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從臘月二十九至今,每天早上8點多出門,凌晨1點左右回到住處,是馬競爽在防疫一線工作的常態。「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調轉運病人、排查社區情況、為居民買藥送菜,24小時手機開機接聽求助電話。」武漢疫情防控工作剛開始,90後「選調生」馬競爽便請求「下沉」到社區,做一名志願者。
為方便及時報送發熱病人情況並聯絡、轉運病人,社區負責人、街道防控指揮部組成了「武漢加油」微信群,馬競爽時刻緊盯著群裡消息:1月27日9:33,群裡發布運送病人到醫院打針的求助信息,馬競爽馬上回復「打我電話」;1月28日凌晨3:42,有人反映入院居民病情嚴重,請求安排車輛送家屬到醫院,凌晨4:00看到消息的馬競爽將對接聯繫人電話直接發到了群裡。
正如公益歌曲《武漢伢》MV開頭中那句「我的城市生病了」,受到疫情影響的武漢交通停運、店鋪關門,馬競爽每天都會面臨不少困難:經常忙到吃不上飯、運輸物資路途艱辛、被病毒感染風險大,但他一直盡最大努力,為「治癒」這座城市開展志願服務。「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這座城市,給抗擊疫情帶來積極改變。」馬競爽說。
與馬競爽一樣忙碌的,還有武漢青山方艙醫院的「播音員」華雨辰。「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戰鬥在一線,但我願意用聲音溫暖病患。」華雨辰是武漢青山區鋼花小學的一名音樂教師。當接到青山區教育局為方艙醫院招收志願者的電話時,華雨辰沒有絲毫猶豫地回覆:「沒問題,我可以!」
在青山方艙醫院內,與華雨辰一樣的「播音員」志願者共有9人,分成3組,每天1組人值班。每天早中晚各1個小時的廣播播放,除了播音員口播和播放音樂外,他們還會視情況播放一些暖心片段。
「疫情暴發以來,我能為這座城市做些什麼」成了人們共同的思考。同樣作為武漢人的朱磊,在武漢「封城」當天就加入了自發組織的「華人眾籌項目」志願者團隊,負責為相關對接醫院轉運捐贈物資。
我們會做好防護,做好患者的治療,相信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和你們!」樸實的話語,真摯的情感,寥寥幾行字讓朱磊和隊友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對於投身一線的志願者來說,感動與被感動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朱磊所在志願者團隊的運輸組有七八十人,來自房地產、金融、廣告、建築等各行各業,因為這次疫情大家聚沙成塔,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
雖然因為抗擊疫情武漢按下了「暫停鍵」,但卻有這麼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沒有停下做事的腳步,他們迎難而上,戰鬥在各個醫院、隔離點,堅守在物資保供、社區防控一線。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卻在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市;他們沒有統一的服裝,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記者 李政葳 記者蔡闖、王斯敏、晉浩天、章正、盧璐、李盛明、劉坤、安勝藍、姜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