵人如何來破你的招式?」
【市場是一個生命體,因此,只要存在固定的交易程式,市場自然就能找到你的漏洞,所以,只有渾然天成,和市場真正結為一體,以無招之招來應對市場才有可能真正達到高手的境界,所以,那些標價百萬,或者自稱戰無不勝的指標都只是一些對市場依然不甚了解的狂妄之徒的最新發明,真正的市場之道就是以無勝有,無為之為】
風清揚道:「要切肉,總得有肉可切;要斬柴,總得有柴可斬;敵人要破你劍招,你須得有劍招給人家來破才成。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了。只是不曾學過武功之人,雖無招式,卻會給人輕而易舉的打倒。
【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制人而決不能為人所制。」 孫子兵法云: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市場中的高手是要去發現參與者犯了什麼錯誤,如果參與者都沒犯錯誤,那麼你就沒有參與市場的必要。】
風清揚在說完這些以後,又讓令狐衝將這華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貫通,然後全部將它忘了,忘得乾乾淨淨,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再以什麼招數也沒有的華山劍法,去跟田伯光打。為了幫助令狐衝達到這樣的境界,風清揚又道:「一切須當順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罷了,總之不可有半點勉強。」
【開倉平倉並無定規,該做時就要做,不能勉強,遺忘,只有遺忘技術才能讓你真正體會市場,才能真正領會到市場和交易的真諦所在,把自己真正融入市場之中,學習的過程是入,進去出不來就是執!單執於一為偏,偏信於一為迷!擁有開放的心態,不被固定的觀點所左右,才能不敗。】
及至後來,令狐衝又學習了名聞天下的獨孤九劍,但到學完以後,練了一會,順手使出一劍,竟是本門劍法的「有鳳來儀」。他一呆之下,搖頭苦笑,自言自語:「錯了!」跟著又練,過不多時,順手一劍,又是「有鳳來儀」,不禁發惱,尋思:「我只因本門劍法練得純熟,在心中已印得根深蒂固,使劍時稍一滑溜,便將練熟了的本門劍招夾了進去,卻不是獨孤劍法了。」
突然間心念一閃,心道:「太師叔叫我使劍時須當心無所滯,順其自然,那麼使本門劍法,有何不可?甚至便將衡山、泰山諸派劍法、魔教十長老的武功夾在其中,又有何不可?倘若硬要劃分,某種劍法可使,某種劍法不可使,那便是有所拘泥了。」
此後便即任意發招,倘若順手,便將本門劍法、以及石壁上種種招數摻雜其中,頓覺樂趣無窮。但五嶽劍派的劍法固然各不相同,魔教十長老更似出自六七個不同門派,要將這許多不同路子的武學融為一體,幾乎絕不可能。他練了良久,始終無法融合,忽想:「融不成一起,那又如何?又何必強求?」當下再也不去分辨是甚麼招式,一經想到,便隨心所欲的混入獨孤九劍之中。。。
【可能最後你還是會經常使用某種工具,就像有些人搞技術分析到了極致還是會偏愛某個指標或者工具,但到底是平均線,還是MACD, 或者布林通道實際上已經不重要了,在經歷過忘卻以後,無法忘卻的也就不必刻意去忘卻了,這又是另外一個境界了。】
Part 2 《無根浮盈空歡喜,未悟真經套中人》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也是期貨市場共同的一個困惑,為什麼期貨市場不能像其它行業一樣長期的保持一個很好的業績,為什麼期貨市場明星多、壽星少?流星多,恆星少?
我剛開始在學校學的是技術,各種的技術指標,長期的歷史圖表等等,畢業以後到中紡也是一個學習的階段,包括基本面的分析、供求關係,但這都是「術」的學習,包括供求關係也是一種「術」,不管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都是「術」,如果你對「術」有很深刻的領會,能夠學到「一招鮮」,你至少就能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你把所有的「術」都融會貫通以後,你再把它們拆分開,你會發現,這些「術」所體現的其實是市場的一些細微的動作,當你把所有的術拆成一些細微的動作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每天坐在市場面前,心裡沒有什麼判斷,只觀察市場的走勢,然後把這些細微的動作跟市場的變化進行一個對應,這個才是達到了交易的進階,這個進階是指把所有的「術」都融會貫通了。
當投資者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以後,他可以把所有「術」的招數全部拆開,用沒有觀點的狀態去觀察這個市場,當你發現市場的變化和你的某一個「術」契合的時候,就是你能操作的時候。進入到這個階段之後的投資者就很少會虧錢了。在這個階段的投資者也會有分化,我比較喜歡看武俠,到了這個武功層次的人取勝的關鍵是「快」,手快在這個市場當然是優勢,但這隻適合資金規模比較小的投資者,如果資金規模大了之後,快就很難顯示出它的優勢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取勢」,我不做「快」,我在大的方向上取一個大的勢,這也是金庸說的「重劍無功,大巧無鋒」,在這個問題上我曾經和青澤老師交流過,我很認同青澤老師所說的「無論基本面還是技術面所描述的只不過是進入市場之後大家所採取的一個投資方法」,而「取勢」的方法我一兩年以前都是這樣操作的,是我認為做的比較成功的一個方法,但是也有它的問題存在,在「取勢」的過程中一旦發生了偏離,可能就會很難賺到錢,甚至會虧大錢。
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近期大部分時間都在看道教和佛教的一些書籍,也有一些心得。
所有的成功都是有所依據的,你一定是根據某些東西來進行操作的,這就是投資的根本,你到底是根據什麼來進行操作?你投資的根在哪裡?而這個「根」是會變化的,這也就解釋了期貨市場為什麼壽星很少。
佛法認為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無常世界,所有東西都是可變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變的,而我認為金融和期貨市場是這個世界上變化最快的,它的快不僅僅表現在價格的變化上,也表現在它的參與者的心理,這使得它成為了這個世界上變化最快的一個市場,這也就造成了所有人進行操作所依據的那個「根」也會發生變化,而且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個依據的「根」是一個人長期形成的東西,不可能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迅速發生改變,這個改變很難。
所以說期貨市場壽星少、恆星少還是因為當初成功所依據的那個「根」發生了變化。
那這個問題如何來解決呢?我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兩句詩寫的很好,「竹影掃階塵不動,月入深潭水無痕」,我給它加了兩句,「無根浮盈空歡喜,未悟真經套中人」。
對期貨市場的人來講,第一階段,如果你沒有把「術」的東西融會貫通,沒有那個操作的「根」,所有的浮盈都是空歡喜,無論賺了多少錢,都會十倍百倍地還給市場;但到了第二個階段,即使你擁有了這個「根」,也就是你已經擁有了在這個市場裡相對穩定的一個獲利的方法,但你如果不能體會到這個「根」也是會變化的,這個方法也是無常的,那麼你依然還是一個「套中人」。
有一個印度的佛學家把《莊子》重新解釋了一遍,他說人生就像一個鐘擺,但我認為這個鐘擺放在期貨市場來比喻更加恰當,因為很多人的人生是沒有擺動的,他們的人生很平淡,沒有起伏,但期貨市場不一樣,交易者會經常體會到鐘擺的概念,鐘擺擺的越高,掉下來會越快,而且擺錘在高點的時候重量越重,那麼落下來的力量則會越大,很有可能一下子會擺到負的那邊去,而且擺錘越重,落下來之後再擺上去就非常難。
這個市場的明星是什麼?期貨明星其實就是他們的鐘擺擺的很高,賺了很多錢,所以成為了明星,但落下來可能會更慘,這就是為什麼明星多,壽星少的緣故了。
利弗莫爾的經歷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鐘擺每一次擺到高點,都會歸零,這似乎成為了期貨市場的一個無法超越的障礙,一個魔咒。
作為在期貨市場的大戶或者說機構投資者,如何在這個市場上做常青樹?我覺得可以在你的鐘擺擺到高點的時候,給自己的擺錘減磅,擺錘輕了,落下來的力量和速度都會減弱,這或許是一個討巧的方法,也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一個方法。
Part3《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還是金庸,還是獨孤九劍。(以下文字大部分引用自一位武俠愛好者整理)
「獨孤九劍」顯然是屬於這個級別的武功,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鐵重劍是根本無法施展「獨孤九劍」的。而在獨孤求敗的劍冢題詞中,對無名利劍又有如下評語:「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從表面上看,將「誤傷義士」歸咎於軟劍的「不祥」,並將其「棄之深谷」,似乎實在有失高手的水準。然而仔細推敲一下,仍不難發覺其合理性。
Part4《木劍: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去年四月份發了一篇博文《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對交易的境界進行探討,那時對木劍級高於重劍級無法理解,因為在我看來重劍級已經做到利潤最大化,從名利上無疑達到了交易的頂峰,正如獨孤求敗所說「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Part5《無劍、弗為,投資修佛之路》
前兩天把三年前寫的關於木劍的文章解密了,欣喜看到很多共鳴,看來投資圈的同行們除了賺錢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務虛的。今天股市暴跌,賺錢不易,寫寫無劍繼續務虛一下。
進可攻,退可守。做風險投機市場的弄潮兒,您需要一種風險對衝工具。盡在微信號【期海大咖】或者【futures-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