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的那些稱呼,原來都是有根據的

2020-12-23 鋼絲上的旅行者

古代的君王為什麼稱作皇帝,而不是其他的稱呼呢?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把帝王稱作皇上的呢?最早稱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後來人們也叫他為始皇帝,意思是第一個開始稱為皇帝的君王。

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君王,僅僅只是部落的首領其「皇」或「帝」的稱號也是後來追加的,所以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而在之前「王」這個稱號也是從周天子以後開始的,到了秦始皇這裡發生了變化,甚至影響到了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那麼,秦始皇為什麼稱自己為「皇帝」呢?原來是因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並將其中的最高的兩個稱呼「皇」和「帝」二者結合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皇帝」一詞。其實,秦始皇也是後來人們對他的稱謂,秦始皇本名嬴政,是秦朝最著名的君主。

另外,「陛下」一詞也是從秦始皇開始的,最早可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當中的記載,其中是這樣記載的「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後來人們就用「陛下」作為皇帝的直接稱呼。

相關焦點

  • 古代君王為什麼都自稱「寡人」?原來真相是這樣!
    古代君王為什麼都自稱「寡人」?原來真相是這樣! 首先我們來說帝皇口裡的寡人是什麼個意思,寡人是指寡德之人,一般做古代帝皇的自稱,主要盛行於秦朝之前。古代的皇帝稱為天選之子,例如周天子,這意味著能當上皇帝君王的,都是品德優秀的人,才能受上天眷顧。
  • 古代君王為什麼都自稱「朕」,專家:把「朕」左右分開讀,就懂了
    古代君王為什麼都自稱「朕」,專家:把「朕」左右分開讀,就懂了文/觀心通史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的稱謂非常多,而且歷朝歷代的稱謂都不太一樣。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王朝,據史書《竹書紀年》記載,夏朝君主的稱謂都冠以「後」,如「后羿」、「後少康」等。
  • 古代的皇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怎麼形成的這個稱呼?
    就好比古代的君王制度,人類有了文明發展之後,就開始流行了,最開始的是三皇五帝,這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則分別是: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這部分歷史有些摻雜神話了,不過,也是存在的。直到後續的五帝,也有著一定的神話色彩,運用了五行劃分,分別為: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皇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 古代君王自稱「朕、孤、寡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國家關於皇帝的自稱有很多種,比如說「朕、孤、寡人」都是君王用來自稱的。這些都是什麼意思,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偏偏就要這麼叫,這裡面是有歷史有故事的。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他除了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等等之外,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一隻傳到了今天。
  • 為何安於現狀的百姓如此受到古代君王的「青睞」?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古代君王治理國家、駕馭百姓的招數眾多,而在這浩瀚的權術之海裡,各國歷代都有不少君王信奉"愚民政策",他們相信讓農民"半死不活",是維持社會穩定的最佳辦法,其中道理何在?如此違背人性與道義的說法果真有其效果嗎?
  • 我國古代對母親的稱呼都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是一個遷移變換的過程。由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更是一個漫長的時期。而在父系社會成立之後的是一個以奴隸制度為主的封建王朝。這個封建王朝也統一為特點建立的土地十分廣大,擁有從東海到西海蔥嶺的廣大國境。
  • 你不知道的歷史知識,原來古代女子有這麼多稱呼!
    古代人在對女性的稱呼上有自稱、他稱、美稱、鄙稱等等,據統計古人對女性各種身份的稱呼多達六十多個。這些稱呼反映了女性在古代家庭與社會地位上的變化,也是了解古代社會的重要渠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人對女性有哪些稱呼!古代女性社會地位非常低,其原因是古人思想的局限性。
  • 寡人、朕、孤、不轂——古代君王的幾種自稱
    寡人、朕、孤、不轂——古代君王的幾種自稱時間:2020-05-05 08: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寡人、朕、孤、不轂古代君王的幾種自稱 一、寡人,寡德之人。君王自稱。春秋戰國時,諸侯王皆稱寡人。《左傳》: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
  • 跑題春秋六:對古代國君的N種稱呼
    春秋時期以及之前的夏、商、西周實行的都是分封制這種政權組織形式,天下除了天子之外還有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諸侯國君,很多國君都是《春秋》裡的重要角色,了解對古代國君的各種稱呼,不僅有助於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春秋》等歷史文獻,而且這也是很重要的歷史常識和國學知識。
  • 你的職業在古代怎麼稱呼?
    考據出它們古代的稱謂,一定特別有趣。心動就行動。以下便是整理出來的一些對應職業的今古稱呼。一、旅遊管理四、音樂搞音樂的圈中人士得有個界定,就是指那些能吹拉彈某種樂器的人,不包括唱。在古代的周朝,講究禮樂並重,並以詩書禮樂為教學內容。故從事音樂事業的人集樂官、學官於一身。單純搞音樂的人,就稱為樂師。
  • 解密:為何中國古代君王「重農抑商」
    那麼為什麼古代君王們都重農抑商呢?是他們不夠聰明麼?其實不然,我認為在古代抑商是有道理的。如果我們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歷史時間越早抑商的越厲害。那麼為什會這樣呢?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我們都知道商人比較容易發財的,那他們發誰的財呢?是士官世家的嗎?商人是交比較高的稅收的,還有加上給當官的和有勢力的家族送禮啥的很難賺到他們的錢的。所以說歸根結底還是發平民之財。
  • 原來我們古代男女成年都有成人禮,你知道嗎?
    最初,無論男女都用「笄(jī)」,這種首飾可以插住綰起的頭髮或插住冠帽,以免滑墜。說到「笄」,我們便不得不先說說古代女子的成人禮——笄禮。戴「笄」是女子的成年標誌,此時便可談婚論嫁了,通常父母要為女兒舉行一個盛大的「及笄禮」,並請一位富貴的女性長輩來替女孩綰髮插簪。已經許嫁且年滿十五歲的女孩,在及笄禮後就要把頭髮綰起來,而且還要在髮髻上纏一根五彩纓線,表示心有所系。
  • 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
    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 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以上是螞蟻莊園5月5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什麼吧。
  • 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 主要是為了暗示自己孤單無伴
    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 主要是為了暗示自己孤單無伴時間:2020-05-06 14:15   來源:分享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 主要是為了暗示自己孤單無伴 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支付寶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古代皇帝為何都自稱「朕」,老教授:你把「朕」拆開讀,就明白了
    歷朝歷代的稱呼都不太一樣,春秋戰國時期,衍生出了多種稱呼,孤、寡人、餘、不榖、衝人、予一人……還有帝號、年號、廟號、諡號諸多稱呼,我們今天主要還是講講古代帝王的稱呼。
  • 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螞蟻莊園5月5日問題答案
    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螞蟻莊園5月5日問題答案時間:2020-05-05 23: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螞蟻莊園5月5日問題答案 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螞蟻莊園5月5日螞蟻莊園答案。
  •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時間:2020-05-05 0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 2020年5月5日螞蟻莊園小課堂:古代君王常常自稱寡人,主要是為了?
  • 古代君王高高在上,衣食無憂,為何這四人卻會被餓死
    在古代,別說戰亂時期了,就算是和平時期,也時常出現有人餓死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都發生在老百姓身上。古代君王高高在上,衣食無憂,要說他們被餓死,恐怕沒什麼人肯相信。不過歷史上,還真有四位君王被餓死。既然是高高在上的君王,為何這四人還會被餓死呢?
  • 天人感應,古代君王與江山社稷,和太陽有什麼關係?
    關於太陽的形成,承古代「元氣創世觀」,認為是「日積氣之中有光耀者」,並說它是「陽之精」,因此認為太陽是「陽德之母」。而在封建時期,君王為最高統治者,聖人扶陽而尊君,古代便提出「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類,中國之應也」的說法(漢·劉向)。鑑於此,我們就來說說太陽與君王及江山社稷的關係。
  • 留頭是古代女孩幾歲的時候?女孩子不同年紀的稱呼都有哪些?
    中國的文化有一種很細緻的地方,就只它會對一件很小的事物都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和講究,正是因為這一份「講究」便能夠讓文化和生活結合起來。在《紅樓夢》中特意提到了一個關於年紀的問題,就是晴雯從賴嬤嬤家來到賈府的時候,她還沒有留頭,那麼這個留頭是什麼呢?女孩子到了多大才會留頭呢?